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慢径消融终点与复发的联系。方法:534个慢-快型AVNRT患者行慢径消融治疗,观察A型终点(彻底消融慢径,房室结无跳无折)和B型终点(残留慢径有或无1~3心房回波,不能诱发AVNRT)与AVNRT复发的联系及对房室结传导的影响。结果:①A型复发5例(1.2%),B型复发11例(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型终点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Wen-AVN)、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和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跳跃增值缩短,B型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和房室结双径路的跳跃增值缩短,A型有效不应期的缩短明显大于B型。结论:A型终点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型终点;只要改变房室传导功能,不能诱发心动过速,B型终点仍然是有效、可靠的消融终点。  相似文献   

2.
<正> 1913年Mine首次提出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概念。1956年Moe等根据动物实验,提出房室结传导可以纵向分离为双径路;α径路,传导慢、不应期短;β径路,传导快、不应期长。房性期前刺激能诱发和终止在双径路基础上形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963年Kistin等观察到室性早搏后的心室回波伴有室房传导时间延长,认为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在窦性心律时,房性冲动经β径路(快径)、α径  相似文献   

3.
慢径消融对快径正传有效不应期及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对快径正传有效不应期及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83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者根据消融前HRAS,S2扫描刺激时房室跳跃值的不同分为:A组:〈50ms;B组:50—80ms;C组:〉81ms。行慢径消融,消融后均无慢径残留,测量消融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房室传导时间的变化。结果消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及房宣传导时间均较消融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前HRA程序刺激时房室跳跃值越大,消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缩短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宣传导时间亦有类似结果。结论慢径消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及房宣传导时间均缩短,提示慢径消融可改善快径前向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基础以指导治疗,对36例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及其与AVNRT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AVNRT诱发组,快径路有效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分别为315±42ms和376±64ms,显著小于未诱发组的387±60ms和459±74ms,而慢径路传导时间/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比值和慢快径路传导时间差,诱发组明显大于未诱发组(1.14±0.34比0.84±0.26,169±76ms比82±24ms)。提示上述指标对于判断双径路是否易于诱发AVNRT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硫酸镁在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治疗机制.对12例房室结双径路伴SVT病人静推注25%硫酸镁,15分钟后查静脉血清镁.食道电生理检查了解房室结快、慢径路有效不应期(ERP)的变化,8例(75%)病人室上速终止,血清镁从1.9±0.2mmol/L上升到4.4±0.7mmol/L(P<0.02),且房室结快、慢径路ERP均延长,以慢径显著,快径ERP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硫酸镁使房室结双径路ERP均延长的同时,以延长慢径ERP为主.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慢径后房室结电生理特性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消融慢径对房室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①比较34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AH间期、房室结前传及逆传文氏周期、快径路及慢径路前传有效不应期。②根据术后慢径是否消失将34例患者分为:慢径消失组(n=24);慢径改良组(n=10),比较两组间快径及慢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结果:房室结改良前后文氏周期变化:34例患者在未分组前射频消融前后房室结文氏周期无明显变化。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慢径消失组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术后较术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径改良组慢径前传有效不应期术后较术前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的缩短与消融后慢径是否残存有关;慢径的消融影响房室结的前向传导。  相似文献   

7.
534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慢径消融治疗,观察A型终点(彻底消融慢径)和B型终点(残留慢径有或无1~3心房回波,不能诱发AVNRT)与AVNRT复发的联系。A、B型分别复发5例(1.2%)、11例(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型终点的未复发与复发患者相比,其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和房室结双径路的跳跃增值缩短。认为只要改变房室传导功能,不能诱发心动过速,B型终点仍然是有效、可靠的消融终点。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9例房室结双径路者,静注25%硫酸镁溶液(0.3mmol/kg,5分钟,继以0.2mmol/kg·h维持静滴)后,经食管心房调搏观察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静注硫酸镁后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慢径路功能不应期和传导时间延长,而对快径路功能不应期、慢径路有效不应期和房室结顺传文氏点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房室结双径路 1∶2房室传导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分析诱发 1∶2房室传导的条件 ;测定患者的基础AH、HV、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结快径有效不应期、快慢径传导时间之差等电生理参数 ,与无 1∶2传导者对比分析。结果  11例有 1∶2传导者基础AH 5 0~ 80 (6 0 9± 7 0 )ms,HV 35~ 40 (38 6± 2 3)ms;心房有效不应期 130~ 2 40 (194 5± 31 4)ms,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房室结快径有效不应期 7例短于 2 2 0ms,其他 5例分别为 40 0、380、32 0、2 80、2 40ms。快、慢径传导时间之差为 30 0~ 740 (4 99 0± 12 1 8)ms,显著大于对照组。房性早搏、心房期前刺激、心房快速刺激、窦性搏动、房室结多径路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以及心室期前刺激等 6种方式可诱发 1∶2房室传导。结论 房室结远端共同传导通路的不应期短于快、慢径传导时间之差 ,是发生 1∶2房室传导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的1500例受检者中,检出房室结双径路(DAVNP)168例,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5例。分为DAVNP组(103例)与AVNRT组(65例)。发现房室结1:1点、文氏点、2:1点,快径功能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慢径有效不应期及最长P—R间期等电生理参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笔者认为:①AVNRT诊断标准拟补充P—R间期跃增后即诱发出AVNRT 。②P—R间期跃增后慢径有3个心搏周期以上或有快慢径交替传导。③对房室结多径路的诊断宜慎重,应注意除外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86年第3期《心电学杂志》任在镐同志《房室传导系统内的多径路现象》一文引用Dencs(Br HeartJ,31:1069,1975)提出的前向性房室结内双径路显现条件之一,要求心房的功能不应期短于慢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实际上该条件可能并不如此严格。只要心房的不应期短于快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就有可能显现前向性双径路(附图):A_2为心房期前刺激,其联律间期大于快径路的有效不应期,故可以从快、慢径路同时下传,并在慢径路中发生干扰,这样就显示快径  相似文献   

12.
58例射频消融(RFCA)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电生理影响 结果 RFCA后房室结正向1:1传导的最短周期延长、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缩短,慢径前传有效不应期无明显改变,不影响房室结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3):237-237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中传导速度快的组织不应期长,这一规律有时令人难以理解。 例如房室结常存在快慢两条径路,快径路的传导速度快,传导时PR间期短,相反,经慢径路传导时PR间期长。而快径路不应期长的几率为90%,房室结双径路引发的折返性心动过速中,90%为慢快型(慢径路前传,快径路逆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后对快径传导的影响。方法入选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42例,根据首次放电消融后结果进行分组,第一组:慢径消失组:不能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第二组,慢径改良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第三组:慢径残存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或后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比较三组患者消融前后的快径不应期,快径前传时间,快径前传时间差值变化。结果慢径消失组17例(40.5%),慢径改良组14例(33.3%),慢径残存组11例(26.2%)。慢径消失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34.71±13.28vs331.18±21.18,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慢径改良组患者消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45.71±12.22vs323.57±26.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径残存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无明显变化(264.55±21.62 vs320.91±15.78,p=0.23)。与慢径残存组相比,慢径消失组和慢径改良组传导消融术后快径不应期以及快径前传时间明显缩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慢径完全消融后,快径不应期和快径前传时间均明显缩短,提示慢径消融的同时可以改善房室结快径的前向传导功能,这一现象可结合其他指标作为评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效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了应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提高血清[Ca~(2+)]后,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影响.结果示血清钙离子浓度从1.13±0.15mmol/L提高到1.32±0.13mmol/L,(P<0.02).使快径路有效不应期从365±45ms延长到400±35ms,P<0.01,有极显著差异.对慢径路不应期和快、慢径路传导速度均无明显影响.使传导曲线“中断”表现更明显,对AVNRT折返窗有显著增宽作用,P<0.01,使AVNRT更易诱发.同时观察了血清[Ca~(2+)]升高对正常房室结的影响,发现血清[Ca~(2+)]升高时,慢径路电生理特性与房室结相似,受影响不明显,而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与房室结电生理特性有明显区别.本文认为通过提高血清[Ca~(2+)]的方法对提高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忠杰  王慧 《心电学杂志》2009,28(2):121-124
二、逆向性房室结双径路 逆向性房室结双径路远较顺向性房室结双径路少见,在电生理检查中也根据不应期的长短及传导速度分为快径路和慢径路。通常快径路逆向不应期长,逆传速度快;慢径路逆向不应期短,逆传速度缓慢。心室激动通过快径路逆传时,最早的逆行激动点出现在Koch三角的顶部(定位准确时HIS处电极记录到的A-波领先)。  相似文献   

17.
慢径不应期长的房室结双径路特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任自文,宋有城,朱俊,齐向前,袁贤奇,李建冬绝大多数房室结双径路快径不应期长,慢径不应期短,因此房性期前刺激可以首先...  相似文献   

18.
58例射频消融(RFCA)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电生理影响结果RFCA后房室结正向1:1传导的最短周期延长、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缩短,慢径前传有效不应期无明显改变,不影响房室结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慢径对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初步探讨房室结双径路是的电生理联系,方法 对39例(男1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6.6±16.4)岁的房室结哲返性心动过速患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结果 成功率100%,26例消融后慢径消失(Ⅱ组)13例消融后慢径残存(Ⅱ组),消融前后I组房室结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由(332.5±49.5)ms缩短为(282.5±58.0)ms前传功能不应期由(382.9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后快径路前传不应期的变化与房室结传导特性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测量4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前快径路前传不应期(FERPB)、术后快径路前传不应期(FERPA)及其差值(DERP),术前慢径路前传时间(Sp)、快径路前传时间(Fp)及其差值(Dp),并对FERPB与FERPA进行样本均数t检验,计算DERP与Dp的相关系数(r)。结果FERPB与FERPA分别为354±58.25ms及311.14±57.33ms(P<0.01),DERP与Dp呈正相关(r=0.3989,P=0.02~0.05)。结论慢径消融术后快径路前传不应期缩短,快慢径路传导特性的差异与慢径路消融术后快径路前传不应期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