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 (CHB)目前仍以综合治疗为主。由于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与肝损害密切相关 ,因此 ,抑制病毒复制是CHB治疗的重点。现将CHB抗病毒治疗的近况总结如下。1 干扰素[1 ]干扰素 (IFN)有α IFN、β IFN和γ IFN三种 ,分别由人体的白细胞、纤维母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产生 ,以α IFN作用最强 ,其作用机制在于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 ,但不能进入宿主细胞杀灭病毒 ,而是与细胞膜接触并在细胞内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即抗病毒蛋白 ,后者可抑制病毒mRNA信息的传递 ,从而阻止病毒在细胞内繁殖。干扰素在病毒感染的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NA)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低水平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HBsAg低水平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继续给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先给予恩替卡韦和PEG-IFNα-2b联合治疗12周,再给予PEG-IFNα-2b单药治疗36周。治疗后48周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和治疗后24、48周检测2组患者血清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并计算血清HBsAg和HBeAg阴转率。结果 治疗后4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23/30)、43.33%(13/3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BsAg、HBeAg、ALT和AST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3.
蔡卫民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401-406,F0002
慢性乙型肝炎是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抗病毒治疗是慢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核苷(酸)类药物是抗病毒的一线药物,抗病毒治疗应防止耐药,临床尽量选用作用强、耐药低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须视情况及时改变治疗方法与疗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α-1b干扰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序贯组25例,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6个月,第5月开始加干扰素5M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拉米夫定组单用100mg.每日一次,疗程6个月。干扰素单用α-1b干扰素5M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结果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序贯组在3月、6月、9月、12月ALT复常率无明显(P〉0.05),HBV DNA阴转率、序贯组与拉米夫定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干扰素组差异显著(P〈0.05),HBeAg/抗HBe阴转率在第9、12月阴转率分别为52.0%、20.8%、23.1%及60.0%、25.0%、30.8%,差异有显著性P〈0.05,拉米夫定组发生YMDD变异8.3%.序贯组未见复制。结论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及干扰素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对病人实施抗病毒药物当中的安福隆(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以及拉米夫定治疗,对两组病人在经过临床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肝脏功能复恢复正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经过半年跟踪随访的时候,实验组HBeAg转阴率更加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差异更加明显。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抗病毒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病毒能力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9.
肖景保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1,3(3):141-144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干扰素(IFN)联合阿昔洛韦(Acyclovir)、单用IFN、一般护肝治疗药物三种方法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32例应用IFN lmu Acyclovir 0.75;单用组21例,应用IFN 3mn;护肝组31例,应用肝炎灵针4ml;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ALT和病毒复制指标变化。结果:三组均能减轻或消除肝炎症状,改善肝功,ALT腹常率在治疗后2个月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近期观察3个月,其HbeAg、HBVDNA阴转率及复发率,在联合组分别为46.2%、45.2%、6.7%,单用组分别为22.2%、28.6%、11.7%,护肝组分别为3.8%、3.2%、25.9%,有显差异。结论:小剂量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肝具有与常规剂量干扰素同等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轻,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脏疾病和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有效的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程。是否治疗取决于肝脏疾病的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水平以及长期有益的可能性。目前批准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似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当前治疗并不能杀灭HBV,所以需要长期治疗,但长期治疗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即使治疗有效,仍存在病毒再次活跃复制的可能,需要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1.
12.
核苷类药物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试验应用拉米夫定片(贺普丁)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胸腺肽-拉米夫定序贯治疗的抗HBV疗效。方法 190例HBeAg和HBV-DNA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51例(先用胸腺肽继用拉米夫定)平均疗程为16.92月;拉胸合用组23例,平均疗程16.87月;单用拉米夫定组116例,平均疗程18.26月。结果序贯治疗组HBV-DNA和HBeAg阴转率及HBeAg/拉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0.59%和47.06%及39.22%,单用拉米夫定组为40.52%和23.28%及18.97%,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拉胸合用组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拉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3.48%和39.13%,亦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x~2=4.011和4.504,P<0.05)。HBV YMDD变异发生率序贯治疗组为11.76%,明显低于单用拉米夫定组的36.21%(P<0.01)。停拉米夫定后的复发率序贯治疗组为15.0%,低于单用拉米夫定组的31.8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拉米夫定序贯治疗CHB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抗病毒疗效明显提高,HBV-YMDD变异发生率明显减少,是治疗CHB安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拉米夫定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佳联合方案。方法选择HBsAg、HBeAg和HBV-DNA同时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用干扰素500万U,肌内注射,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B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连用6个月。C组:先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两个月后加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两药同时应用2个月后停拉米夫定,然后继续应用干扰素4个月。每组病例分别在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和停药6个月时检测肝功能、乙肝五项指标和HBV-DNA。结果治疗2个月时转氨酶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B组和C组优于A组(p〈0.01)。治疗4个月时e-抗原阴转率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6个月时e-抗原阴转率A组和C组高于B组(p〈0.05),HBV-DNA阴转率B组和C组优于A组(p〈0.05)。停药6个月随访,B组转氨酶和HBV-DNA反跳率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发挥作用快,HBV-DNA转阴早,但停药后易反跳。干扰素发挥作用较慢,近期疗效不及拉米夫定,但远期疗效较好,停药后反复发率低。两药序贯治疗可弥补二者的不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联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1,28(2):113-115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高发地区它的流行性可达10%,在美国也有125万人被感染.在出现核苷类似物以前,α干扰素一度是惟一治疗途径,干扰素治疗需要严格选择病人.拉米夫定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核苷类药物,对大多数病人来说,拉米夫定都会产生对HBV DNA的抑制,但长期用拉米夫定会产生在DNA聚合酶的YMDD区域有碱基对取代的特异性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新的核苷类似物和免疫调节治疗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6月,我院行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患者50例,观察拉米夫定和干扰素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HBeAg阳性患,其中男28人,女22人,年龄18~5岁43人,35岁以上7人。患病时间均1年以上,肝功能ALT<80u/L10人,ALT(80~200)U/L 28人,ALT>200U/L 12人。感觉厌油、乏力等自觉症状34人,无上述自觉症状16人。1.2治疗方法肝功能ALT<80U/L 10例患者及ALT>200U/L 12人中全部采用拉米夫定(格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4片/盒,100mg/片)口服,每日1次连用6~9个月,每12周复查HBV-DNA定量检查(免疫荧光法),每月复查一… 相似文献
17.
因为目前尚无很好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要清除病毒必须提高机体免疫力外,还需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单独使用某种抗病毒药物时在25%~40%患者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但不满意。因此,探索抗HBV的不同药物一起使用的联合治疗和不同药物先后使用的序贯疗法的新型抗病毒治疗方案,将是抗HBV治疗研究的方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嗜肝病毒的种类目前越来越明确, 只有五种, 即甲、乙、丙、丁、戊五型嗜肝病毒,以上五型病毒性肝炎中, 造成慢性肝炎者只有乙型和丙型, 尤其是乙型肝炎, 我国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群流行率达57.6%, 绝大多数隐性感染而自愈, 留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约9.75%, 全国现症慢性乙肝约2000万, 每年死于乙肝相关疾病者达27万, 必须严重地关注乙肝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核苷酸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组研究将139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相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一年.其中阿德福韦酯38例,拉米夫定22例,恩替卡韦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一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Tbi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93.8%,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苷类药物,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降低HBV复制,提高HBeAg转阴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联合抗病毒治疗近况,对临床用于CHB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比较。目前主要以干扰素或/和拉米夫定为核心的联合治疗CHB为热点,但各种联合治疗离根除HBV还相距甚远,需要更多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