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病,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及骨质疏松,致骨折粉碎,波及关节面。近年来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研究深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中远期疗效影响最大的是桡骨短缩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为恢复桡骨长度,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桡骨头骨折在肘部骨折中约占17%-19%,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头切除和桡骨头置换术等,文献报道各有其适应征和优缺点。笔者自1997年4月至2002年7月期间.用桡骨头切除术治疗成人严重桡骨头骨折无法进行复位内固定患者13例。经长约5.5~10年的随访.对患者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桡骨头骨折是成人常见的肘部损伤,临床上对无移位的桡骨头骨折通常予以石膏外固定,对粉碎性骨折往往采取桡骨头切除的方法以改善功能[1]。笔者自2002年8月~2009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钛螺钉结合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河北省骨科医院尺桡骨骨折病例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由8人组成的调查组入医院影像资料室和病案窜调集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全部尺桡骨骨折病例,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的登记,对尺桡骨骨折的流行特征及2年半来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河北省骨科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共收治尺桡骨骨折病例6430例,其中男3885例,女2545例;左侧3327例,右侧3147例,其中包括双侧同时骨折者44例.少年儿童多见,骨折以跌倒扭伤为主;尺桡骨骨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0~10岁儿童为发生尺桡骨骨折的高峰年龄;时间上来看,2年半间本院尺桡骨骨折患病率总体上保持平稳趋势(P>0.05),男性尺桡骨骨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年均下降,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桡骨骨折发生季节分布结果表明,冬季是尺桡骨骨折的高发季节.结论 河北省骨科医院尺桡骨骨折病例2年半来呈平稳趋势,预防的重点人群为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及骨质疏松,致骨折粉碎,波及关节面。近年来,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深入研究,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中远期疗效影响最大的是桡骨短缩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恢复桡骨长度。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类法可分为三种类型I型:桡骨头骨折无明显移位;Ⅱ型:桡骨头骨折压缩或移位不超过2mm;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对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目前不少学者提倡桡骨头切除,但术后患肢乏力,前臂旋转受限或肘外翻等并发症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16例桡骨头Ⅲ型骨折切复内固定保持大致解剖复位,术后经长期随访观察,并发症较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1年10月~1997年10月共收治桡骨头骨折72例,通过对原始记录及X线片的复习。明确符合MasonⅢ型骨折且一期行内固定术的患者共有20例,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肘关节造影在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15例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儿童,男11例,女4例;年龄3~11岁,平均9岁。术中行肘关节造影来观察桡骨头与关节囊的位置。通过手术打开关节囊,来证实桡骨头的脱位性质。采用尺骨近端截骨复位桡骨头,钢板螺钉固定截骨断端治疗。结果通过肘关节造影,12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内,3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外。打开关节囊,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没有瘢痕组织,桡骨头凹浅平;而创伤性脱位的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有明显的瘢痕组织,桡骨头凹明显。其中8例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病例桡骨头均位于关节囊内。7例创伤性脱位中4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内,3例位于关节囊外。经过9个月至3年8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术后没有桡骨头再脱位或半脱位情况发生。结论肘关节造影对于鉴别诊断桡骨头脱位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尺骨近端截骨是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尺桡骨截骨旋转矫形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0年8月-2004年6月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5例(9侧),对严重畸形(旋前70°~110°)7侧,行尺桡骨截骨旋转矫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8~64个月,平均35个月.截骨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5周,无矫正丢失,前臂固定于旋前20°~25°的位置,患儿对目前手功能自觉满意.结论 尺桡骨截骨旋转矫形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应用鹿瓜多肽对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对桡骨远端骨折再移位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桡骨头骨折是常见的肘部损伤,在肘部骨折中约占17%~19%。随着对桡骨小头在肘关节外侧柱稳定性作用重要性的认识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肘关节功能恢复要求的提高,对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以前的石膏外固定及桡骨小头切除,而主张尽量采用手术内固定来保留桡骨小头及颈部。我科自2002年6月~2004年6月,对11例成人桡骨小头骨折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6~48岁,平均37岁。左侧桡骨头骨折6例,右侧5例。骨折类型按Mason分型:Ⅱ型4例,Ⅲ型7例;均为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松开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外固定架关节对桡骨远端放射学指标的影响,探讨松开外固定架关节时间及对桡骨远端粉碎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共32例,采用外固定架及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术后2周松开关节,通过透视及X线片,在松开后次日,1、2周监测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等放射学指标,测量并记录松前及术后12周的数据。[结果]平均随访7.5个月,将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等放射学指标数据作配对t检验,松前及术后12周的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采用带关节外固定架固定或联合有限内固定,在严密监视下早期松开关节功能锻炼对各角度没有明显影响,鼓励早期功能锻练。  相似文献   

12.
桡骨小头骨折是很常见的损伤,约占肘部损伤的20%.目前对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缺乏满意的方案.笔者自2006年9月~2007年11月,对16例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BOLD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四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常导致复位后再丢失及骨折塌陷,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法来恢复关节面的完整和桡骨远端的解削.特别对功能要求高的年轻患者,应当进行更积极、适当的治疗.2007年3月至10月我科采用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18例(18肢)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严重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11例。术后随访1~6年。通过MEP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肘关节屈曲18~135°。前臂旋后平均79°,前臂旋前平均81°。MEPS评分:优5例,良4例,一般l例,差1例。1例出现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结论桡骨小头置换术治疗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桡骨茎突部腱鞘炎是常见的腕部疾病,临床主诉为局部疼痛,运动障碍,部分病例疼痛对劳动及生活影响较大.本文总结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9月,局部腱鞘内封闭治疗343例桡骨茎突部腱鞘炎的治疗观察结果,旨在探讨治疗桡骨茎突部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是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7%[1]。本院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了手术复位,2003年3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桡骨旋转截骨术及尺、桡骨双旋转截骨术在治疗大龄产瘫前臂旋前畸形后遗症的价值. 方法 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对20例产瘫前臂旋前畸形后遗症患儿,施行桡骨单纯桡骨旋转截骨(5例)、尺、桡骨双旋转截骨(15例)等两种术式,并经术后6~54个月(平均25个月)的随访.本组前臂功能以旋前位角度和自觉功能的改善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本组15例行尺、桡骨双截骨患儿中14例功能及外观明显改善,1例出现旋后畸形;5例行单纯桡骨旋前截骨者,术后3例功能及外观均获得改善,随访6个月、8个月后,其中合并桡骨小头脱位2例因疗效不佳行尺、桡骨双截骨,本组20例患者未出现骨不连.结论 单纯桡骨旋转截骨矫形手术在产瘫前臂旋前畸形后遗症无桡骨小头脱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尺、桡骨双截骨术在前臂旋前畸形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后遗症中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8.
成人桡骨近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采用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成人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提供桡骨近端的解剖依据,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在32副成人干燥桡尺骨标本上,对桡骨近端、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之间的动态关系等,进行观测。1988年1月~1998年3月,采用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粉碎性桡骨头骨折11例,按照Mason标准分型,桡骨头Ⅲ型骨折9例,Ⅳ型骨折2例。结果桡骨近端长度平均为41.6mm。桡骨颈干角为164°。在前臂中立位、最大旋前位和最大旋后位时,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的接触弧度和非接触弧度分别平均为69°,108°,45°和138°。全部病例随访1年8个月~3年2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5个月。按照Broberg和Morrey标准进行综合评定,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1988年以来,我们对4例桡骨远端巨细胞瘤,采用桡骨远段切除,带滑膜游离腓骨近端移植重建桡骨缺损的手术方式,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典型病例 患者,男27岁。因右前臂远端肿痛1年,于 1993年10月28日入院。查体:右前臂远端肿胀,腕关节尺偏畸形,腕桡侧膨隆,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压痛明显,关节屈伸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右桡骨远端有4.5cmX3.0cm膨胀性泡沫样改变,桡骨远端背侧骨皮质破坏,无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诊断:右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术中见桡骨远端骨皮质膨胀性破坏,桡腕关节软骨面完…  相似文献   

20.
由于桡骨头移位骨折复位固定后临床效果差 ,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桡骨头切除术 ,但桡骨头切除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力学改变和继发症状、体征 [1 ,2 ] 。因此 ,从 194 1年以来陆续有许多学者采用多种材料和形式的人工桡骨头置换术 ,治疗桡骨头移位骨折 ,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3] ,我院 2 0 0 2年引进L ima公司法国第三代组合式解剖型人工桡骨头 ,治疗桡骨头骨折脱位 1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予报道并就其有关问题加以讨论。1 材料与方法1.1  L ima第三代组合式解剖型人工桡骨头假体特点1.1.1 桡骨头假体头、颈、柄三段组合式设计 ,每段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