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的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8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病灶切除后继发缺损需行下腹部皮瓣移植修复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89例,继发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0 cm×12.0 cm~31.0 cm×16.0 cm,全部采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26.0 cm×12.0 cm~35.0cm×15.0 cm。本组患者均为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后遗留的单纯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联合皮瓣的具体形式分为两种:①对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同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②同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的受区血管选择包括胸廓内血管、胸外侧动静脉、胸肩峰血管、胸背血管、胸背血管前锯肌支和颈横动静脉。采用第二种皮瓣形式时不能选择胸廓内血管作为受区血管。结果采用第一种联合皮瓣形式57例,其中4例腹直肌带蒂皮瓣一侧术后发生边缘部分坏死;采用第二种联合皮瓣形式32例,其中2例在切取过程中发现带蒂腹直肌皮瓣完全没有血供,改为游离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3例腹直肌带蒂皮瓣一侧术后发生边缘部分坏死,清创后再采用局部推进皮瓣修复。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后期治疗,术后随访12~96个月,平均(29.5±0.3)个月,11例患者失访,完成随访的7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局部肿瘤复发(5.1%),4例患者发生脑部转移(5.1%),3例患者发生肝转移(3.8%),6例患者发生肺部转移(7.7%),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皮瓣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联合下腹部皮瓣移植安全性高,有助于控制局部晚期乳腺癌病灶,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中第一种联合皮瓣形式移植血管吻合选择更加灵活,皮瓣血运更加可靠;第二种联合皮瓣形式手术时间短。两种术式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
Guo L  Xing X  Li J  Xue C  Bi H  Li Z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2):1465-1468
目的探讨胸壁全层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4例胸壁全层缺损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继发胸壁全层缺损12例,乳腺癌术后继发放射性损伤1例,热压伤1例。缺损范围为8 cm×5 cm~26 cm×14 cm。所有患者均伴肋骨缺损(1~5根),3例伴胸骨缺损。术中10例患者应用涤纶网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骨性重建,4例未作骨性重建。分别采用双叶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10 cm×7 cm~25 cm×13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2例发生创面愈合不良,经再次彻底清创、肌皮瓣修复和补充植皮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8个月。除1例骨肉瘤患者因肝转移于术后6个月死亡,其他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热压伤患者未同期行胸壁骨性重建,术后5 d出现短暂轻度反常呼吸,其他患者术后胸廓稳定性良好,无明显反常呼吸及呼吸困难。结论根据胸壁缺损病因、面积和部位,单独或联合应用局部皮瓣或肌皮瓣进行胸壁软组织缺损修复,必要时应用人工材料行胸壁骨性重建,可有效修复严重胸壁全层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直肌肌皮瓣在修复胸壁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4月-2010年5月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胸壁热压伤、胸壁肿瘤患者,采用单蒂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13例.结果:13例腹直肌肌瓣移植病例中,1例皮瓣边缘皮肤青紫出现水泡,1例皮瓣远端皮肤约0.8cm*2.5cm坏死,2例腹部切口有轻度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后治愈,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随访0.5-2年,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修复满意.结论:腹直肌肌皮瓣血运可靠,是修复胸壁严重缺损的理想选择,是一种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蒂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肩前锁骨区皮肤软组织巨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创伤等原因引起的肩前锁骨区皮肤软组织巨大缺损创面应用带蒂侧胸壁筋膜皮瓣或复合部分背阔肌皮瓣进行修复9例,皮瓣面积最大15 cm×10 cm,最小10 cm×6 cm.皮瓣转移前创面经彻底清创,有污染或感染者经更换敷料干净后再行皮瓣手术.术前用血管多普勒探侧仪探测皮瓣的轴心动脉,以利皮瓣的设计和转移操作.术后经2~15个月随访.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修复创面;1例皮瓣转移覆盖巨大创面后远端边缘部分坏死,二期清创后能拉拢缝合,创面完全修复.近、远期随访所有皮瓣外观、颜色、质地均与受区周围皮肤一致或接近.结论 带蒂侧胸壁筋膜皮瓣血供丰富,供区隐蔽,修复创面效果好,是修复肩前锁骨区皮肤软组织巨大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壁复发病灶切除同时应用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进行胸壁再造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7例乳腺癌胸壁复发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6(38~62)岁,病程8~26个月。术中切除复发病灶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4 cm×11 cm)~(18 cm×13 cm),采用三层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修补,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位覆盖创面,皮瓣大小(14 cm×6.5 cm)~(18 cm×6 cm);背部皮肤直接缝合。结果 7例即时胸壁再造均获成功,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1例供区血清肿,经数次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痊愈;1例皮瓣远端发生坏死,面积约1.5 cm×1.5 cm,经换药后延期愈合。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5(12~33)个月。术后远处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和死亡病例。术后皮瓣外观良好,蒂部无臃肿,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乳腺癌胸壁复发后病灶切除同时应用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进行胸壁再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多种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疔继发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术后放疗继发前胸肇放射性溃疡患者24例.采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11例)、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术(9例)和健侧乳房皮瓣(4例)转移修复溃疡.肌皮瓣面积为18 cm×12 cm~36 cm ×9 cm,乳房皮瓣面积为13 cm ×6 cm~16 cm×6 cm.2例患者在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背阔肌肌皮瓣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其余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例因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巨大、脂肪过于肥厚而出现尖端皮肤干性坏死和脂肪液化,其余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溃疡无复发.结论 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首选皮瓣.术前行DSA检杳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带蒂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因手术难度和创伤较大,可作为次选.健侧乳房皮瓣可导致健侧乳房畸形,且供瓣区面积有限,因而尽可能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巨大胸壁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为6例患者进行巨大胸壁缺损的修复,其中背阔肌肌皮瓣加钛网1例,逆行背阔肌肌皮瓣加聚丙烯网片和涤纶补片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例,双侧胸大肌肌瓣1例,纵行腹直肌肌皮瓣2例.结果 随访1~24个月,皮瓣100%覆盖创面、皮瓣100%成活、心肺功能没有影响、外观满意;并发症:胸壁瘘管1例,胸壁窦道1例经再次清创愈合.结论 巨大胸壁缺损需要分层修复,胸廓缺损可以用鈦网或聚丙烯网片修补,软组织缺损根据部位、大小和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大、旋转弧度大、血供恒定、容易切取,可作为首选,胸大肌肌瓣、纵行腹直肌肌皮瓣或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大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超大面积胸壁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8月—2020年12月,采用扩大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胸壁肿瘤术后超大面积复杂胸壁缺损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8~72岁,平均54.9岁。叶状细胞肉瘤4例,软组织肉瘤2例,肺癌转移胸壁肿瘤1例,乳腺癌复发5例。患者曾行2~7次肿瘤切除手术;其中3例既往行下腹部皮瓣移植手术失败,余9例患者因消瘦不适合采用腹部作为皮瓣供区。创面彻底清创后继发胸壁缺损面积为300~600 cm2;切取皮瓣长(24.7±0.7)cm,皮岛宽(10.6±0.7)cm,股外侧肌瓣长(26.8±0.5)cm,宽(15.3±0.6)cm,血管蒂长度为(7.9±0.6)cm。结果 11例患者肌皮瓣完全成活,肌瓣表面植皮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1例男性患者胸壁切口裂开,进一步采用大网膜联合皮片移植修复。12例患者重建胸壁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取皮区轻度增生瘢痕,大腿功能无明显影响。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患者。结论 扩大股前外侧肌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有效修复面积明显增加,避免了多皮瓣移植,可作为超大面积胸壁缺损修复的挽救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18例,手术扩创后应用肌皮瓣修复,其中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2例,腹直肌肌皮瓣6例对于溃疡较深,累及胸膜或并发放射性骨髓炎的5例,先采用Prolene网或Marlex网修复骨性胸壁缺损,再用肌皮瓣覆盖缝合创面. 结果 1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腹直肌皮瓣修复术后第4天局部边缘有渗液,经拆线引流、换药后痊愈,其余17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无溃疡复发,无皮瓣坏死、皮瓣感染以及皮下积液. 结论 应用血运良好的肌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的放射性溃疡创面.  相似文献   

10.
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修复胸壁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胸壁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5年6月,对5例胸壁缺损患者行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术。其中胸骨骨髓炎术后、胸骨肿瘤刮除术后、胸骨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各1例,心脏手术术后2例;均因感染致胸骨及内置物外露,病程6个月~2年。先行病灶清除,视创面大小设计切取15cm×10cm的胸腹壁随意皮瓣,然后切取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胸壁缺损。结果术后4例皮瓣期愈合,1例皮瓣延期愈合,无并发症。皮瓣外观良好,无臃肿及色素沉着,X线片显示胸骨死骨阴影消失。随访1~3年,平均1年6个月,无复发。腹部供区皮肤愈合良好,无腹壁疝发生。结论胸腹壁随意皮瓣联合腹直肌肌瓣移位修复术是治疗胸骨体周围胸壁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腹直肌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 方法 4例严重创伤或手术切除后形成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术,2例患者采用带蒂腹直肌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根据患者损伤的创面大小,切取大小适宜的腹直肌皮瓣修复缺损处,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本组切取皮瓣大小为13 cm×26cm~8 cm×16 cm. 结果 本组手术顺利、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22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腹直肌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严重创伤造成的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钛网、重建钢板及背阔肌带蒂肌皮瓣,修复上胸壁乳腺肉瘤样癌切除后巨大缺损1例,观察术后早期效果。方法于2006年2月收治1例56岁女性上胸壁乳腺肉瘤样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缺损约20cm×15cm,钛网覆盖胸壁缺损,重建钢板连接双侧锁骨残端,右侧背阔肌带蒂肌皮瓣约20cm×15cm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患者术后3d脱呼吸机,反常呼吸较明显。2周皮瓣血运稳定后,用胸带固定胸廓,反常呼吸渐消失,皮瓣血供良好。复查胸片,钛网及重建钢板位置良好。术后1个月转入肿瘤科化疗。随访3个月,局部及全身无不适;双肩活动度前屈90°,外展90°;肿瘤未见复发。结论胸壁巨大缺损重建时应选择质地较硬的材料,重建钢板维持双侧锁骨的解剖位置,肩关节功能恢复好,背阔肌带蒂肌皮瓣可适当扩大切取。  相似文献   

13.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再造和胸壁溃疡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目的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对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横行腹直肌 (TRAM)肌皮瓣的切取进行完善和改进 ,将其精确为腹壁下动脉穿支 (DIEP)皮瓣 ,从而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皮瓣。 方法切取DIEP皮瓣 ,移植至胸壁受区 ,腹壁下动静脉分别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 ,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修复。 结果 解剖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自腹壁下动脉有粗大的肌皮穿支或皮支自血管主干发出 ,穿过腹直肌纤维直接进入皮瓣 ,因此 ,术中只剪开腹直肌前鞘 ,钝性分离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周围的腹直肌纤维 ,无须离断腹直肌纤维 ,临床应用DIEP皮瓣再造乳房 4例 ,修复胸壁缺损 2例 ,皮瓣面积 (10cm× 12cm )~ (12cm× 35cm) ,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结论 DIEP皮瓣是对传统的TRAM皮瓣的一种技术改良 ,既保留了TRAM皮瓣血运丰富、组织量大、易于塑形的优点 ,尚可保持腹直肌的完整性 ,同期进行腹壁整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18例。其中,足后跟软组织缺损伴骨感染4例,跟腱部缺损3例,内踝部缺损3例,外踝缺损伴死腔8例,皮肤缺损范围9 cm×4 cm~16 cm×9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6 cm~18 cm×10 cm,携带的深层腓肠肌肉面积4cm×3 cm~9cm ×6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7例,游离植皮11例。 结果 术后18例肌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5~14个月,无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行走正常,术后皮瓣感觉恢复欠佳。 结论 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8例复杂性下咽环周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45~80岁,平均57岁。均为外院治疗后下咽癌复发者,结束治疗至复发确诊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6.5个月。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类分期:T_2N_1M_0 3例,T_3N_1M_0 2例,T_3N_2M_0 1例,T_4N_1M_0 2例。全喉全下咽切除术后,下咽环周缺损范围为9.0 cm×8.5 cm~12.0 cm×10.5 cm;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的穿支皮瓣皮岛范围为7.0 cm×4.0 cm~9.5 cm×6.0 cm,胸大肌肌皮瓣皮岛范围为9.0 cm×5.0 cm~14.5 cm×6.0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时间12~22 d,平均14.5 d。术后8周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18.7个月。所有患者颈部外形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未发生咽瘘、切口裂开和肿胀等情况,皮瓣不臃肿,重建的下咽腔无狭窄。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胸大肌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复杂的下咽环周缺损往往存在颈部受区血管缺如情况,不适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可以作为一种局部重建替代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15例胸壁肿瘤患者。男2例,女13例;年龄43~60岁,平均51.8岁。局部晚期乳腺癌11例,胸壁皮肤纤维肉瘤3例,胸壁放射性溃疡1例。病程6个月~8年,中位时间24.1个月。术中切除原发灶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7 cm×12 cm~20 cm×18 cm;采取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移位修复创面,A、B两瓣大小相等,单个皮瓣切取范围为17 cm×6 cm~20 cm×9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14例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6个月。术后皮瓣外观良好,蒂部无臃肿,对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肿瘤患者均无局部复发,2例乳腺癌患者发生远处转移。供区切口遗留线性瘢痕。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供区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背血管前锯肌支在胸壁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1年3月,采用双侧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修复23例胸壁肿瘤术后大面积复杂缺损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71岁,平均48.5岁。局部晚期乳腺癌11例,叶状细胞肉瘤4例,软组织肉瘤3例,乳腺癌复发3例,胸壁放射性溃疡2例。肿瘤切除、创面清创后继发胸壁缺损范围为20 cm×10 cm~38 cm×14 cm;皮瓣切取范围25 cm×12 cm~38 cm×15 cm,血管蒂长度为9~12 cm,平均11.4 cm。14例单纯软组织缺损,采用皮瓣移植修复;5例肋骨缺损(<3根)合并软组织缺损,采用单纯网片联合皮瓣移植修复;4例胸壁全层缺损合并大范围肋骨缺损(>3根),采用“网片+骨水泥”方法坚强内固定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背血管前锯肌支作为受区血管,组合方式包括前锯肌支近心端+其他受区血管(13例)、前锯肌支近心端+远心端(6例)、2支前锯肌支近心端(4例)。结果 23例患者胸背血管主干均得以完整保留。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9个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重建胸壁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胸背血管前锯肌支解剖恒定,对受区损伤小,可以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重建胸壁提供可靠血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双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 flap,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5例伴有剖腹产史的乳腺癌患者行双蒂TRAM瓣乳房再造术,术中切取双侧腹直肌作为转移皮瓣的蒂,转移至根治术后胸壁缺损处,塑造乳房外形,采用局部皮瓣再造乳头,游离皮瓣再造乳晕。结果4例患者再造乳房完全成活,形态自然,外形逼真,手感好;1例部分皮瓣坏死,面积3cm×2cm。结论双蒂TRAM瓣乳房再造术对有剖宫产史的乳腺癌患者是值得推荐的好方法,并非禁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6月—2022年7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基本外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 其年龄为65~70岁, 肛周皮肤溃疡大小为5 cm×4 cm~11 cm×9 cm, 皆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会阴部继发皮肤软组织缺损, 面积为8 cm×6 cm~14 cm×12 cm(盆底无效腔深度为10~15 cm), 均经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 肌皮瓣的皮肤面积为9 cm×7 cm~16 cm×12 cm、肌肉体积为18 cm×10 cm×5 cm~20 cm×12 cm×5 cm、血管蒂长18~20 cm。术中保留大部分腹直肌前鞘, 将皮瓣通过腹腔转移至受区, 将供区残留的两侧腹直肌前鞘反复多次对折缝合, 将腹横筋膜的游离缘与腹直肌前鞘缝合, 再将供区皮肤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移植肌皮瓣成活情况, 记录术后2周内会阴部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会阴部受区及腹部供区恢复情况, 记录腹部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术后, 5例患者移植的...  相似文献   

20.
超大面积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大面积的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的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实施手术的3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0~40个月,平均24.7个月.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3例患者均有皮肤缺损伴骨裸露.创面创伤性皮肤缺损1例,肿瘤切除导致皮肤缺损2例,皮瓣面积分别是:60cm×32 cm,55 cm×30 cm和50 cm×25 cm,皮瓣应用形式:带双血管蒂游离移植1例,一端带蒂一端游离移植1例,两端均带蒂移植1例.结果 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创面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1例创伤患者骨折愈合,完全负重行走,恢复原有工作.结论 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能够一次性修复体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而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