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膝关节及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关节镜检查与MRI检查,密切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撕裂情况,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对比在关节镜下与MRI检查的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撕裂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阳性与阴性预测值、Kappa值以及Youden指数。结果:MRI在半月板撕裂诊断上的灵敏度为84.40%、特异度为94.00%、符合率为90.20%,Kappa值为0.79以及Youden指数为0.78;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上的灵敏度为97.30%、特异度为93.30%、符合率为95.10%,Kappa值为0.90以及Youden指数为0.91;MRI与关节镜对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撕裂诊断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撕裂诊断中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撕裂上的首选检测方式,以便于临床医师依据诊断结果为其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对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影响.方法:新鲜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10具作为ACL完整组,在200、400、600、800 N载荷下,测量膝关节0、30、60、90°位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测量完毕后再将10具标本的ACL完全切断作为ACL全断组进行测量.结果:(1)ACL完整时的外侧半月板移位分布在0.5~2.7 mm.(2)在相同的载荷和膝关节屈曲角度下,ACL全断组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明显大于ACL完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外侧半月板生理性移位范围为0.5~2.7 mm.(2)ACL完全断裂后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及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临床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MRI检查的真阳性较临床检查高,假阴性较临床检查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准确度与特异度均较临床检查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用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可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特异度,可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好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中内侧半月板MRI的诊断正确率,以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9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CL断裂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关节镜证实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内侧半月板撕裂271例,并与术前MRI诊断对照,分析漏诊原因。结果:ACL断裂患者300例,关节镜证实其中271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 <0.05);关节镜证实ACL断裂并半月板撕裂患者共271例,其中漏诊42例,漏诊率为15.5%(42/271)。漏诊病例中,半月板后角关节囊缘撕裂30例(71.4%,30/42),内侧半月板游离缘撕裂6例(14.3%,14/42),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4例(9.5%,4/42);MRI形态及信号异常在半月板漏诊的效能分析中,半月板形态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半月板信号异常为0.571。结论:ACL断裂后,内侧半月板撕裂的MRI漏诊并不少见,漏诊部位主要集中于后角关节囊缘及游...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断有无ACL撕裂。结果 MRI诊断ACL完全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2 % ,95 %和 93%。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与手术、关节镜完全符合 4例 ,1例诊断为完全性撕裂 ,2例假阴性。ACL撕裂的伴随征象主要有胫骨平台骨折 ,骨挫伤 ,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 ,PCL曲度异常 ,胫骨前移或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等。结论 MRI诊断急性完全性ACL撕裂的准确性均较高 ,对于慢性或部分性撕裂 ,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程度与年龄及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有无相关性,并分析半月板周缘性移位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半月板周缘性移位同时伴有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I图像,将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分为Ⅰ、Ⅱ、Ⅲ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程度分为(+)、(++)、(+++),分析相关性。结果 (1)男72例,女28例,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年龄21~69岁,平均(54.0±11.6)岁,半月板移位长度(4.37±0.66)mm;年龄与半月板移位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9,P=0.000)。(2)前交叉韧带损伤:Ⅰ级27例,Ⅱ级51例,Ⅲ级22例;半月板移位程度:(+)26例,(++)55例,(+++)19例。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与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密切(r=0.809>0.5,P<0.001)。(3)MRI图像特点:表现为半月板增厚,移位膨出,外缘向关节囊呈蕈伞样突起,关节囊受压移位,半月板内缘损伤达关节面,信号增高。前交叉韧带信号增高,连续性完整或中断,韧带可有增粗或短缩。结论 MRI可准确诊断半月板周缘性移位,年龄及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均与半月板周缘性移位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同时修复ACL以及半月板),对照组(修复半月板),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各自的术前术后的Lysholm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Lysholm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月板愈合率以及2年后半月板再手术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但实验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愈合率高于对照组,2年后半月板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下同时修复重建ACL和半月板损伤,可以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并且远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行MRI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经关节镜确诊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准确性。结果:以关节镜为金标准,提示MRI检测完全撕裂灵敏度明显高于部分撕裂,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检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大,可以作为该病无创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纵行破裂(ramp injury)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该科2005年1月~2010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的144例患膝的临床资料,急性期组(伤后6周内)79例,慢性期组(伤后6周~3年)65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71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 伤55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8例.经关节镜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ramp损伤49例.其中,47例术中行移植自体四束股薄肌、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29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缝合,18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切除术.术前术后行Lysholm评分.结果 急性期组7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34.2%,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49.4%,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16.5%,ramp损伤发病率21.5%.慢性期组6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67.7%,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24.6%,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7.7%,ramp损伤发病率49.2%.慢性期组ramp损伤发病率高于急性期组(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29例,术前评分(40.8±10.5)分,术后评分(87.8±11.7)分.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18例,术前评分(41.4±9.6)分,术后评分(67.8±9.6)分.两者组内手术前后比较,术后均优于术前(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组优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组(P<0.01).结论 对于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减少继发的ramp损伤.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ramp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杨军 《上海医学影像》2012,21(3):206-208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MRI直接征象及其价值.方法 对46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关节镜所见,分析ACL撕裂的MRI直接征象及各征象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46例中,MRI诊断ACL撕裂18例、正常28例,其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3.10%、阳性似然比为13.65、阴性似然比为0.063,其中ACL信号异常及连续性中断征象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59%、93.10%及76.47%、96.55%.结论 ACL信号异常及连续性中断为ACL撕裂的主要MRI直接征象,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0°屈曲体位膝关节MRI对显示前交叉韧带(ACL)和评价ACL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4例接受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外伤患者,依次行微屈位(约17°)及30°屈曲位膝关节MRI,由2名医师分别对ACL全长、双束结构、断裂ACL的断裂点及残端状况显示进行评分,并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ACL断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微屈位MRI诊断ACL断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44%(38/39)、100%(25/25)和98.44%(63/64),30°屈曲位MRI均为100%,二者诊断ACL断裂的一致性好(Kappa=0.967)。30°屈曲位扫描对ACL全长、断裂点及残端的显示优于微屈位(P均<0.001),二者对ACL双束结构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结论 30°屈曲位与微屈位MR扫描诊断ACL断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较高,30°屈曲位显示ACL全长及其断裂情况优于微屈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MRI检查方法与诊断。方法采用膝关节伸直位、微屈位和屈曲位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36例疑有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进行MRI扫描,分析其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斜矢状面伸直位、微屈位和屈曲位显示率分别为55.60%、83.33%、92.0%,微屈位和屈曲位2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者均明显高于斜矢状面伸直位(P<0.01)。结论 ACL带在MRI上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以膝关节股骨髁间切迹解剖特征预测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撕裂(NC-ACLT)的价值。方法 对55例NC-ACLT患者(NC-ACLT组)及55名对照者(对照组)行膝关节MR,测算髁间切迹参数(深度、宽度、深度/宽度比值、开口宽度、开口宽度指数、面积及同水平股骨髁外缘宽度)并进行组间比较;记录髁间切迹类型(A、U及W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C-ACLT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髁间切迹参数预测NC-ACLT的效能。结果 NC-ACLT组髁间切迹深度及深度/宽度比值均高于、开口宽度及开口宽度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髁间切迹深度为NC-ACL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髁间切迹深度29.55 mm、深度/宽度比值1.45、开口宽度21.15 mm及开口宽度指数0.29为最佳截断值,各髁间切迹参数预测NC-ACLT的敏感度分别为74.55%、58.18%、67.27%及67.27%,特异度分别为69.09%、80.00%、61.82%及78.18%,AUC分别为0.720、0.713、0.652及0.710。结论 膝关节股骨髁间切迹解剖特征可用于预测NC-ACLT,髁间切迹深度、深度/宽度比值、开口宽度及开口宽度指数可作为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结合膝关节交叉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MRI表现,探寻前交叉韧带(ACL)最佳MRI成像方法、观测ACL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ACL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方法:选择成人膝关节ACL损伤30例,分别进行膝关节伸直位、微曲位和屈曲位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垂直矢状位和斜矢状位的MR扫描,观察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矢状面交叉韧带的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①ACL损伤的显示:ACL损伤在伸直位垂直、斜矢状面完整显示率分别为46.7%、53.3%;微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在斜矢状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80.0%、80.0%;屈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完整显示率分别为90.0%、90.0%。②ACL损伤的MRI表现:ACL部分性撕裂韧带中出现的局限性高信号,完全性撕裂韧带显示局限性中断或完全缺损或韧带附着处出现团状高信号影或韧带纤维难于辨认。结论:ACL在MRI上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可作为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手段;ACL的形态、信号的变化对ACL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PCL)作为间接MR影像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I资料,其中ACL损伤33例,正常45例.盲法分析MR影像的以下PCL参数:PCL线、PCL角和PCL指数.结果阳性PCL线诊断ACL 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5.6% 和 97.8%,PCL角小于109°分别是66.7% 和96.6%.ACL 损伤的PCL角为(102±10.1)°,正常时PCL角为(116±9.8)°(P< 0.001).ACL 损伤时PCL指数为3.76±0.93,正常为4.95±0.63(P<0.01).结论 PCL角小于109°和阳性PCL 线的高特异性说明可以用其诊断ACL损伤.PCL角度和PCL指数越小,ACL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背景:自体肌腱移植中,末端缝合的最终拉力强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增加固定强度,应从改进缝合材料强度和增加缝线数目着手,但缝合针数过多,裸露线头太多,影响腱骨愈合。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韧带末端采用双锁边缝合固定的最少的必要缝合针数,以减少缝线裸露。
  方法:①体外生物力学实验:将12条带髌骨的髌韧带标本分为2组,对其末端分别采用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3针、5针,缝合材料为强生肌腱缝线,对样本分别进行拉伸力学检测以比较强度,探讨最佳的缝合针数和方法。②临床应用:根据体外实验结果,将改良的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临床应用于125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其中采用3针固定62例,采用5针固定63例。
  结果与结论:双锁边缝合法缝合3针,缝合点固定强度达到100 N以上,5针固定强度达到110 N,两者的固定强度差别不大,但均超过缝线材料的破坏强度;且将第1针贯穿韧带缝合,不降低固定强度。125例平均随访6.4个月,无论3针固定还是5针固定均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满意率达99%,未见早期或晚期缝线断裂松脱。提示:双锁边缝合法缝合3针能达到满意的固定强度,固定可靠且能减少缝线裸露;第1针贯穿韧带,可减少缝线裸露但不降低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18.
斜冠状位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MR)高分辨率斜冠状位成像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4例膝关节成像,男15例,女9例,年龄18~67岁。常规膝关节MR成像技术包括斜矢状位T1W、T2W脂肪抑制成像、冠状位T2W脂肪抑制成像、横断位PD脂肪抑制成像,所有病例均行平行于ACL的高分辨率斜冠状位质子加权成像,成像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4例病例中的13例关节镜证实ACL部分损伤,其MR常规成像3例正确评价为部分撕裂(3/13,23.1%),3例过度评价为完全撕裂(3/13,23.1%),阴性评价漏诊7例(7/13,53.8%);MR高分辨率斜冠状位正确评价为部分撕裂6例(6/13,46.2%),过度评价为完全撕裂3例(3/13,23.1%),阴性评价漏诊4例(4/13,30.8%);24例病例中的11例关节镜证实为完全撕裂的MR评价完全正确,诊断符合率100%(11/11)。结论:平行于ACL的高分辨率斜冠状位质子加权成像是一种有效评价ACL部分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活体前交叉韧带MRI功能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活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 ACL )功能解剖学的变化。方法:本组30例自愿者,共40侧膝关节,平均年龄23岁。应用3维MRI扫描序列,每个膝关节行4种体位扫描。膝伸直位(0°)屈膝位(30°、60°、90°),经斜矢状和斜冠状面图像重建,测量ACL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和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长度和上倾角的变化,并观察解剖形态学变化。结果:随不同屈膝度AMB和PLB长度发生变化,屈膝90°AMB最长,张力最高。而PLB最短,张力最低。屈膝时AMB与PLB可形成平行结构型和绞扭结构型。膝伸直位时,AMB与PLB上倾角分别为38.5°±4.9°和48.3°±6.9°。结论:应用MRI技术可行ACL功能及解剖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MRI辅助征象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ACL撕裂MRI辅助征象的发生率,探讨其对ACL撕裂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膝关节关节镜检查和(或)治疗且有MRI资料患者中,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四个辅助征象,计算其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其在ACL撕裂和ACL完整患者中的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209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ACL撕裂36例,完整17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0.72、 0.64、0.31和 0.67,特异性为0.91、0.93、0.97和0.88,PPV为0.62、0.66、0.64和0.34;在ACL撕裂患者中发生率高于ACL完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等征象与ACL撕裂相伴发生,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ACL撕裂的检出,特别是在ACL撕裂直接征象模棱两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