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社区急诊、急救的特点,探讨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年5月~2008年1月58例急诊急救记录资料,分析急诊急救病人的来源、急症排序、近期转归等特点。结果:本社区急诊急救的特点是:病人来源以辖区居民(含暂住户)为主,占79.3%,非辖区居民占20.7%;前三位急症是小儿高热惊厥(占31.03%),损伤(占20.69%),高血压危象(占13.79%);近期转归(6小时内):转送上级医院占58.62%(转诊率),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察治疗占41.38%。结论:社区是院前急救的一部分,加强社区急诊急救功能。才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在患者身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观察急性腹膜炎患者的社区急诊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对100例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措施,并记录和观察患者急诊急救的效果.结果:1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当中,经过急诊急救后62例患者痊愈回家,治疗天数为1-3天内即痊愈出院,32例患者则经过确诊留院观察,6例患者情况严重则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救治应当迅速有效,一旦患者情况危急,则应当立即转至上级医院,确保急诊急救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通过建设社区急救网点、完善院前急救科室和院内急救科室及其衔接程序,进一步完善医疗急救模式,抽样调查680例急诊患者和60名护师(社区护师30名,急诊科护师30名),对建设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前后本社区院前患者活的院前急救率和发病到获得治疗时间、急诊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比较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60名护师的急救核型能力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率为100.00%,发病到获得救治时间为(4.5±1.4)min,急救成功率为85.00%,对照组分别为90.29%、(18.7±14.6)min、72.0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前社区医师急救能力评价评分为(78.84±12.19)分,建立后为(84.56±9.47)分;建立前急诊医师急救能力评价评分为(88.47±8.22)分,建立后为(95.44±3.69)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结论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有助于缩短急诊患者就诊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和急救成功率,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急诊急救医学的迅猛发展,急救护理学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门诊是医院的一个门面,很容易给患者留下印象。而门急诊义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代表着医院及门诊的形象和综合功能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是医疗纠纷发生较多的地带。为确保门诊急诊急救的护理质量,须从急诊救护的工作制度,人员的急救技能,服务环节及措施等方面狠抓落实,从而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提高急诊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刘汉忠  李睿  朱肖  田刚  王岚 《中国医疗前沿》2013,(21):103-103,90
急诊急救技能是每个住院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搞好本院住院医师培养,增强年轻住院医师急诊急救意识、强化急诊急救基本技能,提高全院急诊急救及应急医疗水平,作者医院自2008年开始实施全院住院医师急诊急救岗位轮训,经过急诊急救岗位轮训实践,提高了急诊急救整体医疗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微  李新鑫 《吉林医学》2011,32(22):4721-4722
<正>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完善,社区急救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社区急救,才能更好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本文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的重要性进行探讨。随着我国院前急救事业飞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完善,社区急救服务是能在社区及时有效开展的。当今社会必须要发挥社区医生和社区公众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作用,在急救网络社会化、抢救技能普及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基础上,突出社区急救重要性;在培训"第一目击者"的基础上,发挥社区医生"第一责任人"的专业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能力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救能力,为社区急救站点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朝阳区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救基本设施、急诊医疗服务人员和急诊医疗服务开展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有81.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车的急救设施配备不齐;院内急救设施的配备存在大量缺口;急诊医疗服务人员35岁以下者占56.7%,以初级职称和大专学历为主;18家单位设有独立工作区的急诊室,占51.4%.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急救医疗服务有其优势,但需要在急救设施的配备、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秦寒枝  牛娟 《安徽医学》2012,33(6):753-754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设计急诊抢救常见的6种典型病例的抢救流程,运用团队式急救模式,对医院急救中心137名急诊系统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考察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急救技能的训练效果。结果经过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的急诊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同时,在综合应用急救技能完成规定抢救流程的模拟考核中,完成时间较培训前显著缩短,抢救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开展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能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值得在急诊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近3年在我院急诊内科实习的医学系本科学生和轮转科室的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检查、考核进行了回顾。其结果显示:急诊临床理论合格率在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急诊应诊能力和基本急救操作技术方面,无论住院医师还是进修医师组,在急诊上岗时间<3天组和>2月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后组急诊应诊能力及急救操作能力显著超过前组。因此,我们认为急诊(急救)临床医学教育应该以基础和临床医学理论教育为根基,在扩大急诊(急救)医学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急诊(急救)临床医学实践教育,以提高各层次医师应急处理及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全科医学》2012,(32):3699
您是急诊科的医生吗?您对目前国内的120院前急救模式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您觉得国外急救医学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呢?您在社区进行过急救吗?您对某些急诊疾病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诊断方法?或是有哪些独门的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您参加过基层医务人员或公众人员的急救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全科医学》2012,(23):2634
您是急诊科的医生吗?您对目前国内的120院前急救模式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您觉得国外急救医学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呢?您在社区进行过急救吗?您对某些急诊疾病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诊断方法?或是有哪些独门的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您参加过基层医务人员或公众人员的急救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全科医学》2012,(31):3577
您是急诊科的医生吗?您对目前国内的120院前急救模式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您觉得国外急救医学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呢?您在社区进行过急救吗?您对某些急诊疾病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诊断方法?或是有哪些独门的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您参加过基层医务人员或公众人员的急救培  相似文献   

13.
社区院前急救的全科医疗理念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纪桂茹  李艳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675-1676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对症治疗,为院内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和抢救机会。主要执行者是120急救中心的专业救护人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120”院前急救。而发生在社区中的由全科医生所施以的现场紧急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全科医学》2012,(34):3980
您是急诊科的医生吗?您对目前国内的120院前急救模式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您觉得国外急救医学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呢?您在社区进行过急救吗?您对某些急诊疾病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诊断方法?或是有哪些独门的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您参加过基层医务人员或公众人员的急救培训吗?尽请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帮您让更多的人分享您的急救理念!  相似文献   

15.
栾瑞  任慧 《黑龙江医学》2008,32(8):634-634
急诊急救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的窗口,它是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医疗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门一急诊工作在医院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门一急诊管理,也要相应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农村地区急诊急教体系建设.方法 在原有急诊急救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的急诊急救体系框架,并进行实施;制订三级医疗机构急诊急救适宜技术,并进行培训推广.结果 急诊急救体系的建设,主要向农村延伸,满足农村地区群众的急诊医疗需求,建立快速、便捷急诊急救服务流程.结论 急诊急救体系的建立,提高急救反应速度,方便群众就诊,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梯式教学在急诊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急诊护士具体实施以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项目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急救技能及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模拟急救考核并总结护士每次考核的成绩,对护士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的方法,验证实施阶梯式培训后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30名急诊护士考核成绩及护理综合质量考评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阶梯式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整体素质,也使师资力量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对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454-454
由沈洪教授率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多位知名专家,倾注数年心血完成的《实用临床急诊挂图》(共6幅),作为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推荐的急诊救治流程,已于近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门市基层医院急诊急救现状,提出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理论测试及操作技术的演练对我市26所乡镇卫生院的急救人员的急诊急救能力进行调查,找出薄弱环节.结果:农村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现状令人担忧,急救人才的匮乏、技术力量的薄弱、辅助检查及医疗设备的缺乏是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医院的急诊急救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急诊护理工作突出是个“急”字,本人认为,急诊护士应具备以下心理素养才能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