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骨血管外皮肉瘤一例黄鹏远,陈银龙骨血管外皮肉瘤十分罕见,国内文献仅见数例报告,均发生在长管状骨。我院见到1例发生在颅骨,报告如下。患者女,69岁。2个月前发现头顶部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肿物,后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外院行肿物摘除术后,在原处及额顶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2.
颞骨梅氏位临床应用广泛,但照片过程中由于头颅偏转角度不当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影像出现差异,给阅片带来困难。我们用金属在颅骨标本上标记出观察部位,摄取多角度的不标准梅氏位片,在观察影像时发现一条标准线对阅片很有帮助。在此提出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板障型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5 9岁。发现左额部肿块半年 ,2周前出现头晕、呕吐 ,肿块进行性增大。门诊以“左额顶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收入院。体检 :左额部一稍隆起肿块 ,大小约 3.0cm×3.0cm ,质硬。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及膝、腱反射( )。CT示 :左侧额顶颅骨内、外板明显骨质增厚呈花边、  相似文献   

4.
多方向切线位摄影在颅骨局部病变检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骨切线位是检查颅骨局部凹限性或凸出性病变的常用摄影位置[1,2]。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采取单一方向投照或操作方法不当,常可使病变显示不良,甚至出现假像,造成漏诊或误诊。作者在12例有颅骨凸出性病变病例的检查中发现,采用相互垂直方向和相互相反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5.
作者评价了59例脑梗塞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强化出现率。本组病例在梗塞后一周内和二周后分别作了第一、二次增强前、后CT 扫描,六个月后作第三次普通扫描。第一次CT 检查,普通扫描59例中有38例发现低密度病变。36例作增强扫描,除3例病变密度有明显高外(6.11~8.55Hu)均无明显变化(作者认为密度变化超过4.5Hu 有意义)。无低密度病变者均不出现强化。第二次CT 检查的52例中18例还可见到第一次普通扫描发现的低密度区,但大多数病例由于模糊效应病变变小。15例第一次见到的低密度区在第二次普通扫描中消失,但所有第二次普通扫描中部分或完全消失的病变于第三次普通扫描时又都清楚地显示。第一次的33例低密度病变在第二次增强扫描中有23例(70%)出现强化。强化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颅骨生长性骨折5例及国内文献报道15例,共20例,均摄有颅骨正侧位,部分摄有切线位,4例行头部CT扫描,1例行MRI检查.结果 (1)颅骨生长性骨折最好发于顶骨,受伤年龄≤5岁者19例;(2)颅骨出现长条形、梭形、类圆形骨质缺损,4例颅脑CT扫描均示颅骨缺损、骨折边缘光滑后期出现骨质增生硬化、颅骨缺损区可见脑膜脑膨出,2例继发有脑积水改变,1例MRI示颅骨骨折区附近脑组织内长T1、长T2信号灶.结论 (1)CT、MRI能早期诊断颅骨生长性骨折,并指导临床治疗,它们在颅骨生长性骨折诊断中的优越性是X线平片无法比拟的;(2) 颅骨生长性骨折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则预后良好,否则预后较差,所以婴幼儿颅脑外伤后应定期复查,谨防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海凌  欧陕兴  钱民  林伟光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24-1224
病例资料患儿,女,5岁,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额颞部颅骨肿物9个月余,增大1周,局部无疼痛。无头痛、恶心等。查体:左额颞部扪及一近似水平梭形肿物,大小约4.0cm×2.0cm,界限尚清晰,基底部质硬,与颅骨相连,表面质软,局部有波动感,无红肿,无强迫头位,无破壶音。实验室检查:血钠135mmo  相似文献   

8.
颅骨缺损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常见的后遗症,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需行开颅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为促进患者康复,一般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数周或数月内行颅骨修补。然而,如修补术后继发感染、或者采用钛网修补出现钛网外露等情况,即宣告该类手术失败,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额外的家庭经济负担。本文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术后感染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胰外积液是急性胰腺炎主要合并症之一,可聚集于肾周间隙,是引起感染并导致血管腐蚀造成致命出血重要原因。鉴于此,早期发现早引流至关重要。急性胰腺炎时,通常用CT 检查左肾周积液情况,而主张检查右侧者甚少。腹部平片见到左肾周透明晕征曾被认为是左肾周渗出所致。本文报告9例,CT证实胰外渗出。均有肾周积液,5例为双侧性,单侧者4例(左右各2例)故累及右侧者有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简介例 1 男 ,80岁。发现腹主动脉瘤 4年。 4年前因间断性腰痛 5个月B超检查发现该瘤体内径 3 7cm ,长径 7 4cm ,伴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查体 :于脐左侧可触及约鸡蛋大有搏动性包块 ,表面光滑 ,有压痛 ,脐周未闻及血管杂音。临床诊断 :腹主动脉瘤。并经螺旋CT、MRI证实。此后每 3个月B超复查一次 ,发现瘤体进行性增大 ,47个月后其内径达 5 4cm ,长径10cm ,管壁增厚 ,内壁见多发强回声斑块 ,平脐水平以上于腹主动脉内见一条状中低回声带厚约 2cm ,附着于左侧内壁 ,其内部回声尚均匀 (图 1)。B超诊断 :腹主动脉瘤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压暴露条件下清醒大鼠脑电图和脑血流联合实时监测和记录的方法.方法 将激光多普勒光纤探头固定于大鼠颅骨上,并在大鼠颅骨上安装电极联合,再将光纤和导线引到加压舱外的生理记录仪上,对脑电图和脑血流进行监测.结果 用此方法可以清晰地记录到脑血流量和脑电图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出现的细微变化.结论 此方法可以用于需要对暴露于高压环境中的大鼠及其他动物的脑皮层局部血流量和脑电图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Amiodarone为一抗心律不齐药,自1980年才发现有肺中毒。作者在34例接受Amiodarone 治疗患者中,于治疗开始的1.5至12个月内,6例发生肺炎。最常见症状为咳嗽(5/6例),3例有发烧,2例有呼吸困难。3例症状与X 线异常同时发生,2例胸片有异常所见但无症状(1例以后出现症状),1例出现症状后3个月才发现X 线异常所见。6例中2例死亡,1例在停药6个月后恢复正常,3例贻留X 线异常。X 线上,全部6例至少有一处局部肺泡浸润区,其中累及下叶五次,累及上叶四次。1例并见到间质浸润。2例有少量胸水。无淋巴结增大见到。病理所见包括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脂性肉芽肿,急性及慢性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9岁。以左眼视力减退两周来院就诊。SIEMENSSI4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患儿平卧,轻闭双眼,左眼探及眼轴长21mm,眼球后可见厚14mm半环形强回声团块凸向玻璃体。疑为视网膜母细胞瘤。8周后复查左眼球内原强回声团块消失,12周后再次探查发现左眼内出现与前次相似的强回声团块。再过20周后复查,左眼内强回声病灶再次消失,但于距球后壁2mm处可见半环形强光带回声(视网膜剥离)。强光带中央可见一25mm×1mm强回声光斑(胆固醇结晶)。2 讨论Coats氏病是视网膜小血管先天畸型,小血管扩张引起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MSCT观察组织工程骨修复外伤后颅骨缺损畸形的生长情况。方法:9例颅骨缺损患者经组织工程骨的体外培养、构建后,进行手术回植到颅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3、6、12个月进行MSCT及三维重组检查随访。结果:MSCT扫描及三维骨重组能清晰显示颅骨缺损及组织工程骨。术后1周MSCT均显示骨缺损区被所植入的组织工程骨填充,头颅外形明显改善。术后3~12个月CT显示组织工程骨形成并修复骨缺损,新生骨与骨缺损断端融合。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重组可详细、直观地显示颅骨缺损及组织工程骨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5.
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破溃与内极受累1例报告曹凤兰1,徐富伟2,李良正3颅骨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好发部位,X线表现复杂,国内外屡有报导和论述,但有关本症向体表破损报导甚少,侵及内极的报导至今尚未见到。为此,笔者将所见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XXX19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缺损不同修补时间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72例,按照行颅骨修补的不同时间分为超早期(4~6周)、早期(7~8周)、常规期(≥3个月)3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超早期组皮瓣下积血、积液的发生率(25%、31.25%),均高于早期组(3.84%、3.84%)及常规组(3.3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早期组神经功能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超早期、早期组术后精神症状改善较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早期与早期组之间术后精神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选择早期颅骨修补可以显著降低超早期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时间颅骨修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颅骨缺损状态下颅内压与颅骨缺损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的病理状态下颅内压力与颅骨缺损综合征关系。方法 对 147例颅骨缺损患者腰穿测定其颅骨修补手术前后颅内压力 ,并分析颅内压与颅骨缺损综合征的关系。结果 颅骨缺损面积≤ 2 5cm2 ,颅内压 95~ 16 5mmH2 O者 9例中 ,无 1例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 ;颅骨缺损面积 2 5~ 35cm2 ,颅内压 40~ 15 0mmH2 O者 7例 ,占 2 6 9%(7/2 6 )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 ;颅骨缺损面积≥ 35cm2 ,颅内压力 0~ 70mmH2 O者 112例 ,占 99 4% (112 /113)出现颅脑缺损综合征。 12 5例颅内压≤ 80mmH2 O ,其中 117例 (93 6 % )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颅骨修补后颅内压恢复正常后颅骨缺损综合征全部消失。结论 颅骨缺损的病理状态下 ,颅内压高低与颅骨缺损面积有关 ,颅内压降低可能是导致颅骨缺损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输送盘牵张成骨修复山羊颅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技术修复山羊颅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用成年雄性山羊10只,在其颅顶区制造全层骨缺损(25mm×10mm)模型。通过自行研制的两点式牵张器对其中8只动物进行输送盘骨牵张术。在牵张结束后的第4和第8周各处死4只山羊。通过X线片、组织学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评价缺损修复和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情况。另外两只不进行输送盘牵张的山羊,与固定8周实验组动物同期处死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山羊的颅骨缺损均被成功修复,牵张间隙内有新骨再生。对照组颅骨缺损区没有自行关闭。结论输送盘牵张成骨术可以用来修复由于创伤或脑外科手术造成的颅骨缺损。  相似文献   

19.
Mondor病1例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阴茎出现肿物1周就诊。患者1周前无意间发现阴茎冠状沟部起一条状肿物,偶有肿胀感。发病前有局部刺激史,无外伤史,否认不洁性交史。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阴茎背侧冠状沟处见约12 cm一条状软骨样肿物,活动度可,与周围皮肤不粘连,无压痛,仅勃起时有肿胀感。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HBs Ag  相似文献   

20.
蒋海艇 《人民军医》2014,(7):724-724
1病例报告 孕妇27岁,受孕21周。接受常规优生筛查。采用NS-1000HF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MHz。常规切面扫查胎儿头部筛查大脑发育时,探查到胎头枕部骨损,脑膜脑膨出。声像图特征:颅骨双顶径小于孕龄,胎儿颅骨连续性中断,胎头纵切面或横切面均可发现颅骨光环缺损,自缺损处膨出包块,包块由皮肤或膜样组织包绕。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脑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