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社会性别规范与男同性恋者性身份认同的关系,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帮助自我不和谐同性恋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名男同性恋者进行半结构式荫’谈,选取189名男同性恋者运用男同性恋性身份认同问卷(The Gay Identity Questionnaire),以及自编社会性别情况调刍浓进行调查。结果:男同性恋者普遍认同1和0的划分代表了性交模式的不同(3.35±1.27),但并不认同1和O的划分代表了社会性别特征(2.44±0.80)。男同群体认为0的社会压力大于1(3.05±1.20),并且倾向于向异性恋者隐瞒自己的1、0身份(3.09±0.08),而不向同性恋者隐瞒自己的1、0身份(2.54±0.86)。性身份认同第三阶段在“对于1、0身份的理解”、“隐瞒1、0身份”及“对具有女性特质的看法”方面多题的得分高于第四阶段(P〈0.05)。结论:社会性别规范以及社会文化赋予1、0身份的额外含义会给男同性恋者带来压力。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的发展是同性恋者内心接纳自己性身份的重要转折,也是从自我不和谐状态到和谐状态的重要过渡。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天津市医务人员应对化学恐怖袭击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方法对来自随机抽取的7所医院的540名天津市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应对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医学救援能力的问卷调查,120人(22.22%)来自一级医院随机抽取的,140人(25.93%)来自二级医院,280人(51.85%)来自三级医院;男性290人(53.7%),女性250人(46.3%);20-29岁222人(41.11%),30-39岁186人(34.44%),40~49岁86人(15.93%),大于50岁46人(8.52%);专科及以下学历132人(24.45%),大学以上学历408人(75.55%);初级职称274人(50.74%),中级职称174人(32.22%),高级职称92人(17.04%);曾接受有关培训76人(69.63%),朱接收有关培训164人(30.37%)。结果所有被调查者的综合考核得分普遍偏低,平均为(60.5l±16.27)分。化学品中毒防治专科医院半均得分(64.33±18.24)分,显著高于普通医院的医务人员[(56.60±17.90)分,P=0.0001。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医务人员平均得分依次降低,为(62.13±15.57)分、(56.40±17.58)分和(45.93±11.18)分,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专科侠院内专科以上医务顺平均得分为(64.67±17.10)分,显著高于专科及以下学历者[(50.00±12.11)分,P=0.0081;普通医院专科以上陕务人员的半均得分为(54.45±18.81)分,显著高于号科及以下人员[(42.55±9.90)分,P=0.0081。争科医院高级、中缎、初级职称的隈务人员平均得分为(65.86±17.64)分、(58.00±17.19)分和(50.20±15.22)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普通医院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平均得分依次降低:(57.00±15.95)分、(50.47±18.13)分阳(42.82±19.84)分,(均P=0.00)。结论天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梅毒治疗后血清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26例HIV阴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驱梅治疗1年后血清痊愈或血清固定发生的情况,对影响血清固定的患者年龄、病期、性别、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始滴度、治疗用药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226例患者中,154例(68.1%)血清痊愈,72例(31.9%)发生血清固定,随着病期延长,血清固定发生率增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驱梅治疗后发生血清固定的因素包括:女性患者(OR=2.517,95%CI:1.159~5.464)、初始RPR滴度≤1:16(OR=4.370,95%C1:1.311-14.562)和非苄星青霉素治疗(OR=4.959,95%CI:1.650-14.901),而与血清学痊愈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患者和年轻患者(≤25岁)(均P〈0.05)。结论梅毒治疗后血清学痊愈或固定与患者病期、性别、年龄、RPR基线滴度、治疗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温州地区尿石症的发病情况,探讨尿石症在该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性交频率等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方法抽取4598例常住人口为尿石症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另对2010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ESWL治疗尿石症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调查的4598例常住人口中,尿石症患者320例(6.98%);年龄、碱性药物史、婚姻、粉尘污染、尿路感染、油腻饮食、经常憋尿、长期卧床、吸烟、父系结石病史、性欲强且每周性交次数≥5等11个因素是尿石症的危险因素,其中碱性药物史(β=1.298,OR=3.465)、父系结石病史(β=1.245,OR=2.869)、尿路感染(β=1.193,OR=2.289)及性欲强且每周性交次数≥5次(β=1.202,OR=2.156)的影响最大。130例行ESWL,其中75例(57.7%)ESWL成功,结石完全粉碎排空;54例(41.5%)结石不完全粉碎;1例(1.0%)ESWL失败转为开放式手术;尿石症患者的年龄(β=0.931,OR=2.22)、结石直径(β=0.732,OR=1.95)与ESWL治疗效果关系密切,是危险因素。结论:尿石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碱性药物史、父系结石病史、尿路感染及性欲强且性交次数过多是主要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ESWL治疗尿石症具有一定局限性,应给予合理评价,并积极探索其最佳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吸烟习惯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有吸烟习惯的725例银屑病患者及725例对照进行调查,用EPI info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每个变量,计算银屑病的比值比(OR)作为估计其相对危险性和95%的可信区间(CI);χ^2值和P值。结果:(1)病例-对照的社会阶层分析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45)。(2)银屑病与目前的吸烟状况(OR=2.2,95%,CI1.7-2.7,P<0.0001)及发病前的吸烟状况(OR=5.6,95%,CI4.2-7.4,P<0.00001)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吸烟与银屑病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尤其是目前每天吸烟超过20支以上的患者这种关系更为明显(OR=2.9,95%,CI1.9-4.3)。结论:吸烟习惯可能对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与咨询(PITC)服务的可接受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对计划生育门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医务人员知识点知晓率差距较大,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较高,正确率均在90.00%以上;而专业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85.00%的医务人员愿意主动为就诊患者提供艾滋病检测和咨询的服务,15.0HD%不愿意者其原因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66.67%)和“没有必要”(33.33%)。医务人员认为在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ITC服务需要的条件有“独立的场所”(85.00%),“经过艾滋病知识培训的专业人员”(80.00%),“有国家政策支持和医院领导支持”(70.00%)等。90.00%的医务人员认为在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ITC服务的有利因素是就诊者以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常规方式了解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可以避免就诊者的“羞辱感”和“不方便”,减少歧视。医务人员认为在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ITC服务存在的困难依次是“缺乏艾滋病专业防治知识及咨询技巧”(80.00%);“工作忙,没时间”(75.00%);“无安全保密的环境”(70.00%);“缺乏政策依据与操作规范”(70.00%);“存在社会歧视”(50.00%)等。本中心门诊开展PITC服务一年,咨询率从44.26%提高到72.40%,HIV检测率从11.64%提高到23.1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计划生育门诊医务人员开展PITC服务是可行的,能明显提高就诊者的HIV检测率;缺乏艾滋病专业防治知识及咨询技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无安全保密的环境、缺乏政策支持和专用经费等是不利于医务人员开展PITC服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梁丽 《中国性科学》2014,(7):102-105
目的:探讨高校已婚青年教师成人依恋的现状以及性别、婚龄、有无子女对依恋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高校已婚(不含离婚)青年教师210人,运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关系问卷》(RQ)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已婚青年教师安全型依恋人数占69%,依恋回避得分为(2.91±0.91)分,依恋焦虑得分为(3.29±0.90)分,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70,P<0.01,F=4.57,P<0.01);不同性别教师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依恋类型上的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 =0.19,P>0.05;t =0.61,P>0.05;x2 =1.55,P>0.05),不同婚龄的青年教师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依恋类型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68,P<0.01;F=7.57,P<0.01;x2=13.02,P<0.05),是否有孩子的高校青年教师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依恋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1;t =3.55,P<0.01;x2=14.46,,P<0.05).结论:高校已婚青年教师依恋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性别、婚龄、有无子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比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引擎199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的文献,按照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SE1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实验,合计12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ALA-PDT治疗组复发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治愈率高于CO2激光治疗组[OR=1.72,95%CI(1.16,2.5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结论: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合理设计的随机对照实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播散性带状疱疹53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播散性带状疱疹的诱因、临床特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2015年收治的53例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和809例普通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播散性带状疱疹的发生、疼痛程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年龄(56.66 ± 17.24)岁,普通带状疱疹患者组(56.50 ± 15.51)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71,P > 0.05),但两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6,P = 0.004)。播散性带状疱疹组出现大疱(15.09%)、脓疱(47.17%)、发热(30.19%)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带状疱疹组(3.58%、26.82%、8.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04、10.20、28.68,均P < 0.01)。播散性带状疱疹组入院时疼痛评分中位数(P25 ~ P75)为6(4 ~ 7.5)分,也高于普通带状疱疹组[5(3 ~ 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460,P =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劳累、HIV感染与带状疱疹皮疹播散有关(P < 0.05),尤其是HIV感染(OR = 5.570,95% CI:1.196 ~ 25.939,P = 0.029)、性别(OR = 0.166,95% CI:0.029 ~ 0.945,P = 0.043)、年龄(OR = 1.064,95% CI:1.010 ~ 1.119,P = 0.019)及抗病毒治疗天数(OR = 0.669,95% CI:0.505 ~ 0.885,P = 0.005)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老年、劳累、HIV感染是皮疹播散的影响因素,尤其是HIV感染是播散性带状疱疹的高危因素。男性、老年及抗病毒治疗天数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潜伏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9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孕期28周以上孕妇共467例,进行HPV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13例孕妇检出HP~阳性,HPV感染率高达45.6%;感染组产妇顺产115例(54.0%),剖宫产79例(37.1%),产钳助产19(8.9%)例,均为单胎生产,新生儿出现呼吸道乳头瘤2例(0.9%),携带HPV病毒74例(34.7%);对照组产妇顺产177例(69.7%),剖宫产69例(27.2%),产钳助产8例(3.1%),新生儿未出现呼吸道乳头瘤及携带HPV等症状;HPV感染组患者文化水平较低(OR6.837,95%CI1.526—3.237)、首次性生活年龄较小(0R7.942,95%CI1.368—17.305)且有吸烟史(OR5.352,95%CI2.262—17.485),而首次怀孕年龄非影响妊娠晚期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晚期HPV感染对妊娠结局有着不良影响,而文化水平、首次性生活年龄及吸烟史是影响妇女HPV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普及HPV相关知识,从根源上控制HPV感染,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晴锋 《中国性科学》2013,22(10):102-107
目的:了解男同性恋者性角色与性别角色之间的区别.方法:采取定性研究中的滚雪球式个案访谈与参与观察.结果:通常认为同性恋者的性角色有“攻”和“受”之分,然而性角色并不总是与性别角色相一致,女性气质的男同性恋者在性行为中可能扮演主动的角色,反之亦然.性别角色与性角色之间无法相互推断.性角色和性别角色部分源于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划分,但性角色并不是完全由生理因素决定,攻、受行为并没有完全结构化.结论:男同性恋社群中“受”的角色占多数,这与长期的历史-社会塑造、文化心态有关.通过性别角色规范作为中介,文化对同性恋社群性行为的作用得以实现,从中亦可以发现社会/文化是如何建构行为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性知识来源与知晓度、性观念现状及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匿名问卷调查《性与健康》课程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9.2%(129/130),对性知识的知晓度参差不齐,对如何推算女性安全期的知晓率仅为加.31%,男女生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获得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国内外影视与上网,在医药卫生书籍、色情读物方面。男女生之间、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72.87%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取决于个人自由。68.9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性知识相对缺乏,获取性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性观念过于开放,在非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性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包养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包养现象的认知,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便为包养现象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为在大学中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通过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不同性别、专业、地区(城市和农村)的440名大学生对包养现象的认知,并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待包养现象的态度是自己不放纵,并对他人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对于包养现象,有30.7%的大学生持谴责和排斥的态度,但大部分学生对此持比较宽容态度;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被包养的超过76%,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对于包养现象的归因结构分析表明,大学生认为包养现象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其中个人为主要因素。结论:鉴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故应通过适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包养问题的态度及看法,并通过加强性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莱芜地区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为改变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高危行为,遏止性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2006年6月~2011年12月主动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男性就诊者,包括未患梅毒的男性就诊者的资料,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婚姻情况及受教育程度、个人行为如冶游史、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传染性伴侣的情况、性病史、梅毒防治知识的情况加以收集,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影响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婚姻(OR=1.769,95%CI:1.420—2.115)、同性性行为(OR=6.447,95%CI:1.826—22.769)等是莱芜地区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主要促进因素。结论:针对莱芜地区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提出为防止梅毒感染疫情,应提倡广大大龄男性结婚,降低男男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了由科学家、性学家和女性主义者关注的文化渗透问题.在对1053名男性和女性实施的一项由27个问题组成的网络调查中发现,性别、年龄和文化明显地影响了性高潮的表现、发生频率、假装高潮、性交时的同时高潮、达到和促进性高潮的方式.30~35岁年龄群的女性最有可能与伴侣性交时假装高潮,并在报告同时高潮发生率时表现出与男性较低水平的一致性.大多数调查对象都认为阴蒂和阴道高潮有差异(男性64.3%,女性73%),而老年组(36~69岁)则认为没有阴蒂刺激是不太可能激发女性性高潮的(男性76.1%,女性77.2%).除了实施唐乐可养性健身术的调查对象外(男性16.4%,女性17.4%),促进高潮的方式是具有性别特异性的.在使用启动停止技术(男性70.6% 相对于女性40.3%)和耻尾肌刺激技术(男性25.6%相对于女性60.2%)后两性性行为存在显著差别.作为一项志愿参加的调查,女性对象报告了较高水平的射精高潮(46.4%),而男性对象报告了较高水平的非射精高潮(44.8%).接近半数(46%)的调查对象同意不经历高潮也可以拥有满意的性交体验,而另外的43.7%的调查人群则认为性交中高潮的重要性要依赖于情感纽带、爱与相互亲抚.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梅毒在男女性之间以及有无神经症状患者之间的特征差异,为神经梅毒的防控、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131例神经梅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性别以及神经/精神症状分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双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结果 131例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72例(无症状组),有症状神经梅毒59例(有症状组)。有症状组的既往驱梅治疗比例(10.17%)显著低于无症状组(98.61%)(OR = 0.002,P < 0.001)。男性患者和有症状患者的首诊误诊率分别为50.00%和89.83%,分别高于女性患者(24.49%,OR = 3.08,P = 0.004)和无症状患者(0,OR = 13.00,P < 0.001)。男性有症状患者比例(57.32%)显著高于女性患者(14.64%)(OR = 4.14,P = 0.003),脑脊液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阳性率(52.44%)显著高于女性患者(26.54%)(OR = 3.05,P = 0.004),脑脊液总蛋白含量升高(> 0.5 g/L)者的比例(79.27%)高于女性(59.18%)(OR = 2.64,P = 0.01),脑脊液总蛋白含量[(0.76 ± 0.41) g/L]高于女性[(0.56 ± 0.25) g/L,P = 0.002],并且男性脑部核磁共振成像异常检出率(72.22%)高于女性(44.90%)(OR = 2.13,P = 0.039)。有症状女性患者的确诊年龄[(50.82 ± 9.31)岁]大于无症状女性患者[(42.30 ± 12.18)岁](P?=?0.038)。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TRUST阳性率(55.93%)高于无症状患者(31.94%)(OR = 2.70,P = 0.006),脑脊液总蛋白水平[(0.79 ± 0.46) g/L]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0.60 ± 0.24) g/L,P = 0.003]。结论 神经梅毒首诊误诊率高;男性患者病情较女性患者严重;既往驱梅治疗史、性别和年龄因素在神经梅毒病程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澳门中学生性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本研究为描述式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澳57所中学中随机抽6所中学,再在被抽中的中学中各级(中一至中六)再随机抽一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共收到1207份有效问卷,女性占44.4%,男性占55.6%。(2)学生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师,朋友和网络。(3)认为自己所接受的性教育足够的只有36.4%,认为澳门目前性教育足够的只有18.2%,希望性教育在学校科目中所涵盖的占63.4%。(4)学生有兴趣学习的内容分别有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与异性相处的技巧,恋爱婚姻的道德观念,性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而避孕方法则在最后。结论:学校、医护人员、家长、社团等应该大力加强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从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对中学生实施教育和疏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