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多年 ,随着生物力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 ,有关截肢手术与假肢安装的观点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 ,使假肢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资料我们对 4年来装配的 2 15例假肢的残肢处理及截肢方法进行了回顾 ,发现符合现代假肢要求者仅占 34 %。使大多数患者装配假肢后因残肢条件不良 ,或者有并发症不能很好的发挥假肢功能 ,其中有 16例需要再手术处理。常见的残肢并发症有大腿截肢合并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 ,小腿截肢合并膝关节屈曲畸形 ,小腿截肢合并腓骨外展畸形 ,皮肤大片瘢痕 ,皮肤溃疡 ,较严重的残肢痛 ,神经瘤 ,残肢…  相似文献   

2.
要重视截肢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就5年来住院截肢患者106例进行讨论,其中100例是在其他医院行截肢手术,100例中残肢不适合假肢装配者74例,占74%。其中36例进行再手术处理,说明外科医师应重视截肢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重点论述了截肢部位的选择,现代截肢手术的改进和术后硬绷带包扎技术的应用,为装配现代假肢提供良好的残肢条件,以发挥最佳的代偿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截肢与假肢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崔寿昌  赵利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12):818-821
作者就3年来住院截肢患者73例进行讨论,丙工假肢发迹了传统开放的塞入式接受腔为闭合的全面接触式接受腔,截肢技术已改进,主要是残端肌肉瓣固定术和成形术,神经残端结扎。强调了截肢部位的选择。临时假肢可加速残肢定型和早期功能训练。康复训练对减少并发症和发挥假肢代偿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前截肢后的残肢端部大多不能承重,也不能悬吊假肢,影响了残肢功能和假肢安装效果,本文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方法:截肢时对残肢骨端实施再造术,植入人工骨端。结论:此方法将使残端能承受体重,且能自然悬吊假肢,极大地改善了残肢功能和假肢安装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腿截肢术后残肢与假肢接受腔适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截肢手术后的残肢与现代假肢接受腔相适配因素。方法 :对本院近五年收治的 46例 (截肢 2 9例、残肢修整 1 7例 )患者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从病例分析中发现需行残端修整者达 36 .9% ,其中小腿残肢修整又占全部残肢修整中的大多数 58.8%。结论 :目前仍有较大比例的截肢手术方法欠妥 ,应重视截肢平面选择和残端处理。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肢体截肢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糖尿病患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不断增加,由周围血管疾病引发的截肢术呈上升趋势,这其中老年患者占了75%的比例。而现代假肢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追求,都对缺血性肢体截肢手术及其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恰当的手术、良好的残端和关节功能对患者术后假肢装配、残肢功能重建十分重要^[1]。为此,本文就缺血性肢体截肢术的护理与康复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小腿截肢患者残肢与假肢套筒之间的应力分布情况,目的在于发展一种工具来定量测定假肢界面压力,提高人们对残肢—假肢套筒之间生物力学情况的认识,提高假肢的舒适性。首先建立残肢—假肢套筒有限元模型,并与早先的残肢—假肢有限元模型进行比...  相似文献   

8.
下肢截肢残肢延长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的严重创伤、肿瘤、慢性感染、坏疽和关节成型失败常需作截肢治疗。截肢平面的选择,往往涉及到既要切除一定范围的病变组织,又要尽可能保留残肢长度以便改善下肢功能和便于安装假肢这对矛盾。理想的残肢是保留更多的大关节,在髋和膝关节以下保留最大的杠杆力臂,在保留的关节以下有足够的骨和软组织便于假肢安装,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目的和意义 该手术目的是为了增加下肢截肢后残端的长度和宽度,重建理想的残端负重骨,以适  相似文献   

9.
12例上肢截肢术后患者残肢再修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如何给截肢术后需要假肢安装的患者,预留一个理想的残肢。方法:对12例需要残肢修整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残肢无法满足假肢安装的原因。结果:残肢的不理想,既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也无法安装合适和理想的假肢,必须进行再截肢或残肢修整。结论:截肢术中残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假肢的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从 198 8~ 1998年 ,我们对 8例较规范外伤性小腿截肢患者术后 2周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 ,平均 2 0d后穿戴临时假肢 ,进行步态功能训练 ,34d后穿戴永久性假肢进行正常人的普通运动 ,残肢无并发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均为外伤性小腿截肢 ,年龄 18~ 36岁。左小腿截肢 5例 ,右小腿截肢 3例 ,一次性外伤截肢 6例 ,残肢不理想再次截肢患者 2例。临床表现 :残肢呈圆柱状 ,残肢肿胀 ,皮肤微红 ,残肢末端横形切口缝合瘢痕清晰 ,有轻细痂末脱落 ,瘢痕高出皮肤表面 ,且硬韧、局部压痛 ,膝关节活动正常。1.2 治疗方法 上午采用温热疗法…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截肢治疗体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探讨创伤性截肢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等。方法: 自 1994年 8月~2003年 12月收治创伤性截肢26例共 27个肢体, Ⅰ期急诊截肢 17例 18肢, 保肢治疗失败后延迟性截肢 7例, 儿童伤后 5、9年Ⅱ期再次修整残端各 1例。采用神经残端结扎, 肌肉瓣成形等现代截肢技术治疗。结果: 4肢因残肢软组织过多、皮肤瘢痕、骨刺等原因行残端修整后安装合适假肢, 另 23肢无并发症。幻肢及幻肢痛发生率较传统方法低。结论: 适宜的Ⅰ期截肢有助于患者康复, 认真设计手术方案以获得良好残端, 医师应参与手术及术后康复的全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地震伤截肢患者残端痛性神经瘤的防治方法 和疗效.方法 自2008年5~6月对地震伤截肢患者10例11个肢体采用神经残端端端缝合治疗.结果 术后11个肢体均无残肢触电样疼痛发生,其中1例术后20 d安置假肢,能顺利行走.结论 神经残端端端缝合是防治残端痛性神经瘤的可靠实用方法 ,减轻了地震伤患者痛苦,使其能早日安置假肢.  相似文献   

13.
骨整合假肢通过结合临床手术替代了传统接受腔型假肢, 在肱骨、桡骨、指骨、股骨、胫骨等截肢部位的假肢适配中实现了临床应用, 患者运动-感知能力得到了增强, 提升了患者对假肢的"具身"认知感。本文从假肢适配存在问题、骨整合假肢技术发展、手术方案、并发症及预后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并对骨整合假肢未来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既能尽量截除因血管闭塞而坏疽的肢体,又可使残肢与假肢达到最佳适配的方法.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2月期间共收治血管闭塞症所致下肢坏疽患者21例(23肢),参考血管多谱勒和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合患肢坏死平面或皮肤颜色、温度、软组织血供状况选择截肢部位,截肢部位为股骨上端2例(3肢)、股骨中下1/3端5例、胫骨中端和中上1/3端14例(15肢).结果 21例残肢伤口均愈合良好,1例因双残端软组织挛缩致骨外露行残肢修整术,术后14天伤口愈合.结论 截肢部位选择不当既可能引起残端再度坏死、伤口不愈合及骨外露,增加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和痛苦,也可能导致过多截除有用肢体和关节,影响日后假肢的正常安装和使用.血管闭塞所致下肢坏疽截肢术不仅要为患者保留存活的残肢,更要保留有功能的残肢.  相似文献   

15.
烧伤截肢术115例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电烧伤截肢术的特点及方法。 方法 统计了 115例次电烧伤截肢术 ,就其适应症、截肢部位、手术方法及转归进行了探讨。 结果 肢体电烧伤截肢率为 :上肢 45 .4% ,下肢 14.9%。截肢适应症包括 :肢体完全坏死 ;肢体继发坏死如血管继发栓塞、出血、断裂致缺血坏死 ;组织严重损伤无法修复等。截肢平面以前臂中、短残肢最多 ,残肢Ⅰ期愈合率为 6 3.5 %。 结论电烧伤截肢需慎重选择适应症、截肢平面及正确的手术操作 ,以保证有良好的截肢残端 ,适应安装假肢 ,达到优良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在手术截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2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四肢严重创伤患者31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手术方案按照股骨-血管-神经-肌肉-皮肤顺序再植肢体,采用90项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调查,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31例患者经一期或二期组织瓣移植修复和植皮,创面愈合;28例患者可装配假肢以恢复部分肢体功能,可佩戴假肢率为90.32%。上肢和下肢一期创面愈合率72.73%和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SCL-90评分为(24.64±3.11)分,明显低于女性患者的(30.03±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和下肢受损患者SCL-90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SCL-90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在手术截肢创面修复中有较好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假肢佩戴,同时应注意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特别是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7.
上肢高位或低位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联合损伤是已失去神经修复机会的不可逆性损伤,晚期功能重建应视病人伤情、损伤部位、上肢远近端诸肌腱条件及病人伤后功能恢复状况综合分析,详细制定功能重建手术方案。上述三神经或二神经联合损伤,均比单一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手术复杂,且术程长,所以术者应详细查体,灵活应用上肢功能解剖知识及自身技术条件,制定分期手术方案,最终完成手功能重建的目的。本文仅根据作者临床经验对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联合损伤的晚期功能重建提出以下方案,供同道批评指正。1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  相似文献   

18.
大腿恶性肿瘤及股骨中上段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采用传统的髋关节离断术,术后病人难以装配假肢,功能障碍明显,残废重。为尽可能多的保留残肢功能,作者自行设计了“大腿全截除,小腿大腿化”的手术方法,成功地保留小腿,进行功能重建,使之术后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1991年~2011年共收治脊髓损伤合并截肢者6例,ASIA分级A级5例,C级1例;右下肢截肢者3例,左下肢截肢者1例,左上肢截肢者1例,右下肢与右上肢截肢者1例,均进行康复评价并确定康复方案。在患者全身情况和残肢关节活动度获得改善后,对截瘫合并下肢截肢者予穿戴假肢和矫形器行站立和行走训练,合并上肢截肢者予佩戴功能性假肢等康复治疗。经过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训练及佩戴相应的假肢和矫形器,并经过反复训练和强化后观察康复效果。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使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本组病例平均住院康复时间为126d(58~236d)。5例截瘫患者ASIA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但FIM运动评分显著提高(入院得分为25.83分,出院平均得分为52.17分)(P<0.05)。另1例颈脊髓损伤患者入院为不完全损伤,经过治疗后感觉评分提高58分,运动评分提高14分,FIM评分中自理活动能力提高9分,转移能力提高14分,运动能力提高5分。结论: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经过佩戴假肢并予综合康复后,患者丧失的部分功能可得到替代,生活自理能力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7):473-475
病例讨论(一)病历摘要【编者按】截肢的骨科治疗是以充分恢复患者的生理运动功能为目标的,因此对与骨科密切相关的功能康复、假肢支具等方面的知识,应充分重视并有足够的了解,如此才能使得整个治疗更加合理,更为协调,更有效果。患者女性,41岁。因右小腿截肢伴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