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应用导管介入性治疗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共26例,肺动脉瓣膜狭窄(PS)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2例,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6例,均采用国产或进口的封堵器及球囊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分流、导管再通及堵闭器移位,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导管介入治疗。术后3 d、1个月、3个月和1年随访体检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心电图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2±38)min,平均曝光时间(28.9±9.4)min,平均住院时间(7.0±2.1)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ASD患儿封堵后最大右心室压力术后随访显著低于术前(P〈0.01),PAD患儿封堵后左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导管介入治疗ASD、PAD等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导管介入性治疗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共26例,肺动脉瓣膜狭窄(PS)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2例,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6例,均采用国产或进口的封堵器及球囊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分流、导管再通及堵闭器移位,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鹏飞  钟志雄  李斌 《河北医学》2012,18(5):672-674
目的:观察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2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给予经导管介入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三尖瓣血流速、三尖瓣反流面积与心胸比.结果:成功封堵38 例,手术成功率为90.48%;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其中海绵塞(Porst-mann)2例、弹簧圈(Coil)2例及蘑菇伞堵闭器(Amplatzer)l例。结果:5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h心脏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残余分流,4例随访发现增大的心脏在3~5年内恢复正常大小,1例术后1个月增大的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疗法。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瓣狭窄 (PS)、动脉导管未闭 (PDA)、房间隔缺损 (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CHD) ,1991年 4月~ 2 0 0 1年 7月我院应用Cook公司球囊扩张导管、Portsmann泡沫塞子、Amplatzer蘑菇伞及双盘堵闭器经导管介入治疗CHD共 10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0例中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1.5~ 11岁 ,平均4岁。 2例PS术前右室收缩压 (RVSP)为 87.2mmHg和 4 0mmHg ,跨肺动脉瓣压差 (AP )为6 7mmHg和 2 3mmHg ;5例PDA直径为 1.9~ 5 (4 .1± 1.7)mm ;3例中央型ASD经胸超声 (TTE)测量直径为 12~ 19(16± 3)mm。设备 :日本岛津12…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导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前、术后3个月的心胸比率、心腔变化、左心收缩功能的变化,并评价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92%(63/65)比87.69%(57/65),P<0.05]。术后48 h,观察组患儿的心胸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49±0.02)%比(0.5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心室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22.7±4.3)mm比(25.4±3.4)mm、(31.2±3.2)mm比(35.4±3.4)mm、(17.5±3.4)mm比(20.5±3.1)mm、(12.2±1.4)mm比(15.0±2.6)mm](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的左心室每搏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6.2±5.6)m L比(61.2±6.7)m L](P<0.0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76%(3/63)比19.30%(11/57),P<0.05]。结论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效果显著,术后成功率高,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尉迟路湘 《四川医学》1990,11(6):355-357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治疗技术问世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应用也十分广泛;成功地治疗了为数不少的患者,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本文就其进展作一综述。一、经导管治疗的方法学 (一) 肺动脉瓣狭窄1982年Kan等详细描述了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PBPV)这一技术。经临床检查拟诊瓣膜狭窄患者,尚需进行心导管检查和右室造影明确狭窄部位和程度,方才考虑PBPV。步骤为:①经右心导管按100单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的PDA、ASD及VSD患者55例临床资料。5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DA33例,ASDl6例。VSD6例)均在X线透视及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及VSD。术后分别于1~3d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1个月~3年。结果 PDA封堵成功率94%,ASD封堵成功率88%,VSD封堵成功率100%。封堵成功的患者均于术后24h、1个月~3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和并发症,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左、右心室功能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是治疗PDA、ASD和VSD的一种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应该成为PDA、ASD及VSD治疗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率约1%,估计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达15万左右,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对这些患儿,外科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已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良好治疗效果,但外科手术需开胸和体外循环,对机体损伤较大,有一定手术并发症且留有瘢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50例CHD合并PAH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P的下降程度、PaO2及氧合指数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治疗CHD合并PAH,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先天性心脏病疾病,同时患有肺高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地那非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病人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0例,对比组病人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实验组病人则在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西地那非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病人在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西地那非药物治疗后,病人在氧合指数、体动脉压、血氧分压、心脏指标及肺动脉压方面分别为(261.3±40.5)、(79.6±5.9)mmHg、(83.7±3.3)mmHg、(3.9±1.6)L/(min·m2和(33.2±15.3)mmHg,对比组病人在以上方面分别为(228.5±39.7)、(85.1±8.8)mmHg、(65.6±2.8)mmHg、(2.9±0.8)L/(min·m2和(53.5±17.8)mmHg,实验组病人在以上指标上明显好于对比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疾病,同时患有肺高压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地那非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能显著的提升病人的心脏机能,极大的降低病人的肺动脉压力,提升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2年10月在该院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有行介入封堵治疗的适应证。房间隔缺损患者均经股静脉穿刺行右心导管检查及送入封堵器械,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需经股动脉穿刺,封堵前行主动脉弓降部或左室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适应证,帮助选择封堵器的型号,术后重复造影以判断封堵效果,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及其配套输送系统。封堵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97.76%(131/134),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约1.49%(2/13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0.74%(1/134)。随防中未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镇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行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的患儿,随机分为DEX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组),每组20例。D组10 min内静脉恒速输注DEX负荷量1μg/kg,继以1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P组10 min内静脉恒速输注丙泊酚负荷量1.5 mg/kg,继以4~6 m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两组患儿均在局麻行股动脉穿刺前给予芬太尼2μg/kg。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穿刺时(T2)、放置封堵器时(T3)、苏醒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记录患儿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降至70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各时段MAP、RR无明显变化(P〉0.05);与T0比较,T1~T4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组间比较,T1~T4时D组HR显著低于P组(P〈0.05)。D组诱导时间大于P组(P〈0.05),但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术中体动少于P组(P〈0.05)。结论DEX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术后苏醒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造影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4例行左右心导管造影,2例行右心导管造影;6例行介入封堵治疗,18例行心脏手术治疗,2例因心脏畸形复杂不宜行手术治疗。结果18例行手术矫治者术中所见与心导管造影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6例介入封堵治疗成功,2例心脏畸形复杂暂不能手术者定期随访。结论重症及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术前行心导管及造影检查对明确诊断非常必要,同时也为手术和介入封堵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0年1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彩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同时对房间隔缺损大小及形状进行确定,均采用Amplatzer法进行封堵术,术后做好抗感染治疗。并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1次复查。结果经过治疗,仅1例患者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较大而封堵不成功,经手术治疗后好转,其余85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封堵成功率为98.8%。结论在对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治疗中,进行彩超观察,能更为准确的评估病情,引导封堵治疗,对提升封堵成功率、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附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成 2组。对照组 90例在应用极化液及消心痛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 ,3次 /d ,3片 /次 ,疗程均为 1个月。结果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 87 78% ,对照组 70 0 0 % (P <0 0 5 ) ;心电图疗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84 4 4% ,对照组 72 2 2 % (P <0 0 5 ) ;血流变及血脂疗效 :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差异显著 (P <0 0 5 ,P <0 0 1)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全血黏度与纤维蛋白差异显著 (P <0 0 1) ,其余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降脂、抗凝、增强纤溶活性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缓解冠心病缺血程度 ,促进受损心肌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选择、体外循环管理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对3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缺损行缝合、修补、成形、疏通等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残余分流2例,发生III0房室传导阻滞2例。除1例F4患儿死于术后低心排,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畸形应在婴幼儿时期予以矫治,精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灌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朱正锴  王爱玲  程景林  郭杰 《医学综述》2012,18(17):2880-288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X线电离辐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的患儿67例,分别测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术后2 h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2 h SOD活力(114.3±14.7)U/mL低于术前(133.6±18.6)U/mL;MAD含量(3.5±1.0)μmol/ml显著高于术前(3.1±1.0)μ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SOD活力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5),同时MDA含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结论介入治疗中X线可能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造成机体的过氧化损伤。因此,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对患儿介入治疗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