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家专利文献中治疗癫痫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为癫痫药物新药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收集治疗癫痫的中药复方专利,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和Excel软件对其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分析,获取用药规律及核心配伍结构。结果:纳入中药复方专利401首,涉及中药840味;单味中药石菖蒲(162次,40.40%)、天麻(146次,36.41%)、全蝎(123次,30.67%)出现频率位居前3;高频药物主要归脾、心、肝经,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其中,安神药和熄风止痉药比例最高,聚类分析分为6类。结论:临床治疗癫痫应多注重熄风止痉、安神开窍、理气化痰药物的配伍应用,辅以补虚扶正、活血化瘀、平肝潜阳等药物;选方可以二陈汤、定痫丸、钩藤饮、至宝丹、白金丸等方剂进行辨证化裁。  相似文献   

2.
古医籍《内府秘传经验女科》是明代名医龚廷贤在1716年为治疗妇科疾病所撰的妇科著作。通过对该古籍所载53首中药内服复方,涉及132种中药,用药总次数为505次的药物、药类的频数、频率进行分析,得出药类依次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为主,累计频率为80.00%;药味以甘、辛、苦为主,累计频率为86.76%;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累计频率为94.57%;归经以脾、肝、心、肺、胃、肾为主,累计频率为88.61%。因而,临床治疗使用核心药主要为当归、甘草、川芎、白茯苓、白芍、人参、白术、生姜、陈皮、黄芩。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等中药运用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分析中药干预青光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1993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干预青光眼的中药专利,将专利号、中药组方录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处理后,采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128项中药专利,涉及中药459味,累计使用频次1,736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17味。(2)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最多,共175味(38.13%),五味以甘味最多,共183味(39.8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173味(37.69%)。(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枸杞子38次(2.19%)、石决明38次(2.19%)、菊花35次(2.02%)、甘草33次(1.90%)、决明子31次(1.79%)。(4)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和清热药最多,各4味(23.53%),其次为解表药和利水渗湿药各3味(17.65%)、平肝熄风药2味(11.76%)、活血化瘀药1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用药规律,为肝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数据库,使用Excel2019、Clementine 12.0和SPSS 21.0等软件,对中医药治疗肝损伤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以及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144首,涉及中药214味,高频药物21味,其中柴胡、甘草、白术、茯苓、丹参、茵陈使用频次较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最为常见;药味以苦、甘为主,药性以寒为主,多归脾、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9种关联强度高的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4种药物组合。结论 现代中医治疗肝损伤以调和肝脾、扶正补虚为主,常使用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性味多为苦寒,主入脾、肝经,并辨证配伍清热、活血化瘀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数据库,获得中药复方治疗非重型AA的专利数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建立专利组方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后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核心复杂共现网络;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及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频数统计、系统聚类及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1994年12月至2021年11月治疗非重型AA的中药复方专利共265项,涉及中药560味,用药总频次3 399次。分析出高频(频数≥30次)中药28味,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为当归。对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进行分析,以补虚药使用最多,性味以温、甘为主,多归肾、肝二经;得到常用对药为“何首乌-黄芪”,置信度较高的角药组合有“何首乌-阿胶-黄芪”“何首乌-熟地黄-黄芪”...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经验复方并分析其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将符合标准的中药治疗PBC经验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分类,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中药物分类、使用频次、四气五味、药性归经进行演算并分析;同时运用R语言编程技术(V4.2.1)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9篇,挑选出中药复方137首,中药197味,药物分类频率较高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性寒味苦类药居多,归经以肝经为主,脾经次之。聚类分析获得功效分别为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四个药物组方。结论:PBC临床表现复杂,但其临床治疗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其治法与药物组方均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为主,以调和肝脾为主线贯穿全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文献对中医治疗尿道结石用药规律的进行研究。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5-2012年涉及尿道结石中医处方用药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中医药治疗尿道结石文献209篇,涉及内服复方209首,中药234种,总用药次数为1843次。所用中药种类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消食药、泻下药为主,占总用药的86.43%;药味以甘、苦、辛、淡为主,累计频率达86.67%;药性以寒、平、温为主,累计频率达93.08%;归经以肝、膀胱、脾、胃、肾、肺、心为主,累计频率达83.67%。结论临床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等中药运用较多,核心单味药依次为金钱草、甘草、滑石、海金沙、车前子、石韦、川牛膝、冬葵子、鸡内金、木通等。  相似文献   

8.
孟明洋  梁卓 《新中医》2018,50(1):151-154
目的:分析中医方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研究其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法:检索1977-2016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收集整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效的文献,摘录中药复方212首建立数据库,以IBM SPSS Modeler软件基于关联规则,通过Apriori算法,分析212首方剂中药和药类、药物归经的使用频次及用药规律。结果:处方中药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丹参(80次,41.9%)、赤芍(78次,40.8%)、王不留行(70次,36.6%)、败酱草(67次,35.1%)、车前子(66次,34.6%);排名前5位的高频药物类型依次为清热药(515次,25.28%)、活血化瘀药(511次,25.09%)、利水渗湿药(357次,17.53%)、补虚药(301次,14.78%)、理气药(130次,6.38%);排名前3位的高频药物归经类型依次为肝经(1275次,23.80%)、胃经(704次,13.14%)、肾经(638次,11.91%)。在关联规则中,符合支持最小置信度(10%)和支持度(75%)的3味药、4味药关联规则分别为13条、4条,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是以上规则常见药物组合。结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益肾通络为辅。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不孕卷》中不孕症的用药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不孕卷》中治疗不孕症的有效经验方,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收录59位古今名医治疗不孕症的方剂222首,中药238味,总用药频次为2511次,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当归、白芍、川芎、香附、熟地黄。排前5位的功效种类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中药药性以温为主,其次为平、寒性;药味以甘为主,其次为辛、苦味;归经以肝、脾、肾、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出高频关联药对16条,中药因子分析出6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出5个聚类方。结论:《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不孕卷》所载历代医家治疗不孕症多以活血化瘀、补肾养血、疏肝行气、燥湿化痰为法,尤其重视从血论治,常以四物汤为基础方,为后世医家治疗不孕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药内外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的方剂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AG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收集自建库至2022年2月18日与AGA有关的中医药文献,运用IBM SPSS Modeler、IBM SPSS Statistics 26.0等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83篇文献,获得内服方药178首,外用方药56首,内服单味药188味,外用单味药124味。内服单味药应用频次前3位分别为何首乌、茯苓、丹参,性味归经统计分析多性寒、味甘、归肝经,功效分析多为补益药,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对为墨旱莲+女贞子,聚类分析共得出4个内服核心方药。外用单味药应用频次前3位分别为何首乌、侧柏叶、苦参,性味归经统计分析多性温、味苦、归肝经,功效分析多为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对为墨旱莲+女贞子,聚类分析共得出2个外用核心处方。结论:治疗AGA内服中药多以补益药、利水渗湿药为主,性味多以甘寒为主,归经以肝脾为主;外用中药多以清热药、解表药为主,性味多以苦温为主,归经以肝肺为主,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剂量静滴头孢吡肟在中国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和回族中不同民族及不同性别健康受试者的药动学,为临床和战伤救治能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本品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健康汉、蒙、维、朝和回族受试者各10名,男女各半,禁食状态下单剂量静滴头孢吡肟1.0 g,在特定的时间点采血,并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头孢吡肟的浓度;通过DAS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软件对不同民族和性别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汉、蒙、维、朝和回族五个民族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静滴1.0 g头孢吡肟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1.97±0.20)、(2.10±0.33)、(2.06±0.33)、(2.40±0.65)和(1.94±0.24)h; AUC0-∞(139.69±23.78)、(153.92±22.79)、(165.58±24.49)、(142.11±29.77)和(132.78±23.79) mg·h·L-1max(68.75±10.41)、(78.22±13.87)、(83.19±10.31)、(73.82±9.59)和(62.91±10.09)mg·L-1。②男、女不同性别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静滴1.0 g头孢吡肟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2.06±0.54)和(2.13±0.44)h;Vd(20.67±4.36)和(18.97±5.82)L; AUC0-∞(134.06±22.33)和(158.68±24.85)mg·h·L-1max (66.94±9.14)和(78.95±12.71)mg·L-1。③经ANOVA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后,不同民族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Vd、 CL、lnAUC和t1/2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nρmax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CL、lnAUC和lnρmax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体重给药,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和回族的种族差异及性别差异对头孢吡肟的药动学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对中药学与中医学的辨证关系分析,目前中医食疗学理论体系的构架分析,提出以"方药共荣"思想加强中医食材学研究,促进完善中医食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新药的筛选方法方法建立现代中药新药筛选系统,利用OLIGo芯片技术,建立动物模型、基因表达差异谱数据库、高速计算机和处方模拟软件,对整体动物药效学试验验证,达到对中药新药有效性的检测。结果新药筛选系统可使中药的理论和作用机制明确,使使中药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结论新药筛选系统是一个中药研究的有效方法,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议《中国药典》对饮片明确定性,以便正确定位。方法:罗列新版《中国药典》5大类型饮片。结果:5类饮片性质、内涵和定位均有不同。结论:辨析新版《中国药典》饮片种类,对正确执行药典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review results from a Pub Med-based data-mining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concerning typical tonic herbs and formula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inciple under the theory of CM. We have focused on two aspects of tonic activity: body tonification against qi气-, blood血-, yin阴-and yang阳-deficiency, respectively, and organ(Zang 脏and Fu腑) tonification against heart-, liver-, spleen/stomach-,lung-, and kidney-deficiency, respectively.Body-tonifying herbs are: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adix(Huang-qi黄芪) and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for qi-tonification;Angelicae Sinensis Radix(Dang-gui当归) and Rehmannia Glutinosa Radix Preparata(Shu-di熟地) for blood-tonification; Ophiopogon Japonicus Radix(Mai-dong麦冬) and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Radix(Xuan-shen玄参) for yin-deficiency; Myristica Fragrans Semen(Roudou-kou肉豆蔻) and Psoralea Corylifolia Fructus(Bu-gu-zhi补骨脂) for yang-deficiency. The corresponding CM formulas are: Bu-zhong-yi-qi decoction(补中益气汤) for qi-tonification; Si-wu decoction(四物汤) for blood-tonification; Zeng-ye decoction(增液汤) for yin-tonification;Si-shen pill(四神丸) for yang-tonification.Organ-tonifying herbs are: Glycyrrhizae Uralensis Radix Preparata(Zhi-gan-cao炙甘草) and Rehmannia Glutinosa Radix(Di-huang地黄) for heart-tonification; Lycium Barbarum Fructus(Gou-qi-zi枸杞子) and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Dang-gui当归) for liver-tonification;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and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 Rhizoma(Bai-zhu白术) for spleen/stomach-tonification;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adix(Huang-qi黄芪) for lung-tonification; Cornus Officinalis Fructus(Shan-zhu-yu山茱萸)and Dioscorea Opposite Rhizoma(Shan-yao山药) for kidney-tonification. The corresponding CM formulas are: Zhi-gan-cao decoction(炙甘草汤) for heart-tonification; Yi-guan decoction(一贯煎) for liver-tonification; Shen-ling-bai-zhu powder(参苓白术散) for spleen/stomachtonification; Bu-fei decoction(补肺汤) for lung-tonification; Liu-wei-di-huang pill(六味地黄丸) for kidney tonification.These herbs and formulas were described regarding their efficacy, reasonable use and unreasonable abuse specific to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ymptoms.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formulas will propel the acceptance and spread of TCM in the western world for the sake of patient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7.
日本汉方医学的盛衰消长及其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红斌 《中医教育》2005,24(2):64-68
日本汉方医学的形成、隆盛、衰落及至复兴从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①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发展;②应重视理论实践,密切联系临床;③摒弃门户之争,协调发展才能创新;④尊古而不泥古,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⑤坚持自身优势,中医才能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8.
张家玮 《世界中医药》2012,7(5):377-379
中医学里"一"的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该模式贯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以气为本的唯物观是中医"一"的思维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辨证观必须以"一"的思维为前提,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必须以"一"的思维为指导,学习中药和方剂必须以"一"的思维作依托。鲁兆麟教授认为,加强对中医"一"的思维的理解和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阿尔兹海默病作为老年人群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药复方、单药、针灸等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临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①收载品种的遴选提出建议,②收载品种与《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收载品种进行比较;③制剂收载品种含濒危动物及国家保护动物品种情况进行分析;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各科用药收载品种以及民族药收载情况进行分析.《中国药典》品种遴选原则和再评价方法,临床各科用药入选的比例,有关野生濒危动物药及人体组织器官药物入药,民族药品种遴选,收载品种与基本药物、医保药物、濒危品种应用脱节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中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品种遴选基地;明确制定收载品种遴选的原则,兼顾国家基本药物、医疗保险品种;调整临床各科用药入选的比例,满足临床的需要;含濒危动物及国家保护动物品种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加强民族药品种的入选;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