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s d 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类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触发和诱导了神经元的变性。近年来,Aβ的神经毒性及产生机制一直是本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无疑对揭示AD发病机制及探索有效防治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类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B)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触发和诱导了神经元的变性。近年来。AB的神经毒性及产生机制一直是本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无疑对揭示AD发病机制及探索有效防治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之一是患者脑内的神经炎性斑(老年斑),主要成分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的沉积,而Aβ又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序列水解而来。研究表明,Aβ可能是各种原因诱发AD的共同通路,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Aβ为靶标,对其产生、神经毒性及中药多靶点抗AD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属于最常见的痴呆疾病,电针疗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AD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本文主要从β-淀粉样蛋白生成与清除角度阐释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其中涉及自噬、氧化应激与能量代谢、炎性反应等相关机制,并展望一种综合的临床AD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隐匿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之一是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蓄积可使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活化小胶质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导致神经炎症的发生。栀子苷作为中药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治疗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栀子苷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治疗剂。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从栀子苷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细胞自噬水平、胰岛素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对β-淀粉样蛋白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并缺乏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β淀粉样蛋白(Aβ)被认为是AD治疗的关键靶标。Aβ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以Aβ为靶标可能是AD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策略。中药对减少Aβ 生成和沉积、促进Aβ清除方面已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中医药治疗AD应创新研究思路,以Aβ为靶标,开展方药配伍、临床试验研究,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AD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醒脑增智方对AD鼠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拟醒脑增智方对β-AP含量的影响,以验证醒脑增智方对β-AP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加速衰老合并M eynert核毁损为模型,随机分为醒脑增智方组,脑复康对照组,造模组和对照组,行为学采用Y型电迷宫测试,动物经治疗处理后,采取放免法检测β-AP的含量。结果:行为学测试表明醒脑增智方能改善痴呆大鼠低下的学习、记忆等能力;造模组β-A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醒脑增智方组和脑复康组能够显著降低升高的β-A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醒脑增智方组和脑复康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增智方能够对抗β淀粉样蛋白对神经产生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抗衰老复方提取物(PT液)对衰老小鼠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灌胃给予中药PT液,测定血清β-AP、NO、血浆AngⅡ含量,血清Na^+ -ATP酶、Ca^2+ -ATP酶活性和脑组织Ca^2+含量。结果:小鼠血清β-AP含量下降,NO、AngⅡ恢复正常水平,Ca^2+
-ATP酶、Na^+ -ATP酶活性均明显升高,脑组织Ca^2+含量降至正常,与D-半乳糖衰老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PT液可减少β-AP产生,改善衰老状态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钟保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0):39-41
对主要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毒理作用进行了回顾探讨,认为要预防中药中毒事件的发生,需正确认识和合理控制中药的毒性物质基础;加强药政管理,规范中药材品名,强化质量控制;加强毒性中药的物质基础和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逐步明确各种毒性药物的安全剂量、中毒剂量、毒性反应及解救措施,使有毒中药的使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海风藤抑制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海风藤对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列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观察βAPPmRNA的变化,应用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细胞集落观察海风藤对神经细胞的直接作用。结果:海风藤选择性的抑制β-APP基因表达。实验浓度内未发现细胞毒性作用。结论:β-APP与Alzheimer’s病(AD)的发病关系密切,海风藤选择性抑制β-APP基因表达为其防治AD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对Aβ25-35所致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毒性检测技术,如细胞活力检测cck-8、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和Calcein-AM染色,观察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对Aβ025—35所致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能够拮抗Aβ引起神经元死亡,包括Aβ引起细胞活力降低,LDH的释放增多,以及活细胞数目的减少。结论钾通道在Aβ引起神经元毒性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参与了Aβ引起的神经元死亡,钾通道可能成为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AD尚无法完全治愈,而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干预AD发病机制的研究,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胆碱能系统学说、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清除自由基、拮抗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突触可塑性损伤等方面,以保护神经元,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抑制AD的发生发展,从而起到了极大地防治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Aβ)42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表达的影响,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对因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ZO-1蛋白表达。结果 Aβ42刺激后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降低(P0.01),ZO-1蛋白表达被抑制(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增加,其中三七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增加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O-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Aβ42所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降低,恢复血脑屏障的部分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