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减少濒死病人医患纠纷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四年间抢救濒死病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基层医院濒死病人医患纠纷发生的规律,为预防基层医院濒死病人医患纠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23名濒死病人中,抢救后病情缓解转送上级医院10人,病情恶化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8人,院内死亡5人,无一例医患纠纷发生.结论 积极抢救,加强与家属有效沟通、尊重民族习惯和医疗针对性的临终关怀能有效地减少濒死病人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2.
临终关怀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终关怀是针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顾与支持的系统化护理措施。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有尊严而无憾的、安详度过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1 临终关怀护理的目的1.1 近年来肿瘤患者急剧增多,晚期癌症患者承受着精神、肉体、经济上的困扰和压力,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虽然濒死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临终关怀的宗旨就是为濒死的患者及家属提供缓和性、  相似文献   

3.
在急诊工作中 ,常常遇到因车祸、溺水、电击伤等濒死患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 ,患者家属往往悲痛欲绝 ,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 ,急诊护士应当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 ,使其度过人生最悲痛的时刻。向其提供友爱服务 ,给予心理支持 ,提供必要的咨询和信息交流。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 ,认为应做好以下的几点。1 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对患者家属的护理要具有人性化  危重患者经过抢救后 ,可允许家属守护在其身旁 ,充分考虑其心理需求 ,满足其渴望与濒死患者相伴的要求 ,让悲痛中的家属在亲人辞世前尽到义务 ,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慰藉 ,减轻其自责…  相似文献   

4.
濒死期是疾病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很大,因此适时地对病人精心护理和细致入微的帮助,可以调动病人及其家属配合医院救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现代医疗体系与医生的有效诊治和护士及家属的精心护理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在院前救治工作中,往往患者身边都陪有家属,后者对患者的疾病发生过程较为了解,掌握着患者发病时第一时问的资料;在运送和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又是直接目睹整个医疗救治过程的见证者。由于患者的病情危重或年龄小,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较患者更多、更直接。而患者家属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态度、行为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医护人员的救护效率,是影响患者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现将在院前急救中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及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相关信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癌症患者家居主要照顾者的医疗资讯需求,以便为家属提供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500名癌症患者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收集资料包括:被调查者基本资料,有关照顾患者的资讯需求问卷、照顾患者的经验与态度等。结果 家属对医疗资讯的需求中,最迫切希望了解的是关于家庭照顾(100.0%)和患者治疗(95.6%)的相关知识,即如何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及生理状况进行照顾和相应治疗。结论 必需根据家属的需求提供切实有效的医疗护理常识培训,使家属更好地掌握照顾患者的技巧,同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提升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患者家属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0例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资料。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家属,58例心理反应均得到缓解,2例情绪失控未能缓解,缓解率97%;42例(70%)患者家属得到积极配合医疗工作;18例(30%)的患者家属对医疗工作表示理解,并给予配合。对照组60例患者家属,20例患者家属心理反应自我缓解,其余患者家属心理反应无缓解,缓解率19%;10例(6%)患者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疗工作。结论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家属心理反应,促进患者家属对医疗工作的配合,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例生殖源性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一周期化疗后血小板重度抑制患者濒死期的心理活动分析,并采取了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及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认知能力等措施,使患者能配合治疗,在平静中接受死亡,对家属也给予了心理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9.
浅谈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义上的医患关系认为患方包括患者、患者家属及患者家属以外的监护人。医方除医师外,还应包括:医师所属的医疗机构以及以医师为主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疗技术人员、护理人员、以及为医疗服务的后勤、管理人员等,他们是以医师为中心的一个群体。在新的医疗模式下,广义的医患关系更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面向患者及其家属的问卷调查,了解在当前医疗活动中,患者及其家属对药剂科提供药学服务的期望,为药剂科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红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7):147-147
“沟通的素质决定了你生命的素质。”由此可见.沟通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服务,其服务品质的衡量标准就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而满意度的高低则是由患者及家属在和他们的期望值进行对比后得出的。如何去了解和把握患者或家属的期望值,如何尽可能地使医疗服务的实际所得达到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并对其分析。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出现焦虑症状与环境因素,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方式,患者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疗费用高低等因素有关。且对各种焦虑症状应对不良。结论针对患者家属中具有共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获得更有效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3.
李芹  李星梅 《河北医学》2016,(5):843-845
目的::研究分析对肿瘤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及120例患者家属,经由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家属和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赞同实施率比较患者组明显高于家属(P<0.05),家属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及有无肿瘤丧亲经历不同也有明显的态度差异( P<0.05)家属及患者支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因素大多是长期病痛折磨、患者有自主权等;家属不支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多为伦理道德因素,患者多是因心愿未完成而不支持。结论: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可率高于家属,实施时需要考虑两者的不同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4.
姑息护理中对家属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姑息护理是为濒死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照顾 ,目的在于使濒死者及其重要家属感到舒适及获得支持[1] 。姑息护理可以在减轻症状或治疗疾病的同时进行 ,也可以只关注照护。在疾病过程中 ,临床护理人员在做姑息护理时仅充分考虑到患者在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上的希望与需要 ,而忽视了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在很大程度上 ,患者家属比患者更需要护理 ,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心理支持 ,需要咨询、真诚的相互关心及必要的信息交流。这种需要贯穿于患者疾病期及患者死亡之后的居丧期。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家属在不同时期的需求 ,做好患者家属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医院医疗纠纷频发。这除了由于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加强,部分患者及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对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不尊重,个另病人及家属唯经济利益是图道德水准下降外,有很大一部分医疗纠纷是由护士人为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陈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6):364-364
本通过对l例生殖源性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一周期化疗后血小板重度抑制患濒死期的心理活动分析,并采取了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及帮助患及家属提高认知能力等措施,使患能配合治疗,在平静中接受死亡,对家属也给予了心理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探索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面对面沟通、信件邮寄、电话访谈、心理行为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40名透析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分析。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患者家属间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偏执以及强迫等情绪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和恢复,而在采取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看望、照顾患者的时间较原来增加了三分之一,患者情绪明显稳定,对治疗信心明显增加,病情复发率明显减少,透析后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 对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去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8.
病区患者因伤势过重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医治无效而死亡,将对家属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悲伤、失眠等心理变化,这是现代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注重做好猝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得到了患者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支持,避免了医疗冲突或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许子彬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305-1306
急诊科历来是产生医疗纠纷的高发场所,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复杂,急救治疗有时效性,患者和家属焦虑程度高。医生既要在短时间内处置好患者,还要疏导好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急诊接诊作为医疗工作的第一环,具有较高的要求。近年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医疗纠纷增加,接诊工作更突显其重要性。事实表明,今天的医学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患者对医疗行业的满意度并没有由此而提高,单靠高精的技术,还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因而,研究新形势下急诊接诊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在基本满足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后,对精神需求、社会需求愈来愈强烈的愿望。人们对自身生命的“生、老、病、死”的认识在深化。与千百年来人类自然繁衍的生育被如今的优生优育所取代一样,人们正试图摆脱濒死时所带来的痛苦、恐惧和悲惨的遭遇,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上寻求更文明和科学的归宿方式。临终关怀正是这样一种“特殊服务”,它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护,使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并使其家属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