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急性期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多见痰火、血瘀之象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属中医“中风”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脏腑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恣食饮酒,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肝阳暴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痰从横窜,血溢脑脉之外而成。临床所见,脑出血患者多素体肝阳偏亢,急躁易怒;或喜食肥甘厚腻之品,形体偏盛;或长期酗酒,痰湿内生,而形成阴虚阳亢或痰湿内盛体质。在此基础上,诸多诱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溢脉外。而血溢于脑脉之外即成离经之血,即中医所称的瘀血。所以,可以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是痰与火,病理产物即是瘀血…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不断升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中风后遗症患者由于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原因,日常生活、工作存在诸多不便,生活质量低,且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中医将中风后遗症归属于“中风”“偏枯”“偏风”等范畴,一般认为气虚血瘀为其基本病机,以益气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常法。刘如秀教授根据古今医家认识及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后遗症虽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但仍有许多患者存在风、火、痰等邪气交杂的病理过程。因此,总结中风的发病需重肝阳之机,若肝阳上亢,当平肝熄风,潜阳降逆;若肝火炽盛,宜清肝泻火,疏肝养阴;若水不涵木,需育阴潜阳,滋水涵木。同时,通阳祛邪合而施治,若元气亏虚,则益气通阳;若痰浊壅盛,予以消痰导滞;若瘀血生风,治以养血化瘀搜风。如此,泄阳与补阳并而施治,正气存而邪火祛,人体阴阳平衡,则疾可疗,病自安。  相似文献   

3.
陈汝兴教授治疗脑出血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汝兴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急救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从事临床及科教研工作 3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急危重症,尤其是急性心脑血管病。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兹将其治疗脑出血经验简介如下。 1病机重在瘀血   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陈教授认为中老年人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又每多情志、饮食、劳倦因素,以致气郁化火、阳亢风动、聚湿成痰、血行瘀滞,风、火、痰、瘀成为伏因,正如清·叶天士所言:“精血耗衰,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  相似文献   

4.
孙国星  范虹  高晶晶  周巧瑞 《陕西中医》2022,(12):1787-1789
“痰瘀毒风”的学术思想由长安雷氏心病痰瘀流派创始人雷忠义提出,阐述了心系疾病病机演化过程。国医大师雷忠义认为,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脾失健运,肾气亏虚,实为痰瘀内阻,肝阳偏亢。脾失健运则内生痰湿,痰湿痹阻经脉日久致痰瘀互结,化毒生风。肝阳偏亢则气火上扰,风火相煽,发为眩晕。长安雷氏心病痰瘀流派在应用“痰瘀毒风”理论辨治高血压病时注重脏腑相关,认为毒邪损络是高血压病的发病关键,治疗时善用虫药,重视风药,兼顾扶正、补肾、运脾。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 ,古有“薄厥”、“偏枯”等名称。《内经·生气通天论》云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强调了郁怒伤肝 ,肝失条达在中风病发病上的重要性。现代多数学者一致认为 ,本病有痰、火、风、瘀、虚五端 ,痰瘀互阻为主要病机。风指病势而言 ,说明起病急骤 ,而痰热血瘀互阻为生风之源。生活历程多坎坷 ,抑郁恼怒之情无时不有。郁怒伤肝 ,肝郁化火 ,火盛伤阴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阳化而风动。肝失条达 ,气滞则血瘀。肝气郁结 ,风木过动易克脾土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云 :“更有风木过动…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之名始于《内经》,见于历代医家论说中。《金匮要略》以邪之深浅、病情之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元·王履将中风分为真中和类中两类。当今所说的中风乃为类中风,属中经、中腑、中脏之类。轻则眩晕,语言障碍,半身不遂;重则神志不清。在脏属心,在腑属脑,累及经络。病机无非虚、火、风、痰、气、血六端,或有兼夹之轻重,主次的不同,总有虚实夹杂的表现。或以肝风为主,则有肝阴不足之因;或以血瘀为主,则有气不行血之前兆;或以火旺为主,则有阴虚在先;或以痰阳为主,则有脾肺气虚为由。多以内邪为主,风、火、痰、瘀为标。从正气来…  相似文献   

7.
清脑宣窍滴丸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清脑宣窍滴丸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的观察。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6例急性期L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良NIHSS量表和中医临床证候计分法进行评价。结果:LI的中医证候诊断中以风证最为常见,其次依次为火证、瘀证、痰证、阴虚阳亢证、气虚证。通过对两组改善中风证候的疗效分析显示,具有熄风清热,化痰活血作用的清脑宣窍滴丸能够较西药组在改善风、火、痰、瘀证候方面疗效显著。因LI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多符合中风中经络的中医诊断,依据《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中风病中经络诊断标准,观察发现LI患者以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最为常见,其次是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血瘀证。此外,清脑宣窍滴丸可明显改善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治疗“善忘迟钝、头痛、眩晕、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苔黄”这七个症状上效果显著。结论:两组在总体临床疗效上均具有显著的意义,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中风的中医药治疗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秀胜  吴明华 《陕西中医》2011,32(10):1354-1355
中风始源于《内经》,风、火、痰、瘀、虚是其最基本的病理因素,而以痰瘀标实最为多见,肝肾阴血亏虚为其本;治疗仍以辨证施治为大法;恢复期配合针灸推拿、肢体功能锻炼、脑反射、高压氧治疗等康复手段,促进肌体功能康复;完善卒中单元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9.
张崇泉教授论治老年高血压病的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泉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病机以本虚标实、阴虚阳亢、夹风火痰瘀为要点,根据病证结合原则,按老年高血压病病程不同阶段病机变化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虚实夹杂不同证候,大致归纳成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肝阳化风、痰湿肝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等六种常见证型,结合兼挟的各种慢性病证,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临床辨治各种疑难病例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张崇泉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病机以本虚标实、阴虚阳亢、夹风火痰瘀为要点。根据病证结合原则,按老年高血压病病程不同阶段病机变化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虚实夹杂不同证候,大致归纳成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肝阳化风、痰湿肝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等六种常见证型,结合兼挟的各种慢性病证。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临床辫治各种疑难病例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叶天士论治中风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强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489-489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家,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临证指南医案》是叶氏丰富临床经验的汇集,笔者仅就书中有关中风论治的特色略举数端。1 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唐宋以前,对中风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才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力持“心火暴盛”;李东垣认定“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等,都偏重于内在因素,此乃中风认识的重大转折。叶天士上溯前贤之医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中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少,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见解。叶氏强调,中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中风的证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风为内科急症。稽其病机,历代诸说纷纭,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王履则创“中风非风”之说,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则遵《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当代医家以及教科之书,则把出血性中风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1 中风的病因病机中风为内科急症 ,其病因病机 ,历代诸说纷纭 ,河间主火 ,丹溪主痰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非风”理论 ,清代王清任则专以气虚立说 ,爰立补阳还五汤。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 ,遵循《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之旨 ,倡导“肝阳化风 ,气血并逆 ,直冲犯脑”之论 ,明确了“…  相似文献   

14.
补肾活血化痰法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缺血性中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机与五脏诸虚有关 ,总以肾虚为本 ,病理因素可见虚、火、风、痰、气、血六端 ,却以瘀血、痰浊为要。治疗不必求其本 ,谨守病机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就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论述。1 历史渊源中风病以肾亏气虚为本之源可上溯至内经“内虚邪中”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 :“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也 ,……年六十 ,阴痿 ,气大衰”。《素问·调经论篇》云 :“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灵枢经·刺节真邪篇》云 :“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营卫 ,…  相似文献   

15.
试析《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证指南医案》系华岫云辑录清·叶天士工作积案而成,内容庞杂,但此书未加修饰,朴实无华,可见叶氏临证之真实面貌,今就“中风”一门,析其大概,探讨如下。1 质厚以填阴,甘味以熄风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肾为癸水之脏主以藏精,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用阳,性刚体柔,主动主升,然而水为木之母,肝木必得肾水之涵滋,方得生发,条达冲和。假如肾脏精血劳损,肾气亏耗,癸水不能上承,肝木失其涵养,阴血不足,肝阳因之亢越,虚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12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痰浊>热盛>血瘀>阳亢>风热>气滞>气虚>阴虚>亡脱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神(脑)>肝>心>大肠>肾>脾的趋势.证型分布中实证呈现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痰热腑实证>痰热扰神证>肝阳上亢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气虚痰阻证>痰热炽盛,阴液耗伤证>肝阳暴亢,气阴两伤证的趋势;虚证呈阴竭阳脱证>脾肾气虚、肝肾不足证的趋势.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中医病性证素是痰浊、热盛、血瘀、阳亢、风热等;病位证素是神(脑)、肝、心、大肠等;证候分布是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气虚痰阻证等.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18.
1急性期 1.1风火痰瘀实证为著 若因情志或劳倦过极,使阴愈亏于下,阳易亢于上,则阳亢化风,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之说.或气候变化,使机体气血阴阳失调,内应于肝风,而发为中风.若因痰瘀阻滞,日久化热,复感五志过极或饮食不节化火,从阳而化,热极生风,风火相煽,挟痰瘀上扰清空亦易发为中风.故急性期常以风、火、痰、瘀病理因素相兼为患.但因体质因素或诱因等不同,风、火、痰、瘀之邪偏盛各异.  相似文献   

19.
1 病机与治法研究 目前研究认为,气虚血瘀、瘀毒阻络、肾虚血瘀痰阻、痰瘀阻络是老年脑梗死之病理基础,肝阳化风、气血逆乱是其始因,益气活血、解毒通络、补肾填精、化瘀通络、利水通降及平肝降逆、熄风开窍法是治疗老年脑梗死的基本方法。 1.1 气虚血瘀,脑部脉络受阻,治宜益气活血,疏通脑络 李东垣提出“正虚血瘀”是中风发病的原因。人至老年,诸脏皆亏,正气不足,气虚可以生痰,又能导致血瘀,痰浊与瘀血互结,则致痰瘀互阻,如兼风邪,则易闭阻元神之窍而发中风。陶氏[1]等众医家力倡此说,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基本病理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元回归法对739例首发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辨证分型单个和多个危险因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气虚血瘀为主,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吸烟、饮酒为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与高血压病、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和心脏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吸烟和饮酒、高血压病和吸烟及饮酒这七种危险因素或危险因素组合有相关性,其它证型与危险因素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分别为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和心脏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及饮酒、高血压病、吸烟和饮酒等为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的危险因素,其它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其结论对中风急性期的辨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