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一种严重肺部并发症,以肺毛细血管损伤、肺泡内血液渗出及间质水肿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导致氧和二氧化碳弥散和交换功能障碍,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度ARDS的主要手段,然而在一些合并气压伤和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保护性肺通气、肺复张手法、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等策略的应用受到限制,使其救治难度随之增加。体外膜肺氧合( 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肺支持治疗手段,近年来逐渐用于ARDS的治疗,ECMO既能让心肺得到休息同时亦能对血液进行充分的氧合及二氧化碳清除,切实解决了ARDS治疗中的难题。现报道1例高龄肺炎合并ARDS危重患者应用ECMO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2.
自2009-03 墨西哥、美国首先出现新型甲型H1N1流感后,该疾病迅速在全球蔓延.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不同,重症、危重症病例多见于青壮年,易侵犯下呼吸道,导致肺脏的出血、水肿,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MV)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均为ARDS呼吸支持的重要救治措施,前者借助患者尚具功能的肺脏作用于外呼吸,部分患者在其治疗下仍存在顽固的低氧血症;后者则通过体外循环系统实现气血交换,直接作用于外周血,达到纠正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的目的 ,以争取心肺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期间的氧代谢、乳酸水平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应用ECMO后30d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代谢、血乳酸水平变化,分析各项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10例患者治愈,7例死亡。两组患者应用ECMO后氧供、氧耗均明显增加,存活组患者的氧摄取率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乳酸水平呈下降趋势。死亡组患者的氧摄取率明显提高,乳酸水平未见明显下降。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摄取率维持在正常水平、乳酸水平逐渐下降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本研究报告1例13岁男性患儿,诊断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短期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噬血综合征,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机械通气治疗无改善,在积极抗结核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同时,及时给予ECMO治疗,患儿...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当疾病或器官功能障碍导致心脏和(或)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时,予以维持生命的机械循环装置,主要分为静脉-动脉(V-A)和静脉-静脉(V-V)两种辅助模式[1]。V-V ECMO模式主要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辅助支持治疗。研究指出,ECMO治疗的非肺部原发性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存活率及3个月以上存活率均有明显提高[2]。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症患者呼吸、循环衰竭支持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2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北京地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ECMO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ECMO治疗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6.8±7.0)岁;体质指数(28.3±9.1) kg/m2.2例因循环衰竭行静脉-动脉(V-A)治疗模式辅助心功能,治疗开始后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明显减少,心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另7例因感染2009新型甲型H1N1流感伴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行静脉-静脉(V-V)模式辅助肺功能,治疗后呼吸机支持条件显著降低,同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pH值均明显改善.全部患者中5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4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最终5例成功脱机(其中4例存活出院,1例死亡),2例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放弃治疗.9例患者平均输注悬浮红细胞(15.1±9.9)U,ICU住院时间(18.9±15.7)d.结论 ECMO能迅速减轻危重症患者心肺工作负荷,改善心肺功能,并为其提供休息及自行恢复的机会.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实施ECMO、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简称膜肺,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体外生命支持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用泵将血灌入体内,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心肺功能,有效维持心、肺、脑等脏器的血供和氧合,帮助争取心肺病变的治愈及功能恢复的机会[1]。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采用每天24 h 或接近24 h 的一种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2]。很多病人在实施 ECMO前由于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常出现血压低、氧合差等情况,需要应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因此常导致肾脏低灌注,加重肾脏缺血缺氧,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出现高氮质血症、急性肾衰竭等,病死率高,大多数病人需要 CRRT,但 EC-MO 同期行 CRRT 再加上应用俯卧位通气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氧合的方式,治疗管理复杂。2014年8月我科在1例 ARDS 病人的治疗中应用了膜肺串接 CRRT,并配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救治危重症心肺衰竭患者的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应用广泛。但ECMO的出血及血栓并发症不仅发生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威胁患者生命。血小板是机体调控出凝血平衡的关键因素,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损伤是ECMO患者出现出凝血调控障碍的关键因素,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成人患者应用ECMO期间血小板功能障碍机制,为进一步探究ECMO期间血小板损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目的是绕过肺部或心肺系统为严重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患者的组织提供足够氧合血.ECMO循环回路本质上由4部分组成:①从静脉系统引血;②提供回路中血流量;③给静脉血液充氧;④将加热后的氧合血液输回静脉或动脉系统.在静脉静脉(VV-)ECMO中,流出管道直接插入静脉系统(通常为股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而在静脉动脉(VA-)ECMO中,流出插管插入动脉系统(通常为股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颈动脉).ECMO现已成功应用于循环障碍及各种严重呼吸衰竭的支持治疗,但ECMO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脑组织耗氧量高、氧储备能力低及对缺氧耐受性差是ECMO治疗中最易受损的器官.本综述目的是回顾与ECMO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总结各种有助于脑血流、脑损伤的监测方法,并探讨脑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5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5例中4例经ECMO治疗8d后成功撤离,病情好转出院,1例撤离ECMO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ECMO治疗过程中加强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液生化等基础指标,做好机械通气及气道管理,细化ECMO管理,特别是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监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叶青青  俞超  黄则勇  潘英 《全科护理》2012,10(26):2440-2442
总结了3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溺水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护理经验,即ECMO治疗前给予充分的准备,治疗过程中做好管道维护、病情观察、抗凝及呼吸道监测、基础护理、营养评估、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监护。  相似文献   

13.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例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无明显效果后,予以ECMO辅助治疗.比较ECMO治疗前后氧合、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和吸入氧浓度(FiO2)的变化,观察ECMO的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ECMO辅助治疗后,6例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升高(从0.45 ~ 0.92升至0.94~ 1.00),PEEP(cm H2O,1 cm H2O =0.098 kPa)和FiO2降低(PEEP从10.0~22.0降至4.0~15.0;FiO2从1.00降至0.30~0.60).2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死于休克,1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和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因病情恶化放弃治疗,1例巨细胞病毒肺炎、1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顺利恢复出院.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溶血.结论 ECMO可增加气体交换,改善氧合,部分替代肺的功能.ARDS患者如果机械通气治疗无效,宜及早使用ECMO辅助.  相似文献   

14.
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 ,ECMO)在严重肺挫伤患者中治疗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4年 8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严重肺挫伤患者 17例 ,患者男 11例 ,女 6例 ,均采用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技术 ,应用离心泵和肝素涂敷管道。ECMO辅助 2 7~ 94h ,平均 6 2h。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结果 行ECMO治疗后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 (P <0 0 1) ,氧供明显增加 ,氧耗也随之增加 (P<0 0 5 ) ,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氧摄取率有所上升 (P <0 0 5 )。ECMO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结论 ECMO治疗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 ,从而改善机体氧代谢 ,提高组织氧摄取率 ,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及巨细胞病毒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做好高流量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压力监测;保证无创氧疗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时患者的管路安全,持续谵妄状态的护理;凝血功能紊乱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监测及处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处理;防控免疫抑制状态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患者早期肺康复的护理及患者的心理干预。患者住院51 d,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总结1例禽流感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建立多学科医护团队,启动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严密隔离控制感染;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确保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安全;针对性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出血风险;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加强早期康复治疗;贯彻落实早期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报告一例应用ECMO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护过程。重点介绍使用ECMO治疗过程中的导管护理、并发症观察护理、撤机配合、等方面的经验。体会到ECMO护理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脏器支持、密切监测、精心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改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生存,但存活的患者仍面临远期存活率低、生存质量不佳等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功能下降、精神障碍、社会特征改变等。深入了解ECMO患者远期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优化ECMO治疗及改善ECMO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严重肺挫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CMO治疗严重肺挫伤患者17例,均采用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技术,应用离心泵和肝素涂敷管道。ECMO辅助27-94h,平均62h。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结果 行ECMO治疗后,静脉血氧分压、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1);氧供明显增加,氧耗也随之有所增加(P〈0.05);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氧摄取率有所上升(P〈0.05)。ECMO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结论 ECMO治疗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从而改善机体氧代谢,提高组织氧摄取率,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行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ECMO)治疗期间累积液体平衡(cumulative fluid balance, CFB)与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方法 行VV-ECMO治疗≥3 d的重度ARDS患者53例,根据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28例,记录2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VV-ECMO治疗前呼吸机支持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俯卧位通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情况,VV-ECMO上机前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降钙素原、血肌酐、血乳酸水平;记录2组VV-ECMO治疗7 d内每日CF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VV-ECMO治疗的重度ARD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VV-ECMO治疗第3天CFB(CFB3)预测行VV-ECMO治疗的重度ARD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效能。结果 死亡组急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