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与免疫印迹法(IBT)检测人巨细胞病毒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应用FQ—PCR和IBT检测疑似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小儿和成人各42例尿HCMVDNA和血清HCMV IgM。结果42例小儿尿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57.14%,血HCMV IgM阳性检出率为35.71%。前者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后者(χ2=3.88,P〈0.05),有统计学差异;42例成人尿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14.29%,血HCMVIsM阳性检出率为71.43%。后者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前者(χ2=28,P〈0.005),有统计学差异;84例患者尿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38.10%,血HCMVIgM阳性检出率为48.81%。2种方法检测HCMV活动性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P〉0.1)。结论FQ—PCR检测HCMVDNA是早期诊断小儿HCMV感染的有效的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CMV IgM水平对于判断成人HCMV活动性感染具有一定意义;做人群HCMV普查时,免疫印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与液体培养法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99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其中302例标本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Uu,997例标本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u。结果: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同时检测302例标本,PCR法检出Uu 116例,阳性率为38.41%,液体培养法检出Uu 81例,阳性率为26.82%,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X2=9.23, P<0.05)。结论:女性感染Uu阳性率较男性要高。Q-PCR法Uu检出率高于液体培养法,临床应二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解脲脲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方法用来诊断泌尿生殖道中解脲脲原体(Uu)。方法:用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检测泌尿生殖道中Uu。结果:微孔渗漏法阳性162例(67.5%),聚合酶链反应阳性181例(75.4%),液体培养法阳性159例(66.3%)。且微孔渗漏法不需要特殊仪器,测定时间短,工作量小,灵敏度高,它与液体培养法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与液体培养法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用微孔渗漏法筛选患者,如阴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进一步检测解脲脲原体,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采用FQ—PCR技术检测TB—DNA,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计算FQ—PCR和病理学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29例临床诊断为结核病的组织标本中,FQ—PCR检测阳性26例,病理学拟诊为结核阳性20例,4例临床诊断非结核病的标本中,FQ—PCR检测和病理学检查都为阴性,两者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66%、90.91%和68.97%、72.73%。结论FQ—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的TB—DNA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结核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1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就诊的2016例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进行Uu、Mh和CT的DNA检测。结果 690份男性标本中,407份标本呈现阳性结果,总阳性检出率高达58.98%(407/690),其中Uu、Mh和CT单项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74%、6.67%和30.57%;1326份女性标本中,845份标本呈现阳性反应,总阳性检出率高达63.72%(845/1326),其中Uu、Mh和CT单项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16%、8.37%和21.19%,男性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Uu阳性检出率则明显高于男性(P〈0.05),Mh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三个项目总的重叠阳性率为20.04%,其中Uu+CT重叠阳性率为9.57%.Uu+Mh为7.77%.CT+Mh为4,12%,Uu+Mh+CT为1.24%。2001、2002、2003和2004年三个项目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11%、58.21%、58.63%和72.56%。结论 Uu、Mh和CT是深圳市NGU最重要的致病病原体,总感染率高达62.10%.且呈逐年升高趋势,三者间的重叠感染在NGU的流行病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与液体培养法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99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其中302例标本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Uu,997例标本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u。结果: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同时检测302例标本,PCR法检出Uu 116例,阳性率为38.41%,液体培养法检出Uu 81例,阳性率为26.82%,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X2=9.23,P0.05)。结论:女性感染Uu阳性率较男性要高。Q-PCR法Uu检出率高于液体培养法,临床应二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10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宫颈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检测,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和58.8%,对照组分别为6.3%和10.0%,不孕组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05)。结论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尤其对原因不明的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应将生殖道CT及UU检测列为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本室利用TaqManMG技术建立的HSV-2实时定量PCR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60名近期有流产史妇女的全血及血清标本,分别用FQ—PCR和ELISA法同时检测,并进行比较;另对FQ—PCR从重复性、灵敏度、线性范围、特异性几方面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对60份临床标本检测,ELISA法的阳性率为16.7%,FQ—PCR法的刚性率为31.7%,明显高于前者(P〈0.05)。FQ—PCR法的重复性较好[批内CV(变异系数)值为2.29%,批间CV值为4.76%]、线性范围好(4.75×10^1-10^6copies/μl,r=0.998)、灵敏度达到47.5copies/μl、特异性较好(对HSV—1、Vero细胞、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尢特异性扩增)。结论实时PCR测定HSV-2方法比传统的ELISA法更快速灵敏,是较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率。方法:采用Uu—Mh液体培养基、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培养鉴定,药敏微孔板条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65例患者支原体总检出率61.9%,其中Uu检出率49.3%、Mh检出率1.4%、(Uu+Mh)混合型支原体检出率11.2%。女性支原体总检出率67.9%,其中Uu54.1%、Mh1.5%、(Uu+Mh)12.3%;男性支原体总检出率21.3%。Uu17.0%、Mh为0、(Uu+Mh)4.2%。男性、女性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率大于80%的抗生素有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盐酸米诺环素、环酯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结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有较高的支原体感染率,Uu检出率高且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莫甲光 《中外医疗》2012,31(18):174-175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以及耐药性的情况。方法对786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采用支原体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786例患者支原体阳性为368例,总检出率为46.8%,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例数237例占30.1%,人型支原体(Mh)阳性例数lO例占1.3%,Uu+Mh阳性例数121例占15.4%。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对Uu、Mh、Uu+Mh患者的敏感率均最高,其次是米诺环素、交涉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以Uu感染为主,为了临床效率的提高,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诊治前要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做到合理用药,规范治疗。强力霉素可作为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1.
解脲支原体分群分型在妇女非淋菌性尿道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分群分型在妇女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Uu进行分群分型。结果经液体培养Uu阳性的177例中,采用PCR法检测Uu阳性为105例(59.3%),其中试验组(68例)生物1群感染54例(79.4%),生物2群感染13例(19.1%),生物1群和生物2群混合感染1例(1.5%),分布于14个血清型。结论Uu感染与寄居均以生物1群为主,而生物2群中的血清4型与妇女NGU发生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荧光定量PCR与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的感染现状。方法 以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同时采用深圳浪峰生物试剂公司的支原体培养试剂盒进行了Uu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5 18份标本荧光定量PCR共检出Uu180例 ,检出率为 3 4.7% ;培养—药敏一体化试剂共检出解脲支原体 13 1例 ,阳性率 2 5 .3 % ,两法的符合率为 72 .8%。药敏结果显示 ,强力霉素、可乐必妥、交沙霉素和阿岐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分别为 5 .3 %、8.4%、4.6%和 6.1% ;而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 61.8%、45 .8%和 5 1.1%。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疗效的观察中具有高度的诊断价值 ,而培养法对于感染的诊断和用药的选择更有意义。Uu对强力霉素、可乐必妥、交沙霉素和阿岐霉素较敏感 ,对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复早期自然流产(ERSA)与抗心磷脂抗体(ACA)、解脲脲原体(Uu)感染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解脲脲原体感染与抗心磷脂抗体产生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4例反复早期自然流产患者(ERSA组)静脉血中ACAIgM、Ig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宫颈分泌物中解脲脲原体;同样对60例自愿人工流产(AA组)和53例孕前咨询查体者(PE组)进行相应检测。结果:74例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ACAIgM、IgG,Uu阳性率分别为17.75%、22.97%、31.08%,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对应的5.00%、6.67%、11.67%(P<0.05)和查体组的1.89%、3.77%、3.77%(P<0.01)。ERSA中解脲脲原体阳性组ACAIgM、IgG阳性率分别为34.78%、43.48%,显著高于阴性组的9.80%、13.73%(P<0.01)。ERSA组中解脲脲原体定量≥1.0×104cp/μl组的A-CAIgM、IgG阳性率46.67%、46.67%与<1.0×104cp/μl组对应的12.50%、37.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反复早期自然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解脲脲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且抗心磷脂抗体的产生与解脲脲原体感染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液体培养解脲支原体后加做固体培养的必要性。方法:将180例不孕不育患者标本先接种解脲支原体液体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24 h后,再分别转种解脲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培养,同时取124例液体培养液变红的标本做普通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结果:液体培养阳性率为51.11%,固体培养阳性率为4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液体培养阳性而固体培养阴性的标本占19.6%,液体培养法判断为阴性的污染标本中28.1%固体培养阳性。普通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共检出13株产脲酶菌和40株不产脲酶菌。结论:采用单一的液体培养法进行临床检测解脲支原体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确切的诊断仍要靠液体培养初筛后加做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38例标本支原体培养情况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8例标本中支原体感染阳性237例,阳性率为54.1%,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为87.8%,Uu+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为7.6%,Mh阳性率为4.6%;女性培养阳性率为57.7%,男性培养阳性率为28.6%,男女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要病原体;对10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单纯Uu感染最为敏感药物是强力霉素;Uu与Mh合并感染最为敏感药物是强力霉素;单纯Mh感染最为敏感药物是交沙霉素。结论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阴道炎患者生殖道性病病原体NGH、CT、Uu、HPV611流行情况.方法将PCR技术与荧光素标记探针相结合(FQ-PCR),对阴道炎患者的宫颈柱状上皮进行NGH、CT、Uu、HPV611定量检测.结果阴道炎患者中四种病原体总感染率95.70%,阳性率依次为Uu(70.00%)>CT(61.30%)>NGH(14.00%)>HPV6.11(10.30%).病原体混合感染率(51.30%),以解尿支原体并发其他病原体感染率最高(45.30%),其次是沙眼衣原体(4430%),淋球菌(9.00%),尖锐湿疣(5.70%),病例中20~39岁患者感染NGH、CT、Uu、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对阴道炎患者医生应尽可能做各种性病病原体检测,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不育症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及其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细胞培养法、PCR和IFA检测145例不育症育龄妇女及45例正常育龄妇女宫颈拭子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并以强力霉素和四环素治疗阳性病例。结果示,用细胞培养,PCR、培养片IFA及直接涂片IFA检测不育症组宫颈CT,检出率分别为62.7%、66.8%、64.8%和3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u分离率为33.1%,CT与Uu合并感染率为18.6%,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8.
泌尿生殖系感染与支原体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单纯性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结果分析,了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与支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进行支原体的分型鉴定。结果支原体阳性322例女性者中,NGU组解尿支原体(Uu)阳性率50.9%,非NGU组Uu阳性率46.3%,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GU组和非NGU组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分别为7.5%和6.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1例男性支原体阳性者中,NGU组Uu阳性率45.7%,非NGU组Uu阳性率51.9%,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NGU组和非NGU组Mh阳性率分别为6.2%和8.6%,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解尿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技术(RNA-SAT)在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菌RNA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男性疑似淋球菌性尿道炎感染患者322例,采用RNA-SA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进行淋病奈瑟菌(NG)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G阳性率最高为尿液RNA-SAT法35.1%(113/322),NG阳性率最低为尿液FQ-PCR法26.1%(84/322)。尿液RNA-SAT法、尿液FQ-PCR法与分离培养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5);而拭子RNA-SAT法、拭子FQ-PCR法与分离培养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5)。以分离培养法作为参考,尿液RNA-SAT法检测NG的灵敏度最高为97.9%(93/95),尿液FQ-PCR法的灵敏度最低为81.1%(77/95);根据ROC曲线分析,拭子RNA-SAT法和尿液RNA-SAT法的曲线下面积(AUC)中等偏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对其中用药7 d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且尿常规白细胞阴性的81例患者采样复查,尿液RNA-SAT法、尿液FQ-PCR法以及分离培养法的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5);拭子RNA-SAT法、拭子FQ-PCR法以及分离培养法的阴转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2.933,P>0.05)。结论:RNA-SAT法和FQ-PCR法均可作为判断NG病原菌感染的指标,且RNA-SAT法可采用尿液作为待检样本,具有取样方便、耗时短、污染小及反应稳定等优点,可用于男性淋球菌尿道炎NG检测与疗效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应用扩增解脲脲原体(Uu)MB抗原基因的PCR方法与培养法对照检测了32例新鲜胎盘组织,结果PCR扩增阳性8例,其中属于生物Ⅰ型Uu5例,生物Ⅱ型3例,PCR扩增阳性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比扩增阴性的新生儿低062kg,且以感染Uu生物Ⅰ型者更为显著,培养法检出Uu阳性5例。结果提示胎盘组织中Uu检出率,PCR法显著高于培养法,感染胎盘的Uu可引起新生儿体重降低,可能与Uu生物Ⅰ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