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粘贴胶布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小儿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往往由于患儿不配合,头部晃动较大、哭闹、出汗等原因,导致胶布松动引起液体外渗。掌握好一套科学的粘贴胶布方法,会大大减少液体外渗,减轻患儿痛苦。我们总结出一种新方法,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韩秀丽 《护理研究》2011,25(30):2779-2780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如何提高护士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以及提高患儿亲属的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由于临床护士编配比例的不足,导致护理人员普遍体力透支,日常工作中多为疲于应付执行医嘱和完成必需的治疗任务.由此导致对静脉输液患者巡视不及时不到位、患者对输液速度的随意变更及液体更换不及时而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致使输液过程中时常出现液体流空、回血、血管堵塞等问题而引起医患纠纷,已成为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院依据多年临床输液现状,自行研制了静脉输液监控系统(Y2B/鲁青0001-0008).并已在部分科室临床应用观察2年,效果满意.现将其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患儿液体外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静脉输液患儿100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78例和对照组5037例,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液体外渗发生情况。结果2组共发生静脉输液液体外渗1058例,其中对照组612例,研究组446例,外渗面积0.8emx2.0cm-4.0cmx6.0em。研究组患儿的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工作作风,解决了静脉输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减少液体外渗、提高护理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作为护理工作者,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在治疗抢救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如何让小儿静脉输液一针见血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静脉输液外渗更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儿输液不仅是对护士技术的考验,也是对一个医院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对医患护患关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注钙剂流程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风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静脉补钙外渗常引起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致局部坏死及功能障碍,对于钙剂外渗导致局部软组织钙化已有报道。我院也曾发生因钙剂外渗引起投诉2起。为降低小儿静脉输注钙剂的风险,自2005年1月,我院护理部制订了静脉输注钙剂流程,规范了静脉补钙程序,降低了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进行小儿手背部的静脉输液时,常因固定不牢靠导致针头滑脱,影响了患儿静脉输液的质量,增加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此,我科自2002年10月对患儿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方法进行改进,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索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5~12月于我院小儿外科接受诊治的726例小儿静脉输液情况进行总结观察.结果 本组726例静脉输液病例共发生外渗30例,其外渗发生率为4.13%;具体输液外渗发生原因:患儿年龄偏小,不配合输液操作18例占60.00%,固定方法不规范5例占16.67%,家属陪护拒绝打扰4例占13.33%,护理人员巡视欠及时2例占6.67%等,其中患儿年龄偏小合作欠缺导致输液外渗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项原因.结论 患儿年龄、固定方法、家属配合、巡视等为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相关因素中的可控制因素,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积极有效措施的实施,这些因素均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强化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提升自身责任心,在进行规范输液操作及固定的同时,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及处理,可有效避免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临床护士为大批量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下病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层,治疗车下层放3个或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等。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临床护士为大批量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下病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层,治疗车下层放3个或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等。目前使用的治疗车存在以下弊端: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物品布局  相似文献   

13.
孙云富  常红霞 《护理研究》2005,19(22):2066-2066
有轨道悬吊式输液架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过程中,若输液架放在病房不收回,有些病人将衣服、塑料袋等物品挂在输液架上,影响病房管理;若收回放在治疗室,每根吊杆上5个不同方向挂钩极易互相钩挂且堆放于地面极易倾倒,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现自行研究设计制作的悬挂钩,用于存放悬吊式输液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孙云富  常红霞 《护理研究》2005,19(10):2066-2066
有轨道悬吊式输液架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过程中,若输液架放在病房不收回,有些病人将衣服、塑料袋等物品挂在输液架上,影响病房管理;若收回放在治疗室,每根吊杆上5个不同方向挂钩极易互相钩挂且堆放于地面极易倾倒,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现自行研究设计制作的悬挂钩,用于存放悬吊式输液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秀玲  杨威  李雅萍 《护理研究》2004,18(21):1967-1967
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在其操作过程中常加入药物 ,传统的加药方法是用注射器将所需药物抽吸后注入输液瓶中 ,粉末类药物需要反复抽吸、反复穿刺 ,很不方便且增加污染机会。对此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 ,于 1999年 1月研制出静脉输液一次性加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给药方式,一般需经过摆药、配药、注射、更换液体4个步骤。传统的做法是护士将多组药物摆放在治疗台上,需加入的药物摆放在液体前,容易造成药物摆放混乱,护士在配制药物、注射、更换液体时不能很快找到所需药物。特别是随着非PVC软袋代替玻璃瓶后,由于软袋不能直立,给护士摆放和配制药物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设计了一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找出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常见的风险问题和临床表现特点,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渗出标准,结合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生长发育特点,探索小儿静脉渗出的分级标准,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对症护理措施,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重点评价Ⅲ级及以上渗出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及对症护理措施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Ⅲ级及以上渗出发生率为0.85%,低于对照组的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5,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观察组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3,P〈0.05);经对症处理后渗出全部吸收治愈,无不良后果。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标准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便于临床护士实际掌握和应用;风险护理措施制定和实施,规范了渗出护理专业行为,有利于临床护士对输液渗出护理达成共识,提高输液护理质量,减少输液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为静脉输液,而液体走空现象则常出现在普通静脉输液中.由于中心静脉压的作用,输液瓶里的液体走空后压力逐渐减小,输液管末端会有一定距离的液体残留.此时中心静脉压高于管内大气压,产生血液回流,并逐渐凝固造成针头堵塞,则需更换输液器重新穿刺,这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给护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上述问题及临床上因静脉输液常遇到的种种不便,经过长期反复推敲及实验,依据料位感应原理,自创了液体走空报警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谈俊 《护理研究》2012,26(18):1684-1685
在儿科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然而人们对于打针、输液等医疗护理操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儿童,具有耐受力低、反应性强的心理特点[1],对自身情感的控制及疼痛耐受力较弱,对任何有创的护理操作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进排气方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门诊输液病人500例,单日输液病人归为观察组,双日输液病人归为对照组,观察组250例采取改进排气方法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输液;比较两组一次排气成功率、微小气泡进入血管的例数、排气时间、失液量。[结果]观察组改进排气方法进行静脉排气输液,两组一次排气成功率、微小气泡进入血管的例数、排气时间、失液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改进排气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能明显缩短排气时间,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排气丢失液量,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