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丽岩  周福荣 《首都医药》2009,16(14):40-4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案对初诊断Ⅱ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05例初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口服药物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口服药物使用常规降糖药物,均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2h血糖(1h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ns)、C-肽(C-P),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结果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ns)、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口服药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尽快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减轻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婧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0-20,23
目的:评价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SF(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胰岛B细胞功能显著恢复,减轻糖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变化的比较.方法 对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两组,即胰岛素治疗组及口服药物组,检测治疗前及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OGTT实验,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β细胞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及△I30/△G30.结果 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C肽、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及△I30/△G30均明显上升,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以上指标降低,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应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变化的比较。方法对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两组,即胰岛素治疗组及口服药物组,检测治疗前及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OGTT实验,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β细胞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及△130/△G30。结果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C肽、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及△130/△G30均明显上升,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以上指标降低,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也应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应用甘精胰岛素组,强化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C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空腹血糖、C肽,餐后2h血糖、C肤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的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组对降低空腹血糖更有效。结论甘精胰岛素能有效控制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6.
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状态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69例糖化血红蛋白(HbA,c)相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Ⅰ组,78例)、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Ⅱ组,91例)。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餐后2hC肽、24h尿白蛋白定量(UAER),并分析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2hPG显著高于Ⅰ组(P〈0.01),餐后2h胰岛素与餐后2hC肽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慢性并发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平(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显著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C肽,2h C 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HbA1c、空腹C肽和2hC肽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bA1c、空腹C肽和2hC肽的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高血糖症状,缓解胰岛素抵抗,保护B细胞,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 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胰岛素血症组96例和正常胰岛素组9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并利用空腹C肽值计算稳态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OMA-β细胞分泌指数.结果 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胰岛素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正常胰岛素组明显升高,稳态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OMAβ细胞分泌指数高于正常胰岛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所引起的血糖波动,系医源性胰岛素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对β细胞分泌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已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而血糖控制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胰岛素治疗日剂量大于50单位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8 mg,qd,对照组继续胰岛素治疗,治疗16周,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lns)、C肽水平及胰岛素日剂量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Flns、C肽水平,胰岛素日剂量也明显减少(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组(治疗组)40例; 口服降糖药物组(对照组)40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C肽、体重指数指标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强化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满意,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和体重指数下降,空腹 c肽水平升高,而且脱离胰岛素治疗后监测血糖控制满意.口服降糖药物组空腹血糖等各项检测指标有改善,但与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糖毒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能延缓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 8例患者的血糖均逐步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明显改善,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约31.25%~53.33%。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可以起到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多针注射法强化治疗,三餐前给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达标,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结果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达到强化降糖作用,同时可以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利于患者血糖长期达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空腹血糖(FPG)≥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的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2周严格血糖控制。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75g葡萄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结果经短期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现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对初诊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每天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 h PG)、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BG、2h PG、空腹C肽、HbAlc均明显下降,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P<0.01).结论 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素细胞功能,迅速控制高血糖,治疗时间短,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预混30R治疗,另一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4个月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餐后两小时血糖明显降低(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较初始治疗时明显降低(P〈0.05),总低血糖发生率、糖尿病治疗月平均费用明显增加(P〈0.05),BMI、空腹C肽、OGTT2h C肽无明显变化。预混30R组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门冬胰岛素30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比较,患者HbA1c、空腹血糖、BMI、空腹C肽、OGTT2h C肽无明显差异。门冬胰岛素30组三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每日胰岛素用量较预混30R组低(P〈0.05),而治疗月平均费用较高(P〈0.05)。结论预混30R胰岛素注射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是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血糖,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费用较单用口服降糖药高。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优于预混30R,且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更少,但费用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胡文  刘芳  俞伟男 《安徽医药》2011,15(2):220-22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长期缓解的影响。方法选择67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ns组)和胰岛素强化+吡格列酮治疗组(Ins+Pio组)。治疗4个月后:(1)记录胰岛素强化所用时间。(2)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水平。(3)ELA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Visfatin)的变化。结果 (1)Ins+Pio组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间较Ins组短(P<0.05)。(2)随访3月后Ins+Pio组缓解率高(P<0.05),且Ins+Pio组缓解者中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低于Ins组缓解者,HOMA-β高于Ins组缓解者(P<0.05);Ins+Pio组缓解者Visfatin治疗前后变化大(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缩短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间,增加长期缓解机会。这种作用与Visfatin浓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胰岛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在8~16mmol/L,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释放试验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FPG、2hPG、HbAlc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空腹C肽、餐后2hC肽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T2DM患者能降低FPG、2hPG、HbAlc,明显改善受损的胰岛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强化治疗,并探讨改善B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50例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并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做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空腹C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值均恢复到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oma-β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oma-I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糖毒性的解除和胰岛细胞休息学说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岳晓云  胡多亚  邓大同  王佑民 《安徽医药》2012,16(11):1636-1637
目的了解有无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问的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参数的差别。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无临床症状的51例,有临床症状的59例,测定BMI(体重指数),血压,Tch(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HbAl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血糖,餐后C肽等参数,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功能指数,同时计算曲线下血糖面积和曲线下c肽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曲线下面积高于有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有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C肽曲线下面积高于有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较有症状患者有更高的血糖水平和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临床上应更加关注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