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中国成立前陷谷穴的优势病症与主治特色,探讨其优势病症与高频配伍腧穴的对应规律。方法 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检索源,建立陷谷穴单穴、配伍主治病症和配伍腧穴等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复合关联分析和隐结构聚类分析。结果 陷谷穴单穴主治病症18种,优势病症为水肿、疟疾、肠鸣、热症、痈疽和汗不出等6种;配伍主治病症22种,优势病症为水肿、肠鸣、疟疾、热症、气乱臂胫和痈疽等6种。高频腧穴包括足三里、太白、厉兑与内庭等33穴。复合关联分析筛选出54条高频腧穴与优势病症的关联规则。隐结构聚类分析获取了5组腧穴处方。结论 陷谷穴主治以内科、外科病症为主,水肿为核心优势病症,关联规则与聚类新方的辨证组合,有助于为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渚穴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和腧穴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源,建立中渚单穴、配伍主治病症和配伍腧穴等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43篇,单穴主治病症25种,优势病症为落枕、急性腰扭伤和肩周炎等5种,配伍主治病症79种,优势病症为耳鸣、神经性耳聋和颈椎病等12种。配伍腧穴以五输穴、交会穴和原穴等特定穴为主,高频腧穴为合谷、翳风、外关和听会等22穴,得到3系9类中渚配伍组合,配伍经脉以足少阳胆经频次最高,阳经腧穴多于阴经。结论:中渚穴主治范围广泛,以外科病症为主,耳鸣为核心优势病症,特定穴多重配伍和聚类处方的灵活组合,有助于为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涌泉穴(1949年10月以前)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检索源,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医籍182部、相关文献共826条,单穴主治病症85种、优势病症31种;配伍主治病症85种、优势病症28种;配伍腧穴252穴,关联规则前三位为昆仑、阴陵泉、合谷穴。结论:总结出主治病症方面主要以经脉所过之肢体经络及官窍病、脏腑病、热证、急症为主;腧穴配伍方面以经脉配穴之本经、同名经、交接经及表里经配穴,部位配穴之上下配穴,涌泉与特定穴配伍,五运升降配穴等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内庭穴的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和腧穴配伍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筛选内庭穴相关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五输穴主治与配伍数据挖掘软件V1.0”与Gephi 0.92进行频次统计及复杂网络、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17篇。单穴主治病症7类,共13种,优势病症为牙痛、磨牙症和腹胀等8种;配伍主治病症10类,共88种,优势病症为牙痛、面神经麻痹、膈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等24种。高频配伍腧穴为合谷、足三里、太冲和内关等17个穴位,配伍经脉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任脉为主。结论:内庭穴主治范围广泛,单穴和配伍主治病症均以口腔科和内科为主,主治最优势病症均为牙痛,配穴归经以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1949年10月前文献中复溜的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1949年10月前复溜穴相关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五输穴主治与配伍数据挖掘软件QLZJ1.0版”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条文561条,频数分析结果示单穴主治优势病症为腰痛、脉厥等28种,配伍主治优势病症为水肿、伤寒无汗等26种,配伍腧穴频率最高的是合谷,频率最高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特定穴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五输穴;关联分析结果示复溜优势配穴7对;聚类分析结果示复溜优势配伍穴组4类。结论:复溜主治优势病症以肢体经络、气血津液、肾系及脾胃系病症为主,尤以腰痛、汗证、水肿为核心优势病症;复溜配伍多采用表里经配穴法和本经配穴法,多与阳经腧穴相配,配伍特定穴时以交会穴、原穴和合穴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阳谷主治优势病症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民国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为主要检索源,1949年10月后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为主要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阳谷穴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探析阳谷主治优势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结果:1949年10月前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11、13种,均以内科病症为主;配伍腧穴136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阳谷与腕骨、合谷、阳溪、液门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10月后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4、6种,见于内科、骨伤科等;配伍腧穴111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其与阳溪、阳池、合谷、外关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选出3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阳谷主治病症以内科病症为主,且在骨伤科、耳鼻喉科具有独特优势;配穴方面,多配伍原穴、五输穴;配穴归经以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解溪穴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1949年10月—2022年3月期间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将数据导入“五输穴主治与配伍数据挖掘软件V1.0”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2篇。其中主治病症27种,优势病症为中风、踝关节扭伤和痹病等7种;高频配伍腧穴为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和三阴交等26穴,其中解溪与足三里、阳陵泉和太冲关联程度最高;得到了以解溪穴为核心的5类配伍处方;配伍经脉以足少阳胆经频次最多。结论:通过对现代文献挖掘分析,揭示了解溪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对教学、临床和科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与腧穴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以《中华医典》和"全国报刊索引"为检索源,1949年10月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等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系统聚类算法,确定昆仑穴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腧穴的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结果:1949年10月前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12种、14种,配伍腧穴170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委中、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10月后单穴及配伍优势病症分别为6种、9种,配伍腧穴156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环跳、阳陵泉、委中、肾俞等穴联系紧密,聚类分析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1949年10月前昆仑穴多用以治疗内科病症,且在耳鼻喉科的鼻衄和妇科的难产上显示出独特优势;1949年10月后多用以治疗肢体经络病症,对一些疼痛类病症疗效突出;配穴方面,多配伍五输穴、原穴、下合穴;配穴归经以膀胱经、胆经、大肠经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析前谷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1949年10月前文献主要以第五版《中华医典》、"全国报刊索引"为检索源,1949年10月后文献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和Web of Science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规则分析。结果:1949年10月前纳入医籍35部,文献166条,1949年10月后纳入期刊文献11篇,其中外文文献2篇。单穴主治优势病症11种,配伍主治优势病症9种,以内科及耳鼻喉科病症为主,配伍较单穴主治增加了心系和外科病症。高频配伍腧穴前3位为后溪、腕骨、阳谷,配穴数量以膀胱经、胆经腧穴居多,配穴频次以小肠经、大肠经腧穴居多。结论:前谷主治范围广泛,多配伍阳经腧穴,配伍多采用同名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和本经配穴法,多配伍特定穴之输穴、原穴和经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阳陵泉穴现代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节点,通过检索阳陵泉穴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等相关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五输穴主治与配伍数据挖掘软件V 1.0”对数据进行频次、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陵泉穴的单穴主治优势病症4种,分别为胆绞痛、胁痛、肩周炎和筋伤;配伍主治优势病症10种,分别为痹证、痿证、中风、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蛇串疮、胁痛、肩周炎、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配伍腧穴归经前3位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关联分析得出配伍腧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和合谷关联程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出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通过对现代文献的挖掘分析,揭示阳陵泉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可为今后该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三间穴(Sanjian,LI3)的优势病证与主治特色,探讨其优势病证与高频配伍腧穴的对应关系。方法 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检索源,建立三间单穴、配伍主治病证和配伍腧穴等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4.1和Lantern 5.0软件进行腧穴-病证关联分析和隐结构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医籍60部,条文212条。单穴主治病证20种,优势病证为热证、胸满和泄泻等10种;配伍主治病证32种,优势病证为鼻衄、痹证和善惊等10种;共同优势病证包括牙痛、疟疾、喉痹、目痛、喘证、口干和多寐。高频腧穴包括合谷(Hegu,LI4)、二间(Erjian,LI2)、厉兑(Lidui,ST45)与商阳(Shangyang,LI1)等43穴。关联分析筛选出45组关联规则。隐结构聚类分析获取了7组腧穴处方。结论 三间穴主治以内科、五官科病证为主,牙痛为核心优势病证,穴-病关联规则与聚类新方的辨证组合,有助于为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太溪主治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太溪"及别名"大溪""吕细"为检索词,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检索源,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Gephi复杂网络、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医籍58部,文献279条,涉及单穴主治病症7类,共33种,配伍主治病症8类,共54种;太溪常配伍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合谷、昆仑、肾俞、行间、中脘、照海、然谷等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合谷之间关联密切程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到以太溪为核心的3类针灸处方。结论:太溪单穴、配伍主治均以内科和耳鼻喉科病症为主,主治最优势病症均为牙痛;配穴方面,多配伍五输穴、原穴、背俞穴等特定穴,配穴归经以膀胱经、脾经和肾经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大敦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为时间节点,1949年10月以前以《中华医典》第5版及《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检索源;1949年10月以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期刊资源、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为检索源,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949年10月以前,纳入医籍122部,条文共计460条,单穴、配伍优势病症为14种、10种,配伍腧穴147穴。1949年10月以后,共纳入文献42篇,单穴、配伍优势病症4种、7种,配伍腧穴43穴。结论:大敦穴主治病症以内科、妇科、外科为主,最优主治病症疝气,最优配穴三阴交;配伍规律以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交接经配穴、同名经配穴、上下配穴及大接经法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古代文献中经渠穴的优势主治病症及配伍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检索1949年10月以前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基于Gephi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条文210条涉及52部古籍,频数分析结果示单穴优势主治病症为咳嗽、喘证等12种,配伍优势主治病症为热病无汗、疟疾等11种,配伍腧穴频率最高的是合谷和鱼际,频率最高的经脉是手阳明大肠经,应用特定穴频率高于非特定穴,频率最高的特定穴是荥穴;关联分析结果示经渠优势配穴12对;聚类分析结果示经渠穴优势配伍穴组4类;基于Gephi的可视化分析结果示单穴与配伍主治优势病症6种。结论:本研究总结古代文献中经渠穴的优势主治病症及配伍规律,以期为现代临床应用经渠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关冲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1949年10月为时间分割点进行文献检索。1949年10月前的文献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主要检索源。1949年10月后的文献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为主要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关冲穴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探析关冲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结果:1949年10月前,单穴主治病症30种,优势病症为口干、臂痛等10种;配伍主治病症42种,优势病症为喉痹、霍乱等17种,并总结出新处方17首,配伍腧穴127个,与少商、少冲关联性最强。1949年10月后,单穴主治病症3种,配伍后主治病症增多,为35种,优势病症为中风、乳蛾等8种;总结出新处方8首,配伍腧穴85个,与少商、商阳关联性最强。结论:关冲主治病症以耳鼻喉科、内科病症为主,配伍规律以表里经、本经、五输、井原和井络配穴为主,趋向于按经配伍和特定穴间配伍。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析古代厉兑穴主治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运用数据挖掘软件Gephi、VOSviewe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穴主治病症29种,优势病症为水肿、厥证等14种,配伍主治病症36种,优势病症为疟疾、厥证等15种,配伍腧穴141个,分属最多的经络为胃经、大肠经,最多的特定穴为五输穴结论:主治病症方面,厉兑穴主治以本经病症、脏腑病症和络脉病症为主,主治优势病症多发挥其远治作用。腧穴配伍方面,体现了上下配穴、本经配穴、同名经配穴和井井配穴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系统整理阳溪穴古今文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阳溪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1949年10月前,阳溪穴主治优势病症以脑系、心系和五官科病症为主,1949年10月后以肢体经络病症、神经科疾病为主,在角膜溃疡、齿痛等病症治疗和麻醉恢复方面亦具有独特优势。在腧穴配伍方面,阳溪穴古今均多配伍阳经腧穴,1949年10月后更注重本经和同名经腧穴配伍法;在优势配穴方面,均以配伍五输穴、原穴为主,1949年10月后增加了络穴、八脉交会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1949年10月前太冲(LR3)主治病症和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以"太冲"与"大冲"为检索词,以《中华医典》(第5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检索源,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Gephi复杂网络、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医籍58部,文献369条,涉及单穴主治病症15类、共44种,配伍主治病症14个类别、共73种,太冲常配伍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合谷(LI4)、行间(LR2)、昆仑(BL60)、神门(HT7)、大敦(LR1)、照海(LI6)等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三阴交、合谷之间关联密切程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到以太冲为核心的六类针灸处方。结论:1949年10月前太冲单穴、配伍主治以内科和外科病症为主,主治最优势病症均为疝气;配穴方面,多配伍五输穴、原穴、下合穴等特定穴,配穴归经以膀胱经、脾经和任脉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中针灸治疗面瘫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收集第5版《中华医典》针灸推拿分部中所收录的53部医籍中涉及针灸治疗面瘫的相关条文,建立"针灸治疗面瘫的古籍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法则分析古代针灸治疗面瘫用穴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条文298条,针灸处方103条,涉及腧穴53个,总频次448次,腧穴选用以地仓、颊车、承浆、水沟为主,经脉以阳明经为主,部位以头面颈项部最频繁,特定穴应用中以交会穴及五输穴的荥穴为主;聚类分析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上关-下关,翳风-通天-冲阳-腹通谷,偏历-行间-内庭-二间,合谷-水沟;关联分析得出常用穴组共8对。结论:古代针灸治疗面瘫尤其重视地仓-颊车-听会,水沟-合谷-承浆与其他腧穴的灵活配伍,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通过配伍丰富腧穴的多效性,且常见配伍方式主要为局部取穴结合远道取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隐白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节点,通过检索隐白穴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等相关文献资料,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Gephi可视化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及SPSS Modeler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隐白穴的单穴优势病症12种,分别为气喘满、腹胀满、呕吐、血证、泄泻、崩漏、足胫寒热、不欲食饮、尸厥、腹中寒热、太阴经中风无汗身凉、消渴;配伍主治优势病症20种,分别为失眠多梦、血证、状如尸厥、尸厥、神志类、消渴、癫狂、呕吐、疔证、腹胀满、泄泻、烦闷、中风后遗症、足胫寒热、心胸痞、不欲食饮、水郁不降、气逆、黄疸、痢疾;其配伍腧穴归经前3位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隐白穴的单穴主治优势病症2种,分别为崩漏、月经过多;配伍主治优势病症10种,分别为崩漏、中风后遗症、失眠多梦、痹症、癔症、中风、癫狂、月经过多、郁证、痛经;配伍腧穴归经前3位分别为足太阴脾经、任脉、足阳明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