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中15例在ST段抬高同时伴有R波摄幅增高。结果发现室位心律失常与R波振幅增高有关、为不伴R波振幅增高的6倍,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著义(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86例急性STEMI患者,以人院时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41例为观察组,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的24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48 h、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2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及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Td、Tp -Te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均<0.01),2组QT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Tp-Te较同组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延长(P均<0.01).结论 缺血性J波出现于急性STEMI患者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能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宋璋  陈允祥  潘少奕 《海南医学》2014,(11):1582-1584
目的探讨缺血性J波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确诊的STEMI患者263例,将入院时经心电图检查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对照组,共210例,将在首次心电图检测中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观察组,共53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48 h和住院期间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及观察组中患者的QT、QTd、Tp-Te值。结果观察组入院48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和Tp-Te值分别为(99±22)ms和(142±25)ms,均高于无该症状者的(72±14)ms和(104±21)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QTd、Tp-Te值分别为(91±24)ms和(130±32)ms,均高于对照组的(61±17)ms和(97±22)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波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值能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男性,50岁。有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因间歇性胸痛3个月就诊。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胸痛2~5min,多发生于活动劳累时,如上楼、骑自行车等运动;无放射痛,休息可自行缓解,未曾用过药物治疗。X线检查除心界稍向左扩大外无明显异常。1998年6月2日以“高血压病、疑有冠心病心绞痛”行阶梯运动心电图试验。运动前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ST段U、V6水平延长,T波V2、V3呈高尖型。  相似文献   

5.
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时,在ST段抬高期间发生不同类型的心电交替17例进行了观察。其中ST-T电交替6例,ST段电交替4例,ST段伴TQ段(基线)电  相似文献   

6.
马立东 《中外医疗》2012,31(25):47-48
目的研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依据心电图的显示有无ST段的抬高进行区别随机分为两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甲组患者7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乙组患者7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依据分析的临床特点进行治疗指导。结果甲组患者既往较多患有心绞痛、糖尿病等病史,患者冠状动脉存在侧支循环,较容易发生弥漫性病变。乙组的患者较容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较多发生在单支。统计两组患者的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常发生于患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既往存在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病史,冠状动脉变化较多发生与多个分支,较容易并发多个侧支循环,治疗预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7.
简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4-1165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4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STE MI组,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NSTE MI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非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病变为主,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抬高组,抬高组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大,大大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而抬高组易发生心律失常;再灌注心肌治疗率明显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容易反复心绞痛发作,冠脉病变多为多支,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和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临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6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NSTEMI组和STEMI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NSTEMI组发病年龄、女性发病82例及并发糖尿病比例均高于STEMI组,吸烟、持续性胸痛及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低于STEMI组;NSTEMI组血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低于STEMI组;NSTEMI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明显少于STEMI组,3支病变多于STEMI组,狭窄程度<70%及70%~90%者比例高于STEMI组,狭窄程度>90%及完全闭塞者明显低于STEMI组;NSTEMI组形成侧枝循环及具有基础TIMI血流3级比例明显高于STEMI组。结论NSTEMI患者发病年龄大,女性及并发糖尿病比例相对较高;临床症状较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以及血中心肌损伤标记物较低;冠状动脉阻塞程度相对较轻,有基础TIMI血流3级及形成侧枝循环的比例高,但往往病变弥漫、累及多支。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47岁。因间歇性胸痛1年,加重1天于1990年3月10日下午4时入院。以往胸痛均在劳动或运动中发生,否认静息状态下有胸痛发生。1980年曾在外院因变异型心绞痛(PA)住院半月。本次入院前在去心电图室途中又发生胸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v_1-v_6上抬7~31mm,伴R波振幅  相似文献   

11.
12.
温永生 《吉林医学》2012,33(18):3823-3824
目的: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5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的CK-M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使临床对上述两种病症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健康青年人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的 ,除心电图改变外 ,无任何其它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例 1:患者 ,男 ,32岁 ,自觉胸闷 ,心悸。心电图示 :ST段抬高 ,见于V2 ~V6导联V3 最为显著 ,是凹面向上型 ,抬高 0 .2~ 0 .45mV。例 2 :患者 ,女 ,2 0岁。心悸 ,自觉心前区难受。心电图示 :ⅡⅢavF导联呈现ST段抬高 ,T波倒置 ,高耸。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体征及心电图均基本诊断为 :窦性心动过缓 (频率平均 6 0次 /min)。2 讨论ST段抬高系属过早复极综合征的一种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心电图变异。当迷走神…  相似文献   

14.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8岁,因左侧胸部灼痛2月余而就诊,胸痛持续3-5min.多发生于骑自行车、上楼等活动时,无放射痛,休息时可自行缓解,未用过硝酸甘油类药物。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心界不大,节律整,各瓣膜区无杂音,X线胸片示,心肺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心脏异常。2000年4月3日以“疑有冠心病心绞痛”行活动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887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在院期间是否发生MVA将其分成发生MVA组(n=86)及未发生MVA组(n=80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患有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54例,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B 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的CK -M 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对患有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使临床对上述两种病症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主因发作性左颈肩部疼痛15天,于2012年11月5日入院。患者于15天前行走过程中出现左颈肩部疼痛,经休息约1min后即缓解。此后每因行走累时即出现左颈肩部疼痛,持续数秒钟而缓解,且常于夜间睡眠中因左颈肩部疼痛致醒,持续数秒钟而缓解,每晚发作3~4次。曾就诊于骨科,查颈椎核磁共振示颈椎骨质增生,考虑:颈椎病,给予美洛昔康口服,无显效。左颈肩部疼痛发作渐频繁,由平均3~4次/天增至7~8次/天,多于休息及夜间发作。患高血压病lO年,血压最高160/100mmHg。吸烟1年,5~6支/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治疗的患者有223名,随机选取200名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并且分为所有的患者都做过超声心动图以及血管造影等一系列心脏检查,并结合检查的具体情况实施病情危险性分级,将这100名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和观察两组,观察组107人进行血运重建术治疗,对照组93人实施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相关生命指数的情况。结果:实施血运重建术的患者心绞痛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有了较为明显改变的是血小板聚集率和aPTT以及cTnT,患者的疾病的复发几率降至7.3%,死亡率也降至6%;而进行药物的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1%、复发率为14.3%。结论:UA以及NSTEMI的患者一旦发病应当技术实施全面的临床检查,进而按照全面检查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病情分级,然后病人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提高病人的预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13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159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的性质、特点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窦性心动过缓与室性心动过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0.001,P=0.001),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房性早搏与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P=0.002,P=0.001);其余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高。  相似文献   

20.
陈宝仙  孙磊  胡申江  赵力 《浙江医学》2000,22(9):542-544
运动引起R波振幅增加多被认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 [1~3],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常人运动后同样可引起R波振幅增加 ,为探明运动后R波增高的可能原因 ,本文对1996年1月~2000年1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98例冠心病患者和69例冠状动脉正常者踏车运动试验前后R波振幅和QRS时限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和可能的机制。1.一般资料 :98例中男性59例 ,女性29例 ;年龄36~77岁 ,平均55±6.9岁。冠脉正常者69例 ,其中男性47例 ,女性22例 ;年龄34~75岁 ,平均53.0±7.3岁。受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