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肝癌患者血清中HBV含量及C基因启动子基因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少丽  陈伟  袁涛 《重庆医学》2004,33(6):880-881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其与C基因启动子(BCP)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实时定量技术检测114例肝癌患者及100例非肝癌乙肝患者HBV-DNA含量.采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技术对肝癌及乙肝患者进行BCP基因变异检测.结果肝癌患者48%HBV-DNA阳性,平均拷贝量为4.7×106拷贝/ml.BCP区域1 762、1 764位突变率为27%,且BCP变异的患者HBV拷贝量明显大于非变异患者.100例非肝癌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41%,平均拷贝量3.8×105拷贝/ml,BCP基因突变率为8%,肝癌患者的BCP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乙肝患者.结论HBV感染可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HBV BCP变异可能与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BVc基因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以及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BCP中nt1762A—T和nt 1764G—A的基因突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Pre—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HBVDNA。结果在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血清检测中,Pre—S1抗原阳性者65例,其中BCP阳性51例,BCP变异率为78.5%;Pre—S1抗原阴性者29例,其中BCP阳性23例,BCP变异率为79.3%。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明显高于非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含量。结论在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的存在与BCP的变异无相关性,但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拷贝数明显相关,可反映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愈后、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对病毒复制水平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 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 A→ T和176 4碱基 G→ A联合突变。结果 :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 BCP区 T176 2 A 176 4突变 2 4例 (32 .4 % ) ,BCP变异阳性组的 HBVDNA水平 (10 8.2 992± 0 .86 6 5拷贝 / m l)显著高于 BCP变异阴性组的水平 (10 7.1 737± 1 .1 539拷贝 / ml) (P <0 .0 0 1) ;BCP变异组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非变异组明显。结论 :BCP变异可引起 HBV致病力增强 ,复制水平提高 ,变异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4.
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Pre-S1抗原与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罗阳  邓少丽  府伟灵  文前军 《重庆医学》2003,32(12):1629-1631
目的 研究HBV C基因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与前S1(Pre-S1)抗原基因变异的关系,以及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re—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HBV DNA,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BCP中nt1762A—T和nt 1764G—A的基因突变。结果 在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血清检测中,Pre—S1抗原阳性有65例,其中BCP阳性51例,BCP变异率为78.5%;Pre—S1抗原阴性有29例,其中BCP阳性23例,BCP变异率为79.3%。74例BCP基因突变血清中,55例(74.3%)的HBV DNA拷贝数超过了10^5 CPS/ml;而在20例非BCP基因突变血清中,只有6例(30%)的HBV DNA拷贝数超过了10^5CPS/ml。结论 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的存在与BCP的变异并无相关性,但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拷贝数则成正相关,它们都可反映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愈后、转归。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 )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与 e抗原及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错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及荧光定量 PCR(FQ- PCR)对 10 5例血清 HBV DNA阳性 HBV感染者进行 HBV BCP基因变异及 HBV DNA定量测定。结果 :BCP变异组 HBe Ag阴性率为 84 .4 % (5 4 / 6 4 ) ,非 BCP变异组为2 6 .8% (11/ 4 1)。 BCP变异组 HBV DNA含量在 HBe Ag+ 病例 (10 8.79± 0 .85vs 10 7.4 8± 0 .39copy/ ml,P <0 .0 1)及 HBe Ag- 病例(10 8.0 5± 1 .1 6 vs10 6 .55± 0 .91 copy/ ml,P<0 .0 1)中均较非 BCP变异组高。结论 :HBV BCP变异在下调前 c/ c基因表达的同时可能促进 HBV复制 ,对 HBs Ag+ / HBe Ag- 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 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 HBe 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HBV C基因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以及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的BCP中nt1762A-T和nt1764G-A的基因突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Pre-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在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的血清中,Pre-S1抗原阳性有65例,其中BCP阳性51例,BCP变异率为78.5%;Pre-S1抗原阴性有29例,其中BCP阳性23例,BCP变异率为79.3%。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明显高于非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含量。结论 在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的存在与BCP的变异无相关性,但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拷贝数明显相关,可反映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愈后、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测定不同状态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载量 ,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病程判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检测不同病程状态的乙肝患者血清样本 1 90份 ,其中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 2 5例 4 7份样品 ,HBeAg阴性的 4例CHB患者 4份样品 ,接受α-干扰素治疗后发生HBeAg血清学转归的患者 5例 4 0份样品 ,非活动性HBV携带者 37例 5 7份样品。由CHB康复患者 2 1例 4 2份样品。结果 :HBeAg阳性的CHB血清中HBVDNA水平为 8.3× 1 0 8拷贝 /ml,明显高于HBeAg阴性的CHB患者 (7.0× 1 0 6拷贝 /ml)和HBeAg血清转归患者HBVDNA水平 (6 .2× 1 0 3 拷贝 /ml)以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DNA水平 (5 .6× 1 0 3 拷贝 /ml)。乙型肝炎康复者中未检出HBVDNA。结论 :定量PCR方法可以作为确认HBV感染不同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对HBVDNA基本核心C基因启动子(BCP)变异、慢乙肝患者的病情及乙肝病毒(HBV)DNA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技术检测HBVDNA BCP变异;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①HBVDNA BCP变异病人和非变异病人的IL-2、IFN-γ、IL-4和IL-10水平无差别(均P>0.1);②慢性重症肝炎组的IL-2、IFN-γ和IL-10水平高于肝炎后肝硬化和慢乙肝病人(P<0.05);而IL-4水平在各组无差别(P>0.05);③患者HBVDNA水平随着IL-2水平的增高而下降,呈高度负相关(r=-0.840 2;P<0.01),其余3种细胞因子水平与HBVDNA水平未见相关关系.结论①机体的免疫压力可能对HBVDNA BCP变异无明显影响.②IL-2、IFN-γ和IL-10水平可能影响慢乙肝病情发展.③机体的IL-2水平对HBVDNA复制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e Ag与病毒含量及 BCP变异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和酶标法 (EL ISA) ,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 (HBVM) ;其中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采用 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 A→ T和 176 4碱基 G→ A联合突变。结果 :HBe Ag阳性组与 HBe Ag阴性组血清 HBV DNA含量分别为 10 7.4 0 70± 2 .3830和 10 5.0 797± 3.5389拷贝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 BCP区 T176 2 A176 4突变 2 4例(32 .4 % ) ,BCP变异在 HBe Ag阴性病例的发生率为 4 2 .9% (18/4 2 ) ,显著高于 HBe Ag阳性病例 18.7% (6 /32 ) (P <0 .0 5 )。结论 :HBe 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 ;但 HBe Ag阴性不能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停止 ,定量 HBV DNA可以真实反映 HBV感染、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微孔板核酸杂交法对 5例非乙肝肝病患者、49例慢性乙肝患者 (其中 2 9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 )的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检测。结果 :非乙肝肝病患者未检出YMDD、BCP变异 ,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中 10 .0 % ( 2 /2 0 )YMDD阳性 ,2 0 .0 % ( 4 /2 0 )BCP阳性 ,其中 5 .0 % ( 1/2 0 )YMDD、BCP均阳性。治疗组中17 2 % ( 5 /2 9)YMDD阳性 ,34.5 % ( 10 /2 9)BCP阳性 ,其中 6 .9% ( 2 /2 9)YMDD、BCP均阳性。结论 :微孔板核酸杂交法能准确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变异 ;乙肝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BCP、YMDD变异 ;部分病人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 ,可能与HBV、YMDD、HBVBCP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HBsAg(+)/HBcAb(+)/HBeAb(+)的慢性乙肝病人血清乙肝病毒(HBV)DNA前C区A1896的变异情况及其与临床关系。方法对所有试验对象检测肝功能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聚合酶链反应杂交(PCR-ELISA)定量检测HBV-DNA并进一步检测HBV前C区A1896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 38例患者中有18例HBV-DNA阳性,其中15例发生A1896位点变异,变异率为83.3%(15/18)。ALT升高组的18例中,血清HBV-DNA阳性13例,阳性率72.2%,平均浓度为9.62×106(1.10×103~1.09×108)拷贝/ml,A1896变异13例,变异率为100%(13/13)。ALT正常组的20例中,HBV-DNA阳性5例,阳性率25.00%,平均浓度2.55×104(3.28×103~4.61×104)拷贝/ml。A1896变异2例,变异率为40%(2/5)。两组比较无论在HBV-DNA阳性率,还是A1896位变异率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sAg(+)/HBcAb(+)/HBeAb(+)的慢性乙肝患者存在较高的A1896变异率,ALT升高组HBV-DNA阳性率和变异率均高于ALT正常组(P〈0.05),提示HBV A1896位点变异与肝脏病变活动加重和ALT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BCP)变异对HBeAg表达及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结果: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BCP区T1762A1764G变异者73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HBVBCP双变异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肝炎肝硬化组,慢性重症肝炎组和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0%、31.4%、34.2%、39.4%、60.0%和70.0%。各型肝病与HBVBCP变异的阳性或阴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组病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变异可引起HBV感染者的HBeAg阴转。HBVBCP变异与HBV慢性感染的临床类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加重,BCP变异的阳性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态性检测芯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多态性芯片(中科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研制),检测HBV基因前C区1896、1814,基本C区启动子(BCP)1762和1764,P区的YMDD基序552位等的点突变的效能。方法:以该芯片检测49例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并对部分血清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BV前C区1896位在血清HBeAg阳性病例中,野生株、混合(野生/突变)株、突变株和未确定(无杂交信号)的检出率,分别为57.7%,38.5%,0和3.8%;血清抗HBe阳性病例中,相应为33.3%,22.2%,33.3%和11%,后者突变株显著高于前者(P<0.01)。所有病例HBV前C区的1814位均为野生,未检出突变。BCP 1762和1764双突变在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66.7%和69.2%,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的19%(P<0.01)。10例拉米夫定治疗6月以上,HBV DNA仍阳性者中,7例检出P区YIDD或YVDD突变,1例兼有YIDD和YVDD突变,余2例无杂交信号。7例1 896,4例BCP,6例YMDD的测序和芯片检测结果一致,6例无信号位点的测序结果显示,这些位点附近,出现了与杂交探针错配的突变。结论:初步结果提示,该芯片适用于临床检测HBV前C区、P区一些已知热点的突变,并可用于研究这些突变与疾病严重性,及产生抗HBV药物耐药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新型基因芯片研究乙肝病毒多点基因变异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32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DNA芯片技术,检测HBV—DNA基因6个位点的变异。结果1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HBV—DNA位点的变异,其中前C区1896G—A变异率为23.5%。e抗原阳性者占4.O%(4/74)。e抗体阳性者占48.3%(28/58),后者变异株显著高于前者,此突变有助于HBV逃避免疫攻击而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前C区1814变异率为3.8%;C区启动子1762变异率为56.1%,1764变异率为53.8%,且两种变异常同时出现,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相关;P区528变异率为9.8%,552M—I变异率38.6%,552M—V变异率为10.6%,552变异与核苷类似物耐药相关。结论HBV—DNA位点变异对于判定疾病的稳定与进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T^1762A^1764联合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相结合,检测130例乙型肝炎患者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结果:HBeAg( )和HBeAb( )两组患者中BCP T^1762A^1764联合突变率的不同频率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40.0%和85.7%,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 carrier,ASC)22.2%和65.0%,献血员为5%。BCP T^1762A^1764双点联合突变组HBV-DNA≥10^5 cps/ml检出例数81例(96.4%),非突变组HBV-DNA≥10^5 cps/ml检出例数25例(54.3%)。结论:BCP T^1762A^1764联合突变与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关,可能是CHB与ASC患者HBeAg(-)的原因之一,可促进乙肝病毒繁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HBV BCP T^1762A^1764联合突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启龙  张蔚 《中外医疗》2016,(27):31-33
目的:分析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在HBeAg阴性与低水平HBV-DNA乙肝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一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乙肝患者以及150名参与体检的健康群众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性质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成员分为2个不同的组别,乙肝患者为对研究组,健康群众为对照组,平均每个小组的成员均为150例,对两组成员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的试验,对其检测指标的差异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得知,HBV-LP浓度与HBV-DNA拷贝数存在着正相关的联系,其浓度随着其拷贝数的提高而增加,HBV-DNA拷贝数<103,其HBV-LP浓度为9.82,DNA拷贝数为103~105,其HBV-LP浓度为15.43,DNA拷贝数为105,其HBV-LP浓度为92.76,健康群众的HBV-LP浓度为0.2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群众)的HBV-LP阳性率(0.00%)与研究组(乙肝患者)阳性率(72.73%、82.76%、96.36%)比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患者HBV-DNA、HBV-PreSI与HBe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HBV-LP,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在HBeAg阴性与低水平HBV-DNA乙肝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显著,可对患者的乙肝活性与肝脏的受损状况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等进行有效的反应,对其病情的诊断以及病情变化情况的掌握有着明显的意义,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酒精对HBV DNA多位点基因变异的影响,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嗜酒组和非嗜酒组,采用DNA芯片技术, 检测HBV DNA前C区1896及1814位点、BCP区1762及1764位点、P区528及552位点的基因变异。结果:嗜酒组在BCP区1762 、1764位点的变异率明显高于非嗜酒组(P均<0.05)。在前C区1896、1814位点,P区528、552位点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酒精可导致乙肝病毒BCP区1762 、1764位点发生基因突变,BCP区基因变异可促进HBV在人体内的复制表达,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