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中遇到1例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脑坏死,表现为颅内感染的病例,今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2岁,于2000年9月29日行左顶枕脑胶质瘤切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病理报告: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切口I/甲愈合,因为颅内压高行20%甘露醇脱水治疗20天.术后第26天开始200cGy/天的25次肿瘤部位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1H磁共振波谱在诊断放射性脑坏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对放射性脑坏死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2例有脑部肿瘤放疗史临床及CT和MRI难以判断为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和8例病史明确的放射性脑坏死。行^1H MRS病灶实质与健侧对应部位对照研究。结果:2例经手术证实为放射性脑坏死,8例放射性脑坏死病因病史明确未行手术。放射性脑坏死表现为:9例NAA,Cr`Cho下降或消失,出现Lipid峰,NAA/Cr下降;1例NAA,Cho,Cr峰均消失,仅表现一较平坦的曲线。结论:^1H MRS对放射性脑坏死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16例经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资料。放射性坏死在普通MRI及CT上并无特异性表现,多发生于颞叶,部分患者从影像学上与胶质瘤及鼻咽癌复发难以鉴别;对坏死伴有囊性变、中线移位及颅内压力增高者,行开颅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病灶或部分切除坏死病灶联合颞极切除及颞肌下减压,根据患者颅内压力选择是否去骨瓣减压。结果术后随访12~72个月,复查颅脑MRI,提示中线结构移位较术前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头痛头晕、认知力差、肢体麻木及瘫痪症状好转11例,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间期延长4例,病情未进行性加重1例。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对放射性脑坏死与肿瘤有一定鉴别意义;对保守治疗效果差、颅内压力高及对手术耐受性好的放射性脑坏死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放射治疗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2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放射性脑坏死和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各1例,搜索既往报道的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271例。放射治疗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早期最常见的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晚期最常见的表现为脑白质坏死。放射治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最常见的表现为臂丛神经损伤。结论: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是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脑坏死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山  陈英敏  吴晶  赵华东  吴育锦 《临床荟萃》2007,22(11):813-815,F0002
放射性脑坏死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疗、X刀、伽玛刀等先进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放射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以及影像检查手段,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的日益普及,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病率有渐增趋势,如何提高放射性脑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40例HGG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并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随访中出现术区新增异常强化灶的患者,经过二次手术病理学检查或长期随访确诊术后复发20例,放射性脑坏死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3D-ASL扫描,32例行DSC-PWI扫描,得到病灶实性及对侧镜像正常部位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分析各灌注参数在HGG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HGG术后复发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3D-ASL-平均相对脑血流量(3D-ASL-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ASLr CBF)、DSC-PWI-r CBF(DSC-r CBF)、DSC-平均相对脑血容量(DSC-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DSC-r CBV)明显高于放射性脑坏死组(P0.01),且ASL-r CBF的诊断效能最高,以ASL-r CBF=2.32为临界值,诊断效能最高;而DSC-平均相对通过时间(DSC-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DSC-r MTT)及DSC-平均相对达峰时间(DSC-relative time to peak,DSCr TTP)在HGG术后复发组和放射性脑坏死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15)。结论:3D-ASL、DSC-PWI均可鉴别HGG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并且ASL-r CBF诊断效能略高于DSC-r CBF、DSC-r CBV。  相似文献   

7.
孙静 《护理研究》2006,20(2):437-43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次数与放射性颌骨坏死治疗效果的关系及护理。[方法]对78例放射性颌骨坏死的病人采取0.2MPa进行120min的高压氧治疗,并配合入舱前、治疗中、出舱后三阶段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1、03%,其中治疗〈6次病人的有效率为64.29%,治疗6次~病人的有效率为88.89%,治疗〉13次以上病人的有效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坏死效果满意,且治疗次数与疗效有密切关系,治疗期间适宜的护理方法,将减轻病人的压力,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钱芳  朱斌慧  梁君 《天津护理》2003,11(6):294-295
通过对150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发生6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的护理,认为做好心理护理、药物膀胱灌注、指导锻炼膀胱功能、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总结放射性脑病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头痛呕吐的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等。认为对放射性脑病患者做好积极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孙静 《护理研究》2006,20(5):437-43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次数与放射性颌骨坏死治疗效果的关系及护理。[方法]对78例放射性颌骨坏死的病人采取0.2MPa进行120min的高压氧治疗,并配合入舱前、治疗中、出舱后三阶段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1.03%,其中治疗<6次病人的有效率为64.29%,治疗6次~病人的有效率为88.89%,治疗>13次以上病人的有效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坏死效果满意,且治疗次数与疗效有密切关系,治疗期间适宜的护理方法,将减轻病人的压力,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余正贤  朱斌  张鑫  张冰 《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534-1536
目的:探讨rCBV在T2^*-PWI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放射性坏死、9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在3.0T磁共振仪作传统平扫及增强的基础上行T2^*-PWI,后处理在Philips EWS工作站完成。分别以病灶强化区、水肿区及正常对照区为感兴趣区,得到nrCBV值,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脑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坏死病灶的强化区、水肿区nrCBV值的差异。结果脑胶质瘤复发病灶的强化区与水肿区nrCBV值均高于放射性坏死区。脑胶质瘤复发病灶的强化区与水肿区nrCBV值分别为(3.27±2.32)和(1.17±0.56),放射性坏死病灶的强化区与水肿区nrCBV值分别为(0.97±0.57)和(0.58±0.22),强化区nrCBV值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7.4%,而水肿区为92.3%和100%。结论脑胶质瘤复发病灶的强化区与水肿区nrCBV值均高于放射性坏死,利用T2^*-灌注加权成像可以提高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来评估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contrast enhanced,DSC),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ies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到2016年6月为止,语种限定为英文和中文,采用Meta-dis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包括251例患者和270个病灶,DSC鉴别放射性坏死与肿瘤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8(95%CI:0.82~0.93)、0.85(95%CI:0.77~0.91)、4.47(95%CI:2.9~6.91;I~2=0,P0.001)、0.15(95%CI:0.10~0.23;I~2=0,P0.001)。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为33(95%CI:15.86~68.66),DS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Q*指数为0.873。DOR的I~2=0,代表9篇研究之间异质性很小。结论本荟萃分析证明不仅磁共振相对脑血容量值可以有效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而且DS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首程单纯放射治疗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朵贝尔氏液含漱,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及中草药泡水代茶饮。[结果]放射治疗第4周和第7周,干预组口腔黏膜炎明显轻于对照组,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反应,延缓黏膜炎发生,减少口腔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主要探讨多模式磁共振包括DTI、T2*-PWI、1H-MRS在提高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例病例,15例为放射性坏死,9例为脑胶质瘤复发,在传统平扫及增强的基础上行DTI、T2*-PWI、1H-MRS.分别重建病灶及正常对侧的神经纤维束,并以病灶强化区、水肿区及正常对照区为感兴趣区,得到nrCBV值及Cho/Cr、NAA/Cr、Cho/NAA的比值.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参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胶质瘤复发强化区与水肿区nrCBV值均高于放射性坏死,强化区nrCBV值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7.4%,而水肿区为92.3%和100%.脑胶质瘤复发强化区与水肿区Cho/Cr、Cho/NAA比值明显高于放射性坏死,强化区Cho/Cr比值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3%和100%,而水肿区为66.7%和88.9%;强化区Cho/NAA比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7%和100%,而水肿区为73.3%和77.8%.结论:利用DTI、T2*-PWI、1H-MRS等多模式磁共振可以明显提高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新鲜牛奶应用于肿瘤放射性皮炎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采用新鲜牛奶应用于放射性皮炎、口腔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肿瘤放疗并发放射性皮炎、口腔炎患者 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73例,对照组 43例。治疗组以市售当日低温新鲜牛奶持续湿敷或吸吮治疗放射性皮炎及口腔炎。对照组应用 0.2%薄荷淀粉液或羊毛脂(干性皮炎)、用 2%龙胆紫、冰片蛋清外涂(湿性皮炎),用 0.02%呋喃西林液或朵贝尔氏液漱口治疗口腔炎。结果治疗组持续湿敷或慢慢吸吮新鲜牛奶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干性皮炎χ 2=10.95, 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湿性皮炎 P=0.42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口腔炎χ 2=4.74, 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鲜牛奶应用于肿瘤放射性皮炎、口腔炎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放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当放射线通过皮肤进入肿瘤时,则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放射性皮炎,严重时可造成延误放疗时机的不良后果。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收治放疗患者共150例,其中5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食管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食管炎是导致放疗中断乃至失败的主要原因。对 118例食管癌患者实施外照射的同时 ,控制食物的温度 ,进食的速度、量 ,进行餐后食管冲洗 ,粘膜麻醉剂和保护剂的使用 ,认为精心的护理是降低食管癌放疗所致大出血和穿孔发生率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5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直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保留灌肠、肛门护理、不良反应的观察等。认为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放射性直肠炎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肠炎病人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6例的宫颈癌病人在住院期间实施全程护理,观察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愈26例,好转17例,无效3例。[结论]有效的护理能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使放射治疗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