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门诊护理工作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的分配比例及不同科室之间的差异,为科学合理配置门诊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观察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为观察对象,对课题组确定的22项护理操作项目进行护理工时测定,得出护士工作量及平均工时.结果 测定出了不同科室患者对直接护理操作、间接护理操作所需时间;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比例以及6个科室的缺编人数.结论 门诊护理工作量测算作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状态指标,为优化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工时测定和护理分级的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自行设计护理项目观察表,对神经外科6个专业组不同护理级别病人每人每日所需的护理工时进行测算,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8年各护理项目频次,计算神经外科各专业组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和理论床护比。[结果]神经外科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为127. 89 min,一级护理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为143. 78min,二级护理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为64. 33 min,平均床护比为1∶0. 53。肿瘤组、出血组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病人人均日直接护理时间、理论床护比居前2位;功能组最低。[结论]基于工时测定和护理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能科学、合理地配置临床护士人数;神经外科各专业组间护理工作量不同,所需配置床护比各异,应根据各专业组特点合理配置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综合医院不同专科的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合理配置方法。方法:对全院37个病区进行护理工时测量,计算各病区护理工作量、每位患者每日所需平均护理时数及护士配比,并根据每位患者每日所需平均护理时数对临床科室进行系统聚类。结果:经护理工作量显著性差异比较,合并相似病区,得到33个临床科室,进而根据工作量大小将33个科室聚类为6个水平,其每位患者平均每日护理时数分别为258.63min、200.36min、174.35min、143.46min、116.91min、91.87min。结论:不同专科护理工作量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专科性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4.
病房护理工作量调查与护理人力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芳梅  刘冰玉 《当代护士》2005,(1):23-24,35
目的 进行科学合理的病房护理工作量调查及测算,了解全院各科的护理工作量,为全院护理人力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统计表,对10个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不同病房护理总工时数不同,病房间接护理时数大于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平均工时中,费时较多的项目是输液准备,电脑记账。结论 建议按病房实际工作量配备护理人力;通过加强后勤支持系统,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按职称上岗,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时间。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了解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需求,为合理评估护理工作量、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时测定法对住院患者所需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测量,收集并计算单项护理操作的平均时间和不同护理级别患者每日所需基础护理平均时间。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会增加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不同护理级别的患者所需基础护理服务量明显不同。结论: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以满足患者需求,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先荣  韩红燕 《护理研究》2008,22(25):2327-2328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 [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时测定,确定病区平均每日护理工作量,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测定表,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5个病区为调查现场。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对课题组确定的83项直接护理项目和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护理时间测定,计算每个病区的实际护理工作量。[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5.18%,80.00%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日均护理时间4 973.99min(82.90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4。[结论]对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时测定,确定病区平均每日护理工作量,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测定表,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5个病区为调查现场。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对课题组确定的83项直接护理项目和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护理时间测定,计算每个病区的实际护理工作量。[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5.18%,80.00%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日均护理时间4973.99 min(82.90 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4。[结论]对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基于护理工作量工时测量的神经内科病人分类标准,并应用于构建护理人力配置的测算模型,以实现依据各科室实际护理工作量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护理人力的目的。[方法]通过护理工作流程再造、直接护理工作量的工时测算结合卫生部文件要求设计神经内科病人分类标准,并测算各类病人的每日护理时数,以此护理时数为基础构建神经内科直接护理的护理人力配置模型。[结果]依据病人分类标准评分分值的不同将神经内科病人分为A,B,C,D类,各类病人每日平均直接护理时间分别为120.11min、111.21min、99.99min和37.13min。[结论]所设计的病人分类标准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临床实际护理工作量,可应用于测算神经内科直接护理的护理人力配置。  相似文献   

11.
12.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5):5-6
4理解西方护理模式/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护理学科常用的模式/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社会,在进行护理理论的教学中发现,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翻译为中文的理论,往往会感到文字上生涩,某些概念比较生僻,对照原版文字还会发现翻译上的不一致性,这些都成为我国护理人员理解西方护理理论的障碍。现举几个实例:①Roy在其适应模式中认为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和固有刺激(residual stim-uli)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刺激,必须在二级评估时加以区分。而这两类刺激的区分往往是理解该理论的难点之一,更容易理解与更容易应用的方式是根据刺激的来源评估患…  相似文献   

13.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4):5-6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专业,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模式和理论。尽管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这些模式和理论对护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正如众多其它学科一样,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一直是各学科努力探索的问题,尤其是绝大部分现有的护理模式和理论均来源于西方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目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塑造高效护理执行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制订执行目标,转变执行观念,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高效执行体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执行团队,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合理激励机制,建立沟通渠道,塑造良好执行文化等有力措施,不断塑造护理高效执行力。结果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护理工作质量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病房管理和五常法管理的护理不良条数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大专以上护理人员由2008年的51.3%提高至2009年的65.6%,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结论护理高效执行力对保证护理管理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