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椎管减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2月采用UBE椎管减压术治疗的98例双节段LSS患者临床资料。男53例,女45例;年龄32~79岁,平均59.9岁。其中混合型椎管狭窄56例,中央椎管型23例,神经根管型19例。病程1.5~10年,平均5.4年。手术节段:L2、3、L3、42例,L3、4、L4、5 29例,L4、5和L5、S1 6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痛,单侧下肢症状76例、双侧下肢症状22例。双节段均行双侧减压者29例,均行单侧减压者63例,分别行单、双侧减压者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相关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减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canal stenosis, DL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4月~2021年9月本院采用UBE手术治疗的51例DLC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中央椎管狭窄22例,双侧侧隐窝狭窄29例;手术节段:L3-4 4例,L4-5 29例,L5-S1 18例。结果 手术时间66~130 min,平均(93.8±11.5)min;术后下地活动时间1~3 d,平均(1.6±0.4)d。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3个月。术后2例中央椎管狭窄者和1例双侧侧隐窝狭窄者术后下肢痛缓解不理想,予以对症治疗后均获缓解。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 d及不同随访期间的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获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依照改良MacNab评分标准,优26例,良22例,可3例,优良率为94.1%;术后的硬脊膜囊横截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长节段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合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40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43.78±6.87)岁;T9 3例,T10 4例,T11 6例,T12 9例,L1 11例,L2 5例,L3 2例;所有患者采用经皮长节段固定,记录手术完成情况,统计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疼痛VAS评分,测量Cobb角度、伤椎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 height, AVH)。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用时(127.78±27.40)min,出血量(116.25±25.08)mL,首次下床时间(38.71±5.61)h,住院天数(7.98±2.41)d,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VAS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节段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前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A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下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因颈前路术后ASD再次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CSM患者56例,依据首次前路手术方案,分为ACDF组(首次行ACDF手术)和ACCF组(首次行ACCF手术)。对两组患者翻修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的颈痛和上肢痛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进行评价,同时测量C2-7Cobb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 C2-7SVA)和T1...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 CT 三维重建技术,观测上腰椎骨性结构、神经、黄韧带压迹等位置关系,指导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对侧入路治疗上腰椎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方法 以 2019 年 6 月—2021 年 7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21 例 ULD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2 例,女 9 例;年龄 55~72 岁,平均 62.1 岁。病程 1~12 年,平均 5.7 年。病变节段:L1、2 1 例,L2、34 例,L3、4 16 例。将患者 T12~S3节段 CT 脊髓造影数据导入 Mimics21.0 软件行腰椎三维重建,观察上腰椎节段椎体棘突侧方与椎板下缘交点(Q 点)、黄韧带上缘压迹线、神经根起点下缘、椎间孔及椎间隙等组织结构毗邻关系。应用 Mimics21.0 软件建立直径 3 mm 圆柱体模拟 UBE 手术路径并测量其外展角(∠b1),以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深圳市中医院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住院部行PVP手术治疗的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24例,年龄58~90(67.75±12.27)岁。15例采用机器人辅助PVP手术治疗(机器人组),其中T1骨折0例,T2骨折1例,T3骨折1例,T4骨折3例,T5骨折3例,T6骨折7例;随访时间1.0~3.0(1.6±0.7)个月。17例行常规PVP手术治疗(常规组),其中T1骨折1例,T2骨折0例,T3骨折0例,T4骨折5例,T5骨折2例,T6骨折9例;随访时间0.5~4.0 (1.5±0.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术前站立位至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36例手术治疗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9例;年龄50~79岁,平均63.9岁。病变节段:T11 2例,T12 12例,T11、12 2例,T12、L1 4例,L1 12例,L2 2例,L2、31例,L31例。病程4~120个月,平均19.6个月。手术采用Smith-Petersen截骨4例,Ponte截骨6例,经椎弓根椎体截骨2例,改良的四级截骨18例。骨密度-3.0~0.5 T,平均-1.62 T。测量术前站立位与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拟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氢吗啡酮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2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的静息状态VAS评分、镇静BCS(Bruggrmann Comfort Scale)舒适评分,术后8 h(T2)、12 h(T3)、24 h(T4)、48 h(T5)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且A组术后T2、T3、T4、T5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BC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腰椎...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2~ 1998年手术治疗的3例累及硬膜骨化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病人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例中男 2例 ,女 1例 ,年龄 46~ 62岁 ;病程 2个月~ 3年 ;均无明显外伤史。病人主要症状是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无力、不灵活及行走不稳、足底踩棉感等。 2例有腹部束带感 ,1例大小便障碍 ,1例下肢灼样痛。体征主要有 :下肢肌力减退 (3例 ) ,出现明显感觉平面 (3例 ) ,锥体束征阳性 (3例 ) ,相应节段胸背叩痛 (1例 ) ,下肢放射痛 (1例 )等。X线片均见相应节段棘突间隙从椎管后壁起自椎板和关节突的致密影突入椎管。 3例均为多节段 ,在中上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pavavertebral nerve block, PVN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58例老年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单节段PVNB组(P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每组29例。P组在超声联合外周神经刺激器或单纯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L1单节段PVNB,给予0.4%罗哌卡因20 ml。S组在L3/4棘突间隙进行穿刺,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记录患者麻醉前(T0)、手术切皮时(T1)、疝囊剥离时(T2)和关切口时(T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阻滞平面、麻醉效果、芬太尼补救率、局麻药毒性反应、外周神经损伤、尿潴留、谵妄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 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麻醉阻滞平面差异有显著性(Z=-4.144,P=0.000),芬太尼补救率、麻醉效果和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I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L3-L5)的安全性及早中期疗效。方法 采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40例L3-L5单节段I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椎间高度及JOA评分,以及术后1年的椎间融合率、治疗后JOA评分改善率。结果 40例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OLIF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术后1年JOA评分改善率为(64.1±3.6)%,椎间未融合及椎体塌陷各3例。结论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L3-L5单节段I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安全、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更好地保护脊柱后方结构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精准星状神经节阻滞(UG-SGB)联合三氧自体血的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选择突发性聋患者57例,男27例,女30例,年龄19~82岁,BMI 20~29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药物联合UG-SGB及三氧自体血治疗组(U组,n=29)和药物治疗组(D组,n=28)。U组每天行1次患侧UG-SGB和1次三氧自体血治疗,连续10 d,同时给予传统药物治疗;D组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0)、出院时(T1)、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平均听阈、听力改善情况和耳鸣恢复情况,记录局麻药中毒、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平均听阈明显降低(P<0.05),T1—T4时两组耳鸣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第一诊断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接受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手术并完成2年随访的53例资料,手术节段T_(2/3)~T_(11/12)。记录术前和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胸背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术后3个月和2年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结果中位手术时间90(60~150)min,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或感染,术后住院时间8(4~22)d。术后各时间点胸背部和下肢痛VAS评分以及ODI较术前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P均=0.000)。按JOA术后恢复率,术后3个月优12例,良24例,可12例,差5例,优良率67.9%;术后2年优23例,良23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86.8%(χ~2=5.386,P=0.020)。均无须二次内镜或开放手术。结论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安全有效,但还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报告较多 ,而胸椎黄韧带骨化同时累及硬膜骨化者少见 ,这类患者手术治疗难度较大。自 1992~ 1998年手术治疗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例中男 2例 ,女 1例。年龄 46~ 6 2岁 ,病程 2个月~ 3年 ,均无明显外伤史。患者主要症状是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无力、不灵活、行走不稳、足底踩棉感等。 2例有腹部束带感 ,1例大小便障碍 ,1例下肢灼样痛。体征主要有 :下肢肌力减退 3例 ,出现明显感觉平面 3例 ,锥体束征阳性 3例 ,相应节段胸背叩痛 1例 ,下肢放射痛 1例等。X线片均见相应节段棘突间隙从椎管后壁起自椎板和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和椎板小开窗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骨去除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5例单节段LDH患者,其中54例接受UBE治疗(UBE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18~50 (38.7±9.3)岁:L4-529例,L5S125例。51例接受椎板小开窗术式治疗(椎板小开窗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18~50(39.9±10.0)岁;L4,525例,L5S12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比较两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输注对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 方法4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全麻之前行T4-5硬膜外置管(0.1%罗哌卡因输注2 ml/h)。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5 min(T1)、切皮后60 min(T2)、拔管后5 min(T3) MAP、HR、Cor变化;术后6 h(T4)、12 h(T5)、以及24 h(T6)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及镇痛泵按压(PCA)次数。 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MAP、HR降低,T2、T3时HR降低,Cor增高,B组患者MAP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T1时MAP、HR降低,T2、T3时Cor降低(P<0.05);A组患者T5时VAS评分比T4增高(P<0.05);两组患者T6时VAS评分较T5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T5时VAS评分降低(P<0.05),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以及镇痛泵按压次数降低(P<0.05)。 结论全麻联合0.1%罗哌卡因硬膜外输注对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可良好控制术中应激和术后疼痛,降低麻醉药物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y,OSE)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2例采用OSE技术行单纯椎管减压治疗的单节段LSS患者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45~82岁,平均65.1岁。病程9~72个月,平均34.9个月。手术节段:L3、4 3例,L4、5 19例,L5、S1 10例。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放射暴露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病变节段硬膜囊面积。通过术前,术后3 d、3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腿部疼痛情况;术前及术后3、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长度平均2.05 cm,手术时间平均88.59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72 mL,术中放射暴露次数平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情况,分析异位骨化对术后疗效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48例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女21例;年龄33~51岁,平均40.5岁。脊髓型颈椎病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混合型颈椎病13例。病程2~14个月,平均10.3个月。病变节段:C3、43例,C4、56例,C5、630例,C6、79例。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置换节段活动度评价疗效;并将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异位骨化分为两组,比较术后1、2、3、4年以上各指标差异。结果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8~72个月,平均56.6个月。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除术后3 d,其余各时间点置换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年共13例(27.08%)发生异位骨化,其中1级8例,2级3例,3级2例。异位骨化组和无异位骨化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置换节段活动度及VAS评分、N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相对较高,异位骨化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影响较小,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联合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颈臂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骨折手术患者90例,年龄30~48岁,BMI 20~27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臂丛神经阻滞组(D组)和颈臂丛神经阻滞组(C组),每组45例。分别于皮肤切开(T1)、骨折复位(T2)、缝皮(T3)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术前(T0)和术后第1天(T5)采集患者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T1、T2、T3的VAS评分和T1、T3时间点的HR、MAP,T1、T2、T3时间点的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C组患者的HR、MAP均明显高于D组,D组患者T2时间点的HR、MAP均明显低于T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5时间点C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D组,T5时间点2组患者的TNF-α水平显著高于T0时间点,C组T5时间点IL-6水平高于T0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泵注应用于老年宫颈癌手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宫颈癌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年龄65~75岁,BMI 21~24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组(SP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苏醒指标。评价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3天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分。监测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手术进行时(T2)、手术结束后(T3)的SpO2、MA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等炎性应激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SP组患者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P组;术后第1天、第3天的MoCA评分均高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1、T2、T3时的HR、MAP、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