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石。临床上依据血糖监测结果,可判断糖代谢紊乱的程度,拟定降糖治疗措施,评估治疗效果,以达理想的血糖控制靶目标。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表明,密切的血糖监测及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常规血糖检测法测定静态、某一瞬时血糖值,动态血糖监测可探查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细节,如血糖波动的趋势、血糖漂移的幅度及频率、高血糖的持续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等,并了解血糖漂移变化的原因。连续数日的动态血糖监测亦可了解日间血糖漂移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细节及波动趋势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h动态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波动系数分为≤2.0组和〉2.0组,记录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24h平均血糖、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最大血糖漂移幅度、平均血糖漂移幅度及漂移次数、血糖波动系数、不同血糖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点。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波动的幅度和频率,血糖波动系数〉2.0组较≤2.0组发生高血糖及血糖漂移≥11,1mmol/L的时间及幅度明显增多(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有助于详细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漂移变化趋势及特征,血糖波动是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2小时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漂移变化情况,并分析指端血糖与CGMS血糖的相关性。结果:CGMS能发现更多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其血糖值与指端血糖相关性好。结论:CGMS能全面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细节,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评价两种基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时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分别使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GL)和每日2次中效胰岛素(NPH)治疗两组T2DM患者,采用动态血糖检测的方法,评价两组患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GL组血糖漂移小于N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血糖事件,GL组低于N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和NPH治疗T2DM,在空腹血糖控制达标时,GL组血糖漂移度及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双波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常规波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双波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两组血糖波动情况,包括平均血糖值(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早餐后血糖漂移幅度(BPPGE)、午餐后血糖漂移幅度(LPPGE)、晚餐后血糖漂移幅度(DPPGE)、最低血糖波动幅度(LAGE)。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用量、治疗费用、低血糖发生率、MBG两组无差异(P0.05);MAGE、BPPGE、LPPGE、DPPGE、LAGE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巨大胎儿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双波疗法能显著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剖宫产及巨大胎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建华 《药物与人》2012,(12):34-35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临床疗效、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监测方法,但它只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在全面反映患者全天血糖变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问世,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胰岛素泵(CSII)结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所谓"双C"疗法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临床案例:李先生是一位患病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平时比较注意学习,对糖尿病有关方面的知识也了解不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查糖尿病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1d内血糖水平漂移变化过程。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0例糖尿病亲属的糖耐量正常者进行连续72±7小时血糖监测。结果平均血糖值5.3±0.5mmol/L;1d内血糖的峰、谷值分别为7.8±1.4mmol/L、3.9±0.7mmol/L;血糖漂移>7.8mmol/L占64%;血糖漂移<2.8mmol/L占22%。血糖漂移于2.8~7.8mmol/L的时间比例达99%。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较为详细地认识糖尿病亲属糖耐量正常者的血糖漂移变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并对探讨糖尿病诊断的分割点及血糖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宁静 《现代保健》2011,(17):151-152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对符合条件的30例老年2型精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72h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CGMS监测,可获得患者3d内血精动态变化的完整资料。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血糖波动变化的类型和趋势,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9.
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已经从只能在医院检测即刻血糖,发展到持续葡萄糖监测;从医院的床边微量法血糖监测到可由患者离院后自行操作的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FGM(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是指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为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多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肢体血管闭塞等。本世纪末由国际多中心协作完成的两个大型研究——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至接近正常,可减少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改善病人的预后。为此,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将自我血糖监测列为糖尿病的五大治疗原则之一(其余四项分别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人通过自我监测,可以获得包括血糖在内的多种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