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及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螺旋CT表现,探讨其对肿瘤侵犯周围重要器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买的12例甲状腺癌的术前螺旋CT表现.结果 12例原发肿瘤均密度不均匀,7例边缘不规则,5例原发肿瘤内有细颗粒状钙化,3例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有囊性变伴囊壁高密度乳头状结节 手术证实气管受侵3例,CT示气管内壁不规则和肿物突入腔内而明确诊断.食管受侵2例,颈动脉受侵2例 以肿物包绕食管、颈动脉1/3周以上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敏感性为100%,特异性75%.同时加上在1.5mm层厚的螺旋CT增强扫描MPR重建图像上肿物与管壁不可分作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100%.结论 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细颗粒状钙化及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密度变化 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发现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2)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癌、黏液腺癌管壁和管腔多层螺旋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术后有病理资料的120例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病例。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HD扫描仪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时期扫描。观察平扫及增强后病变肠壁、管腔及近端正常管腔的表现,并进行必要的数值测量。结果病变肠壁呈环形不均匀增厚,半球形增厚。平扫腺癌病变肠壁均匀或不均匀,黏液腺癌均不均匀。增强后腺癌呈均匀和不均匀强化,黏液腺癌呈3层结构或2层结构的分层征及类囊肿征。管腔狭窄根据形态分为自然流线型狭窄、不规则固定型狭窄、不规则缩窄型狭窄。病变近端正常管腔表现为闭合、轻度扩张或重度扩张。结论病变肠壁内纤维成分与低密度坏死、"黏液层""黏液湖"的比例,决定病变肠壁柔软和僵硬程度;病变管壁柔软和僵硬程度,决定病变管腔的形态;病变管腔形态决定肠梗阻程度。因此,依靠这些特征,CT检查就可以做出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及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螺旋CT表现,探讨其对肿瘤侵犯周围重要器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买的12例甲状腺癌的术前螺旋CT表现.结果 12例原发肿瘤均密度不均匀,7例边缘不规则,5例原发肿瘤内有细颗粒状钙化,3例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有囊性变伴囊壁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手术证实气管受侵3例,CT示气管内壁不规则和肿物突入腔内而明确诊断.食管受侵2例,颈动脉受侵2例;以肿物包绕食管、颈动脉1/3周以上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敏感性为100%,特异性75%.同时加上在1.5mm层厚的螺旋CT增强扫描MPR重建图像上肿物与管壁不可分作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100%.结论 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内细颗粒状钙化及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密度变化;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发现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尿路造影对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超声诊断肾积水患者行泌尿系平扫,明确结石致梗阻积水者行三维重建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对阴性结石及非结石造成梗阻积水者行泌尿系造影(CTU)明确梗阻原因。结果肾结石、输尿管结石125例,输尿管癌5例,膀胱肿瘤17例,腹膜后占位病变9例,先天发育异常2例。结论多种病因可致泌尿系梗阻积水,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可行薄层重建,进而行MPR、CPR重建,结合泌尿系造影对各种梗阻病因可明确诊断,是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早期喉癌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小喉癌患者MSCT资料,评价其图像质量并比较不同窗技术图像及CT仿真喉镜图像对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所有横断面软组织窗图像1级,所有MPR重建图像2级,所有CT仿真喉镜图像1级,所有图像均能满足临床需要。常规软组织窗显示病变20例(69%),宽窗显示病变24例(81%),CT仿真喉镜显示病变27例(93%)。结论MSCT能有效显示喉癌,可常规用于喉癌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脊椎滑脱的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脊椎滑脱患者进行扫描并重建,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级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对脊椎滑脱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薄层重建、MPR、VRT在显示脊椎滑脱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结论 16层螺旋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T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显示脊椎滑脱的基本征象,为脊椎滑脱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的22例胃癌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22例胃癌中Borrmann 1型3例,Borrmann 2型6例,Borrmann 3型11例,Borrmann 4型2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胃腔内肿块,溃疡及环堤,邻近器官转移,腹腔与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螺旋CT能清楚显示进展期胃癌的范围、大小、形态及有无邻近脏器及组织转移侵犯,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较胃镜检查更有优势。胃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胃腔内肿块是其最主要的CT征象,逐层分析溃疡周围环堤的境界清楚与否,有利于Borrmann 2型、3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23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23例中,肿瘤发生于胃12例,空、回肠7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和小肠系膜各1例。良性间质瘤5例,交界性2例,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平均直径3.6cm,交界性平均直径4.4cm,恶性者平均直径6.7cm。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7例;肿块周边呈等到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6例;病毒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囊状坏死1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GISTs检查的最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MSCTA)寻找肿瘤血管及其他血管变化,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s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小肠肿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敏感性为94.4%,准确性为88.9%。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直肠水囊法CT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内植入水囊CT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直肠癌患者直肠内注入水囊后行CT扫描,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重点分析直肠癌浸润深度及范围并进行术前T分期。结果直肠水囊法CT扫描可显示直肠癌肿所致肠壁增厚,术前原发病灶显示率为95%,T分期准确率为82.5%。结论直肠水囊法CT扫描技术操作简单且方便安全,可明确显示直肠癌的浸润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且较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安全、快捷、无创,对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MS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理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疾病患者183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获得平扫、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延迟期图像,并把所有信息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 MPR)及曲面重组(CPR),获得完整的尿路影像结果,回顾性分析其各自特点.结果 肾盂、输尿管结石122例,膀胱结石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5例,马蹄肾1例,巨输尿管征2例,肾盂癌7例,输尿管癌5例,膀胱癌累及输尿管出口2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13例,输尿管子宫瘘2例,肾盂腹腔瘘1例,外压性病变1例.结论 MSCTU对泌尿系疾病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1)所有S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取得满意的图像,在对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132/142),特异性为91.6% (142/155),阳性预测率为91.0%( 132/145),阴性预测率为93.4%( 142/152).结论 S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螺旋CT扫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对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3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9的表达,比较两种方法 的检查结果 .结果 病理确诊12例患者邻近组织受侵,螺旋CT检查出11例、MMP-9诊断出13例;病理确诊13例患者淋巴结发生转移,螺旋CT检查出12例、MMP-9诊断出16例;螺旋CT和MMP-9判断邻近组织是否受侵、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阳性率、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检查是食管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在判断肿瘤浸润和转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的梗阻原因所致黄疸71例,其中良性54例,恶性17例,71例均为平扫+增强扫,并进行MPR、CPR和MIP图像后处理,对比观察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测量扩张胆总管内径,梗阻的部位,梗阻端的形态,梗阻端有无高密度结石影,有无新生物、新生物位置及新生物与胆管的关系、新生物强化程度,主胰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结果 71例病例均能清楚显示梗阻部位、梗阻部位的形态、梗阻部位与附近组织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良恶性的鉴别准确性高,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诊断骨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来本院就诊的10例骨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平片、CT检查,分析总结骨梗死的CT表现,评估CT检查诊断骨梗死的价值。结果 X线检查共发现病灶18处,8处定性诊断为骨梗死。 CT共发现病灶21处,13处定性骨梗死。 CT主要表现骨小梁稀疏破坏,髓腔内地图样改变,周围环硬化边;病变区范围大于X线平片。 CT对病灶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结论双排螺旋CT在骨梗死的诊断上,其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