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外周血管病变及感觉阈值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1例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肌酐浓度率分为2个观察组:≤30 mg/g者为A组,>30 mg/g者为B组,比较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外周血管的踝肱比(ABI)及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变化,以及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病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间颈动脉IMT及外周血管病变与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危险因素.2组间VPT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IMT及外周血管病变与微量白蛋白排泄相关,颈动脉IMT增厚早于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变化,并检测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202例患者中有8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为41.6%.在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42例,占DR组总数的67.86%;非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20例,占非DR组总数的16.95%.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DR组和非DR组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将上述可疑危险因素纳入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白蛋白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有关,其中病程长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影响最大,是决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4小时尿白蛋白总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行256排冠脉CTA检查及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将其分为冠脉病变组100例和非冠脉病变组47例,下肢血管病变组106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31例,比较冠脉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并进行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c)、胰岛素等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冠脉病变组较非冠脉病变组,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下肢血管病变组比较,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餐后2小时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与冠脉病变及其分支病变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脉病变与性别、病程、DBP、TC、高密度脂蛋白(HDL)、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明显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冠脉病变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分析P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2003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4.98%(193/297)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下肢血管病变。年龄、病程、24h尿白蛋白(UAE)、血尿酸(UA)、血肌酐(Cr)、收缩压增高比例、周围神经病变(DPN)比例、冠心病(CHD)比例在有下肢血管病变者中均显著增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总胆固醇(Tch)、DPN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7,1.353,2.2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年龄、血脂、血压、血糖以及糖尿病其它慢性并发症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将116例T2DM患者分为无血管病变组、单纯外周血管病变组、外周血管合并冠心病组,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凝血全套、D-二聚体、24小时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沉、C反应蛋白等为观察指标,探索各组间的关系。结果病程、LDL-C和收缩压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收缩压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应早期干预,尤其是LDL-C和收缩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彩超测量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测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年龄,性别,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BP)、体重指数( BMI)及空腹血糖(FPG)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1)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其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P<0.0l),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微量蛋白尿患者(P<0.01).(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相关,而与FPG、BMI、TG无相关关系.结论 (1)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大血管病变.(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呈正相关.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防治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痛性神经病变(PDN)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7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白蛋白(ALB)、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A/C)及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资料组PDN的患病率。分组标准:由于老年人血压特点表现为收缩压明显增高,脉压增大,因此血压分组采用收缩压140 mmHg为分组标准,舒张压80 mmHg为分组标准;FBG7 mmol/L为分组标准;GHB以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7%为分组标准;ALB、Cr、24 h尿蛋白、尿A/C均按正常范围分组。TC、TG、LDL-C按201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血脂控制目标进行分组;下肢血管彩超结果根据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组。以是否为PDN作为因变量(Y=0,1),将患病率有显著差异的临床资料和糖尿病病程作为协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PDN患病率为23.6%。不同GHB、ALB、Cr、肾小球滤过率、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组PDN患病率有显著差异。进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糖尿病病程、ALB、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结论 ALB为PDN的保护性因素,糖尿病病程、下肢动脉病变程度为P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90例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各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无病变组)、无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无增殖期组)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组)3组,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指标。结果无病变组103例,无增殖期组59例,增殖期组28例。3组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21.1±93.3)(、149.6±112.1)及(182.2±8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7±2.3)、(9.7±2.1)及(9.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蛋白(56.0±185.6)、(234.2±535.1)及(229.9±513.9)mg/L,(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4、1.002和1.143)。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3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对9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监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MA)、血压、观察与年龄、病程及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吸烟等的关系。结果:肢血管病变91人,正常13人,下肢动脉硬化28人,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50人。3组间年龄具有差异,病程和FBG3组间无明显异常,HbAIC组间P≥0.05,组患者均有吸烟,高血压,均有部分患者合并血脂异常,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结果:2型糖尿病(T2DM)并发周围血管的发生率为23.5%,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年龄,发病时HbA1c有关(P≤0.05),与病程和FBG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高血压、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吸烟史对下肢血管病变有较大影响。提示下肢血管病变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10.
杨建  班博 《山东医药》2008,48(38):37-38
将28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组)、无微血管病变组(B组),检测其22个相关临床指标,如病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C肽等,并对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β2-微球蛋白、收缩压、年龄、病程、血尿素氮与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仅β2微球蛋白、空腹C肽及病程与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提示β2-微球蛋白、空腹C肽及病程是T2DM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肽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颈动脉进行检测,将血管病变组50例与非颈血管病变组50例进行对照,记录患者年龄、病程、吸烟状况、血压、空腹、餐后血耱、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空腹餐后c肽。结果:糖尿病颈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大、吸烟多、病程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空腹及餐后C肽明显降低。结论:年龄、吸烟、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低C肽水平是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了822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压、血脂、全天7点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尿白蛋白排泄率、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和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采用稳态模式评价胰岛素抵抗。根据微血管病变数量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1种微血管病变组、2种微血管病变组和3种微血管病变组。依据微血管病变数量、不同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微血管病变数目增多,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和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呈升高趋势(P〈0.05)。累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和早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是影响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早餐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2至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2例(年龄≥40岁,病程≥5年),全部进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部分病例做下肢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及不同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T2DM患者中有82%伴发下肢血管病变,病变的发生与收缩压、HDL-C、D-二聚体及脂蛋白α水平相关。(2)无血管病变组与不同程度血管病变组的血糖、血脂控制及凝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很好地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有益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7,(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DN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DN组患者的病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是T2DM患者合并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长,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较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是T2DM患者合并DN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定期监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时纠正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从而有效降低DN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陈燕  滕香宇  陆帅  刘伟 《山东医药》2007,47(19):137-138
对我院门诊43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全面体格检查、周围神经病变检查、踝肱指数测定、糖尿病足检查、眼底检查及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比)等检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24.6%,糖尿病肾病19.2%,周围神经病变63.6%,冠心病18.2%,脑血管病变9.1%,下肢大血管病变9.4%。患者的年龄、病程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水平等因素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静脉病变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6例非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测定了血压、血脂、CRP。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血压、血脂、动脉硬化程度及动脉内径等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明显快于对照组,静脉流速峰值则较对照组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尚未引起内径明显改变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血管狭窄;并同时存在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初诊糖尿病患者共124例,检测血糖指标、尿白蛋白排出量及血压等指标,分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初诊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并发症前三位为HT、MAU及CHD,患病率分别为38.7%、28.2%及12.1%;经回归分析,FBS、MBP、BMI升高及血脂紊乱是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高,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42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组、NDRD组及DKD组,通过比对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DKD组肌酐、尿酸、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白蛋白量等资料均高于ND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TC、HDLC均为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主要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通过控制血压、血尿酸、纠正低蛋白血症可以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分期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者24h内的尿微量白蛋白量,把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正常组、微量组和大量组.分别测定三组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血压、血脂、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24h尿白蛋白定量等.最后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的年龄、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压大于微量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随着尿白蛋白量增加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增加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分期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1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3组,分别测定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合并率、HOMA-IR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高血压合并率、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HOMA-IR亦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增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