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用高分子角蛋白34βE12、广谱CK、Vim、PSA、PsAP、S-100、SMA7种标记物对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TH)的基底细胞进行检测观察。结果 所有37例BPH的基底细胞对高分子角蛋白34βE12均呈胞质阳性反应,阳性率100%;大部分基底细胞(71%)对广谱CK表达阳性;PsAP及PSA在基底细胞中的阳性率均为35%;S-100蛋白阳性率较低,仅13.5%;而Vim及SMA则均呈阴性反应。结论 高分子角蛋白34βE12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前列腺基底细胞具有向前列腺腺泡上皮分化的能力,也可引起局部自身增殖,故其在前列腺的生长、增生甚至疾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前列腺基底细胞与肌上皮细胞是不同的,但其是否具有向肌上皮分化或化生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的诊断及鉴别,以免误诊为癌。方法:选择原诊断有疑义的6 个中国病例,应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结果:没有不典型增生,5 例34βE12 全部强阳性。结论:此病变需与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腺癌、腺病和腺体萎缩鉴别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的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的诊断及鉴别,以免误诊为癌。方法:选择原诊断有疑义的6个中国病例,应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结果:没有不典型增生,5例34βE12全部强阳性。结论:此病变需与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腺癌,腺病和腺体萎缩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和基底细胞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提高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和1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病例特征,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做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高分子角蛋白抗体(34βΕ12)、P63蛋白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基底细胞增生镜下表现为基底细胞密度增加,层次增多,可环绕腺腔增生多层,或在腺泡一侧呈小灶状、片状增生,增生也可呈实性巢或筛状结构,几种形态常混合存在。增生的基底细胞无异型性及核分裂像,核仁不易见。基底细胞癌镜下呈不规则实性团片状,在纤维结缔组织中呈浸润性生长,细胞核染色深,细胞核浆比大,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结论基底细胞增生镜下形态多样,与基底细胞癌鉴别主要依赖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可以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p63与CK34陋12、SMA、PSA在前列腺病变中阳性表达的差异,探讨p63免疫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材共5l例,其中前列腺浸润性腺癌21例,前列腺增生症30例。选用p63等4种免疫组化抗体对上述病变进行标记。结果①93%在增生症之前列腺基底细胞p63呈阳性表达,高级别PIN中呈不连续表达;②83%CK34βE12呈阳性表达;③前列腺浸润性腺癌的p63和CK34βE12均阴性;④PSA在所有病例分泌腺上皮中呈阳性表达;⑤SMA对所有病例间质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呈阳性表达。结论通过2组不同病变观察基底细胞的有无是前列腺浸润性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鉴别点之一。p63抗体对前列腺基底细胞同CK34βE12一样敏感及特异,在我们的实验中其敏感性还高于CK34βE12。故在鉴别前列腺浸润性癌与增生症时,p63可作为首选抗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临床病理特点并提高诊疗认识。通过报道3例B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BCC诊疗特点的认识。3例BCC患者年龄为57~83岁,其中1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排尿困难就诊。3例患者均合并前列腺增生,其中2例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增高,1例PSA正常。病例1前列腺癌侵及膀胱、直肠前筋膜,伴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双肺多发转移,2014年11月2日行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双侧闭孔及髂内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BCC,2015年1月8日复查盆腔增强MRI提示盆腔内复发,2015年7月11日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肝多发转移,胰腺转移,2015年10月因前列腺癌死亡。病例2于2015年3月27日行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BCC,伴肺转移及骨转移,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行局部放射治疗,2016年1月11日复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示患者肺转移瘤及骨转移瘤直径较前增大,数量增多,随访至2016年1月10日患者带瘤生存。病例3外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病理考虑BCC可能,行PET-CT提示残余前列腺恶性肿瘤,伴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2016年4月20日复查PET-CT提示盆腔可见巨大不规则混杂密度影,临床考虑肿瘤复发,遂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至2016年1月10日患者带瘤生存。BCC临床罕见,是一种侵袭能力强、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转移的肿瘤,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的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前列腺左侧叶,切面实性,灰白色。组织学检查:癌细胞排列成实性团块状或筛网状,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大并呈卵圆形,大小一致,胞浆少,可见核分裂象。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边缘部分见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肿瘤组织中前列腺基底细胞特异抗体(34E12)、p53和p63基因阳性表达,PAP、PSA和S100蛋白阴性表达。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尿失禁及血尿。随访2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恶性肿瘤,虽然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但常与前列腺腺癌伴发,且肿瘤有侵袭和转移的潜能,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作为治疗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基底细胞肿瘤诊断的认识。方法 1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组织及周边组织连续切片,分别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基底细胞形态显示从增生、不典型增生到局部癌变过程。基底细胞显示体积大,核浆比例失调,显著核仁。核分裂相增多,灶性浸润生长。结构上可见实性巢状、小腺管状、筛状、鳞化混合存在。其免疫标记显示:P63核强阳性,膜34βE12强阳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阳性,P504S阴性。结论前列腺基底细胞肿瘤的发生,遵循肿瘤发生的一般规律。由增生、不典型增生到局部癌变及至浸润,其形态结构与前列腺小级别上皮内瘤、低分化腺癌、低分化鳞癌相似,需要鉴别诊断。P63、34βE12、PSA、P504S免疫标记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腺癌(PDA)基底细胞的病变特点,为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DA标本35例,应用光镜、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选择34βE12,P63,P504S,PSA,PSAP抗体检测,观察PDA中基底细胞的缺失情况.结果:HE切片中35例PDA的基底细胞变化难以确定,但免疫组化显示13例PDA多数癌巢周围有较完整的基底细胞,3例PDA仅少数基底细胞残存,19例PDA基底细胞完全缺失;本组病例中27例PDA边缘少数小片状浸润癌和/或小腺泡癌成分中P504S阳性、34βE12、P63均阴性.结论:本研究发现35例PDA中的基底细胞尽管有明显缺失,但残存比率较高,提示在日益增多的前列腺穿刺标本中,基底细胞缺失并非是PDA诊断的最重要指标,若对基底细胞缺失期望值过高,则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0.
李雯  刘国荣  梁颜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2974-2976
目的:评价基底细胞鸡尾酒抗体P63/34βE12在前列腺穿刺组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及28例前列腺腺癌中P63/34βE12的表达情况,并同时用P63、34βE12单标记法作为对照。结果:P63/34βE12鸡尾酒及P63、34βE12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强阳性率分别为87.1%、60%和41.4%,鸡尾酒法与单标记法相比具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P63与34βE12的强阳性率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标记法能明显提高对基底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敏感性,且特异性强,可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9月采用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31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由(26.0±2.7)分下降至(13.0±2.6)分,最大尿流率(MFR)由(5.9±1.5)mL/s升至(14.6±1.8)mL/s,膀胱剩余尿(RUV)由(98.2±9.5)mL降至(18.3±2.2)mL,生活质量(QOL)评分由(5.0±0.7)分降至(2.2±0.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有出血少及安全性高优点。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 (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 12 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5 8分钟 ,平均出血 40ml,术后保留尿管平均 3 8天 ,排尿通畅。随访 3月~ 2年 97例 ,I-PSS从 30 5 3下降到 9 3分 ,最大尿流率从 9 6ml/秒增加到 2 2 6ml/秒。结论 :TUVP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视野清晰、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3.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良性BPH患者的年龄、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等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96名研究对象总体的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为68.75%。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年龄、病程、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及P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结论前列腺炎症在BPH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Itisnowbelievedthatclonalexpansionandtumorgrowthistheresultofthederegulationofintrinsicproliferation(celldivision)andcelldeath(apoptosis).Advancedprostatecancerisresistanttomanyproapoptosisfactorsandshowsdistinctapoptosisresistance,sothekeytothetreatmentofadvancedprostatecanceristoreverseitsapoptosisresistance.Omi/HtrA2isaserineprotease[1]whichisreleasedduringapoptosisfrommitochon driatocytosolalongwithcytochromeCandSmac/DIABLO[2].Omi/HtrA2candisplaceIAPsfromcaspasesandreleasethesuppres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TURP的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耐受TURP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早期未出现肺部感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后12个月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针对不同BPH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术中严密监测、规范操作、彻底止血以及术后完善细致的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β亚型在正常前列腺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组及前列腺腺癌(prostatecancer,Pca)组中的分布与表达的差异,了解它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腺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10个正常的前列腺来源于新鲜猝死的男性尸体;20个前列腺增生标本来源于在我院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标本;30例前列腺癌标本分别为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标本,病理证实为本病。所有的标本用免疫组化半定量的方法评估ERβ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ERβ阳性率为60%,BPH组为50%,而Pca组降至23.3%;前列腺癌组与正常前列腺和BPH组ERβ在上皮中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384);3组标本基质中ERβ的阳性率从13.3%~20.0%,各组间无显著差异。Gleason评分2~6的Pca的ERβ的表达率为38.8%,但评分7~10的肿瘤未发现ERβ染色(P=0.0242)。A、B期肿瘤中ERβ的阳性染色率为42.8%,在C、D期则降到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09)。结论:ERβ的表达主要见于前列腺上皮细胞核,较少分布于前列腺基质细胞核;前列腺上皮中ERβ的表达下降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形成有关;ERβ表达率的差异可能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Blandy法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高危重度BPH49例,在有效治疗原有内科疾病基础上,Blandy法TURP治疗17例,改良Blandy法TURP治疗32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切除腺体重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治疗过程顺利,效果良好。Blandy法TURP切除腺体平均56g,平均手术时间85min,术中平均出血282ml,术中输血10例,平均输血400ml。改良Blandy法TURP切除腺体平均57g,平均手术时间70min,术中平均出血210ml,术中输血15例,平均输血300ml。结论:改良Blandy法TURP治疗高危重度BPH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超声测定残余尿量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内范围以研究两者关系。方法通过ALOKAα7型彩超对我院2012年全年收治的200例伴有不同程度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内并且合并有残余尿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按残余尿量多少将其分为Ⅰ、Ⅱ、Ⅲ、IV组。根据超声结果计算四组患者的前列腺突入膀胱内体积,评价残余尿量与前列腺突入膀胱内体积的关系。结果四组患者间残余尿量随突入膀胱内前列腺体积增大而增加。结论超声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突入膀胱范围与排尿通。度及残余尿量间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486例。结果486例PKRP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110min,平均68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25~105g,平均49g。6例输血,无电切综合症发生。术后随访2~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前(28.5±3.4)分降至术后(10.4±2.9)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术前(4.8±0.9)分降至术后(1.9±0.7)分(P〈0.05);最大尿流率术前为(7.2±2.6)m]/s升至术后(19.7±3.2)ml/s(P〈0.05)。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9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3例,尿道狭窄5例。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