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雌激素受体亚型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α和β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 - 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中ER α mRNA、ER β mRNA表达和ER β/ER α mRNA比值都明显上升;②早期、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R α mRNA明显上升.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ER α和ER β的表达有关,ER α mRNA表达升高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妇产科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ER)是雌激素发挥作用的关键,ER有ERα和ERβ两种亚型,由不同的基因编码。许多研究表明ERd基因和ERβ基因均存在多种遗传多态性,并可能影响ERα和ERβ的表达和功能,从而与许多雌激素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就ERα和ERβ的分子结构、ER基因常见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妇产科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其发生和雌激素过度刺激密切相关。雌激素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激活靶细胞内调节基因的表达而产生生物学效应。ER基因有多种多态性。已有研究报道,ER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和流产有关。本研究探讨了ER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患性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对女性生理变化或病理改变都起到重大的作用。传统理论认为,雌激素通过经典受体ERα/β调控转录反应或介导细胞信号转导。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又称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是一种新型的雌激素受体,能与雌激素或其衍生物、拮抗剂特异性结合并发挥生物学效应。近期发现在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中有GPR30过表达。研究GPR30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在雌激素相关疾病尤其是肿瘤中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对女性生理变化或病理改变都起到重大的作用。传统理论认为,雌激素通过经典受体ERα/β调控转录反应或介导细胞信号转导。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又称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是一种新型的雌激素受体,能与雌激素或其衍生物、拮抗剂特异性结合并发挥生物学效应。近期发现在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中有GPR30过表达。研究GPR30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在雌激素相关疾病尤其是肿瘤中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亚型α第五外显子变异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α的第5外显子野生型及变异体在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99年10月至200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1例,以2001年11月至2003年3月接受手术的正常子宫内膜癌患者29例做为对照,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第5外显子变异体的表达。结果: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第5外显子变异体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而二者之间野生型及野生型与变异体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α第5外显子缺失型变异体可能在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ER)存在α、β两种亚型,两者在结构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功能却不尽相同,且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方式及表达量不尽相同,孕激素受体(PR)也存在A、B两种亚型,对ERα和ERβ,PRA及PRB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分布与及与子宫内膜癌分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类型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30例作为正常子宫内膜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0例作为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对比三组PR、ER、C-erbB-2的表达水平及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中PR、ER、C-erbB-2表达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的ER阳性率分别为58.75%、80.00%、9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PR阳性率分别为56.25%、76.67%、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C-erbB-2阳性率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病理分期越高,ER、PR的阳性率越低(P<0.05);病理分化程度越高,子宫内膜癌患者ER、PR的阳性率越高(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受体β 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第5外显子野生型mRNA(ERβWT)及变异型mRNA(ERβE5SV)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取子宫内膜正常者36例及子宫内膜癌患者45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其组织ERβWT和ERβE5SV。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并计算ERβE5SV/ERβWT比值,用DNA测序仪对ERβE5SV和ERβWT的碱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还是子宫内膜癌组织,均有ERβE5SV和ERβWT的表达。ERβE5SV与ERβWT相比,缺少了激素结合区即从812~950bp之间的139个碱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βE5SV表达均高于ERβWT,ERβE5SV/ERβWT比值平均为2.47±0.99;子宫内膜癌组织ERβE5SV表达均低于ERβWT,ERβE5SV/ERβWT比值平均为0.55±0.1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01)。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ERβE5SV/ERβWT比值逐渐下降(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ERβWT相对于ERβE5SV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受体(ER)是雌激素发挥作究表明ERα基因和ERβ基因均存在多种遗传多态性,并可能影响ERα和ERβ的表达和功能,从而与许多雌激素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就ERα和ERβ的分子结构、ER基因常见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妇产科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探讨其与术后雌孕激素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中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ER、PR表达;患者均行宫腔镜下IUA分离术,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随访患者的月经改善情况,结合宫腔镜复查结果,分析PR、ER受体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ER、PR在腺体及间质中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727,P=0.453);PR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患者术后雌孕激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54.5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503);ER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患者术后雌孕激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70.2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8)。结论:患者子宫内膜PR的表达不能预测预后;ER表达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其可能成为IUA术后雌孕激素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GPER(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E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PER对EEC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意义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EEC组织中的GPER mRN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GPER蛋白含量,分析GPER表达对EEC的临床意义。结果:GPER高表达于FIGO晚期、低分化、子宫肌层深浸润及淋巴转移的EEC组织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PER mRNA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OS,P=0.001;DSS,P=0.001;PFS,P0.001),GPER蛋白阳性的患者预后亦较差(OS,P=0.009;DSS,P=0.009;PFS,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GPER不是影响E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GPER与ER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GPER不是EEC预后的独立因子,但在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不典型增生及11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R、ER、PR的表达。结果:①子宫内膜细胞普遍存在AR的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②A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随患者FIGO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的升高而下降(P=0.011;P=0.047),而与患者发病年龄、是否绝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有无转移、肌层有无浸润无明显关系(P>0.05)。③AR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3,P=0.001;r=0.275,P=0.003)。结论:A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AR阳性表达者的生物学行为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p-ERK1/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70例,卵巢良性肿瘤24例,正常卵巢组织24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ERβ和p-ERK1/2的表达。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ERβmRNA相对表达水平(0.3764±0.9826)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0.4900±0.3742)及正常卵巢组织(0.4980±0.0434)(P<0.05)。卵巢癌组织中ERβ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细胞学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与ERβmRNA一致;(2)ERK1/2 mRNA相对表达水平(0.6007±0.1554、0.6951±1.3694)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0.3575±0.0479、0.5125±0.0411)及正常卵巢组织(0.3027±0.1024、0.5431±0.0811)(P<0.05);ERK1/2表达与细胞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腹水有关(P<0.05);p-ERK1/2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与p-ERK1/2 mRNA一致。ERβ蛋白与p-ERK1/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82,P<0.05)。结论:ERβ低表达和p-ERK1/2高表达于卵巢癌组织,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雌激素受体α(ERα)在子痫前期胎盘和正常胎盘中组织细胞的定位,探讨ERα与子痫前期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正常足月妊娠胎盘组织和33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ERα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两组的ERα均呈阳性表达,子痫前期组的ERα在胎盘细胞滋养细胞的细胞质内或细胞核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定位于胎盘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绒毛间质纤维组织成纤维细胞的ERα作为实现雌激素功能的介导中枢,可能通过调控雌激素的作用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leading to endometrial cancer. METHODS: The 38 examined specimens included adenocarcinoma, hyperplasia, and normal endometrium specimens. Heparanase,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expressions were analyz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and the intensity was scored. RESULTS: Secretory normal endometrium and simple hyperplasia specimens expressed the lowest mean values of expression (1.00 and 0.63, respectively); the complex hyperplasia specimens and G2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showed the highest values of expression (2.33 and 2.71, respectively). A linear trend (P=0.005) of heparanase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when comparing the normal endometrium and simple hyperplasia group with the complex hyperplasia+G1 carcinoma group and the G2+G3 carcinoma group. Evaluation of atrophic and inactive endometrium compared with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s yield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eparanase expression and estrogen receptor or progesterone receptor expression. CONCLUSION: Heparanase expression was tightly regulated in endometrial tumorigene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9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切片ERα3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2.9%,24/73)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5%,17/20)(P<0.01);ERα36阴性表达者较阳性表达者出现更多宫颈受侵(48.9%vs 20.8%,P<0.05);ERα36阳性表达者无疾病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者(P<0.01);ERα36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36表达与ER、PR、PTEN、p53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α36表达与ER无明显相关性,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Unopposed estrogen stimulates mitotic activity in endometrial and breast tissue. Numerous case-control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trogen use and the risk of endometrial and breast cancers. In general, exogenous, unopposed estrogen use increases the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 by tenfold and of breast cancer by twofold after long-term use of high doses. Estrogen's positive effects on osteopo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