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脂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如对疾病的认知、饮食吸运动行为干预。电话随访等,半年后比较2组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肝功能恢复及血脂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减少不良生活行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5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根据超声诊断标准,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3组,其中轻度组64人,中度组35人,重度组6人,并采用氯化酶法检测患者的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12个月后复查超声及血脂指标,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干预后,轻度组中有40人消除脂肪肝(P<0.01);中度组中有28人转变成轻度脂肪肝,有3人消除脂肪肝(P<0.01);重度脂肪肝中有3人转变成中度脂肪肝(P<0.05);干预后TG 、TC、 LDL较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 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提高脂肪肝的逆转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干预组实施针对性的家庭式健康教育,成立社区脂肪肝俱乐部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干预、用药指导等综合社区干预,对照组没有采取干预措施。1年后评估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饮食控制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干预组在NAFLD基本知识掌握和控制NAFLD行为的变化以及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对NAFLD患者采取干预方法,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可为NAFLD的防治提供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3种主要类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临床B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已达到5%-24%;目前国内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所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为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1]。  相似文献   

6.
田雪梅  施丽 《农垦医学》2000,22(4):257-258
脂肪肝导致肝脏的一系列病变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观察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及比较酒精性与非酒清性脂肪肝两者间的血脂水平是否有差别 ,我们对超声检查显示脂肪肝的两组患者的血脂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有典型超声声像特征 ,ALT(转氨酶 )轻度增高或正常 ,临床诊断为脂肪肝者 59例 (男 51例 ,女 8例 )。其中半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饮酒史 ,但无糖尿病、肾病史 ,心肺功能正常。年龄 30~ 45岁。取同龄、同时体检的健康者 51例做对照。1 .2 方法 甘油三酯 …  相似文献   

7.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每组6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空腹血糖(FP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T、清蛋白(ALB)、球蛋白(GLB)、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或组织学依据,并能除外过量饮酒、药物或遗传性疾病等可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病因,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以及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1])。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它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紧密相关,其组织病理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相类似。NAFLD是发达国家肝功能转氨酶异常和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病因,NAFLD在普通成人中患病率为20%~  相似文献   

11.
邵东晖 《当代医学》2013,(26):119-120
目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酒精性脂肪肝(AFL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析。方法分别对38名酒精性脂肪肝、108名非酒精性脂肪肝及80名健康对照者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NAFLD组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1.32±0.12)mm,对照组为(0.65±0.12)mm,P<0.05),AFLD组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1.18±0.13)mm,对照组为(0.65±0.12)mm,P<0.05;NAFLD组与AFLD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AFLD与AFLD均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临床发现乙肝后脂肪肝较常见,但对两者间的关系目前缺少研究,本文旨在探讨HBV感染与脂肪肝的内在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均在本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脂肪肝患者,无长期酗酒、糖尿病、营养不良、妊娠、中毒史,且半年内无急性肝炎病史。共69例,男44例,女25例。年龄15~61岁,平均(42.43±11.36)岁。脂肪肝的诊断:根据临床资料和B型超声波的典型声像学改变。临床资料包括:乏力、纳差、恶心、肝区胀痛等,或无明显症状;黄疸;肝肿大,边缘钝,表面光滑;部分患者体型较肥胖;转氨酶和血脂升高或正常[1]。B超改变包括:…  相似文献   

13.
秦玲  闫永建  高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43-1545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 选择127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其进行有关饮酒危害性的早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3个月后随访,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饮酒量、饮酒频度以及肝功能,随访1年后观察超声图像及肝脏超声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1)127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干预前后饮酒量、饮酒频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干预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患者肝左叶厚度、肝右叶最大斜径、门静脉主干内径较干预前显著降低,门静脉主干最大血流速度较干预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行为干预前后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早期行为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饮酒量和饮酒频度,减少与饮酒相关的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瘦素进行比较,并分析与其他常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瘦素显著搞于对照组[(3.6±1.8)和(3.0±2.0)μg/ml,P<0.05],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能与瘦素抵抗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NAFLD患者的 颈动脉IMT 以及肱动脉FMD 进行检查,旨在评价 NAFLD患者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进而分析动脉 粥样硬化与NAFLD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区别,以便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对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72例,其中单纯性脂肪肝23例,脂肪性肝炎49例,均进行B超、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肝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NASH患者在ALT、LDL、LN、HA上均较NAFL增高,有显著差异,而B超检查阳性率70.8%。结论:B超诊断有一定漏诊率,血清学检查ALT、LDL、LN、HA在l临床诊断NASH上有意义,凡B超提示NAFLD而血清ALT、LDL、LN、HA增高的患者建议行肝穿刺,确诊需肝病理检查,以便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现对NAFL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以生化检测方法,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养W istar大鼠12周,诱发NAFLD,然后转以基础饲料饲养4周,同时,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水溶液对NAFLD大鼠进行干预实验,并以蒸馏水灌喂对照组的NAFLD大鼠。通过生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内组织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所取得的数据均以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大鼠肝内组织的三酰甘油(1.168±0.128)mm ol/L和总胆固醇(0.610±0.040)mm ol/L以及血清三酰甘油(1.696±0.139)mm ol/L、总胆固醇(1.763±0.053)mm ol/L和葡萄糖(8.086±0.456)mm ol/L较非干预的对照组大鼠有所下降,其中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肝内葡萄糖含量(5.736±0.762)mm ol/L比对照组增加。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促进NAFLD大鼠肝脏所积贮脂肪的分解和转化,但该药也可以使肝糖的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20.
肝脏是内源性血脂和脂蛋白合成代谢的主要器官,脂肪肝是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高脂血症是NAFLD的一个高危因素,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关系。要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改善预后,我们就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关系、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及治疗有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