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的特殊类型 ,在视网膜患者中所占比例为 3%~ 9% [1 - 3]。其中一部分患儿为双眼发病 ,对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儿童双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8~ 2 0 0 1年 4 a间收治的 9例儿童双眼视网膜脱离患儿 (年龄≤ 15岁 ) ,占同期儿童视网膜脱离 10 .2 3% .年龄 11~ 15岁 ,平均 13.3岁。男 8例 ,女 1例。除 1例 1眼有 1a前拳击外伤史 ,余均无明显外伤史。 9例患儿中未见伴有明显先天异常病变。视网膜脱离 6 d~ 1a,平均2…  相似文献   

2.
82例儿童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8-2002年4月间收治的82例儿童视网膜脱离患儿(年龄≤15岁)发病年龄、性别、脱离时间、裂孔类型、位置、形态和手术方法、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脱离复位率为88.64%。玻璃体手术所占比例较高,为38.64%。术后视力得到一定程度上恢复。结论:儿童视网膜脱离是一类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疾病。男性患儿多见,与外伤关系紧密。环扎加压手术为首选手术方式,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儿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儿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方式的特殊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出院时视网膜脱离复位27例(64.29%)。有2个月以上随访记录的12例中,7例2个月复查脱离视网膜复位6例、视力提高者5例;3例3个月复查视力无变化,但视网膜脱离复发1例,另2例虽无复发,但有PVR形成;1例视网膜360°切开,术后3年随访视网膜无脱离、无增生。结论儿童眼球解剖生理发育特点及组织修复早等特点决定儿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低于成人。  相似文献   

4.
儿童视网膜脱离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在儿童中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112例(120眼)14岁以下儿童视网膜脱离眼的病因、病程及发病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视网膜脱离具有男孩发病比例高,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多,伴有先天性眼部发育异常患者多等特点。患者多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长,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重。结论 儿童视网膜脱离具有与成人不同的发病特点,眼科医生应根据其特点随访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儿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的效果及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9月-1999年4月,15岁以下儿童外伤性复杂视网膜脱离27例27眼硅油取出术后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3月-48月,平均19.3月。结果:视网膜复位23例,视网膜脱离4例。术后视力光感-数指15例;0.05-0.612例。结论:硅油充填术后是治疗儿童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硅油取出术后的视网膜脱离复发是最多见的合并症,影响儿童视力预后因素与术前外伤程度、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角膜带状变性、继发性青光眼及剥夺性弱视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6例(16眼)14岁以下儿童视网膜脱离病史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童视网膜脱离男童多于女童,大龄童多于幼童,外伤为主要原因。患儿就诊不及时,并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预后较差。结论:儿童视网膜脱离宜早诊断、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芬  徐军  樊文英  侯志嘉  马凯  刘宁朴 《眼科》2007,16(4):256-259
目的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99例12岁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2岁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99例119眼,记录患者就诊原因、裂孔形状和视网膜脱离特点,对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指标病史、患眼屈光度、视网膜脱离的形态和特点。结果27例27眼有眼部钝挫伤史。26例37眼屈光度数>-4.0D,13例14眼有既往白内障手术史,5例7眼伴先天性脉络膜缺损,还有29例34眼原因不明。患者就诊时60眼(50.4%)视网膜全脱离,66眼(55.5%)发生C级以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结论近视和眼部顿挫伤是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儿就诊时视网膜脱离范围常较大、且多伴有较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故应加强对具有危险因素患儿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包括玻璃体后皮质、视网膜内界膜, 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外基质, 它们之间形成类似基膜复合体的结构。儿童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与成人有显著不同, 主要表现在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异常紧密、基底部后缘紧邻锯齿缘、内界膜菲薄等。随着年龄增长, 玻璃体基底部向后移位, 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减弱, 视网膜内界膜增厚、弹性下降, 并出现玻璃体后脱离等改变。深刻认识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结构和生理特点对于真正理解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儿童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及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42例(42眼)儿童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综合临床分析。结果 18眼行巩膜外加压术,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6眼(88.89%);24眼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5眼(62.50%)。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30眼(71.43%)。结论 眼外伤是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对儿童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应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首选施行常规巩膜外加压术,但对伴有PVR严重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同期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7例同期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 17例双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中 ,11例年龄小于 35岁 ,14例为近视患者 ,10例仅存在单眼主观症状 ,12例患者发现多发对称性视网膜裂孔。结论 青少年近视是双眼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 ,多数双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仅有单眼主观症状 ,且存在双眼对称性视网膜裂孔  相似文献   

11.
58例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发病因素分析宫蔷刘陇黔王守建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病因学儿童眼损伤/并发症视网膜变性/并发症成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detachmentofretina,RDR)形成的有关因素主要是屈光不正,尤其是高度...  相似文献   

12.
眼外伤是引起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眼外伤儿童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儿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特征是:诊断延迟、PVR发生早、进展快,从而成为手术失败而致眼球萎缩的主要因素[1].现将本人所见7例儿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因、特点及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的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71例 (74眼 )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眼膨胀气体填充 ,术后近期 5眼 (5 5 6% )视网膜复位 ;66眼硅油填充 ,近期 5 5眼 (83 3 % )视网膜复位。随访 2~ 3 0月 ,其中 5 1眼随访时间超过 6个月 ,最终视网膜完全复位 3 4眼 (66 7% ) ,视力在 0 0 5以上者 2 8眼 (5 4 9%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是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之一 ,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比成年人低 ,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PVR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对术前、术后视力及不同手术方法的视网膜复位率的观察,对60例(68眼)儿童视网膜脱离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25眼行巩膜外加压术,21眼(84.00%)术后6个月视网膜复位,43眼联合玻璃体切割术,24眼(55.81%)术后6个月视网膜复位。随访6个月视网膜最终复位45眼(66.18%)。结论眼外伤是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巩膜外加压术、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复杂性儿童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儿童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97例(117眼),儿童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综合临床分析。结果:行常规巩膜外加压术101眼,1次手术成功率90眼(89.11%),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16眼,1次手术成功8眼(50.00%),最终视网膜复位108眼(92.31%),结论:眼外伤是儿童多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对儿童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应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首先施行常规巩膜外加压术,但对伴有PVR严重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破孔源视网膜脱离分创伤性与非创伤性两类。创伤性视网膜脱离包括由直接眼部钝挫伤及眼穿孔伤所造成的视网膜脱离。据Schepen对1000多例裂孔源视网膜脱离的研究,有间接创伤史的病人,在性别、年龄、近视的发生率同自发性视网膜脱离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关于创伤性视网  相似文献   

17.
非引流视网膜脱离手术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徐海峰 《眼科》1997,6(3):168-169
对24例非选择性视网膜脱离病人实施非引流视网膜脱离手术,经半年以上术后随访,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96%,由此认为非引流视网膜脱离手术适合于绝大多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特别是较早期病例,而不论其是否系多发裂孔,高度近视,广泛脱离及年龄过大者。根据Machemer氏观点,作者提出了以裂孔为作用点的动态模式,借助此模式,可以解释有关视网膜脱离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特点。方法 观察10例10眼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预后。结果 9眼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7眼术中应用过氟化碳展平后瓣,3眼术后玻璃体腔充硅油,4眼未结合环扎加压。术后1眼由于周连视网膜严重PVR、1眼裂孔未封,视网膜再次脱离。结论 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首选玻璃体切割术、环扎加压适当放松;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有非常重要作用,术后玻璃体腔填充物选择硅油最合适。  相似文献   

19.
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基础上由于广泛牵引、收缩而形成的漏斗状视网膜脱离,常见于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和长期脱离未治的病例,过去我们认为是无法治疗的。1984~1985年间两院眼科合作应用环扎术治疗2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4~59岁,患病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年以上。发生于视网膜脱离拖延日久者13例,视网膜  相似文献   

20.
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占视网膜脱离患者总数的16.3%,双眼发病为1.1%。发病年龄6岁~81岁,平均52.9岁,51岁~7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随年龄增加发病人数逐渐增加。有外伤史和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共68眼,占总数的18.5%。平均视网膜脱离时间为2.56m。视网膜裂孔以马蹄孔最多见,颞上象限为裂孔最多见的部位。无玻璃体后脱离157眼,有玻璃体后脱离210眼。≤50岁组眼外伤和男性比例明显高于50岁以上年龄组(P〈0.001),50岁以上年龄组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明显≤50岁组(P〈O.001)。结论 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50岁以上年龄患者,双眼发病较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可能与玻璃体和视网膜老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