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乐莲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801-802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明确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72例糖尿病伴脑梗死、50例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结果两组实验室检验数据、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有显著差别。结论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清TG、TC、HDL-C、Fib水平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者,基底节区梗死发生率高,多发病灶多,预后不良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明确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72例糖尿病伴脑梗死、50例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结果两组实验室检验数据、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有显著差别。结论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清TG、TC、HDL—C、Fib水平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者,基底节区梗死发生率高,多发病灶多,预后不良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内科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4例,其中124例并发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组,其余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及病灶大小和数目、血压血脂水平、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轻、血脂高、梗死面积大或部位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年龄提前,病灶多,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孙然  冯娟   《中国医学工程》2013,(8):87-87
目的探索观察伴发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伴发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同期在我院治疗的54例不伴有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两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血清学指标及梗死的部位、数量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血清学指标相比:观察组中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梗死情况及预后相比:观察组中梗死多发于基底节区,多发病灶较多,预后多不良,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发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者,梗死多发于基底节区,多发病灶较多,预后多不良,因此应积极控制并发症以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321例,其中74例并发于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组,其余2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血压血脂水平、24小时诊断率、误诊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轻、血脂高、症状不典型、梗死面积大或部位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 并发于2型糖尿病的AMI患者年龄提前,症状轻,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概率及治疗转归.方法 统计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及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者并发梗死类型和治疗效果.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者较非糖尿病合脑梗死者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发生率高,且病情重、病死率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病(DM)与脑梗死关系。方法 总结2型DM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DM并发脑梗死较非DM脑梗死病人在发生率、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变特征、预后有显著差异。结论 2型DM并发脑梗死发病率高,发病年龄轻,病变部位以基底节为主,以中小梗死灶居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对比分析35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DM组)与55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ND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M组高血压、家族史较N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DM组多部位梗死、不典型胸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感染、死亡率均较N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更高的冠心病易患因素,症状不典型,梗死面积大,严重心脏并发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关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AMI患者(DM组)60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AMI患者(非DM组)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血压血脂水平、24小时诊断率、误诊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DM组患者年龄轻、血脂高、症状不典型、梗死面积大或部位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2型糖尿病并发AMI患者发病年龄提前,女性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症状轻,病情重,脂代谢紊乱较严重.结论 2型糖尿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急性期病死率高,血糖和糖尿病病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本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吴广钊 《广西医学》2012,34(4):461-46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DM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NDM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并发症、梗死部位.结果 DM组无痛性AMI比率为30.56%,明显高于NDM组的12.86%(P<0.05);DM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62.50%、34.72%,病死率为12.50%,均明显高于NDM组的15.71%、32.86%、18.57%及2.86%(P<0.05);DM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为47.22%,明显高于NDM组的30.0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感染等,以多部位梗死为主,心功能较差、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李玲 《吉林医学》2013,34(17):3332-333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糖尿病脑梗死50例及非糖尿病脑梗死50例的头颅CT表现、危险因素等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卒中类型多见于腔隙性、多发性脑梗死;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高,且具有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特点,高血脂、高血糖直接影响急性脑梗死的病程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07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A组)及同期脑梗死无糖尿病病史患者74例(B组)、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52例(C组),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Hcy高于B和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Hcy值高于B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年龄、TG、HDL-C、LDL-C、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cy在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病中起着协同作用,Hcy是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研究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8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96例)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88例),比较两组梗死类型、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梗死类型以多发性梗死多见,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以单发性梗死多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性脑梗死组高粘滞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脂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P<0.01),高血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性脑梗死组(P<0.01)。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病情重,合并危险因素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行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均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并测定血脂。分甲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和乙组(非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甲组60例,乙组70例。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甲组60例中58例(96.7%)发生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乙组70例中50例(71.4%)发生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发生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无显著性差异(P〉0.01),但发生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甲组和乙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组中83.3%的患者LDL升高,乙组中67.1%的患者LDL升高;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当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很高,甲组LDL升高患者当中92.0%不同程度地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乙组LDL升高患者当中85.1%不同程度地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能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严格监测及控制血糖同时定期检查血脂及颈动脉血管超声,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及时给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CT特点及其预后关系.方法:将同期80例脑梗死分为治疗组3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对照组50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比较两组的CT特点及预后.结果:治疗组脑梗死病灶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以腔隙性脑梗死多见,治疗病组较对照组脑梗死患者预后差.结论: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降低脑梗死的发生与临床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余者66例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包括空腹血糖、TG、TC、LDL-C、HDL-C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梗死灶类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BG、TG、TC、LDL-C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大片梗死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余者腔隙性梗死、多灶性梗死、出血性梗死等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生(症)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临床上要加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控制,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及血糖升高对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可能相关性。②方法 随机将 1 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正常血糖脑梗死组 (Ⅰ组 )、血糖升高脑梗死组 (Ⅱ组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 (Ⅲ组 )。对其头颅CT(或MRI)测得梗死灶体积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病死率等变化 ,并进行对照分析。③结果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和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临床症状加重 ,神经功能缺损严重 ,梗死体积大 ,3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而正常血糖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相对要轻 ,预后好 ,梗死体积小。④结论 血糖升高以及糖尿病患者可直接影响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大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8.
曲艳霞  唐伟 《当代医学》2011,17(8):15-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早期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病变部位、病史等的关系。方法 351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卒中后10d内有无尿失禁分为2组,A组伴尿失禁,132例;B组无尿失禁,21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及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后10d内尿失禁的发生率为37.61%,无性别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颞叶、枕叶梗死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低,分别为28.57%和22.22%,而额叶、额顶叶、基底节区梗死者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4.83%、44.68%、46.15%,高于颞叶、枕叶梗死,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尿失禁患者额叶、额顶叶、基底节区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69%、31.8%、40.91%,与无尿失禁组发生率15.23%、24.76%、3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5.19,P〈0.01)。尿失禁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者较无尿失禁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间有冠心病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尿失禁的发生与脑梗死的部位及年龄具有明显相关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急性脑梗死并发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类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糖尿病组)与10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性别、年龄、血脂、临床类型及预后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起病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明显;缺血性卒中类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其次为腔隙性梗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以心源性脑栓塞多见。结论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特点是:发病年龄偏小、合并脂代谢紊乱多、以大血管病变为主、预后不良。作为基层医院应重视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减少脑梗死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糖及胆固醇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患者胆固醇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非2型糖尿病及非高胆固醇组、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胆固醇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组,观察3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情况。结果:3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之间发病情况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较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胆固醇患者、非2型糖尿病及非高胆固醇患者更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胆固醇患者较非2型糖尿病及非高胆固醇患者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高血糖和高胆固醇是诱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