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图像,包括部位、形态、数量、边缘、回声特征、内部血流特征等。结果观察组中病变内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回声、边界、有无假包膜上有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局限性收缩是妊娠期正常生理现象,在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超声鉴别时,可通过观察其回声特点、内部血流特征、包膜情况及延时随访观察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2.
唐艳芬  龙凤宜 《广西医学》2008,30(2):189-19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的手术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同期开腹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观察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两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手术方法,适当选择病例,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比开腹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4.
刘毅  蔡冰 《铁道医学》2000,28(5):326-327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39例患者采用多切口分别剜出肌瘤的方法摘除多个肌瘤,保留子宫;术中采用宫缩剂、止血滞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等方法止血。结果 7例伴不孕症的患者术后3例妊娠;随访33例中3例肌瘤复发。结论 子宫肌壁间肌瘤剜出术,保留了育龄妇女的生育及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患者,36岁,1-0-1-1,10年前足月产一次.因进行性痛经2年,不规则阴道出血3个月,拟诊子宫腺肌症于1999年3月22日入院.入院时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少许咖啡色血性液,宫颈轻度糜烂、无举痛、无着色,宫体后位、略大、质地中等、活动可、轻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包块、无压痛;三合诊:子宫直肠窝可扪及数颗花生米大小的触痛性结节.  相似文献   

6.
7.
裴卫静 《当代医学》2013,(28):61-6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14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就留剔除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7.4±1.6)d比(11.3±1.8)d,(66±24)mL比(98±45)mL(]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发热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3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6个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FSH和LH的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显著减少,经期缩短;FSH及L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有低热及轻度腹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伍萍 《河北医学》2012,18(2):200-20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剔除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诊断和治疗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7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6.3±24.3vs97.6±45.2)和住院时间(7.4±1.6vs11.3±1.8)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高热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于是微创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87.3±18.8 vs 67.4±8.7)稍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月经;术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壁,未出现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比传统手术在治疗子宫肌壁肌瘤剔除术方面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刘毅  蔡冰 《现代医学》2000,28(5):326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39例患者采用多切口分别剜出肌瘤的方法摘除多个肌瘤,保留子宫;术中采用宫缩剂、止血带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等方法止血。结果7例伴不孕症的患者术后3例妊娠;随访33例中3例肌瘤复发。结论子宫肌壁间肌瘤剜出术,保留了育龄妇女的生育及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罗莹 《当代医学》2013,(9):99-10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患者2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子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子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11/104)比12.9%(13/101)(]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肛门排气及患者体温和子宫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离异.因"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3个月"于2006年3月16日入院.自述平时月经规律,周期30 d,经期4~5 d.于2005年12月中旬开始月经改变,表现为经期延长至10~12 d,周期缩短至20 d左右,且月经量减少,褐色,无腹痛.在外院做B超提示子宫肌瘤,并行抗炎治疗,无效.近3个月来上述症状无好转,于半月前复查B超仍提示子宫肌瘤,但较前有所增大,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再次B超检查提示:子宫前壁有一约60 mm×53 mm×57 mm的回声不均团块,其内血流丰富,边界欠清,遂以子宫肌瘤收入院.既往于9年前有剖宫产手术史,3年前人流1次.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稍肥大,子宫约孕3个月大小,子宫右前上方可扪及一7 cm×6 cm的包块,质硬,不活动,与子宫分界不清,无压痛.完善相关检查,于3月20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包块周围组织呈紫色,且质地较软,切开包块见有绒毛状机化组织,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提示:退变之绒毛及蜕膜组织.  相似文献   

14.
垂体后叶素在肌壁间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杜瑛 《重庆医学》2003,32(11):1520-1521
目的 为了评价垂体后叶素在肌壁间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作用 ,为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患者减少术中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 将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患者应用催产素肌瘤挖除术 ,另一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肌瘤挖除术 ,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结果 应用垂体后叶素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催产素肌瘤挖出术组 (P <0 0 1)。结论 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明显减少子宫肌壁间肌瘤术中出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 ,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 对53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前经阴道B超测量肌瘤大小,分为肌瘤直径5~7.9 cm组,肌瘤直径8~12 cm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穿破内膜例数、术后妊娠时间、孕周、产科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等差异.结果 8 ~12 c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穿破内膜率均较5 ~7.9 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妊娠时间、孕周、肌瘤部位、产科妊娠并发症和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严密随访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分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子宫肌壁问妊娠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我院2009年6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肌壁间妊娠与多次官腔操作、剖宫产以及多次盆腔手术史有关.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B超、血HCG及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结论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应引起重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减少病人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栓塞剂栓塞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栓塞剂栓塞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对比分析术后反应、症状变化及疗效。方法:60例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不同栓塞剂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Ⅰ组:聚乙烯醇(PVA)颗粒;Ⅱ组:超乳化碘油 平阳霉素;Ⅲ组:真丝线段。随访观察3个月后月经恢复情况及6个月后B超复查瘤体大小变化。结果:Ⅰ、Ⅱ组在术后反应方面优于Ⅲ组,Ⅰ、Ⅱ、Ⅲ组在症状变化和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聚乙烯醇(PVA)颗粒、超乳化碘油和平阳霉素、真丝线段是很好的栓塞剂型,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VS)及MRI对于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以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40例,均在术前1月内实施TVS以及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误诊原因。结果: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75.0%,显著高于MRI的55.0%;TVS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MRI的20.0%、25.0%(P0.05)。结论: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影像学特征缺乏典型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陈丽华 《大家健康》2014,(8):227-228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VS)及MRI对于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以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40例,均在术前1月内实施TVS以及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误诊原因。结果: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75.0%,显著高于MRI的55.0%;TVS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MRI的20.0%、25.0%(P<0.05)。结论: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影像学特征缺乏典型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本院妇产科诊治的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患者30例为观察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超声随访观察确诊。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3 d内完成超声检查。使用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多普勒技术测量病变内阻力指数(RI)。比较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超声学特征,包括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回声特征、包膜及内部血流特征等。结果:子宫肌瘤位于宫底3例,宫体27例,中下段10例;单发21例,多发9例;呈类圆形,1-2 h后复查超声形态无变化;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假包膜;呈均匀性低回声,其中5例伴有强回声光点;对邻近结构呈压迫改变,内可见点状血流,其RI为(0.55±0.04)。子宫局限性收缩均位于宫体,中下段16例;单发26例,多发4例;呈类圆形,1-2 h后复查超声形态明显变化或消失;边界不清,周围无假包膜;呈等或略低回声,胎盘边缘呈唇样改变;内无血流信号,其RI为(0.82±0.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鉴别诊断中,超声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