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腺瘤20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209例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其中8例另行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观察.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症状113例(54.1%),其发生率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组[60.1%(95/158)]明显高于阴性组[35.3%(18/51)](P<0.01).内分泌症状与激素检测相符合者87例(77.0%).免疫组化分类中垂体单激素腺瘤55例(26.3%),以PRL和GH腺瘤多见;垂体多激素腺瘤103例(49.2%),以GH-PRL腺瘤最多见.多激素腺瘤患者表现为一种内分泌症状者50例(48.5%),表现为两种不同症状者7例(6.8%).1例免疫组化阴性结果的垂体腺瘤分泌颗粒中见有胶体金颗粒.结论: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检测能很好地与临床表现相联系,可作为功能性垂体腺瘤病理诊断的主要手段.免疫电镜能够在超微结构水平对垂体激素进行定位,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长期以来,根据石蜡切片,HE染色将垂体腺瘤分为3类:嫌色细胞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及嗜碱性细胞腺瘤,并认为嗜酸性腺瘤与肢端肥大症有关;嗜碱性腺瘤与柯兴氏病有关;嫌色细胞腺瘤是无功能腺瘤。目前认为这种分类不能区别细胞的功能类型,也不能说明细胞的来源及其生物学物性。作者对41例垂体腺瘤结合血中激素水平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新分类的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现状,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34例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134例垂体腺瘤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60例,中位年龄51岁。其中24.6%(33例)的病例为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表现出肢端肥大、泌乳或激素水平异常等功能性表现。75.4%(101例)的静止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压迫症状。影像学提示微腺瘤7例,大腺瘤120例,巨大腺瘤7例。依据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垂体腺瘤分类,其中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68例(50.7%),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5例(18.7%),生长激素细胞腺瘤17例(12.7%),泌乳激素细胞腺瘤11例(8.2%),静止性Pit-1阳性垂体腺瘤4例(3.1%),双激素细胞腺瘤3例(2.2%),多激素细胞腺瘤3例(2.2%),零细胞腺瘤2例(1.5%),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1例(0.7%)。本研究中共有13例高风险垂体腺瘤,其中稀疏颗粒型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例、男性泌乳激素细胞大腺瘤6例、静止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例及多激素Pit-1阳性腺瘤3例。结论 新的分类系统根据转录因子的不同将垂体腺瘤进行了更为科学的分类,能够更好地反映肿瘤特征及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临床特征、免疫组化以及内分泌变化规律。方法回顾研究资料完整的垂体瘤手术病例128例,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对病例进行分类,无激素表达腺瘤占总数的17.2%,单激素阳性的腺瘤占37.5%,其中7例催乳激素(PRL)阳性表达,12例生长激素(GH)阳性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阳性14例,其他几种阳性合计15例,双激素阳性表达腺瘤占25%,多激素阳性腺瘤占20.5%。结论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内分泌变化不完全一致;除肿瘤占位效应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调节机制,影响PRL阴性表达垂体肿瘤中PRL水平增高;垂体腺瘤组织学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激素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免疫病理学特点,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经手术切除的多激素垂体腺瘤103例,其中18例另行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全组以PRL-GH混合性腺瘤最多,共10例(9.7%)。7例(6.8%)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内分泌症状。垂体激素在细胞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对于多激素垂体腺瘤中所含的激素,其免疫组化、血清激素水平与内分泌症状之间相关性最好的激素是PRL。结论:多激素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检测对正确的病理诊断很有必要,并且有助于垂体腺瘤发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S100蛋白和6种垂体激素抗血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58例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类型。结果表明:功能性垂体腺瘤34.5%,无功能性垂体腺瘤65.5%,功能性垂体腺瘤以GH阳性者居多,同时产生两种激素的腺瘤也较常见,其组合方式两例为GH+PRL,一例为GH+TSH。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有两种类型,一类S100和6种激素均表性,另一类为S100蛋白阳性,前者我们称为无特殊标记之无功能垂体腺瘤,后者称为滤泡星状细胞腺瘤,本文还讲座了滤泡星状细胞,在垂体腺瘤中的存在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S100蛋白和6种垂体激素抗血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58例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类型。结果表明:功能性垂体腺瘤34. 5%,无功能性垂体腺瘤65. 5%。功能性垂体腺瘤以GH阳性者居多,同时产生两种激素的腺瘤也较常见,其组合方式两例为GH~+PRL,一例为GH+TSH。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有两种类型,一类S100和6种激素均阴性,另一类为S100蛋白阳性,前者我们称为无特殊标记之无功能垂体腺瘤,后者称为滤泡星状细胞腺瘤。本文还讨论了滤泡星状细胞,在垂体腺瘤中的存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Ma WB  Ikeda H  Yoshimoto 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0):1382-1387
目的探讨影响垂体泌乳素瘤生物学行为的因素。方法123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其中男40例,女83例。将123例患者的肿瘤组织镜下标本经10%福尔马林或70%乙醇固定,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测定123例患者肿瘤切除前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对26例女性患者肿瘤组织标本提取的DNA进行了HUMARA分析,确定肿瘤的克隆状态。结果123例患者中单激素分泌性61例(50%),多激素分泌性62例(50%)。患者年龄大小与血清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ρ=0.337,P<0.01),患者年龄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ρ=0.378,P<0.01),肿瘤体积与血清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ρ=0.670,P<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只有肿瘤体积与血清泌乳素水平存在明显相关。Mann-WhitneyU检验提示,泌乳素水平越高肿瘤体积越大,患者年龄越大,肿瘤侵袭海绵窦越明显。男性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同时肿瘤体积明显较大。11例患者多激素分泌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为单克隆起源。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除了分泌泌乳素外,还可以分泌多种垂体激素,而且绝大多数多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起源是单克隆性的。  相似文献   

10.
11.
刘会敏  陈伯林 《上海医学》1995,18(8):446-448
本文对41例垂体腺瘤经免疫组化定位标记分7个类型:PRL腺瘤,GH腺瘤,ACTH腺瘤,TSH腺瘤,FSH腺瘤,多激素腺瘤和无功能腺瘤。电镜下,GH腺瘤和PRL腺瘤可分为致密颗粒型和稀疏颗粒型,患者的内分泌症状与腺瘤所含的激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对预测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21例复发组和33例非复发组垂体腺瘤石蜡标本中PCNA的表达。结果PCNA阳性细胞率:复发组第1次手术标本为38.04%±5.30%,第2次手术标本为36.42%±4.30%,非复发组标本为22.94%±3.53%,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PCNA可作为预测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垂体腺瘤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垂体肿瘤与4例正常脑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4例正常脑组织中全部表达,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TEN蛋白表达高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不同功能类型的垂体腺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TEN蛋白表达在无囊变、卒中垂体腺瘤组中高于有囊变、卒中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存在PTEN基因失活现象,并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Ki-67蛋白表达与肿瘤增殖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搜集56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综合资料,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利用MIB-1检测Ki-67标记指数,了解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增殖能力。结果:Ki-67的表达在侵袭性腺瘤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腺瘤组。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PRL腺瘤、GH腺瘤、ACTH腺瘤、非功能性腺瘤)其侵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侵袭性腺瘤组和非侵袭性腺瘤组在肿瘤大小、瘤内出血坏死、囊变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多为大腺瘤,肿瘤出血、坏死、囊变发生率高,肿瘤增殖能力强。Ki-67标记指数可作为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对156例垂体腺瘤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分泌催乳素和(或)生长激素细胞的腺瘤占46.2%,Null细胞腺瘤占25.6%,促性激素细胞腺瘤占8.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占4.5%,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仅1例占0.6%,而多种激素分泌细胞腺瘤比例偏高占14.8%。讨论上述分类的临床意义及部分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130例垂体瘤患者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两组,并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侵袭性组瘤细胞高核质比、多细胞性、核异型性、出现核仁等病理形态学特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均P〈0.05);电镜观察到侵袭性组核异型及核仁边集现象。同时发现侵袭性组微血管密度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结论垂体腺瘤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和微血管密度的增高对肿瘤侵袭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肿瘤的侵袭性提供了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男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男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4 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泌乳素腺瘤病例 ,男性 12例 ,女性 32例 ,血浆 PRL水平均达 2 0 0μg/ L以上 ,均行 CT或 MR检查 ,所有标本采用 SP法行 PCNA和 C- erb 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按放射学分级 ,男性患者均属 ~ 级 ,女性患者 b~ 级 2 7例 , 级 3例 , ~ 级 2例 ;PCNA增殖指数范围 ,男性 11%~ 81% ,平均 (31.76± 2 0 .0 9) % ,女性 10 %~ 39% ,平均 (18.2 5±8.5 3) % ;C- erb B2 阳性表达率 ,男性为 6 7% ,女性 2 8.12 %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0 .0 5 )。结论 :男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具有肿瘤体积大、易浸润性生长、高增殖性及具有“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毛仁玲  吕传真 《上海医学》1994,17(11):630-634
本文报告了12例作垂体腺瘤切除患者的手术前后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的对比结果,测定了23例垂体腺瘤未手术者的内分泌免疫情况,并以4例脊髓肿瘤和1例颅内动脉瘤作为手术对照。结果提示:PRL型垂体瘤患者术前免疫功能低于正常,肿瘤切除后,患者PRL水平下降,但免疫功能包括抗体分泌能力及白细胞介素-2的水平都上升;GH型垂体瘤患者术前免疫功能高于正常,肿瘤切除后,GH水平下降,其免疫功能也下降。研究表明,高PR  相似文献   

20.
腺瘤样瘤好发于生殖系统,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可发生于子宫、输卵管、卵巢等部位。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等无特异性,因而术前诊断困难,病理检查也可能发生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诊治的12例子宫腺瘤样瘤报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