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现阶段济南市女大学生所持有性态度、发生的性行为及所具备的性知识,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对济南市三所高校大一、大二年级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年级、生源地及院校间的差异。结果:有97人(23.5%)赞成婚前性行为,有246人(59.6%)反对。发生婚前性行为及与异性同居的比例分别为6.8%、5.8%。在有自慰行为的学生中69.6%有负罪感。城市生源女大学生比农村对性相关知识掌握要好。有关性的问题给40.7%的学生带来困扰。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和中学课程。女大学生认为最适合的性教育方式是性教育课和讲座。结论:济南市女大学生性观念与四川、北京等地比相对保守,性行为发生率也低于四川、广州等地大学生。女大学生对性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也存在性困惑,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培养其正确的性观念,减少危害身心健康的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等都会影响人类的行为[1],错误的知识和观念往往导致错误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性生理与性心理逐渐成熟,其性需求的程度也随着年龄而逐渐增加[2],是人们常说的性活跃人群[3]。据有关文献报道,已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有过性交经历,但由于他们掌握的性知识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使得他们当中一些人正面临着一定的生殖健康问题[4]。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情况,旨在为今后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大学生性教育的实践经验,了解大学生性观念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攀枝花学院1920名选修性教育的学生进行性科学知识、性观念、性教育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242份,大学生家庭(7.6%)、学校(13.3%)性教育严重不足,64.7%期待的性教育方式为开设性教育课。性教育内容依次为"性生理、避孕、生育"(74.5%),"性法律、性伦理道德"(50.3%)和"性生活具体知识"(48.6%),"性自慰、性病艾滋病"(30.8%)和"性心理、性变态、同性恋"(24.3%)。42.1%被调查者报告曾经有过性行为,其中10.1%不采取避孕措施。71.4%赞成恋爱,29.7%正在恋爱。63.2%认为校外同居是个人自由,双方愿意就行;27.4%认为不可以,应保持婚前贞节。50.7%认为同性恋正常,是性取向不同、但17%认为是变态行为。66.3%立即拒绝性骚扰、但4.4%高兴,自己能吸引别人的注意。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对性教育的需求较高,为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应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和台湾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探析不同社会经济情况下性观念的差异.方法:自制性观念问卷,对福建325名、台湾1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按地区分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闽台大学生在自慰是否有负罪感(χ2=48.542,P=0.000)、是否渴望发生性行为(χ2=51.189,P=0.000)、未婚先孕的态度(χ2=10.988,P=0.004)、殉情的态度(χ2=57.342,P=0.000)、是否发生过性行为(χ2=89.509,P=0.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建大学生更趋于保守;在第一次遗精或月经的时间(χ2=3.361,P=0.345)、第一次自慰的时间(χ2=5.867,P=0.209)等项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闽台大学生性观念差异显著,台湾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于福建大学生.台湾大学生更能接受无子婚姻,对同性恋态度更加包客.不同的成长环境对性观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男性青年军人对性行为及对婚姻恋爱的态度.方法:使用自编军人性观念调查问卷,采用小组团体测试法对驻江苏某部陆军1450名男性军人进行调查,年龄:18~32岁,平均23.05岁,其中18~25岁550人(78.35%),26~30岁117人(16.67%),>30岁35人(4.99%);文化程度:初中183人,高中(中专或职高)398人,大学(大专)121人;已婚109人,未婚593人(其中已恋爱167人,未恋爱426人).结果:在同性恋观念有关项目中,不喜欢看同性裸体者(77.4%)和比较不喜欢者(10.4%)共87.8%,完全喜欢看仅1.7%.对同性恋认为不必大惊小怪持完全符合者(22.4%)和比较符合者(9.3%)共31.7%.异性恋观念项目中,喜欢看异性裸体者(35.0%)和比较喜欢者(17.40%)共占52.4%.在服役期尝试婚前性行为者持完全符合者(26.0%)和比较符合者(10.5%)计36.5%.对“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多个性伴侣”持完全不符合者和比较不符合者共计59.7%.认为性爱和婚姻是两回事者为30.1%.认为婚姻的成败是前世注定的则高达79.6%.结论:我军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外军,对非婚性行为较前持宽容和理解态度,而对于婚姻的成败感到无奈.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针对中职护士二年级学生实际,在性健康教育中抓住:(1)性健康就是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全面健康;(2)正确对待性梦、性幻想和手淫;(3)男女青年健康交往,正确恋爱择偶;(4)注意性防卫;(5)婚前要贞,不要发生婚前性交行为;(6)婚后要忠,不要发生婚外情;(7)防治性病,洁身自好;(8)不但自己性健康,还要担当宣传性健康的志愿者等专题,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科学性观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探讨人类性的生理性、社会性特征,提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性观念,分析性观念对性行为、性功能的影响,认为凡是性功能障碍与异常者都存在性观念的影响因素,掌握个体与社会的性观念及其对性行为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观念引导可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并总结其对性医学课程的反馈意见。方法:匿名问卷调查性医学公选课程的医学生。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0%(108/135)。仅有4例(3.7%)反对婚前性行为。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为16例(14.8%),男女生有统计学差异(24.5%vs 5.5%,P<0.05)。医学生经过性医学课程的学习后,100%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医学课程,对教学提出增加互动、案例讲解和图片和视频资料等。结论:在医学院校开展性医学课程教育非常必要。更多互动和开发合适教材是性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观念的调查。结果:在对性的看法、做法,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贞操的态度,对同性恋的看法,以及性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学科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既传统又开放,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苏州某高校新生性观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的恋爱观、贞操观及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等性观念状况,为高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某校2008级新生进行匿名的性心理状况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数据,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高校新生对恋爱的主流态度是肯定的,持"赞成"与"可接受"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4.6%;对婚前性行为表现出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男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是77.5%和55.0%,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有82.2%的人认为童贞是姑娘最珍贵的财产。结论:高校新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存在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但又看重贞操的矛盾心理,学校对高校新生进行性道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前性健康教育课程尚未纳入到我国高级中学的教学体系之中,绝大多数高中生没有受过系统、规范的性健康教育。在本研究调查的301名高中生中,性健康知识认知度偏低,及格率仅为58.8%;高中生性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依次为同伴、父母、书本和老师;高中生掌握的性健康知识大多是偏面错误的信息。对高中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学校、社会及家庭动员起来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性健康教育体系,不仅要高中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性健康基本知识,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还要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性观念,建立良好的性道德,学会自尊、自爱、自律,使高中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中专学生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0年至2014年天津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监测哨点数据,对青年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4年共调查8120名大中专在校学生,其中475人(5.8%)自述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35±1.76)岁,最小12岁;男生、大专和中专、年龄增长均是影响性行为发生的因素;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低(45.10%)。结论:青年学生性行为比例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大专和中专学生和男生是应关注的重点,应该加强青年学生安全性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泰州市专科大学生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况,为性教育的开展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自编《泰州市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调查问卷》对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学院等3所高校5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结果:泰州市专科学生性教育缺乏,性知识掌握程度偏低,性行为发生率中等,性态度较开放。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大学生在学校性教育态度、性知识掌握、性行为发生率以及性态度各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知识、性行为及性态度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高校在实施性教育时应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教育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中职学生艾滋病知晓及性行为特征。方法:采用2011~2014年天津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监测哨点数据,对中职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共调查1641名中职在校学生,其中1例HIV确认结果阳性,为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受访学生总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8.5%(140/1641)的学生自述发生过性行为;最近1年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低(16.4%)。结论:中职学生性行为比例高,艾滋病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低,感染艾滋病风险高,应该加强中职学生群体的艾滋病检测宣传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家庭环境量表简式(FES-F)、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儿童多维焦虑量表(MASC)、Rosenberg自尊量表(SES)、Barratt冲动量表(BI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SSSA)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对3所中学抽取的141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1%;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P〈0.01),男生高于女生;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差异(P〈0.05),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抑郁情绪、负性生活事件、家庭意外、冲动性、学习压力、焦虑及自尊是中学生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情绪调节能力、积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适当关注高冲动性中学生对降低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性行为与性态度现状,为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采用匿名方式对广东、福建和山东三个不同地区的1088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恋爱、性幻想、手淫、性梦的比例分别为28.5%、25.8%、24.8%和19.2%,甚至有2.2%的中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以上行为普遍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高中高于初中,内陆高于沿海。中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进行婚前性行为的有33.5%,呈现比较开放态度;认为网恋是虚假不现实的占54.5%,说明中学生对网恋具有理性的态度。结论:目前中学生婚前性行为比例虽然不高,但性态度较开放,甚至多数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不同程度赞同。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互相配合进行性健康教育,促使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为今后开展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某区两所高中,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608名高一学生,他(她)们对性生理知识的掌握较好,但对性心理知识的了解较少(只有27.30%的学生正确知道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对中学生恋爱保持"中立"态度的对象占59.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恋爱过的比例高于女生(OR=1.92,95%CI:1.20-3.07);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的学生恋爱的比例较高,(OR=4.34,95%CI:1.35-13.92)。结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健康性心理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关注男生恋爱现象,及时疏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性心理及行为特征,为全面了解罪犯心理变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137名男性罪犯进行筛查,并由精神科医师进一步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诊断,其中60名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ASPD)为研究组,其他77名非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NPD)为对照组。同时运用一般情况及性心理和行为问卷、Barratt冲动量表(B IS)评估其性心理和行为以及冲动水平。结果:ASPD组已婚比例为15%,低于NPD组的40%(P〈0.01);幼小时受到虐待的人数比为30%,高于NPD组的14.93%(P〈0.05);第一次性经验平均年龄为17.23岁,低于NPD组(P〈0.01);ASPD组在B IS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高于NPD组,但只有B IS总分及自动性因子两项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性心理及行为特点表现为早期即有性体验,未婚者较多,低责任感,在监禁环境中具有较高冲动性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