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今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对其性观念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性行为选择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四川省三所高校: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共10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调查结果,以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大数据,寻找教育新方法,帮助并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性观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建和台湾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探析不同社会经济情况下性观念的差异.方法:自制性观念问卷,对福建325名、台湾1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按地区分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闽台大学生在自慰是否有负罪感(χ2=48.542,P=0.000)、是否渴望发生性行为(χ2=51.189,P=0.000)、未婚先孕的态度(χ2=10.988,P=0.004)、殉情的态度(χ2=57.342,P=0.000)、是否发生过性行为(χ2=89.509,P=0.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建大学生更趋于保守;在第一次遗精或月经的时间(χ2=3.361,P=0.345)、第一次自慰的时间(χ2=5.867,P=0.209)等项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闽台大学生性观念差异显著,台湾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于福建大学生.台湾大学生更能接受无子婚姻,对同性恋态度更加包客.不同的成长环境对性观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工商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性知识、性观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性知识非常贫乏,缺乏获取性知识正规途径;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由传统的性观念向现代的性观念过渡;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性道德现、性观念、性健康教育等状况,我们课题组对在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兰州城市学院等几所高校学习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文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在性观念方面所出现的偏离,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性与性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大学生进行性观念和性知识的调查分析,是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前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经过资料对比分析,发现了性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并对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普及性知识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性观念的网上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这种新的调查方式,获得了大学生性观念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经过资料对比和分析,发现了大学生性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并对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夏师范学院选修性健康教育的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态度。方法:问卷调查法。结果:(1)大学生性观念比较传统,当代中国性教育太保守;(2)学生多与自己的同学能坦率的探讨有关性的话题,而与老师和父母探讨较少且感到非常害羞和难为情;(3)学生认为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依次是学校、家庭、社会和自己;(4)大学生缺乏常识性性知识导致其在许多性教育观点上态度含糊;(5)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性教育形式位于前三位的依次为性教育讲座、心理咨询和性教育课;(6)大学生对性不同层面的知识都有较大需求。结论:(1)宁夏师范学院学生的性观念比较传统,羞于同教师和家长探讨性话题的比例较大;(2)学生对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性教育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8.
徐哲  申丽红 《中国性科学》2013,22(7):77-78,105
目的:了解该校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知、信、行相关情况,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方法:对河北某高校的1744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数据纳入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部分关键问题了解不好,性观念和性态度不容乐观。结论:亟需在该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网络教育、媒体宣传教育及学校宣传教育应为其开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州某高校新生性观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的恋爱观、贞操观及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等性观念状况,为高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某校2008级新生进行匿名的性心理状况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数据,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高校新生对恋爱的主流态度是肯定的,持"赞成"与"可接受"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4.6%;对婚前性行为表现出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男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是77.5%和55.0%,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有82.2%的人认为童贞是姑娘最珍贵的财产。结论:高校新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存在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但又看重贞操的矛盾心理,学校对高校新生进行性道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白建 《中国性科学》2010,19(12):27-29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在山西大学生中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危险行为发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1],本文经过资料对比分析,发现了性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并对在山西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普及性知识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整体的性观念状况及其对性知识的需求,并对大学新生及非新生的性观念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某高校817名本科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新生对于某些性观念的接受程度不如非新生;新生中承认性是人的基本需求的比例显著低于非新生,新生倾向于把自慰看成自制力差的表现,而非新生更多的认为自慰是正常需要;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本杂志以及与朋辈群体的交流,非新生相比于新生,更多的靠书本杂志获取性知识;新生相比于非新生,更希望获得"异性交往"、"性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性知识,而非新生最希望获得的是"性健康"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了解本校学生性观念现状、特点并探究环境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运用笔者自行编制的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19个专业的179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从家庭环境、生源地、性别及专业性质几个角度对本校大学生性观念进行基本描述和分析,发现本校学生性科学知识普遍缺乏且性价值观偏传统。结论:生源地与性别因素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美国华人新移民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性行为的现状,探讨在华人大学生中开展性心理咨询和性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问卷",对美国5所高校的126名华人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华人大学生对学生时期性行为有一定顾虑,在面对性行为有可能引起的后果方面相对谨慎。华人新移民大学生在中国较少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性知识比较缺乏,但有了解性知识的愿望。结论:大学是公众教育的最后一站。在华人新移民大学生性知识较缺乏的情况下,大学应成为性心理咨询和性教育的重要渠道。需要在华人新移民大学生中展开系统全面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杨森林  叶运莉  刘娅 《中国性科学》2013,22(10):87-89,94
目的:了解四川某警察学院大学生性生殖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需求,为相关院校今后更好地开展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四川某警察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3.62%中学时期不知道有性教育课;83.75%大学时期不知道有性教育课.87.15%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性教育,性生理卫生(89.89%)、性心理卫生(85.39%)和STD防治(84.27%)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12.70%的大学生从家人获得过性知识,59.97%的大学生从网络获取性知识,而接受性知识最愿意的方式是健康咨询(52.88%).结论:该校大学生性教育课程状况欠佳.今后学校应依照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健康咨询为主多种形式的性教育课程,家庭性教育也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未婚青少年流动人口性健康状况(性观念、性知识、性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定量和社会学定性调查,为改善未婚青少年性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未婚流动人口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未婚青少年流动人口的性道德观向更加开放和宽容转变,表现出明显的分散和多元特征,较城市居民更容易产生一些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结论:加强对未婚青少年流动人口的性道德观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性和生殖健康信息及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为高校持续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素质教育提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借鉴。方法:为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公选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授课方式,学习期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应用Microsoft Excel统计分析。结果:①选修学生120人,有效问卷81.7%,其中女生占24.5%,男生占75.5%,覆盖32个专业。②100%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有意义,75.5%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该课程非常必要,8.2%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应该列为必修课。③9%的学生在本课程前已经掌握或多或少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97.9%的学生承认性的相关知识来自色情影片、网络、书本和同学间的交流,86.7%的学生认为自己既往的知识不够全面,30.6%的学生认为自己既往的知识有错误。④学生对所授课内容的兴趣分布依次是:男女性器官的解剖与生理65.3%,性传播疾病预防41.8%,性反应与性行为35.7%,避孕与人工流产35.7%,性的社会学/伦理学30.6%,常见男女生殖器官疾病28.6%,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26.5%,人类繁衍与优生25.5%,性卫生保健21.4%,女性性功能障碍6.1%,男性发育5.1%,性取向障碍与性偏好障碍5.1%。⑤31.6%的学生建议授课方式应该更多的互动,28.6%的学生要求增加视频。学生要求增加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性技巧(17.3%),性心理内容(13.3%),更多实际临床例子(14.3%),法律相关内容(7.1%),同性恋(3.1%)。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正面教育效果,应该针对其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讲授相应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性法律是一个外来词。然而,我国学界未对之展开专门研究,仅有的间接涉及却使其内涵缺失与外延模糊的缺陷暴露无遗。这使得我国建立在性法律概念之上的研究宛若浮萍。为此,性法律的概念亟待反思。运用历史的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之展开的研究表明,规制性的法律从来都无性法律之谓,规制性的法律无需用性去限定,与性关联的法律不宜称之为性法律。因此,性法律的概念实无存在之必要。为了研究这一类法律问题的便利,可用性关联法律的概念取代性法律的概念。性关联法律是指平衡人们基本的性需求与性供给,维护在此过程中涉及的人身权、财产权、公序良俗和相应管理秩序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及其法律解释的总称。  相似文献   

18.
陈其华  李岚 《中国性科学》2009,18(6):6-6,12
目的:观察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开设的方法。方法:通过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的教学方式,并采取对照组对比的方法分析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98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答案进行分析,接受性健康教育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大学生中尽早进行适宜的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良性发展、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身体健康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性行为与性态度现状,为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采用匿名方式对广东、福建和山东三个不同地区的1088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恋爱、性幻想、手淫、性梦的比例分别为28.5%、25.8%、24.8%和19.2%,甚至有2.2%的中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以上行为普遍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高中高于初中,内陆高于沿海。中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进行婚前性行为的有33.5%,呈现比较开放态度;认为网恋是虚假不现实的占54.5%,说明中学生对网恋具有理性的态度。结论:目前中学生婚前性行为比例虽然不高,但性态度较开放,甚至多数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不同程度赞同。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互相配合进行性健康教育,促使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