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顽固性膈肌痉挛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4例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膈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0例患者中24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膈肌痉挛,发病率10.9%,治愈21例(87.5%),死亡3例(12.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不少见,而合并顽固性膈肌痉挛则病情更重,死亡率更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需根据出血的病因及部位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明确诊断。胃镜作为一种上消化道疾病的检查手段,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部位的判定直观而准确。我院自开展急诊胃镜检查以来,为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1999年7月~2003年6月在我院行急诊胃镜检查的,有资料记载的22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份至2009年12月份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7例,进行分组(老年组、中青年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但老年人组多有明确的服用抗聚、抗凝、皮质类固醇及NSAIDs类药物史,和中青年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诱因为服用抗聚、抗凝、皮质类固醇及NSAIDs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我院近20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44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占17.5%,其中死亡62例,占79.5%,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出血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的标志。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住的165例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转归情况上,痊愈59.4%、好转37.5%,死亡3例(3.1%).结论:其病因复杂,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资料完整的19例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明确出血部位且成功栓塞,4例未能明确出血部位,治愈率达78%。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成功的关键是明确出血部位及选用合适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7.
63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6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常见病因;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低年龄患者逐年增多,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病因不全相同.结论:行内镜检查尽早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有效治疗.如重视加强卫生宣教,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李倩  张眉 《西南军医》2014,(1):30-32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临床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370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护理,为日后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帮助。结果男女之比为1.4:1,在本次研究中,消化性溃疡183例(49.5%),急性胃黏膜损伤出血94例(25.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6例(15.1%),恶性肿瘤21例(5.7%),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11例(3.0%),血管畸形5例(1.4%)。其中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最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恶性肿瘤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中消化性溃疡为最常见的病因。此外,及时采取正规的护理能有效地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超声检测中,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超声检查的患者较多,超声检测具有快捷、无创等优点,而依靠超声检测肝脏、脾脏改变、门静脉主干内径改变、诊断肝硬化、了解是否有门脉高压症,进而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重要方法之一,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超声检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果 《西南军医》2003,5(5):16-17
目的分析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30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性溃疡26例,占首位,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兰,占50%,慢性浅表性胃炎占34.6%,应激性溃癌占15.4%,另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例。结论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与原发性消化性溃疡及继发性应激性溃疡关系密切,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发现HP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特别是在肝性脑病,高氨血症、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也有认为HP感染与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无明显关联,对肝硬化并有HP感染者不需作常规HP根除治疗[1,2]。为进一步证实HP与上述疾病的关系,我们对慢性肝病中HP感染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了如下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慢性肝病患者共150例,系我科2000-02~2001-10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23例、女27例,年龄18~62岁,平均43.5岁。其中肝炎肝硬化86例,慢性肝炎中度32例,重度24例,慢性重型…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具有缺氧、寒冷、干燥特点,又多有饮酒精习惯。致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增高,而消化道溃疡并发症以出血最常见。为探讨高原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特殊性,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2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共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总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我院自1983年4月至1991年11月对108例60岁以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用日本的OLYMPUS.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8~1998年,出现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上消化道出血4例,其中2例施行胃大部切除;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1~61岁,平均42岁。二尖瓣替换术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术1例。上消化道出血时间最早术后20h,最晚为术后第12d,出血量为每日100~1800ml。胃镜检查3例,2例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活动性出血(单发);1例为胃溃疡急性活动性出血(单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镜诊断及临床特点,评估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镜诊断及临床资料,比较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特征,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占患者总数的38.46%,以胃黏膜糜烂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主,其次为胃窦溃疡.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在肾功能(BUN、Cr)、血钙(Ca2+)、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白蛋白(ALB)、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上消化道黏膜出血性病变可能性较大,肾功能损害、低血Ca2+、Hp感染、营养不良可能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热极治疗消化道疾病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镜-热极治疗胃肠息肉、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内镜热极治疗胃肠息肉(47例)、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1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34例)共93例患者。根据疾病种类选择不同的温度、时间进行内镜-热极治疗。结果:47例86颗胃肠息肉和1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45颗病灶经治疗后均从局部消失。热极治疗34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有效率为94.1%。全部病例无穿孔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热极治疗胃肠息肉、隆起糜烂性胃炎和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胃镜下喷洒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鸿  黄小让 《人民军医》1998,41(8):465-466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急症,一般止血方法显效慢,难以达到迅速止血目的。1994年10月~1996年12月,我们对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的上消化道出血38例,行急诊胃镜检查,同时在局部喷洒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效果明显。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15~72岁,平均41岁。24h出血量小于500ml者12例,500~1000ml者19例,大于1000ml者7例。胃镜所见:贲门粘膜轻度撕裂2例,急性胃粘膜病变5例,胃溃疡9例,胃癌3例,胃息肉2例,十二指肠壶腹溃疡17例。镜下均见活动性出血(不包括喷射性小动脉出血)。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经内科常规止血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05—2005—06我院收治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3例,保守治疗10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消化性溃疡手术治疗2例,死亡1例;胃镜下止血1例,止血成功。胃底静脉曲张出血2例病人经手术切除脾脏后治愈。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的治疗应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应简单有效,对于区域性门脉高压引起的出血应选择脾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1] 在短期内的失血量超出 1 0 0 0ml或循环血容量的 2 0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为一临床常见急症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 (或 )黑粪 ,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我院 1 997年 1月— 2 0 0 3年 4月 ,共收治来自海拔 2 80 0m~50 0 0m地区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 45例 ,经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男 3 5例 ,女 1 0例 ,年龄 60岁~80岁 ,平均 65.6岁 ,久居高原患者 3 8例 ,2 0年以内者 7例 ;经电子胃镜检查示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者 2 3例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5例…  相似文献   

20.
杨宏伟  刘龙  向军  赵黎明 《人民军医》2002,45(8):454-455
上消化道出血是肾移植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于 1991~ 2 0 0 0年共施行同种肾移植 711例次 ,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2 2例 (3 1%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2例中 ,男 17例 ,女 5例 ;年龄 2 3~ 62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术前胃镜检查 15例 ,均示胃粘膜贫血改变 ,其中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12例 ,点状溃疡 3例。术后服用环孢素A、泼尼松加硫唑嘌呤或骁悉三联免疫抑制剂。发生肾功能不良 ,早期行血液透析 9例 ,因排斥反应术后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5例 ,肾移植术后出现外科并发症 7例 ,行 2次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