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75%)。结肠粘膜T8^+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肠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HLA-DR抗原表达,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肠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紊乱。隔药灸能有效纠正肠粘膜的异常免疫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或和消除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表达,增加T8^+细胞数,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组对照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针灸组60例,痊愈46例,显著进步8例,痊愈率78.3%,总有效率91.7%,激光照射组50例,痊愈27例,显著进步9例,痊愈率54.0%,总有效率72.0%,治疗组的疹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隔药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与免疫学机理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自制中药饼(附子、肉桂、丹参、红花等药),在中脘、气海、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上巨虚等穴位上对41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作隔药灸治疗,总有效率达92.7%,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免疫学观察结果表明:隔药灸治疗后,IBS患者血清IgM含量显著下降,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与T_8 ̄+细胞数目明显上升,T_4 ̄+/T_8 ̄+细胞的异常比值也得到有效地纠正。进一步证明了隔药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邢健莉 《山西中医》1999,15(4):35-35
采用温针法治疗网球肘80例,并设单用针刺治疗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痊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6例,痊愈率为27%,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5.
华蟾素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萍  唐爱 《山西中医》1999,15(1):11-12
选取乙型肝炎病毒指标阳性伴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60例,用华蟾素联合猪苓多糖治疗;Ⅱ组60例,单用华蟾素治疗;Ⅲ组60例,单用猪苓多糖治疗。结果:Ⅰ组痊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Ⅱ组痊愈29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Ⅲ组痊愈26例,有效1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1.7%。ALT复常率Ⅰ组为90.0%,Ⅱ组为53.3%,Ⅲ组为40.0%;HBeAg阴转率分别为70.0%、50.0%、45.0%。3个月随访ALT复常率3组分别为93.5%、51.2%和45.5%;HBeAg阴转率分别为71.7%、53.5%和50.0%。6个月随访ALT正常者分别为94.7%、52.8%和47.1%;HBeAg阴转率分别为76.3%、52.8%和52.9%。提示华蟾素和猪苓多糖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优于单用华蟾素和单用猪苓多糖  相似文献   

6.
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明辰  李成宏 《中国针灸》2008,28(3):194-196
目的:观察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儿随机分为隔药灸纽和药物组,各68例。隔药灸组采用神阙穴隔药灸,药物纽口服思密达。观察平均止泻时间,治疗72小时后粪便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抗原的转阴率,及治疗6天后2组病例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结果:隔药灸组和药物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9.4%、35.3%,总有效率分别为94.1%、7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平均止泻时间,隔药灸组明显短于药物组(P〈0.01);治疗72小时后隔药灸组、药物组患儿粪便HRV抗原转阴率分别为88.2%、69.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且有利于粪便HRV抗原转阴及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黄芪固精饮治疗老年性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相哲 《中医杂志》1999,40(12):726-727
用黄芪固精饮治疗老年性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18例(60%),显效9例(3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10例(33.3%),显效9例(30%),无效11例(36.7%)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黄芪固精饮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西比灵等治疗颈性眩晕108例,设单纯西药治疗104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64例,有效4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痊愈43例,有效5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3%。痊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晶 《山西中医》2000,16(6):34-35
针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脾肾阳虚、寒湿困脾的病机特点,以补益脾肾、渗湿止泻为主针灸治疗30例,并与米雅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80.0%),好转5例(16.55%),无效1例(3.34%),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痊愈15例(50.0%),好转10例(33.33%),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5.93,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应用平痛Ⅱ号肩关节腔注药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肩周炎80例,总显效率93.8%;对照组应用传统药液封闭联合氦氖激光治疗80例及肩丛阻滞松解后口服药治疗80例,结果,总显效率分别为83.8%和82.5%。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A、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A=4.01,X^2b=4,84,P〈0.05),平痛Ⅱ号联合激光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平均痊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tA=3.78,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隔药饼灸对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AS)兔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健康雄性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生菌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9只。空白组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益生菌组予高胆固醇饲料+乳杆菌喂养,隔药饼灸组喂食高胆固醇饲料同时予隔药饼灸,取穴Ⅰ组为“巨阙”、双侧“天枢”“丰隆”,Ⅱ组为双侧“心俞”“肝俞”“脾俞”,2组穴位隔日交替施灸,连续8周。ELISA检测兔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变化,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增加(P<0.01),腹主动脉内膜受损,可见明显脂质沉积及斑块;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组和隔药饼灸组兔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减少(P<0.01),腹主动脉内膜结构损伤有不同程度改善。α多样性结果表明,隔药饼灸可调节AS兔肠道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β多样性结果显示,隔药饼灸对肠道菌群具有良性调节作用;物种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隔药饼灸...  相似文献   

12.
隔八珍饼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索穴位、药物和艾灸的综合功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隔八珍饼灸五脏背俞穴治疗组30例和清艾灸五脏背俞穴对照组30例。结果 经过3个疗程共计36次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隔八珍饼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本病疗效优于清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造模,连续21d。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施灸穴位均分为Ⅰ组("肝俞""脾俞""胃俞")和Ⅱ组("章门""期门""中脘"),两组穴位隔日交替,每穴连续灸4~5壮(约30min);逍遥散组及多潘立酮组按1mL/100g分别灌服逍遥散水煎剂和多潘立酮水溶剂。分组治疗14d后,通过观察大鼠胃肠对营养性半固体糊的排空情况检测胃排空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结束后,各治疗组大鼠胃排空率较模型组上升(P0.01),但各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的5-HT、DA、NE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含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隔药饼灸、逍遥散均能显著增加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5-HT、DA、NE含量,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提高大鼠胃排空率,达到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艾炷灸、多潘立酮对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灸法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脾组织形态学、胸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艾条灸组4组,每组10只。除去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艾条灸组均连续7天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 mg·kg-1,制备免疫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隔药饼灸组用六味地黄汤组方药物制成的药饼放置在“神阙”、“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上,以线香点燃置于药饼上的制备好的艾炷,燃尽更换,每穴连灸5壮;艾条灸组施以艾条灸,将自制的与5壮艾炷量相等的小艾条放置于上述穴位,燃尽即止;均隔日灸,共灸10次。空白组、模型组相同时间均绑缚固定到兔台上,不予干预。干预结束后次日,对动物进行称重、麻醉,取动物脾脏、胸腺,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并计算脾脏指数。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 < 0.01);脾脏白髓面积缩小,红髓内有较多色素沉积;胸腺皮髓界限不清,皮质淋巴细胞减少。与模型组比,隔药饼灸组和艾条灸组的脾脏指数明显下降,其中隔药饼灸组(P < 0.01),艾条灸组(P < 0.05);隔药饼灸组脾脏白髓面积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细胞增多,红髓内色素沉积较少;胸腺结构恢复,皮髓界限清楚,皮质淋巴细胞增多。艾条灸组部分脾脏的白髓面积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细胞较密集,红髓内有出血和色素沉积;胸腺皮质淋巴细胞较密集,皮髓界限清。结论 不同灸法都有调节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的作用;还能改善因免疫抑制导致的脾组织、胸腺组织的受损情况,提高免疫抑制兔的免疫功能;且隔药饼灸组改善的效果要优于艾条灸组。  相似文献   

15.
隔药饼灸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晓燕 《中国针灸》2003,23(1):3-11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设治疗组34例,采用隔药饼灸疗法;药物组32例,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正常对照组35例,观察正常甲状腺指标。按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正常两种状态进行分析。结果:隔药饼灸能有效纠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力功能(P<0.01)。结论:隔药饼灸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隔药灸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隔药灸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隔药灸治疗血瘀型KOA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血瘀型KOA患者70例(共98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三七饼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d,1次顿服,连服20d。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和远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改善疼痛积分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隔三七饼灸治疗血瘀型KOA疗效确切,综合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治疗,是一种防治KOA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 对43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采用隔药饼灸关元、次谬结合竺刺关元、子宫穴、次修、足三里、地机、三阴交、太冲治疗。结果 43例患者治愈14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1.4%。结论 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血清TNF-a、sTNFR-Ⅰ、sTNFR-Ⅱ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制备大鼠克罗恩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并与正常大鼠作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a、sTNFR-Ⅰ、sTNFR-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D大鼠血清YNF-a显著升高、sTNFR-Ⅰ和sTNR-Ⅱ无显著变化.经隔药灸和电针治疗后血清TNF-a水平显著降低,sTNFR-Ⅰ和sTNFR-Ⅱ无显著变化.CD大鼠结肠组织的炎症病变和异常的组织结构在隔药灸、电针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隔药灸与电针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TNF-a的含量,该作用可能是隔药灸与电针治疗C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隔附子饼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奎  杨骏  沈德凯 《中国针灸》2008,28(2):87-90
目的:通过研究隔附子饼灸对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共80膝,随机分为隔附子饼灸组41膝,穴取内膝眼、犊鼻、阴陵泉等;西药组39膝,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结果: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积分隔附子饼灸组治疗前(37.41±6.61)分,治疗后(9.37±8.15)分;西药组治疗前(37.64±6.00)分,治疗后(12.05±8.83)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积分为(11.71±8.69)分,西药组为(15.95±9.96)分,隔附子饼灸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63.4%,西药组为48.7%;但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56.1%,后期综合疗效优于西药组的33.3%(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法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疗效理想,后期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20.
隔药饼灸天枢穴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方法采用隔药饼灸天枢穴治疗寻常痤疮62例,并进行分析。结果隔药饼灸治疗寻常痤疮总愈显率为83.9%,病程1年以内患者愈显率、治愈率(94.4%、50.0%)明显优于病程1年以上者(69.2%、7.7%)(均P〈0.01)。肠胃湿热型患者的愈显率优于肺经风热型(P〈0.05)。结论寻常痤疮患者越早治疗,疗效越好,且肠胃湿热型患者疗效优于肺经风热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