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 人们把能够延缓大脑功能退化,增强大脑代谢功能的药物称为脑代谢促进剂。 脑代谢促进剂应用于临床起始于七十年代初。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脑退行性疾病的增多,为脑代谢促进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各种具有促进大脑功能的新药应运而生,并纷纷投放市场。现将我院该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一、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扩张剂及脑代谢促进剂的应用已为临床医生关注。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本文就介绍几种脑代谢促进剂的临床用药基础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3.
<正>注射用美罗培南(meropenem for injection)为白色至淡黄白色结晶性粉末,常用于治疗由单一或多种敏感细菌引起的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1,2]。长春西汀注射液(vinpocetine injection)为无色澄明液体,是一种脑循环和脑代谢促进剂,广泛应用于改善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3]。两种药物在神  相似文献   

4.
氯酯醒异名遗尿丁是一种脑代谢功能促进剂。能调节神经细胞的代谢,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临床上多用于外伤性昏迷、新生儿缺氧症、儿童遗尿症、意识障碍、老年性精神错乱等。本品极易水解,分解产生物为二甲胺基乙醇和对氯苯氧乙酸。后者遇光进一步分解成对氯苯酚、苯酚、氯醌等。国内外的药学工作者对其水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认  相似文献   

5.
脑复康临床应用及最新用于治疗肌阵挛情况的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其英  杨旭 《辽宁医药》2001,16(1):20-22
脑复康(吡拉西坦)为脑代谢促进剂(或乙酰胆碱激动剂)之一,是被人们广泛认可的众多益智药的原型。该化合物于1963年由比利时UCB大药厂研究所首先合成,在德国、英国、比利时和瑞士等地,经过近十年药理及临床研究后,终于在1972年正式上市推广使用。在国内,首先由东北制药总厂1978年仿制成功。1982年通过鉴定,同年投入生产,年产达五百吨以上。除满足国内市场外,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国外,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有关血管扩张剂、冠状动脉扩张剂、脑循环促进剂、降脂药、β-受体阻断剂、毛细血管强化剂、血管收缩中主要的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作一概述。一、血管扩张剂治疗心绞痛的亚硝酸类制剂具有能直接松弛小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小静脉的平滑肌、增加血流量,并有扩张冠状动脉而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奥拉西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奥拉西坦,是一种脑代谢功能促进剂,其化学名称为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是吡拉西坦类似物。自1990年上市以来,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脑神经细胞的药理作用逐渐被证实,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磷脂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②增强脑的可塑性变化,强化突触的成型性,改善老年痴呆症、记忆障碍症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③降低脑血  相似文献   

8.
改善大脑功能的药物:思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泰(吡拉西坦口服液)由武汉马应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脑代谢促进剂,其主要成分是吡咯烷酮类的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吡拉西坦,国外称“促思维药”(nootropic drug).1 作用特点吡拉西坦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通过对脑细胞中的能量物质(葡萄糖、ATP、蛋白质、RNA、磷脂)的同化作用,改善与精神功能(记忆、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伏莲 《中国药业》2003,12(1):54-55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脑代谢药物的应用情况和此类药物对患的经济负担。方法:调查1999年12月-2001年12月病历905份,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脑代谢药物的使用情况、费用、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应用脑代谢药物的比例为37.9%,并且应用频度、消耗金额高的是新的、价格昂贵的脑代谢药物,给患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结论:我院脑代谢药物应用范围是合理的,但其品种结构不合理、应用不规范,药品的应用没有兼顾药品价格,说明药品的应用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磷脂类衍生物作为鼻粘膜药物吸收促进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筛选合适鼻粘膜促进剂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毒性存在。磷脂类衍生物作为体内磷脂的代谢产物,因其低毒性而成为促进鼻粘膜吸收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磷脂类衍生物的结构、应用及毒性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直肠给药途径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存在的一些缺点,如可以减少或消除某些药物的首过代谢作用。实验证明,某些药物(肽类和抗生素)的直肠给药,由于吸收促进剂的应用,能显著增加吸收,效果比用同样促进剂口服给药的大得多。本文概述直肠给药治疗的经验并讨论它的效能和应用范围,特别涉及应用吸收促进剂的结果。吸收促进剂的分类曾发现许多化合物有增加药物的直肠吸收作用,这些吸收促进剂常分为表面活性剂或非表面活性剂。其分类见下表。螯合剂螯合剂对许多生物膜及膜-结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奈非西坦改善脑功能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细胞开始萎缩、变性以及减少,使构成人类特征的智能、人格及特征受到损害。此类老年性痴呆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在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在内,老年性痴呆病人数量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而迅速增加;正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目前脑循环增强剂、脑代谢增强剂(包括脑能量代谢增强剂和脑神经递质增强剂)用以治疗脑血管性痴呆,以期能增加脑血流量和脑供氧,增进脑功能。阿尔茨海默氏痴呆的病因尚未阐明,除了今氨基四氢对陡(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外,目前尚无治疗办法。因此目前仅脑循环增强剂和脑代谢增强剂用于治疗阿尔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脑血栓、脑出血等脑血管障碍的死亡率由于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有所下降。然而治疗慢性脑血管障碍的后遗症,对日益增多的高龄患者仍尤为重要。脑代谢改善药丙戌茶碱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作用,及改善脑代谢功能、抗脑浮肿和脑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本品为黄源哈衍生物,有抑制脑缺血的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作用。另据报道临床上本品有改善脑血管障碍引起的热情下降及情绪障碍等作用。1患者及方法脑血管障碍患者36例、本品1次1片(100mg),一日3次,饭后口服,禁用其它脑代谢改善药,用药时间6个月以上。2结果脑血栓后遗症22例,脑出…  相似文献   

14.
γ-氨酪酸,化学名为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系有效的脑代谢促进剂及大脑机能营养剂。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各种类型的肝昏迷,治疗由脑组织血管障碍引起的记忆障碍、语言障碍,由头部外伤引起的脑震荡,高血压,改善儿童智力以及各种脑疾患。以往国内是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近几年来,由于合成γ-氨酪酸的前体吡咯烷酮来源困难,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生产。为了更好地适应医疗的迫切需要,我们遵照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自1975年开始  相似文献   

15.
甲状旁腺激素(PTH)在骨代谢中具有促进骨骼重建、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因此有效的应用新型的骨形成促进剂PTH,将为骨质疏松症等代谢性骨病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6.
廖峻  张志民  黄劼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6):422-423, 42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2例)与非代谢综合征组(34例),根据磁共振血管成像或CT血管成像比较2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结果: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脑梗死合并非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妊娠中晚期接触可卡因的小鼠动物模型,探讨脑功能的可塑性现象和机制。方法:测量可卡因处理组与对照组仔代小鼠在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体重与脑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电化学检测器技术(High po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ochemistry,HPLC-EC)检测各仔鼠各时期脑内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3,4-双羟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高香草酸(4-hydroxy-3-menthoxyphenylacetic acid,HVA)的含量,同时检测各时期仔鼠再次接触可卡因脑内DA、DOPAC和HVA的变化。结果:有可卡因宫内接触史的仔鼠在青春期体重和脑重比对照组仔鼠下降,脑内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增高,上述变化在成年期恢复正常。各组仔鼠在生后青春期再次接触可卡因后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均升高,此时可卡因处理组仍比对照组含量高,在成年期各组仔鼠再次接触可卡因虽DA及其代谢产物虽也升高,但无组间差异。结论: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可以引起仔鼠脑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这种改变随脑发育的不断完善而正常,即具有可塑性,并且这种塑性同样适用于静息和应激两种状态下。  相似文献   

18.
脑活素对冷暴露大鼠脑能量转换的影响王增禄,杨泽田,徐平西(第四军医大学低温分子生物室西安710032)脑活素能够改善脑代谢,使大鼠垂体线粒体激活与增大,核糖体增多,大脑皮层早期分化,神经元蛋白质合成增加,线粒体活化;增加对各种恶性刺激(应激、损伤、不...  相似文献   

19.
皮肤和粘膜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非口服给药方法发展迅速。通过皮肤、粘膜给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但这些给药途径在实际应用中常遇到药物难以吸收或吸收缓慢的问题,故其多借助于吸收促进剂以增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本文综述了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皮肤、粘膜吸收促进剂,描述了促进剂促吸收的效果,综合比较了促进剂的特征和优缺点,归纳了不同类型促进剂的促吸收机制,分析了目前促进剂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法,并对皮肤、粘膜吸收促进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丁国华 《中国药事》1997,11(6):419-419
脑活素的不良反应丁国华(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25400)脑活素(cerebrolysin)是一种改善脑代谢的新药,应用于治疗脑部疾病和神经精神系统功能障碍,近年文献陆续报道其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1过敏反应脑活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