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巨大肩袖撕裂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清创减压术、直接修复术、肌腱转移术以及各种材料修复,其疗效各异。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有关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的实验研究,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技术,有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结论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对临床医生是一个挑战,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传统手术方法修复断裂肩袖效果有限,巨大肩袖撕裂的研究和治疗技术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后巨大肩袖撕裂直接缝合术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0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后巨大肩袖撕裂病例13例,术前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伤后3周以内行关节镜下肩峰下清创及开放手术缝合固定修复肩袖7例(A组),伤后2~6个月延迟期同样方式手术6例(B组).经康复,分别于术后6个月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前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平均11.23±3.44,A组病人术后6个月Neer评分为81.14±3.29,B组病人术后6个月Neer评分为59.83±6.8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肩关节前脱位后巨大肩袖撕裂应把握时机,在早期可直接缝合固定,效果良好,而延迟手术直接缝合治疗效果较差,可能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0):1876-1880
巨大肩袖撕裂是目前骨科疾病难点之一,对于其最佳治疗方式目前仍缺乏统一认识。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对于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可尝试通过开放手术、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或全关节镜治疗,对于不可修复性撕裂可通过部分修复、肌腱移位、重建上方关节囊、补片增强、关节置换甚至关节融合等方式进行治疗。随着对肩袖撕裂的病因、损伤机制以及肩关节解剖力学等理解的逐步深入,同时得益于肩关节镜手术技术和关节镜器械的飞速发展,开发利用成体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新型修复补片材料等以降低手术失败率、术后再撕裂率以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逐渐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旨在对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治疗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12例。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12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的Constant-Merly评分为40.3、8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评分为10.6、2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固定法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疗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转位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节镜下不同方式LHBT转位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关节镜下LHBT转位是一种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有效方法,目前主要采用断近端、两头断、断远端及不切断4种方式。临床研究表明上述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明确。结论关节镜下LHBT转位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手术简便、有效,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RTSA)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采取RTSA治疗的13例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活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ore,ASES)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并记录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行MR确定肩袖脂肪浸润程度,CT评价肩胛盂骨质情况及有无缺损,术后使用X线评估假体情况。 结果13例患者均随访至少12个月以上。统计术前与术后12个月数据之间的关系,术后12个月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活动,ASES评分和UCL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内1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局部血肿在术后1周行切开血肿清除引流术,所有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RTSA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自体阔筋膜补片桥接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行自体阔筋膜桥接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6例采用开放手术(开放组),6例采用关节镜下置入并缝合阔筋膜补片(镜下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开放组手术时间[(120.0±6.6) min vs (174.1±7.3) min, P<0.001]显著少于镜下组,而手术切口长度[(16.5±1.0) cm vs (11.5±1.2)cm, P<0.001]和术中失血量[(31.6±7.5) ml vs (14.1±4.9) ml, P<0.001]均显著多于镜下组。所有患者随访平均(43.1±6.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ASES、 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肩峰下间隙(Subacromial space, SAS)较术前显著增加(P&l...  相似文献   

9.
肩袖撕裂是临床最常见的肌肉损伤,其中对于不可修复肩袖撕裂(IRCT)的治疗仍较为困难。目前针对IRCT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肩关节清理、部分及完全肩袖修补术、生物补片技术、肌腱转位、肩峰下球囊占位器、反肩关节置换术。由于各项治疗措施的适应证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讨论IRCT的各项治疗措施的疗效及相关适应证,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肩袖撕裂是肩关节中常见的疾病,巨大肩袖撕裂约占全部肩袖撕裂的40%[1 ].巨大肩袖撕裂如果治疗不及时,会逐渐出现肩袖肌肉脂肪浸润、肌腱回缩、肱骨头移位、关节退变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发展为不可修复肩袖撕裂,是运动医学专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对于急性外伤所致的巨大肩袖撕裂首选手术修复,但对于不可修复肩袖撕裂因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与肩袖撕裂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9-11诊治的86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观察组)与86例非钙化性肌腱炎(对照组),2组均完善MR1检查,比较2组肩袖撕裂数、肩袖全层撕裂数、肩袖撕裂位置.结果 172例均顺利完成检查,2组肩袖撕裂数、肩袖撕裂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保留肩袖残端修复经肌腱不规则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1-03诊治的7例经肌腱不规则肩袖撕裂,MRI显示肱骨大结节附着大量残余的肌腱组织,撕裂位于冈上肌肌腱的体部,撕裂方式不规则,残余的肌腱组织大小不一,采用关节镜下保留肌腱残端的双排缝合桥技术修复肩袖撕裂。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9(12~16)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无疼痛、关节肿胀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不适主诉,术后复查肩关节MRI显示肩袖愈合良好,无肩袖再次撕裂发生。术后6周疼痛VAS评分为4~6分,平均5.7分;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为1~3分,平均1.8分;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为1~3分,平均1.1分;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为0~1分,平均0.3分。术后6周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18~26分,平均23.3分;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19~31分,平均25.0分;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22~29分,平均26.7分;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29~35分,平均32.1分。结论 对于肱骨大结节处残余较多肌腱的经肌腱不规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体腘绳肌腱修复兔巨大肩袖缺损腱骨愈合的早期实验效果。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n=8)、模型组(n=8)和实验组(n=24)。正常组相同方式饲养但不予手术处理;模型组将大白兔双前肢肱骨头大结节处切取1.5 cm×1.0 cm的肩袖组织缺损,不予缝合修补后直接缝合皮肤;实验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用自体腘绳肌腱修复巨大肩袖缺损。实验组分别于术后第8、16、24周时安乐死8只大白兔后取出双肩标本。将标本处理后分别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和生物力学研究测试。结果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24周腱骨界面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腱骨隧道连接处可见Sharpey纤维、纤维软骨细胞及纤维软骨等腱骨愈合成分。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肌腱最大负荷随时间延长呈持续增大趋势(各时间点之间比较,P<0.05),术后24周可以获得较强的力学强度。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修复兔巨大肩袖缺损可以获得良好的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两方面,探讨关节镜下部分修复术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4年9月,24例(25侧)符合选择标准的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18侧),女7例(7侧);年龄43~67岁,平均55.0岁。单侧损伤23例,双侧损伤1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部分修复术。术前、术后第1次随访及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及内旋活动度,前屈上举肌力及体侧外旋肌力,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及Constant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行肩关节MRI检查,在斜冠状位T2脂肪抑制序列中测量内排锚钉上方、靠近足印区(m区)及关节盂上方(g区)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quotient,SNQ);采用切线征评估冈上肌萎缩情况;测量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上、下部的总体脂肪变性指数(global fatty degeneration index,GFDI),并取均值(GFDI-5)评价脂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并探讨巨大肩袖撕裂全球研究现状与热点,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WOS数据库,获得巨大肩袖撕裂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文献,经过对数据筛选提炼,首先对纳入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运用CiteSpace 5.7.R1可视化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1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39~79岁,平均61.0岁。8例因跌倒致肩袖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1~4个月,平均2.0个月;余3例无明显诱因。肩关节主动活动均受限,患肩主动活动度前屈(64.1±10.9)°、外展(78.1±6.4)°、内旋(48.2±6.6)°、外旋(41.8±10.5)°;其中5例出现肩关节僵硬症状。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8±0.8)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为(23.9±6.4)分。采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价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行MRI检查,通过Sugaya分类系统评估肩袖完整性。结果 术后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2个月,平均13.5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出现感染、肩袖再次撕裂以及锚钉脱落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8±...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肩肱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与肩袖损伤之间的关系,为肩袖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15例肩关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肩关节X线平片上测量肱骨头顶端与肩峰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HD。评估术前MRI检查和术中肩关节镜下探查情况,根据肩袖撕裂位置、大小及肌腱挛缩情况分组,并比较AHD在不同亚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肩袖撕裂组患者115例,平均AHD为9.3 mm,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AHD为10.6 m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不同亚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发现后方撕裂亚组(8.8 mm)、广泛撕裂亚组(6.7 mm)患者AHD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Patte Ⅲ级亚组(7.0 mm)AHD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 结论AHD与肩袖撕裂大小、位置及肌腱挛缩程度相关,肩袖后方冈下肌撕裂对肱骨头上移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锚钉在肩袖撕裂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袖撕裂好发于中老年人及上肢运动为主的运动员。肩袖撕裂修复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优良的疗效。1989年带线缝合锚钉首次应用于肩袖撕裂修复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就近年来锚钉在肩袖撕裂修复术中的应用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肩袖撕裂患者手术前肩部力量和肩部功能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全层肩袖撕裂患者243例。在患者手术前应用等速肌力测试检测患者肩部力量,应用临床评分系统测量患者肩部功能。根据患者撕裂程度大小将患者分为4组:小型撕裂组、中型撕裂组、大型撕裂组、巨大型撕裂组。分析每组患者肩部力量和肩部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在肩袖小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存在负相关(r=-0.307,P=0.018);在肩袖中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r=0.262,P=0.015)、SF-36躯体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r=0.226,P=0.038)存在正相关;外旋力量和UCLA评分存在正相关(r=0.289,P=0.007);在肩袖大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Constant评分(r=0.282,P=0.043)、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 form , ASES)(r=0.309,P=0.026)、SF-36PCS评分(r=0.317,P=0.022)存在正相关;外旋力量和UCLA评分(r=0.288,P=0.038)、Constant评分(r=0.293,P=0.035)、ASES评分(r=0.329,P=0.017)存在正相关;内旋力量和UCLA评分(r =0.383,P=0.005)、Constant评分(r=0.401,P=0.003)、ASES评分(r=0.314,P=0.023)、SF-36PCS评分(r=0.285,P=0.041)、SF-36精神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 MCS)(r=0.304,P=0.028)存在正相关;在肩袖巨大型撕裂患者中,外展力量和VAS评分(r=-0.308,P=0.035)存在负相关,和UCLA评分(r=0.413,P=0.004)、Constant评分(r=0.489,P=0.000)、ASES评分(r=0.473,P=0.001)、SF-36PCS评分(r=0.772,P=0.000)、SF-36 MCS评分(r=0.293,P=0.046)存在正相关;外旋力量和VAS评分(r=-0.292,P=0.046)存在负相关,和UCLA评分(r=0.629,P=0.000)、Constant评分(r=0.413,P=0.004)、ASES评分(r=0.695,P=0.000)、SF-36 PCS评分(r=0.583,P=0.000)存在正相关;内旋力量和VAS评分(r=-0.309,P=0.035)存在负相关,和UCLA评分(r=0.512,P=0.000)、Constant评分(r=0.709,P=0.000)、ASES评分(r=0.802,P=0.000)、SF-36PCS评分(r=0.501,P=0.000)存在正相关。 结论撕裂程度可能是决定患者肩部力量和肩部功能相关程度的关键因素,部分修复不可修复的巨大撕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肩袖残端联合骨髓刺激技术修复急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保留肩袖残端微骨折骨髓刺激修复(改良组),另外32例采用传统骨床新鲜化修复技术(传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主动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31.9±3.4)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Constant-Murley、UCLA和ASES评分,以及肩前屈上举、外展上举、内-外旋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肌腱完整性均显著改善(P<0.05),肩肱距离(acromiohumeral distance, AHD)、肌腱脂肪浸润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