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 中国汉族男性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 tardive dyskinesia ,TD)是否同样与遗传因素有关? 目的探讨五羟色胺 2C受体和多巴胺 D3受体功能基因多态性以及多巴胺 D2受体 TaqI 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 TD的相关性及其对 TD严重程度的影响.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 地点与对象收集 2000-01/2001-01江苏扬州五台山医院长期住院的 32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SCH)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住院时间至少 8年,住院期间一直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全部患者为江苏籍贯. 方法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 TD及 TD的严重程度,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患者临床精神症状;应用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TD组和非 TD组各候选基因的等位基因和 (或 )基因型分布频率及对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总分值的影响.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 TD组与非 TD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学资料分析.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吻合度检验.各候选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 TD组和非 TD组的比较. 结果①各候选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以及 TD和非 TD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② TD组五羟色胺 2C受体基因-697C(突变型 )半合子频率高于非 T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5).③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Ser9Gly和多巴胺 D2受体基因 TaqI A1/ A2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 TD组与非 TD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 P >0.05).④各单胺受体基因结合型基因型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05).⑤上述各候选基因不同等位基因和 (或 )基因型亚组间的临床学资料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总分值 (TD组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 P >0.05). 结论五羟色胺 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697G→ C单碱基置换可能是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TD发生的易感因素;而 DRD3基因 Ser9Gly和多巴胺 D2受体基因 TaqI Al/ A2多态性均不是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 TD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Iy功能多态性、5-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于2000-10/2001-11选择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长期住院的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籍贯江苏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患者住院时间至少8年以上。在住院期间一直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并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迟发性运动障碍,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总分≥3分(躯体有一处≥3分,躯体有两处或多处等于2分)即可诊断为迟发性运动障碍;量表评定先后于半年内进行3次,3次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分均大于3分者为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其中迟发性运动障碍者42例,非迟发性运动障碍者52例。常规氯仿一饱和酚白细胞提取法提取DNA,引导引物和折返引物的合成、PCR的反应条件及扩增产物经Msp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方法参考文献进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两组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功能基因Ser9Gly多态性、5-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9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测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的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9,P〉0.05);(r=0.51,P〉0.05)]。②两组患者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2=4.98,P=0.08);(r=0.84,P〉0.05)1。③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与A-1438G为完全连锁不平衡,迟发性运动障碍组与非迟发性运动障碍组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4.37,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等位基因A54/64.3,50/49.1),(等位基因G30/35.7,52/50.9),r=4.36,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功能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T102C、A-1438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5-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于2000-10/2001-11选择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长期住院的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籍贯江苏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患者住院时间至少8年以上。在住院期间一直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并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迟发性运动障碍,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总分≥3分(躯体有一处≥3分,躯体有两处或多处等于2分)即可诊断为迟发性运动障碍;量表评定先后于半年内进行3次,3次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分均大于3分者为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其中迟发性运动障碍者42例,非迟发性运动障碍者52例。常规氯仿-饱和酚白细胞提取法提取DNA,引导引物和折返引物的合成、PCR的反应条件及扩增产物经Msp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方法参考文献进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两组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功能基因Ser9Gly多态性、5-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9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测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的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犤(χ2=0.19,P>0.05);(χ2=0.51,P>0.05)犦。②两组患者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犤(χ2=4.98,P=0.08);(χ2=0.84,P>0.05)犦。③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与A-1438G为完全连锁不平衡,迟发性运动障碍组与非迟发性运动障碍组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4.37,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犤(等位基因A54/64.3,50/49.1),(等位基因G30/35.7,52/50.9),χ2=4.36,P<0.05犦。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功能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T102C、A-1438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与高加索、德国及日本健康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2004-03/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和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7例(精神分裂症组)及同期体检的中国健康汉族人188例(对照组),均来自湖北省,无血缘关系。分析-48A/G基因型在不同种族间(中国汉族与高加索、德国及日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不同家族史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分布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结果:有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8例正常人的样本纳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种族间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型分布的比较:中国汉族健康人群-48A/G等位基因的分布高于高加索和德国人群,低于日本人群(X^2=65.728,18.281,9.929;P均〈0.01);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与日本人群差异也存在显著性(X^2=8.191,P〈0.01)。②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均差异无显著性(X^2=-1.179,0.072,P均〉0.05)。③不同家族史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患者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91.7%和71.3%,,X^2=6.621,P〈0.01),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2和320/376,X^2=6.081,P〈0.05)。结论: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与文献报道的高加索、德国及日本人群多巴胺D1受体-48A/G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与日本人群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相似;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患者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中国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风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课题,其遗传学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研究近来较受瞩目,其中对相关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显示出较好的前景。 目的:分析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观察,关联性分析。 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中原油田总医院13分院。 对象:患者组为2003-08/2004-04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先证者56例,父母组为患者组的健康双亲112名。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CR-RFLP)对符合精神分裂症(CCMD-3)诊断标准的56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进行检测.并对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分型,精神分裂症的5-羟色胺2A受体T102C多态性运用传递不平衡(TDT)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W吻合度检验结果及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分析结果。 结果:56例患者及其父母112名全部采集到各项指标,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组与父母组的基因型频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4.423.P=0.110).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X^2=1.147.P=0.563),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良好。②在56个家系中.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考察39个父亲或母亲为杂合子基因型的核心家系的传递不平衡性,显示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无显著关联(X^2.703,P=0.10)。结论: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与高加索、德国及日本健康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2004-03/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和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7例(精神分裂症组)及同期体检的中国健康汉族人188例(对照组),均来自湖北省,无血缘关系。分析-48A/G基因型在不同种族间(中国汉族与高加索、德国及日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不同家族史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分布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结果:有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8例正常人的样本纳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种族间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型分布的比较:中国汉族健康人群-48A/G等位基因的分布高于高加索和德国人群,低于日本人群(χ2=65.728,18.281,9.929;P均<0.01);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与日本人群差异也存在显著性(χ2=8.191,P<0.01)。②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均差异无显著性(χ2=1.179,0.072,P均>0.05)。③不同家族史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患者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91.7%和71.3%,χ2=6.621,P<0.01),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2和320/376,χ2=6.081,P<0.05)。结论: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与文献报道的高加索、德国及日本人群多巴胺D1受体-48A/G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基因型的分布上,与日本人群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相似;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患者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中国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1受体-48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风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核心家系5-羟色胺2A受体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课题,其遗传学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研究近来较受瞩目,其中对相关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显示出较好的前景。目的:分析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观察,关联性分析。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中原油田总医院13分院。对象:患者组为2003-08/2004-04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先证者56例,父母组为患者组的健康双亲112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CR-RFLP)对符合精神分裂症(CCMD-3)诊断标准的56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进行检测,并对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分型,精神分裂症的5-羟色胺2A受体T102C多态性运用传递不平衡(TD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W吻合度检验结果及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分析结果。结果:56例患者及其父母112名全部采集到各项指标,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组与父母组的基因型频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4.423,P=0.110),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χ2=1.147,P=0.563),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良好。②在56个家系中,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考察39个父亲或母亲为杂合子基因型的核心家系的传递不平衡性,显示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无显著关联(χ2=2.703,P=0.10)。结论: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的疗效及与多巴胺受体D2 TaqI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P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曲舍林片)和联合组(给予盐酸曲舍林片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每组30例。2组均治疗42 d。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A)、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和躯体分类量表(SOMS-7)评估2组的疗效。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多巴胺受体D2 TaqIA基因多态性。结果联合组治疗第42天时的DHI评分、SOMS-7评分、HAMA评分、HA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PCR扩增条带都位于310 bp左右的位置,条带清晰且明亮,扩增结果良好。PCR-RFLP显示多巴胺受体D2 TaqIA的A1A1多态基因型只有1个310 bp片段,A2A2基因型可被酶切为180、130 bp共2个片段,A1A2杂合基因型被酶切后产生310、180、130 bp共3个片段。2组A1A1、A1A2、A2A2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A1、A2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发现,A1位点基因的表达频率与PPPD治疗后人格特征趋于稳定呈正相关,且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PPPD效果显著,且治疗后的稳定型状态与多巴胺受体D2 TaqIA基因A1位点基因高频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C609T基因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 tardive dyskinesia,T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了2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TD组55例和非TD组178例)NQOIC609T基因多态性.结果 TD组中NQO1 C609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5.5%,40.0%和14.5%;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5%和34.5%.非TD组中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0%,47.2%和16.8%;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9.6%和40.4%.NQO1 C609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D组与非T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1,P=0.448;x2=1.23,P=0.267).结论 NQO1基因C609T位点在中国云南汉族人群中存在多态性,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云南汉族精神分裂症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不存在关联,该基因多态性在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1—02/2002—06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对象均为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心肌梗死诊断根据NRI确诊,均知情同意。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分为心肌梗死组68例和非心肌梗死组190例。按常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扩增产物用20g/L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对不同患者组等位基因(I,D)和基因型频率(DD,DⅠ,Ⅱ)进行比较。相对风险&;gt;1为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疾病有肯定关联(风险因子)。结果:两组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组DD纯合子频率明显高于非心肌梗死组[41.2%,33.2%(χ^2=0.833,P&;lt;0.05)],D等位基因频率也较非心肌梗死组显著增高[64.7%,55.0%(χ^2=3.8491,P&;lt;0.05)]。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33和1.50。结论:D等位基因和DD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在蒙古族人群中尚不十分清楚。蒙古族是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民族,因此有必要探讨蒙古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设计: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地点和对象: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作为本研究现场,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此长期居住的蒙古族居民。共获得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者51例、血压正常者32例和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者64例、血压正常者85例。干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插人/缺失多态性。主要观察指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和I、D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三种基因型(II,ID,DD)在4组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1)。在4组人群中均表现出ID基因型频率最高,其次为Ⅱ基因型,DD基因型频率最低。I,D等位基因在4组人群间的分布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1)。在4组人群中I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D等位基因频率。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ATRA)临床疗效的影响,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性干预措施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1-11/2002-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符合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糖尿病组),男30例,女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AT1RAA基因型患者19例,AT1RAC基因型患者9例;无糖尿病肾病30例(无糖尿病肾病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45例为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TLP)检测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在分析基因型前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患者口服ATRA(安博维),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对照组AT1RA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AT1RA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肾病组(P&;lt;0.05)。AT1RAA基因型患者ATRA治疗后尿白蛋白排出率[(163.83&;#177;18.67)mg/24h]明显好于治疗前[(234.66&;#177;21.81)mg/24h[(P&;lt;0.05)。AT1RAA型患者服用ATRA4周后尿白蛋白排出率下降程度明显好于ATlRAC基因型患者(P&;lt;0.05)。结论:AT1R 1166C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对ATRA的疗效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5-羟色胺多巴胺(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mP-RFLP方法,检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5-HT2A受体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未见明显相关,提示5HT2A受体基因可能不是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风险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5受体基因(DRD5)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多巴胺D5受体基因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分析方法,在154例无亲缘关系之中国云南昆明地区汉族人(精神分裂症患者79例,健康对照者75例)中对DRD5基因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患者与对照之间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及对照组140bp的等位基因有更高分布频率。[结论]提示在中国云南昆明地区的汉族人中,DRD5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明显关联,但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不同性别间的疾病易感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精神疾病患者是易发生自杀的高危人群,目前有关自杀的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5-HT系统。有研究发现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有关联。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精神科和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对象:本研究所有病例的标本收集于2002—3/2002—9在扬州市五台山医院精神科完成,基因型分析在2002-10/2002-12于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病例排除标准:有自伤的意愿或行为,但并不真正想死的准自杀者。根据有无自杀行为或意图/意念将116例患者分为2组,即自杀未遂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177;13)岁;无自杀组64例(男4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177;15)岁。正常对照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177;17)岁。方法:所有入组者按常规氯仿-饱和酚白细胞提取法提取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主要观察指标:①3组的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②自杀未遂组中精神分裂症者与情感障碍者的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结果:自杀未遂组的A—1438G多态性位点的G等位基因频率(0.52)高于正常对照组(0.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91,P&;lt;0.05);自杀未遂组3种基因型的分布AA(0.23)、AG(0.50)及GG(0.27)与正常对照组AA(0.32)、AG(0.59)及GG(0.09)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x^2=612,P&;lt;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与5-HT2A受体基因的A-1438G多态性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背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特殊保护作用,而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有关。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一级康复预防提供遗传学数据。设计:以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DNA为研究对象,以社区健康人群DNA为对照,探索性基础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组中心。对象:以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提供85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研究组,均为汉族,居在华中地区长期居住)DNA和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组中心提供的健康人(对照组,均为汉族,居在华中地区长期居住)DNA为研究对象。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健康人和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基因分型。主要观察指标:检测两组G196A和C270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G196A多态性位点均以G/A基因型为主,频率分别为50.6%和52.0%;C270T多态性位点均为C/C基因型。两组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G196A和C270T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结论:中国华中地区汉族人群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微卫星DNA FGA多态性的分析,了解精神分裂症与FGA有关等位基因的关联情况。方法:3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3例随机人群采用PE Profiler p1us系统进行PCR复合扩增,然后用ABI310型基因分析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基因检测。结果:两组FGA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x^2=4.671,P&;gt;0.05);精神分裂症组FGA-18的检出率为6.25%,对照组的检出率为1.2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54);其他各等位基因检出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5.40,P&;gt;0.05)。结论:FGA某些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治疗和康复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多巴胺受体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族受体而发挥作用.D2家族包括D2,D3和D43种亚型,文章对D2家族多巴胺各类受体亚型的生物学特征、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指出,尽管精神分裂症神经递质的假说很多,D2家族多巴胺受体作为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其地位一直受研究者的重视,而有关的多巴胺假说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基因有关的骨脆性疾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是主要候选基因之一。目的:前瞻性调查老年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于中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骨量丢失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前瞻性横断面调查,于200003/200503在沈阳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完成。对象:选取沈阳市某社区无血缘关系、60岁以上的100名汉族健康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性别不限,未服用过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均自愿参与调查。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的多态性,应用DPX-L双能X射线吸收仪分别在调查初始和5年后两次测量调查对象的髋部骨密度。主要观察指标: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予中Cdx-2结合位点基因型分布,以协方差分析法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髋部骨密度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为AA型17%,AG型57%,GG型26%;男女间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该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无论男女各基因型间年龄、身高和体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身高、体质量和年龄校正后,调查初始不同基因型调查对象问股骨颈和大转子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调查对象问各部位年骨量丢失率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查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基因型与髋部骨密度及骨量丢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关于MTHFR和CBS基因是否为脑血管病易感基因存在争议。目的:研究人体MTHFR和CB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脑出血的遗传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选取5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7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及96例健康人(对照组)。干预: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人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位点、CBS基因T27796C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MTHFR,CBS基因PCR与限制性酶切结果。3组MTHFR,CB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MTHFR基因的C677T位点与脑梗死及脑出血均有显著相关,脑梗死组(47.2%)、脑出血组(44.4%)与对照组(60.9%)之间T/C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r=5.28,4.69,P&;lt;0.05)。TT等位基因型较CC型患脑梗死、脑出血的风险高(OR=2.53;OR=3.0)。CBS基因T27796C多态性位点与脑梗死及脑出血无明显相关(P&;gt;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突变位点与脑梗死及脑出血有相关性,MTHFR基因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易感基因。CB5基因T27796C多态性位点与脑梗死、脑出血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