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解剖钢板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30例,重建钢板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解剖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均优于重建钢板组,且骨折断端解剖对位关系的恢复比重建钢板更为精确。结论: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是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骨髁解剖钢板、L钢板及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钢板、L钢板及DCS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股骨髁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6例,L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2例,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1例。结果:79例经3~15月随访,其中采用解剖钢板26例中23例疗效满意,优良率为88.5%。采用L钢板32例中23例疗效满意,优良率为71.9%.采用DCS 21例中17例疗效满意,优良率为80.9%。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预防膝关节并发症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3.
俸伍凤 《家庭护士》2007,5(5):51-52
动力髋钢板(DHS)是当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使用最广泛的内固定物,AO组织认为动力髋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好的钢板[1].我科从2001年1月-2006年4月利用动力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5例,配合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Y型钢板与双钢板在肱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Y型钢板与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9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AO/ASIF分类为C1型13例,C2型9例,C3型7例。16例采用后正中切口Y型钢板固定。13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髁间用螺丝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5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2例并发尺神经炎,无切口感染、肘内翻畸型及骨化性肌炎发生,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结论Y型钢板与双钢板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3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2~18个月随访,优27例;良11例;可2例。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内固定物取出的24例患者未发生术后再骨折。结论在手术指征选择恰当、正确掌握手术技术的前提下,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均可应用。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应用胫骨近端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8例,其中锁定加压钢板46例,解剖钢板72例。比较两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5周,锁定钢板组平均14周,解剖钢板组平均16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内固定后各有2例因开放性骨折切口感染,运用抗生素及伤口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解剖钢板组,内固定后),经切开减压后渐愈。解剖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2例,锁定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1例。按Karlstrom评估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3%,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79%,锁定钢板组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解剖钢板组(P<0.05)。可见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比普通钢板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而观察组主要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而观察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石膏制动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对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比使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效果优,且骨折的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郑荷娟  洪晓琦 《护理与康复》2011,10(11):973-975
总结36例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充分准备,术后注意病情观察,加强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3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能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带锁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本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结果:31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33例,普通钢板组31例,比较手术完成时、术后6个月2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远端高度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完成手术时,X线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均获得6个月随访,X线片复查显示,2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锁定钢板组评分优于普通钢板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优于普通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结果:以Neer评分评估其功能,其中优21例、良7例、中3例、差1例,总优良率87.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疗效明确,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18~76岁,平均43.1岁.其中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记录两组内固定时间、内固定过程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内固定取出时间,观察伤u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Merchant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变化.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无骨不连发生.仅解剖钢板组2例出现局部皮肤感染、坏死,经换药、皮瓣移植后治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置入后,10~12个月,参照Merchant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解剖钢板组优18例,良3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4%.Liss钢板组优,5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两组膝关节功能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剖钢板组2例内固定松动,1例出现退钉,但无断裂;1例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僵硬,例出现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Liss钢板组,例出现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相当,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应根据患者受伤情况、骨质条件、经济情况等选择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经皮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之间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加压钢板微创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牵引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早期活动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本组36例患者除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因肾性脑病1月下床,其余35例平均负重时间(3.6±0.48)d。术后随访6~14个月,未出现切口或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满意,骨折固定处的稳定性强,术后患肢负重及下床时间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平行钢板与垂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平行钢板术,对照组采用垂直钢板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所有患者进行12~1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明显关节面塌陷、尺神经损伤及畸形愈合。观察组发生2例异位骨化,对照组发生1例异位骨化,(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计学意义。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行钢板与垂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医生需根据自己手术经验及骨折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锁骨钩钢板+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喙锁韧带断裂者不予修补;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并对肩关节功能进行Constant评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0例均获随访,平均于术后12.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取出后1个月Constant评分平均94分,疗效优良;术后遗留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各1例。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对照组(54例,普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钢板比较,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能提高疗效、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我科从1998年8月2004年5月的21例Pilon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骨折类型:Ⅱ型15例、Ⅲ型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2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采用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微创肱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投掷骨折患者的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对25例肱骨干投掷骨折患者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未出现肱动脉血栓、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认为对微创肱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投掷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创伤小、临床效果确切、恢复时间短、功能恢复良好,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掌骨、指骨骨折不同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采用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28例。结果术后随访4~1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疗效优2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86%。结论应用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行掌、指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通过正确康复锻炼,可获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29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后康复训练及效果。结果 29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31±6.43)个月。术后离床时间3~15 d,平均(9.00±2.42)d;骨折愈合时间12~30周,平均(14.85±2.21)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轻度髋内翻2例。按照Sander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10%。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正确的康复训练、定期的家庭随访是缩短老年患者卧床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