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顾文忠主任从医40余载,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前列腺炎、男子不育症等疾病。其用药配伍经验特点为善用经方,活用经方;病证结合,主病主方;辨证论治,寒热并用;灵活用药,善投重剂。总结其组方用药经验如下,以飨大众。  相似文献   

2.
1辨证准确,中西合参 姚树坤教授为河北知名消化病专家,他常说不论中医西医,辨证是治疗的关键和灵魂所在.要重视形、色、症、舌、脉,做到四诊合参,而西医的化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同样应该重视,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在辨证和诊断上不存在偏中医或偏西医的问题,凡是有价值的指标和资料都应认真考虑,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姚树坤教授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疗效卓著,对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颇具心得。姚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治疗应中西合璧,先明确诊断,再予辨证论治,病机以湿热阻滞肠胃为主要特点,治疗应清化湿热、疏调气机为本。  相似文献   

4.
冯建华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对单味中药的应用更是有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善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来来指导用药,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冯建华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对单味中药的应用更是有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善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来来指导用药,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流行病"。聂惠民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临床上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聂惠民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对其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聂老治疗抑郁症主要从心肝两脏入手,以解郁安神为基本治法,常以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酸枣仁汤合方加减治疗,药物多选用炒酸枣仁、柴胡、黄芩、生龙骨、生牡蛎等。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用药如将帅用兵”。历代兵家常胜者,一定善用兵;而历代医家有名者,也一定善用药。导师张发荣教授常云:“中医医家临床医术愈高,则愈要研究用药。”笔者跟随先生学习,亲耳聆听先生教诲,对用药颇有感悟和启发。今将其临床用药经验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度挖掘并系统总结张声生教授治疗消化科疑难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分析张教授的组方用药规律,临证策略与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张教授门诊治疗UC病例资料97例,总计289诊次,并运用我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的“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张教授治疗UC核心处方:炙黄芪、炒白术、薏苡仁、黄连、木香、白扁豆、三七粉、地榆炭。常用药对有:1)炒白术、炙黄芪、地榆炭;2)薏苡仁、白扁豆、山药;3)黄芩、黄连、木香、白芍;4)延胡索、仙鹤草、三七粉;5)当归、香附;6)防风、葛根。药物随证加减规律为::1)腹胀伴有肠鸣时,多用槟榔、木香、焦神曲;2)腹痛伴大便脓血时,多用延胡索、地榆炭、仙鹤草;3)里急后重时多用黄连、儿茶、三七粉;4)畏寒时多用炮姜、肉桂;5)口苦时多用黄连、连翘。结论:运用“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了UC的症状和证候规律,总结了张声生教授中医临证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廉玉麟教授针灸临证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玉麟教授致力于中医针灸事业30年,精心钻研,博采众长,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善于创新,有其独特风格,对经络、腧穴等针灸基本理论颇多新见解。笔者于2003年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进修期间,有幸跟随廉玉麟教授学习针灸,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10.
姚树坤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树坤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本文介绍姚树坤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断、辨证、组方思路和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1.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梁君昭教授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病理特征有深刻认识,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的诊治思路和临床经验。梁师认为心肾脾三阳俱虚为该病的发病之根本,痰瘀交织、浊毒互结为致病之标;该病发作期病机多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多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标实,脏虚络滞损伤留伏心经络脉为主要发病特点。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科研探究及组方探析创制扶正助脉方,以脏络同治、祛瘀化浊、扶正通络为治疗法则,在临床治疗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经验以供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介绍周福生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周教授认为临床治疗脾胃病应抓住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重视肝、心与脾胃的联系,脾胃病补泻治疗应补以甘酸、泻以苦辛,临床用药注意不要太过苦寒、太过甘温、太过辛散,还应详辨药物功用性能,用药应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①病证结合,成竹在胸。②用药轻灵,平中见奇。③顾护后天,斡旋升降。④用药精简,擅用药对。⑤整体观念,全面调摄。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20,(4):371-373
张剑勇教授沿承中医"上工治未病、预防胜治疗"的大医理念,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高尿酸血症的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湿热内阻,治疗当以泄浊利湿、消积排毒、润肺健脾、补益肝肾、标本兼治为原则,运用土茯苓、山慈菇、金钱草、玉米须等药,创立成方制剂"六高康颗粒",降尿酸效果明显。全方共奏祛湿泄浊、健脾益肾之效。  相似文献   

15.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中医药治疗该疾病可取得良好疗效。王耀献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湿热在慢性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感受湿热之邪或湿热之邪缠绵不去,常常是病情反复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从三焦、脏腑、经络、季节论治湿热治疗本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孙西庆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发现,脾胃湿热是失眠的常见分型,认为脾胃湿热型失眠以脾胃内伤、运化失常为发病基础,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为常见病因,病机关键为湿热扰神.孙西庆教授以分解湿热、治湿为重为治疗原则,综合运用疏利三焦、宣畅气机、调理中州、安神定志、兼夹同治等治疗方法,并注重择时服药,调摄身心,临床疗效显著,为中医治疗失眠提...  相似文献   

17.
继发性闭经属于妇科多发病、疑难病,病因各异,病机复杂,常由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等演变而来,亦可源于中枢性疾病或手术、放化疗损伤。许昕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阳明浊热、暗耗阴血为标;肝失疏泄乃病发契机。治疗在补肾填精、健脾养血基础上,“清利阳明浊热、调畅肝胃气机”,二者相辅相成,以臻“浊热去、阴血复、阳气升”,使天癸重启、月经复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韩明向教授临床辨治慢性咳嗽处方用药规律与临证心得。方法 收集韩明向教授临床诊治慢性咳嗽病案650例,提取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核心网络药物分析。结果 ①650首方药,共用药227味,频数11371次,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为百部、陈皮、紫菀、款冬花等;②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韩明向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最常用的药对为:百部→前胡、紫菀→前胡、陈皮→茯苓、百部→款冬花等;③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共聚为13类,按功效归纳出韩明向教授临床常用健脾、温肺、润肺、清肺、解表、固表6法治疗慢性咳嗽。④核心网络药物图得出韩明向教授临床常用核心处方为:紫菀 + 百部 + 款冬花 + 白前 + 陈皮 + 茯苓 + 炙甘草;白前 + 陈皮 + 半夏 + 荆芥 + 细辛 + 茯苓 + 白术 + 桔梗;干姜 + 细辛 + 五味子 + 麻黄 + 苦杏仁 + 紫菀 + 款冬花 + 浙贝母 + 陈皮 + 炙甘草;紫菀 + 款冬花 + 百部 + 浙贝母 + 干姜 + 细辛 + 五味子 + 麻黄 + 苦杏仁。结论 韩明向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多从温润立法,或佐以温肺化饮,或佐以疏表散寒,或佐以健脾化痰,或佐以益肺固表。  相似文献   

19.
翁维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扩张型心肌病属疑难病,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导师翁维良教授认为本病归属中医学"心胀"范畴,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心气不足。治疗应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治则。确立益气活血基本方,临床上根据阴阳气血受损之不同加以调整,灵活应用。治疗时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通过补益脾气,恢复气血之生化,助心行血。同时注重养心安神,安抚被扰之心神。  相似文献   

20.
伍炳彩(1940-),男,江西吉安人,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医疗系。2000年获"江西省名中医"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刻苦钻研《金匮要略》30余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观点,尤其对《金匮要略》脉学的研究造诣精深。伍教授强调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三个原则:一是辨证论治的原则,二是坚信中医理论的原则,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于内科杂病的治疗,重视脉象的运用,对脉象的研究全面而深入;切脉时强调平心定意、专心致志,严格要求切脉姿势规范化,更注重寸、关、尺三部九候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对于《内经》提出的"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脉象意义及舍证从脉的临床运用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