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尿管异位于阴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院自1980~1998年共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并结合国内文献对其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3(6)/(12)~7岁,平均4(6)/(12).主要症状为既有正常的排尿又持续尿滴沥伴外阴湿疹.7例中重复肾双输尿管4例,异位开口的输尿管全部来自于上部肾盂,1例上部肾功能严重不良,3例为单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可找到异位开口.全部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显示清楚2例,不显影1例,显示造影剂淡、形态不规则的上肾部肾盂及清晰但短小而向下外移位的下肾部肾盂3例,仅显示清楚但短小而向下外移位的下肾部肾盂1例.经异位开口插管成功造影1例.B超检查显示重复肾输尿管4例.7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切除发育不良的肾及输尿管,1例切除发育不良的重复肾的上肾单位及其输尿管,5例行输尿管膀胱抗返流吻合术.术后排尿正常,无尿液滴沥.  相似文献   

2.
患儿 ,女 ,1 3岁 ,持续性溢尿 1 3年。生后即发现会阴部持续性溢尿 ,同时有正常排尿 ,1 2岁时在当地人民医院就诊 ,经下行造影及尿道造影诊断“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重复尿道”,并行“尿道畸形切除术”,但术后仍溢尿。 2 0 0 2年 1月转诊我院 ,入院时检查 ,大阴唇左侧靠近尿道外口处有一细小瘘口 ,直径约 2~ 3m m,有尿液溢出。体检未见异常。B超 :左肾大小形态正常 ,回声均匀 ,左肾上盏轻度扩张 ,右肾、膀胱及双侧输尿管未见异常。 MRI检查 :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并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 ,其中两侧重复肾均位于双侧正常肾脏的内上方 …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口异位为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常伴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正常输尿管四位于膀脱三角区,而异位输尿管口常位于尿道、阴道或前庭部。近11年来共诊治输尿管口异位4例,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岁,最大15岁,其中输尿管口异位3例,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经X线造影及手术证实。4例异位开口中3例并发重肾,双侧重肾并发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治疗结果:1例重肾的输尿管与膀胱吻合.重肾伴输尿管切除2例,双侧重肾切除,其开口异位及囊肿残留。本组互例术前忽略潜在膀脱颖功能失调,术后仍有漏尿,余3例均经手术治愈出院。讨…  相似文献   

4.
<正>输尿管口异位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常与重肾或发育不全肾同时存在,我院自1983~1992年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7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35岁,左侧6例,右侧1例,异位输尿管口的位置:宫颈内1例,左右侧穹窿部各1例,阴道侧壁3例,外阴道前庭1例。5例进行排泄性尿路造影及膀胱镜检查,2例仅作排泄性尿路造影,3例作异位管口的逆行造影,结果如下: 1例肾盂肾盏两侧均正常,肾脏的位置亦正常,但伴有骶1—2隐裂;1例右肾显影正常,左肾延迟至六十分钟才显影肾小盏  相似文献   

5.
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是较少见的畸形,我院自1976~1987年共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女13例,男1例。年龄3~10岁。左侧异位开口10例,右侧3例,双侧性1例。异位开口输尿管类型:单侧重肾双输尿管畸形n例,双侧重肾双输尿管1例,单侧单一输尿管2例。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输尿管开口异位症临床较少见,我们收治7例,均为女性。8个月者1例,2、3、5、7、9、11岁各1例。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伴单一输尿管开口异位5例,单肾单一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5例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中,2例异位输尿管引流肾脏表现为肾盂积水,3例表现为肾发育不良。4例行半肾切除,3例行全肾切除。2 讨论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系一先天性泌尿系畸形。输尿管开口异位症的诊断:即成泡尿并滴尿。体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与CT增强扫描同时进行在儿童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病儿24例,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IVU)+CT增强扫描。结果检查显示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右重肾、右巨大输尿管积水并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单侧双肾盂并双输尿管4例;单侧双肾盂双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肾盂输尿管交接处梗阻7例;巨输尿管6例,其中2例并输尿管反流;盆腔异位肾、前列腺囊、后尿道瓣膜各1例。结论IVU+CT增强扫描同时进行,有利于连续完整地记录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影像表现,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我院收治7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皆为女性,年龄3~17岁;自幼有尿失禁兼有正常排尿。异位开口于前庭者6例,尿道1例;异位口插管逆行造影者5例,见重复肾盂和扩张、扭曲的输尿管。静脉尿路造影6例,显示重复肾盂者5例,1例重复肾未显影,仅见患侧肾影较对侧肾影为小。手术治疗左侧5例,右侧2例。手术方式采用输尿管膀胱吻合3例,输尿管膀胱吻合+输尿输端侧吻合1例,重复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成像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报告 例 1女 ,2 2岁 .因正常分次排尿间有尿滴沥 .查体见 :尿道外口旁有尿液溢出 ,似有一小孔 .超声、分泌造影显示右侧重复肾 .因逆行异位开口插管未成功 ,进行核磁水成像检查 ,显示右侧双肾盂及输尿管伴异位开口于膀胱后方 (未与膀胱连接 ) ,异位输尿管全程扩张 ,直径约 4 .4cm .临床诊断右重复肾上组肾及输尿管扩张 ,输尿管异位开口 ,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 .硬膜外麻醉下行探察术 ,见右侧重复输尿管 ,其一高度扩张 ,直径 4 .4cm ,行右侧重复肾上组肾切除术后痊愈出院 .例 2女 ,8岁 .因正常分次排尿期间有持续滴尿入院 .尿道…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3岁.反复尿频、尿急、排尿不畅2年就诊.B超检查示双肾积水,膀胱变形.X线腹部平片(KUB)及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表现:双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中上段明显扩张、积水.双侧输尿管中下段拉长、变细,以上平面输尿管迂曲、堆积.膀胱显影延迟,颈部变细、拉长,底部上移,达骶髂关节平面以上约9 cm,整个膀胱形状呈"倒葫芦"状).  相似文献   

11.
张洋  孙发  唐开发  钟传华  王鹏飞 《重庆医学》2016,(25):3534-3536
精囊囊肿由Smith于1872年首先报道,发病率较低,约为0.005%[1].精囊囊肿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以先天性为多见.先天性精囊囊肿常伴有其他泌尿系畸形.双输尿管双肾盂畸形是肾和输尿管先天发育畸形,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胚胎早期有2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肾胚基所造成,但肾质仍融合为一体.输尿管开口异位是指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外,常发生在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2014年3月本院收治1例先天性精囊囊肿、先天性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和右输尿管管口开口异位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34例经静脉肾盂造影确诊为肾输尿管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多体位多切面的扫描,仔细观察患者双侧肾的大小形态,以及有无积水等,观察双侧输尿管的走形、是否有积水以及仔细寻找输尿管的开口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输尿管开口。结果:经超声检查后,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可诊断输尿管畸形,单侧26例,双侧6例。其中12例患者为重复肾合并肾盂输尿管积水及扩张,10例患者为重复肾合并肾结石,10例合并异位肾输尿管开口。12例合并肾盂输尿管积水患者更容易做出诊断,彩超能更清晰的显示积水的肾盂和输尿管以及积水的具体部位。10例患者合并异位输尿管开口患者,其中8例为女性患者,异位输尿管开口部位分别为阴道前庭、膀胱颈附近、尿道外口和阴道壁;2例患者为男性,其开口部位为后尿道。超声诊断肾输尿管畸形的敏感度为94.12%,符合率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超声对于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黄龙全 《广西医学》2002,24(8):1321-1321
先天性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少见 ,我院泌尿科于 2 0 0 1年 4月收治 1例 ,并进行了抗返流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 ,2 6岁 ,因反复腰部胀痛 ,伴尿频、尿痛 2年 ,加重 4天入院。查体 :生命征正常 ,体弱 ,心肺 (一 ) ,双肾区饱满 ,轻叩击痛。腹软 ,无压痛 ,未扪及包块 ,耻骨上区压痛 (± ) ,尿道外口无红肿。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无异常 ;尿常规 :WBC++/HP;血生化 :BUN4.1 6mmol/ L,Cr76.8μmol/ L。静脉肾盂造影 :两侧肾盂肾盏积水扩张呈棉团状显影 ,双侧输尿管迂曲、扩张 ,管径最宽约 1 .4cm,两侧输尿…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异位开口比较少见,我们收集两院自1987年以来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例,均经手术证实,就其X线诊断作分析报道。1临床资料12例均为女性。年龄3~14岁,平均6岁。其中8倒排尿有不自主滴尿;2倒尿流方向异常伴会阴部皮肤湿疹;2例有腰痛、尿急、尿频等症状。异位开口于阴道、尿道各4例;开口于阴道前庭、子宫各2例。8例合并有双输尿管重复畸形,4例单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为肾发育不良。2X线表现静脉肾盂造影(IVP)有以下表现①一侧肾脏不显影2例,IVP仅示左肾代偿性肥大,紧区无肾影,2例延时摄片L5横突处示一2cm×2cm的片状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15.
王继征  李鹏 《中原医刊》2000,27(7):32-3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是原发性肾积水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自1981年1月至1999年8月共收治33例患者,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治疗30例,34侧,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6月~54岁,平均16.2岁,双侧病变4例,占12%。上腹部肿块17例,疼痛23例,血尿2例,并发肾结石3例。全部病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18例患肾未显影,其余均显影延迟,肾盂、肾盏有不同程度的积水,逆行肾盂造影10例,肾盂穿刺造影21例,显示肾盂肾盏扩张,U…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6岁。2年前因右腰痛,用力咳嗽、睡眠时有尿失禁而前来就诊。B超检查:右肾局限性积水Ⅱ°。肾盂排泄造影:右侧双肾、双输尿管,一根输尿管下段入膀胱处显影不清,左肾正常。膀胱镜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尿道外口正常,膀胱镜插入顺利,左侧管口正常,右侧可见双输尿管口,一个位于正常位置,另一个位于膀胱颈部,伴有扩张。双管口分别插入输尿管导管行造影检查。诊断:右重复肾、完全重复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治疗:电切镜下行位于膀胱颈部的下位输尿管口切开术。术后随访2年,右腰痛及尿失禁消失,右肾积水Ⅰ°。讨论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  相似文献   

17.
儿童异位输尿管开口的MRU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对异位输尿管开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平均年龄4.5岁女患儿行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CT或膀胱镜插管造影检查,同时全部行MRU检查. 结果:B超检查17例,发现发育不良小肾脏3例,单侧肾脏缺如1例,重肾及输尿管积水12例,未见异常1例;IVU检查7例,其中3例肾积水,未显影或显影不清4例.CT检查14例,3例发现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及扩张的输尿管,11例重复肾上位肾积水.膀胱镜检查5例,其中2例发现异位开口;从异位开口插管造影,只显示输尿管扩张段.所有患者行MRU检查,均发现重复肾、异位输尿管形态走行和异位输尿管开口.结论:MRU具有非侵袭性、无肾功能依赖性、能较好地显示尿路解剖情况等优点,其三维结构可展示上尿路病理解剖改变,可作为B超及IVU等未能明确诊断的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首选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尿路造影(MSCTU)在儿童输尿管异位开口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临床证实存在输尿管异位开口并做MSCTU的患儿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MSCTU扫描图像,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开口部位做出判断,并以临床随访结果(手术结果、膀胱镜检查结果、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U的正确诊断率。 结果 MSCTU示:13例单纯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中1例MSCTU图像上判断为前庭,但异位开口逆行造影显示为阴道部;31例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患儿中,1例左侧重复肾患儿上肾部及下肾部输尿管均扩张积水,MSCTU仅诊断为肾积水,未能显示双输尿管及其开口情况,余30例患儿MSCTU对异位输尿管侧别、开口情况的诊断与随访结果一致。1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发育不良小肾脏的患儿中1例患儿异位输尿管中度扩张、末端开口较低,MSCTU诊断为膀胱低位开口,但手术证实为输尿管囊肿;另外1例患儿MSCTU显示输尿管未正常开口于膀胱,但异位开口位置显示不明,临床随访结果显示该患儿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尿道。从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层面分析,MSCTU正确判断56例,正确率为93.33%(56/60)。 结论 MSCTU对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所属肾段及周围解剖结构的显示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儿童输尿管异位开口术前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输尿管从下腔静脉的背后绕至其内侧,再从前方回到正常路线,而下行达膀胱时称腔静脉后输尿管(Retrocavalureter)。笔者遇到一例,现予报告。患者,男,40岁,工人,住院号442403。患者因无痛性间断性肉眼血尿四月余,伴腰酸乏力,劳累后症状加重而入院查体。仅双肾区叩痛,余无异常发现。化验见尿呈红色,混浊,红细胞(?)白细胞(?)。膀胱镜检查正常。X 线检查腹部平片双肾区双侧输尿管及膀胱未见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右侧肾小盏呈杵状,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中段输尿管显影不清。逆行肾盂造影:右侧肾小盏呈杵状且相互重叠,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  相似文献   

20.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小儿泌尿系统较少见的先天发育畸形,我科从1978~1996年共收治1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输尿管异位开口16例均为女性,年龄3~12岁。12例并一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其中1例伴对侧异位肾;2例并双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1例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