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乙肝基因重组疫苗预防接种策略,以全程免疫后检测抗-HBs水平的方法观察3种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长春生产的细胞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支),免疫效果较好,而北京和深圳生产的两种重组酵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5微克/支),免疫效果不理想,前后两者差异显著(P<0.001),后经过对其中抗-HBsS/N值<10人群采取不同方法复种后,合并第一轮全程接种总评,阳转率和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有较大提高,两种酵母苗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提高30%以上。从而提示:目前应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预防接种,必须采取在全程免疫后查抗-HBs峰值并及时复种的免疫策略,才能取得可靠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最有效措施,“九五”期间“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证实:我国低剂量单纯乙肝血源疫苗的长期预防效果(新生儿免疫后15年内)持续为90%,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而终生受益;乙肝疫苗明显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析泊作用;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乙肝基因工程育苗(酵母、CHO)大面积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和可行;乙肝基因苗表面抗体阳转率和近期保护效果与相当剂量的血源疫苗效果相似;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与5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将母婴阻断效果提高到90%;我国目前推广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至少为1:35。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乙肝基因重组疫苗预防接种策略,以全程免疫后检测抗-HBs水平的方法观察3种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长春生产的细胞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支),免疫效果较好,而北京和深圳生产的两种重组酵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5微克/支),免疫效果不理想,前后两者差异显著(P<0.001),后经过对其中抗-HBs S/N值<10人群采取不同方法复种后,合并第一轮全程接种总评,阳转率和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有较大提高,两种酵母苗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提高30%以上。从而提示:目前应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预防接种,必须采取在全程免疫后查抗-HBs峰值并及时复种的免疫策略,才能取得可靠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乙肝疫苗对乙肝的预防有一定效果,但究竟如何才是合理使用?具体如何接种才好?有的患者已患乙肝再用乙肝疫苗想作为治疗是否有效? 乙肝疫苗有血源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为血源疫苗.乙肝疫苗注射后可使90%以上人群产生抗体(抗—HBs),从而获得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而且慢性乙肝病毒(HBsAg)携带者极高,1979年调查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3%,因此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最有效措施."九五"期间"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证实我国低剂量单纯乙肝血源疫苗的长期预防效果(新生儿免疫后15年内)持续为90%,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而终生受益;乙肝疫苗明显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酵母、CHO)大面积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和可行;乙肝基因苗表面抗体阳转率和近期保护效果与相当剂量的血源疫苗效果相似;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与5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将母婴阻断效果提高到90%;我国目前推广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至少为135.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重组HBs病毒样颗粒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纯度高,免疫效果好,美国于1986年首先批准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生产。来源于酵母菌的HBs疫苗不仅是首次,也是至今唯一批准的重组疫苗。世界卫生会议建议到1997年在世界范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婴儿免疫接种项目中。截止2000年3月116个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他们常规免疫接种项目中。  相似文献   

7.
在门诊接种工作中我们遇到父子二人因注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而引发的全身疱疹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肝的重要策略[1].自1992年1月起,在全国实行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疫苗得到普及.近来由血源疫苗发展到基因工程疫苗后,免疫成果报道不多,尤其是长春西南部地区多年来未见大规模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9.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6,27(4):243-243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支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文号。这也是世界上第二支甲乙肝联合疫苗。肝炎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其中,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就有一个亿。甲乙肝联合疫苗的上市,将有效促进我国对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甲乙肝联合疫苗的上市,标志着我国在疫苗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正在缩小与国际跨国企业的差距。甲乙肝联合疫苗的研究于1999年底正式启动,北京科兴利用其自主研发成功的甲肝灭活疫苗技术,采用甲肝灭活疫苗与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联合而成。北京科兴牵头研制的SAILS病毒灭活疫苗也是全球第一支被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SAILS疫苗。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乙肝血源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达90%以上。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乙肝血源疫苗预防接种122例,对其免疫效果进行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22例中男52例,女70例.年龄7~20岁6例,21~30岁49例,31~40岁38例,40~50岁17例,51~60岁12例.乙肝血源疫苗接种前,122例均作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厦门新创科技公司药盒,以ELISA技术进行检测,122例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均全部阴性。在122例中.有60例按第一方案进行接种:于0、1、6月共接种3次,每次注射乙肝血源疫苗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