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洛宁县地方病防治院甲乳外科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入院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 138 例,根据患者知情同 意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组 72 例和小切口组 66 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小切口组采 用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美容效果、住院费、并发症、满意度, 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多于传统组,瘢痕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术 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术中出血量低、并发症率低,瘢痕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 院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7 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3 例)与观察组(34 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比较两 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应激反应、甲状腺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皮质醇(COR)、 去甲肾上腺素(N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 素(FT4)下降,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 TSH、FT4、FT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继发出血、喉返神经麻痹、低钙抽搐、切口粘连总发生率(8.82 %) 低于对照组(30.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用于良性甲状腺病 变患者治疗中可改善手术一般情况,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分析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以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从 东莞市东城人民医院择取 25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 = 12)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n = 13)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复发率(0.00 %)明显比对照组(33.33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 后并发症发生和术后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连江县中医院 2010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 DTC 患者 17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 85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Ⅵ区淋巴结清 扫,对照组给予腺叶+峡部切除术+Ⅵ区淋巴结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TT)+Ⅵ区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 种手术情况、并发症、预后效果、复发率与生存率。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久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继发性出血、甲状旁腺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生 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DTC 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优缺点不同,对患者手术治疗方案 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经乳晕切口手术在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选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 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 80 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 组 40 例,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行常规放射状切口手术,观察组行经乳晕切口手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 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7.50 %,95.00 %) 均高于对照组(82.5 %,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00 %) 低于对照组(2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经乳晕切口手术进行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治疗,其手术 效果良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施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3 月舞阳县 人民医院收治的 145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 75 例施以甲状腺次全切除 术治疗,对照组 70 例施以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为 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对结节性甲状腺 肿患者开展治疗时施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相比于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有效率更高,可在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避免术 后复发,并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 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 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5.2 ± 0.8)分,较对照组的(7.8 ± 1.2)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感染、 出血、神经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67 %,低于对照组的 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 间、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 骨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使用 保留乳腺手术,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预后。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5 % 低于对照组的 24.00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 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转移率、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商丘 市中心医院于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PACG 患者 89 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4 例行 三角形巩膜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45 例行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浅前房的发生情况 及术前、术后 3 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 3 个月,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较高,眼压较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浅前房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22 %)低于对照组(18.18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能显著降低 PACG 患者眼压,减少浅前房发生,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斜视手术治疗中不同切口选择对患者泪膜功能及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 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 60 例斜视患者,根据不同切口选择将患者分为两组, 28 例患者选择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开展手术为对照组,32 例患者选择改良 Parks 切口开展手术为观察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总体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7 d、14 d 的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均少于术前, 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干眼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13 % (1/32),低于对照组的 25.00 %(7/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不同切口开展斜视手术均可保证治疗效果,但改良 Parks 切口可促进泪膜 功能改善,并提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乳腺脓肿患者使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恢复的影 响。方法:随机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50 例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差 异分为对照组(25 例,常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和观察组(25 例,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指标(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及 VAS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感觉障碍、局部湿疹、乳漏)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乳腺脓肿 患者使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且手术耗时短,创口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于凤城市中心医院实施治疗的 120 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 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肿瘤恶性潜能 Fletcher 分级。 结果:观察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分级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 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肿瘤恶性潜能 Fletcher 分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石门县人民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的脊柱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创手术的脊柱创伤 患者作为观察组,各 41 例。并比较两组脊柱创伤患者术后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 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7.32 %,低于对照组的 36.5 9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创手术是对脊柱创伤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切口面积小、临床疗效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究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就 诊于信阳市中心医院的青光眼患者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 组,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各 32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 75 %,高于对照组的 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采取改良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 眼压,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分析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中应用结肠支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采取数字分组方式,抽取奇数的患者为观察组,抽取偶数的 患者为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结肠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 症以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中应用结肠支架,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较 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整体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探讨经右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5 月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200 例 VSD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 100)和对照组 (n = 100),观察组采用经右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直视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成功率、 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 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 发生率为 4.00 %,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1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右胸微创封堵术 治疗小儿 VSD 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 ICU 监护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显微微创切除手术治疗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效果及对脊柱稳定性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邵武市立医院 201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4 例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组与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入路开放式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显微微创单侧半椎板入路切除 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均升高,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均下降, 且术后 6 个月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均高于对照组,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后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 Qswestry 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2.48 %,低于对照组的 34.38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治疗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使用显微微创切除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脊柱 稳定性,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使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对提高甲状旁腺识别及旁腺功能保护的作用。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 82 例患者进行研究,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 例)与观察组(41 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甲状腺切除术或颈中央区部淋巴 结清扫术,观察组在术中加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进行染色后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 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甲状旁腺误切率、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和淋巴结切除总数、淋巴结清扫总数。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的误切率为 2.4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24 h、36 h、72 h, 观察组患者的 PTH、血钙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切除总数、 发现淋巴结转移总数均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给予患者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染色识别,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的概率,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促进患者康复,同时 还能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的清除率,阳性转移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卫生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66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 例,传统阑 尾切除术)与观察组(33 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72 h 相关炎症因子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平 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 %)低于对照组(21.2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比较完整解剖区段切除术联合腺体瓣整复术与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的临床 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90 例乳腺炎性肿块的非哺乳期患者,随 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行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完整解剖区段切除术联合腺体瓣整复术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1 月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及术后 1 年 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完整解剖区 段切除术联合腺体瓣整复术与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相比,不仅没有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 中出血量,并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风险更小,切口术后美观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