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探讨胃癌转移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分离CAF。通过transwell小室模型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AF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使用ELISA和定量PCR分别检测CA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分泌水平和TGFB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共培养后胃癌细胞中TGF-β信号通路标志物Smad2和磷酸化Smad2的表达水平。使用TGF-β拮抗剂阻断TGF-β信号通路,检测CAF对胃癌细胞EMT及侵袭迁移能力影响。结果:CAF促进MKN28侵袭迁移和发生EMT。CAF的TGF-β1分泌量较高于NF。与CAF共培养后,TGF-β信号通路活化。TGF-β拮抗剂抑制CAF诱导胃癌细胞发生EMT和CAF促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结论:CAF通过分泌TGF-β诱导胃癌细胞发生EMT,从而促进了胃癌细胞侵袭能力,可能是胃癌转移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中的促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中的促炎作用及机制。 方法 用TGF-β1(10 μg/L)刺激体外培养的RPMC,观察其对RP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体外转染Smad7和pcDNA3空载体至RPMC后,观察 TGF-β1(10 μg/L)对RPMC MCP-1和p38表达的影响。用p38抑制剂SB203580(10 μmol/L)预处理RPMC后,加入TGF-β1(10 μg/L),观察阻断p38信号通路对MCP-1表达的影响。 结果RT-PCR结果显示,3 h、6 h、12 h、24 h TGF-β1刺激组腹膜间皮细胞MCP-1表达均显著高于0 h对照组(P < 0.05),6 h刺激组MCP-1表达达高峰(P < 0.01)。ELISA结果显示,6 h、12 h、24 h、48 h TGF-β1刺激组MCP-1表达增多(P < 0.05),48 h表达达高峰(P < 0.01)。上调表达Smad7和p38抑制剂SB203580都能明显抑制TGF-β1刺激RPMC产生和分泌MCP-1的作用,与pcDNA3空载体组比较,Smad7治疗组MCP-1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B203580治疗组MCP-1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1)。TGF-β1能活化p38磷酸化的过程,上调Smad7可抑制TGF-β1对它们的激活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磷酸化(p)-p38的表达显著上调(P < 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mad7治疗组p-p38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5)。 结论 TGF-β1能促进RPMC MCP-1的表达,其促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mad4在TGF-β诱导人胆管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 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RBE人胆管癌细胞系24h后,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处理0h、12h、24h、48h后RBE细胞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干扰Smad4表达的细胞系,在无TGF-β1处理或TGF-β1处理24h后,观察Smad4干扰组与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细胞的形态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N-cadh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诱导RBE细胞的形态由上皮样向间质样转变,促进 N-cadherin表达增加和E-cadherin表达降低.在无TGF-β1处理时,Smad4干扰组细胞比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细胞的形态更趋于上皮样,E-cadherin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P<0.05).在TGF-β1处理24h后,Smad4干扰组细胞形态的间质样变化程度、N-cadherin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P<0.05);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细胞E-cadherin的表达缺失,而Smad4干扰组细胞仍表达较高水平的E-cadherin,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TGF-β依赖Smad4介导人胆管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载体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小干扰RNA(siRN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TGF-β1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72 h后,以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细胞附壁试验和Miliicell小室测定细胞增殖、周期、体外黏附和侵袭力,并观察裸鼠体内成瘤性。结果与未处理组比较,TGF-β1-siRNA载体能明显下调TGF-β1 mRNA[(0.910±0.066)与(0.617±0.025)比较,P<0.01]和蛋白[(120.00±8.72)与(41.00±5.57)比较,P<0.0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细胞抑制率达30.18%,体外黏附、侵袭力下降,裸鼠体内成瘤性受到抑制。结论载体介导的TGF-β1 siRNA可显著下调TGF-β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的作用及对腹膜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各12只。28d后,通过腹膜平衡试验及HE染色、Masson染色对大鼠腹膜进行组织结构和功能检测。利用免疫组化对BMP-7和TGF-β1,在腹膜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和姜黄素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超滤量和初始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0)与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1)比值(D1/D0)明显减少,而透析液尿素浓度与血浆尿素浓度比值(Durea/Purea)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的腹膜组织厚度较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化可见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姜黄素组较模型组TGF--β1,表达明显减少(P〈0.05)。BMP-7在对照组中高度表达,而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减少(P〈0.05),姜黄素组BMP-7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姜黄素对腹膜纤维化有明显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MP-7的表达,拮抗TGF-β1的作用,从而抑制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及其与β53基因及Smad4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β53基因状态的人肝癌细胞系,均分为TGF-β1诱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另外,应用Lipofectamine 2000把含有Smad4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再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β53)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突变型β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β53)凋亡细胞较少,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检测提示,HepG2细胞的Smad4表达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和HepB细胞的Smad4表达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2细胞系比Huh-7和HepB细胞系更易发生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GF-βRI)及Smad4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分别检测58例RCCC组织、36例癌旁组织中TGF—βRI和Smad4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RC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TGF—βRI蛋白在RC—CC、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4蛋白在RCCC、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GF-βRI和Smad4蛋白在RCCC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③TGF-βRI和Smad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TGF-βRI、Smad4在RCCC中的表达降低,提示TGF-βRI、Smad4的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RCCC的发生、发展。②TGF—βRI与Smad4之间存在正相关,说明这两种因子在TGF—β信号通路中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RC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腹膜间皮细胞ICAM-1和整合素β1表达的变化,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膜转移的可能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8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26例(腹腔镜组)和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20例(开腹组)患者,根据手术进程分3个时相(手术开始、手术2h及4h)取右上腹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腹膜间皮细胞ICAM-1和整合素β1的表达。结果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腹膜间皮细胞ICAM-1和整合素β1的阳性表达均呈逐渐增强趋势。其中手术4h时两组整合素β1的阳性表达与本组手术开始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黏附分子的阳性表达在3个手术时相中,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没有增强腹膜间皮细胞ICAM-1和整合素β1的表达。腹腔镜胃癌手术可能并未通过改变腹膜间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而促进胃癌的腹膜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调表达促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把原代培养的第2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分成对照组、LPS刺激组(1 mg/L)、TGF-β1刺激组(5 μg/L)及LPS+TGF-β1刺激组。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p-NF)-κB/NF-κB值的变化。 结果 (1)LPS可刺激RPMCs上调TNF-α和IL-6表达。LPS刺激24 h后,p-NF-κB/NF-κB值升高。(2)TGF-β1可拮抗LPS刺激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调TNF-α和IL-6表达,同时,也降低p-NF-κB/NF-κB值。 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TGF-β1可拮抗LPS的致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而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人胚腱细胞增殖和代谢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ad的影响。方法 采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3H-脯氨酸掺入法观察TGF-β1对人胚腱细胞的DNA和胶原合成的影响。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作用24h肌腱细胞Smad2、3和7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体积分数为0.5%胎牛血清条件下TGF-β1可刺激腱细胞增殖,其作用在0.5-10.0μg/L之间呈剂量依赖性增强(P<0.05),饱和剂量10μg/L增加DNA合成73%。TGF-β1各剂量组对胶原蛋白合成均有促进作用(P<0.05),最大效应剂量为5μg/L(107%)。TGF-β1能显著下调Smad2和Smad3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诱导TGF-β1信号拮抗因子Smad7的产生。结论 TGF-β1能有效促进腱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同时能对其细胞内信号分子Smad的表达起自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蛋白Smads的表达水平和活性状况,探讨其在细菌性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E.coli ATCC25922造成大鼠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动物模型。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GF-β1、p-Smad2/3和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表达和活化,以单位面积的平均荧光强度半定量地分析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动态变化。应用RT-PCR的方法分析TGF-β1、Smad3和Smad7在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E.coli腹腔注射后大鼠血白细胞显著降低而腹水白细胞显著升高。组织学显示间皮下层水肿样增厚,脏层和壁层腹膜大量炎症细胞灶性浸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和p-Smad2/3广泛表达于炎症细胞、间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半定量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和Smad7的表达都呈双峰样上调,但Smad7的整体表达水平一直很低。TGF-β1、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结论炎症状态下腹膜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显著上调和激活。腹膜间皮细胞的活化以及其TGF-β1和p-Smad2/3的高表达,抑制性信号蛋白Smad7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否可促进人类腹膜间皮细胞表达βig-h3蛋白。方法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取第3天培养液上清与DMEM培养液的混合液(1∶4)以及0、1.0、10.0和50.0 ng/ml的TGF-β1分别刺激人类腹膜间皮细胞HMrSV5 0、3、6、12及24 h,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βig-h3蛋白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βig-h3蛋白浓度。结果对照组有基础量的βig-h3蛋白表达;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液及TGF-β1均可明显增加HMrSV5细胞上清液及细胞内的βig-h3蛋白浓度(P<0.05),且TGF-β1的刺激作用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结论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液及TGF-β1可明显刺激HMrSV5细胞表达和分泌βig-h3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d、14d、28d)观察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致纤维化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肾皮质中与肾脏纤维化相关的Smurf2、Smad7信号蛋白等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Smurf2基因和蛋白质明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P〈0.01);Smad7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0.01),Smad7基因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TGF-β1基因在UUO后第7d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假手术组(P〈0.01)。(2)甘草酸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1),下调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表达(尸〈0.01);减少Smurf2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同时上调TGF-β1信号传导中抑制性因子Smad7的表达(P〈0.01)。结论:甘草酸二胺能保护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损伤。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减少Smurf2核酸和蛋白质的表达,增加抗纤维化作用的Smad7蛋白表达;减少TGF-β1表达,阻止TGF-β1信号传导,从而阻断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调TGF-β抑制性信号蛋白Smad7表达对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30只160~17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6);腹膜纤维化模型组(n=12):予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与脂多糖;空载体组(n=6):模型成功后转染pTRE与pEFpurop-Tet-on质粒;Smad7治疗组(n=6):模型成功后转染pTRE- m2 Smad7与pEFpurop-Tet-on质粒。第14、28天杀检大鼠,取脏层腹膜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TGF-B1、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杂交或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TGF-β1、Smad7、磷酸化(p)-Smad2/3、α-SMA、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p-Smad2/3及α-SM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空载体组比较,Smad7治疗组p-Smad2/3及α-SM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上调,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Smad7可通过抑制受体调控信号蛋白Smad2/3的活化,阻止高糖透析液及脂多糖介导的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从而防止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转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RPMC,取第2代腹腔间皮细胞用于实验研究。观察TGF-β1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E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磷酸化(p)JNK表达的影响;应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细胞后,观察其对TGF-β1所致上述作用的影响。RT-PCR法检测α-SMA、ColⅠ及E-cadherin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α-SMA、ColⅠ、E-cadherin及p-JNK蛋白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α-SMA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TGF-β1刺激RPMC能导致α-SMA、ColⅠ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呈时间依赖性。TGF-β1刺激RPMC 5 min出现p-JNK表达上调,10 min达高峰(P < 0.01)。SP600125能够抑制JNK的磷酸化(P < 0.05),也能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ColⅠ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以及E-cadherin表达的下调 (均P < 0.05)。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刺激RPMC 48 h,胞内α-SMA表达明显增多,SP600125能有效抑制其高表达。 结论 JNK在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JNK特异性抑制剂的应用可能为临床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后转录因子Snail2的影响.方法 采用TGF-β1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并同时予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处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5 ng/ml)诱导组、TGF-β1+0.4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0.6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0.8 mg/ml苦参碱干预组和TGF-β1+1.0 mg/ml苦参碱干预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nail2、上皮标志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标志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Ⅲ(ColⅢ)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mad2、Smad3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TGF-β1(5 ng/ml)刺激能上调人腹膜间皮细胞Snail2、α-SMA、FN和Col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Smad2、Smad3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E-cadherin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苦参碱(0.4、0.6、0.8、1.0 mg/ml)干预处理后能下调Snail2和α-SMA、FN和Col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TGF-β1能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EMT,苦参碱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下调Snail2的表达水平来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EMT.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原代培养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TGF-β(1ng/ml)刺激24h,加味当归补血汤及洛汀新含药血清干预。共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2.5%、5%、10%)、洛汀新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Smad3、Smad4、Smad7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PT—PCR、Western-Blotting)。结果:(1)TGF-β1刺激后,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形态发生变大,伸长,呈梭形,经中药加味当归补血汤和洛汀新干预后,细胞形态又恢复正常;(2)TGF-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后,Smad3、Smad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Smad7 mRNA和蛋白质则显著减少(P〈0、05~0、01);(3)各浓度加味当归补血汤能显著下调异常增高的Smad3,上调Smad7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0.01),能显著下调Smad4基因表达。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诱导大鼠正常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表型转化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TGF-β1(0、0.5、1、2、5、10 ng/ml)刺激NRK-49F细胞,分别应用MTT比色法、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刺激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Ⅰ型、Ⅲ型前胶原mRAN的表达、细胞表型标志物α-SMA mRNA及蛋白质表达、CTGF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 ng/ml浓度以上TGF-β1能显著促进NRK-49F细胞增殖,上调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肌成纤维细胞表型标志α-SMA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显著上调CTGF mRNA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5);以上效应均呈浓度依赖性.同时CTGF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与细胞表型转化的程度相一致.结论 TGF β1能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并促进了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该效应与TGF β1显著上调CTGF的基因表达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在高糖刺激下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分泌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间皮细胞;MTT法检测各组间皮细胞的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内TGF-β1和bFGF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bFGF的蛋白质水平,细胞部分用BCA蛋白检测方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含量,用以校正ELISA结果。结果:川芎嗪能显著降低高糖所致的腹膜间皮细胞TGF-β1和bFGF的表达(P〈0.05),且两者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均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川芎嗪显著改善高糖环境下细胞活性(P〈0.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高糖所致的TGF-β1和bFGF过度分泌和表达以预防或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抑制剂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ck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在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分别用CsA(3mg/L)、FK506(1mg/L)、MMF(0.3mg/L)与RPM(10mg/L)处理6、12h。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Smacks蛋白和mRNA在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CsA组和FK506组TGF—β1、Smad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MF组和RPM组(P〈0.01),Smad7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MMF组和RPM组(P〈0.01);MMF组和RAPA组TGF-β1、Smad2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而Smad7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CsA组和FK506组,以及MMF组和RPM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和Smacks信号通路,导致移植物动脉硬化,从而影响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