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新生儿,采用纳洛酮+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HIE患儿9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患儿的随机分组,组别名称设为A1组(观察组46例)与A2组(对照组46例),针对A1组患儿,采用纳洛酮+NGF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儿,采用脑活素进行治疗,对比完成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 A1组患儿在临床上的效果表现以及患儿的NABA评分(行为神经评分)情况,都很明显优于A2组患儿(P<0.05)。结论观察HIE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采用纳洛酮+NGF进行治疗,最终能够发挥显著治疗效果,成功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率,用药后很少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杨耀民  乔海明 《中国药师》2013,16(4):587-588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脑电仿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科住院的HIE患儿6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干预治疗外,治疗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 μg,im,qod,每月用10次,连用2月,脑电仿生仪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用2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4.5%,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脑电仿生治疗HIE,疗效较好,出现后遗症的风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干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HIE)血清NSE释放及保护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选89例中重度HIE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加用mNGF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行为神经评分(NBNA)、血清中NSE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智能发育商(DQ)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意识、肌张力、反射恢复及惊厥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第1 ~3 d(28.44±2.36 vs.28.42±2.32)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4~6d(32.78±2.33 vs.30.01±2.35)、第7~ 10 d(37.23±2.01 vs.33.13±2.09)患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S-100B、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及7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NSE分别为(17.31±2.11)、(12.39±1.7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2.31)、(14.93±1.83),P<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的DQ正常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1.4%),P< 0.05.结论 mNGF治疗新生儿HIE,可明显减少患儿血清NSE的释放,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儿智能发育商的正常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在生后14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生后10个月采用Gesell量表及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在生后14d进行NBNA测定,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患儿在生后10个月进行Gesell量表及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的随机对照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71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神经节苷脂比较,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2,95%CI(1.22,1.43),P<0.01]和NBNA评分[MD=4.00,95%CI(3.54,4.46),P<0.01];显著缩短意识恢复时间[MD=-1.74,95%CI(-2.44,-1.04),P<0.01]、惊厥消失时间[MD=-1.47,95%CI(-1.88,-1.06),P<0.01]、肌张力恢复时间[MD=-2.73,95%CI(-3.19,-2.28),P<0.01]和反射恢复时间[MD=-2.57,95%CI(-3.32,-1.82),P<0.01];显著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D=-5.04,95%CI(-6.26,-3.82),P<0.0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D=-29.63,95%CI(-33.11,-26.16),P<0.01];显著提高智力发育指数(MDI)[MD=8.87,95%CI(7.92,9.82),P<0.01]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MD=9.89,95%CI(8.52,11.27),P<0.01]。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HIE受损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功能具有协同修复作用,与协同降低血清NSE和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细胞生长肽)肌内注射与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对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10mg/d,肌肉注射,1次/d,10-2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65.0%,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较满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洁  沈耀华 《江苏医药》1998,24(3):222-223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文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56-1857
目的 探讨定西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分度与预后的关系;不同治疗方法下和治疗时间下的预后等。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两年来收住的全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统计等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宫内窘迫、缺氧;不能全部以Apgar评分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程度;脑苷肌肽较胞二磷胆碱治疗HIE患儿疗效好,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时间应该相对长一些好;临床分度决定患儿的治疗效果。结论 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合并症,减少胎儿宫内缺氧.可减少HIE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远期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和脑瘫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今将我院儿科收治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5年1月至1997年7月我院儿科共收治HIE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胎龄在38~42周11例,>42周1例,体重≤2500g4例,>2500g8例,Apgarl 分钟评分<2分1例,<4分2例,<7分2例·,<9分4例。12例 HIE 的围产期病理情况以胎儿宫内窘迫最多,共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多见足月儿 ,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掌握精湛的医术与合理的精心护理 ,对抢救患儿生命 ,减少并发症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根据临床症状及头部 CT改变 ,诊断为轻度 :出生 2 4 h内出现症状 8例 ,中度 :出生 2 4 - 72 h症状明显 ,意识淡漠、嗜睡 ,进而惊厥 2例。出生至 72 h症状最明显 1例。在 11例中伴有缺氧、酸中度、肌张力下降 ,出现周期性呼吸 2例。出现昏迷、深浅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支持治疗、镇静、降颅压、纠正酸中毒及应用脑细胞代谢药物等综合治疗,加用胞二磷胆碱;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十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一氧化碳中毒续发脑病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时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t8Ixg(〉9000AU),肌肉注射,1次/次,30d为1疗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治疗10d、30d,均应用简明痴呆量表进行评定(MMSE),并检测血浆NSE、NO水平。结果治疗10d时,治疗组NO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30d,治疗组MMSE评分、NO水平上升,NSE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MMSE评分、NO水平升高较治疗前上升(P〈0.01),NSE水平较治疗前无下降(P〉0.05),两组间MMSE评分、NSE、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保护一氧化碳中毒续发脑病患者神经元,改善智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将20 mg药物混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增加1~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每瓶用2 mL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肌肉注射,1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和NBNA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意识恢复时间、吮吸能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和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新生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早产儿NBNA评分逐渐升高且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早产儿后能够明显降低早产儿神经损伤标志物MBP、S-100β水平,缩短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提高NBNA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该院住院科室2011-2013年同期(1月1日-8月31日)鼠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该院住院科室NGF的使用情况,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NGF用药金额、用药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恩经复的总用量及总金额均高于苏肽生。3年中NGF使用较多的科室有眼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内科等。结论统计科室3年的应用情况差别不大,但总的应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营养神经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方法 4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注射组(20例)将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以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为进针点,通过穴位注射的方式给药,肌肉注射组(20例)将相同药物以臀大肌肌肉注射的方法给药,治疗15d、1个月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患侧肢体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 穴位注射组对感觉障碍恢复、提高肌力、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臀大肌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肌肉注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临床治疗中注意规范操作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神经痛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和腺苷钴胺,比较两组治疗3d、6d、9d疼痛情况、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3d、6d、9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异常、肾功异常、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疗效.方法 9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患儿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组患儿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3.33%比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38.09±4.32)比(33.45±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原始反射和肌张力改善时间分别为(6.89±1.64)d、(7.36±2.08)d,短于对照组的(9.13± 1.80)d、(10.27±2.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NSE[(40.83±5.46)μg/L]和VEGF[(408.27±18.97) ng/L]低于对照组[(51.32±6.79)μg/L、(446.48±24.51)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1β[(78.32±8.71) ng/L]和IL-6[(50.89±7.62)ng/L]低于对照组[(98.32±12.45) ng/L、(62.31±8.91)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患儿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腺苷钴胺在DPN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DPN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腺苷钴胺治疗,观察两组肌电图指标、阴性症状指标、TCSS评分、TSS评分、血流动力学参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肌电图部分指标、TCSS评分及T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参数、阴性症状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36/3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腺苷钴胺能显著改善DNP患者微循环和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加用甲钴胺,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51.6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37.917,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t =31.681、19.370、25.409、12.084、21.692、11.308、17.295、9.064,均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 =11.075、8.376、9.086、7.319,均P<0.05).结论 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临床症状可起到明显缓解效果,能有效改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