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可导致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收效甚微。从肺胃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致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因,并列举应用同精导气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案1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0月咳喘专科门诊的64例胃食管反流相关哮喘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2例,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及FEV1。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哮喘控制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GER)关系密切,临床常见合并发生,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为35%-89%,明显高于普通人群5%-8%的胃食管反流发病率。近年来,随着该病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对其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并起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领然  耿丽梅  侯小藏 《河北中医》2008,30(12):1299-1300
老年人易患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而胃食管反流是引起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微量误吸”和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对食管内24hpH检测结果表明,在有咳嗽、喘息症状的老年人中57%有胃食管反流现象。2006—03—2007-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并GER3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予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射干麻黄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吸入抗胆碱气雾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胆碱气雾剂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肺功能、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V%)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上升更加显著(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吸入抗胆碱气雾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有效控制哮喘,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用西沙必利对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87例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 ,治疗组在常规抗哮喘药物治疗的同时加服奥美拉唑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加服安慰剂。记录患者的哮喘评分、胃食管反流症状持续时间,按需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的剂量,按需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测定患者的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占预计值%) ,最大呼气容量百分比(PEF %)及PEF变异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每天哮喘症状计分、胃食管反流症状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 ;治疗组按需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的平均剂量显著减少(P <0 .0 1 ) ;按需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的平均次数显著减少(P <0 .0 1 ) ;治疗后FEV1 占预计值%、PEF %及PEF变异率改善更明显(P <0 .0 1 )。结论 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病时,在抗哮喘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难治性哮喘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哮喘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常见临床特点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患者往往具有呼吸症状病史,包括气短、喘息、胸部发紧和咳嗽等,症状和程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并伴可变性的气流受限。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道而引起反酸、烧心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并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道临近组织损害的一种疾病。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互为因果。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的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进行简要综述,可以为其诊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性病变,表现为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与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食管癌关系密切,还可导致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本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笔者运用自拟疏肝动胃汤治疗5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降逆止哮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肺病科门诊的96例胃食管反流相关哮喘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8例,采用降逆止哮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8例,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FEV1及PEF%及胃镜检查。结果 2组治疗后,治疗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及胃镜胃黏膜分级比较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降逆止哮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内镜下黏膜损害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严重的RE与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食管癌关系密切,还可导致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将本病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抗哮喘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4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支气管哮喘评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14天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复查血尿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反食等症状,并可有非心源性胸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咽喉炎等食管外的表现。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可分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近年来,随着对此病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下面,本文就近年来胃食管反  相似文献   

14.
徐光林 《中医杂志》2003,44(10):754-755
目的:观察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以半夏泻心汤为主辛开苦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支气管并发症37例(治疗组),与西沙必利治疗34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以咳喘、胸部闷痛、呼吸不畅为主的支气管并发症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64.71%;烧心、及酸、嗳气等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49%.对照组为58.82%;胃镜下食管粘膜病变总有效率治疗组72.42%,对照组为40.73%。以上3方面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GERD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性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GERD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内镜胃黏膜分级水平、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胃黏膜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均<0.05);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FEV1%、FEV1及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均<0.05)。结论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GERD相关性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消化道症状体征,减轻胃黏膜损伤,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并有助于改善肺部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是难治性哮喘患者主要共存病症之一。目前,在该病治疗上,中医从肺胃气机升降理论出发,或从肺论治,或从胃论治,中医治疗具有鲜明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西医主要通过抑酸、促胃肠动力或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愈该病的目的。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优势突出。但目前中西医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尚缺少公认的特效方或特效药,是今后的研究焦点和工作的重点所在,亟待进一步探究。总结近十年国内相关文献,对胃食管反流性哮喘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可同时由几种疾病引起,但是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鼻后滴综合征(41%-50%),咳嗽变异性哮喘(24%-59%)和胃食管反流(21%-41%)[1]等。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胃食管反流亦多见,机制可能与反流物刺激咳嗽反射感受器或吸入支气管产生炎症有关[2]。导师薛汉荣教授认为肺胃相连,肺胃同病;肺部疾病与胃食管反流相关;和胃降逆为治疗咳喘的治疗环节[3];呃逆病机关键在胃气上逆动膈,但与肝气之条达密切相关[4]。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调,肝气郁结或升动太过会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5]。兹举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许多研究报道,ER可引起或加剧哮喘,抗返流治疗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并且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有PEF和FEV1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及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蔚  刘庆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1):2060-206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常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通过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以及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来思考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食管,引起泛酸、胸骨后烧心等症状,并可有非心源性胸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咽喉炎等食管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