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弹力长筒袜护理干预对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弹力长筒袜联合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对照组采用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于实验期间观察患肢情况,于手术前、手术后10 d和30 d,分别记录患者小腿最大周径,双侧髌上10 cm大腿周径;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0d,观察组患者小腿周径为(37.65±6.18)cm,大腿周径为(47.82±13.27)c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腿周径为(44.58±7.25) cm,大腿周径为(53.64±14.38)cm,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小腿周径为(32.47±8.35)cm,大腿周径为(40.26±16.53) c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对照组小腿周径为(35.17±9.48) cm,大腿周径为(42.72±18.36) c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皮下出血不良反应,观察组未出现皮下出血不良反应.结论 弹力长筒袜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大(小)腿患与健肢髂骨中点上、下周径差。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例未通;治疗后26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有效者大(小)腿患及健肢髂骨中点上、下周径差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3.
巴曲抗栓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巴曲抗栓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方法 :用巴曲抗栓酶治疗 2 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男性 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4 7±s 17a( 16~ 80a) ;首次剂量 10BU ,用 2 50mL 0 .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滴注 1.0~ 1.5h ,以后隔日用 5BU ,总量 30BU。结果 :70 %有效 ,大腿周径平均消退3.5± 2 .3cm ,小腿周径平均消退 2 .7± 0 .9cm。明确发病诱因者 12例 ,6例有效 ,8例无明确诱因者全部有效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巴曲抗栓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凝溶栓联合介入术对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LEDVT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手术治疗,手术后予以抗凝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大腿、小腿周径差。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大腿周径差为(5.53±1.14)cm、小腿周径差为(5.15±1.06)cm;治疗7 d后,患者的大腿周径差为(1.70±1.25)cm、小腿周径差为(1.53±1.10)cm;经配对t检验,治疗7 d后,患者的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均有P<0.05。结论采用抗凝溶栓联合介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的间歇充气加压治疗作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6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预防DVT,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DVT,以7 d为观察期,比较2组患者观察期内DVT的发生率、双侧大腿周径、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结果在观察期内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对照组发生1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大腿周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双侧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预防ICU患者DVT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瑶  李红斌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52-53,5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9月在本院外科行腹部手术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于术后24h开始使用常规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同时予以常规预防及护理,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预防及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溶栓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青岛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5例混合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置管溶栓组与系统溶栓组,置管溶栓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抗凝、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等方法治疗,系统溶栓组采用抗凝、经患肢足背静脉静滴溶栓等方法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时、7d时、14d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时患侧、健侧3个不同部位的周径,通过观察患肢周径及患肢皮肤张力变化情况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相同时间段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进行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d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以M(P225,P75)表示分别为0.0(0.0,0.0)、1.0(0.5,1.2)、1.0(0.5,1.2)c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0.0(0.0,0.0)、0.5(0.0,0.5)、0.5(0.0,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7d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分别为1.0(0.0,1.5)、3.5(2.8,4.5)、2.5(1.5,5.8)a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0.0(0.0,0.5)、1.0(0.5,1.0)、1.0(0.0,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4d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分别为1.0(0.0,2.0)、4.0(2.8,5.5)、3.0(1.8,7.8)c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0.5(0.0,1.0)、2.0(1.0,2.5)、2.0(0.6,3.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1个月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分别为1.0(0.0,2.0)、4.0(3.0,6.0)、3.5(2.0,7.8)c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1.0(0.0,1.5)、3.2(1.1,5.4)、3.2(1.0,5.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系统溶栓组相比,置管溶栓组患者在治疗7d时患肢周径缩减幅度最大;出院后随访1个月,发现2组患者患肢周径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复查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置管溶栓组通畅率远大于系统溶栓组。结论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经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时尿激酶直接注入血栓处,局部浓度高,使血栓清除快,效果显著,症状缓解明显,能够迅速恢复深静脉血流,在无Cockett综合症的前提下,深静脉通畅率远远大于系统溶栓者。  相似文献   

8.
周勤 《中国医药》2012,7(5):593-594
目的 观察并评价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1年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溶栓、抗凝结合静脉滤器置入治疗,测量、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患侧、健侧小腿中部及大腿中部、大腿根部周径,判断疗效.结果 37例下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植入,大部分患肢1周内血液回流均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总有效率为94.6% (35/37);患者治疗前后小腿中部、大腿中部、大腿根部患侧与健侧周径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6±2.4)cm比(1.8±1.4)cm,(5.3±2.5)cm比(1.4±1.0)cm,(5.5±2.3)cm比(1.5±1.6)cm,均P<O.05].术后1~6个月随访,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回流,并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结果设置为参照组(35例)及试验组(36例)。参照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及静脉通畅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后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治疗后PTS发生率、Villalta评分、复发率;治疗期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及静脉通畅评分均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大腿患健侧周径差值(2.73±0.42)cm、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1.82±0.24)cm、静脉通畅评分(1.16±0.39)分均小于参照组的(4.65±0.78)cm、(2.71±0.18)cm、(2.24±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歇性充气装置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研究。方法将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分娩的530例产妇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5例。治疗组术后常规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DVT12例(4.52%),治疗组DVT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人群中,高风险的因素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结论剖宫产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歇性充气装置,抗血栓形成作用可靠,明显减少了术后血栓事件的发生,并不增加术后出血的倾向和产后出血的风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symptoms in Russi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enous disease (CVD).

Methods: Data on 487 patients with CVD aged 18?years and more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the prevalence of CVD in a rural settlement.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symptoms were calculat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tudy is registered at clinicaltrials.gov as NCT03900234, 1 April 2019.

Results: A total of 259 patients (53.2%) had venous symptoms. Female gender, hard labour (HRs 1.8 and 1.4, p?<?.01), age, family history of CVD and being employed (HRs 1.009, 1.3, 1.27, p?<?.05) ar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symptoms. After calculating for different complaints separately, female gender was confirmed as a risk factor for all symptoms. Family history of CVD with HR 1.4 is a risk factor for heaviness (p?<?.01) and fatigue (p?<?0.05). Employment predicts heaviness, sensation of swelling and night cramps – HRs 1.38, 1.7 and 1.9 respectively (p?<?.05). Hard labour is a risk factor for sensation of swelling with HR 2.1 (p?<?.05), pain and night cramps (HRs 2.2 and 4.4, p?<?.01). Prolonged standing is associated with sensation of swelling – HR 1.05 (p?<?.05). Superficial venous reflux is a predictor only for venous pain (HR 2.4, p?<?.01).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esent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symptoms in CVD patients. It demonstrates that different symptoms a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锁骨下和股静脉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难易程度及其主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ICU内需做深静脉置管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组)150例,股静脉(B组)150例,通过比较2组的穿刺的成功率及其主要并发症等指标,从而明确两个部位穿刺的优缺点。结果股静脉穿刺组成功率高,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锁骨下置管并发导管移位、气胸最高(P<0.05),而股静脉置管并发误入动脉,感染,及堵管较高(P<0.05)。导管脱出并发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种置管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操作者可以根据置管的目的,患者情况以及个人对两种置管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置管方法,减少置管出现的并发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先天性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双下腔静脉伴右下肺静脉与右下腔静脉异位连接畸形的手术矫治方法。方法:修补下腔型房间隔缺损的同时矫治右下肺静脉与右下腔静脉异位连接。结果:手术获得成功。术后心脏超声检查;房间隔缺损修补完好,右下肺静脉血流流向左房,左,右下腔静脉血流汇入右房。结论: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宜用补片修补,重要的是避免右下肺静脉的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14.
颈段胸导管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颈段胸导管解剖位置与颈静脉三角区的关系。方法 应用临床手术入路途径,解剖观察11具成人尸体,测量并记录胸导管颈段的相关数据。结果 胸导管颈段从颈血管鞘后外侧到入静脉的行程情况:(1)形状;斜型占45.5%。低斜型占27.3%;(2)干数:单干占63.6%,双干27.3%;(3)注入部位:止于左静脉角及锁骨下静脉均为45.5%,但后止点距左静脉角0.3-2.1cm,胸导管与颈篾因管鞘后外侧交点到左静脉角的0.4-2.6cm,而肩胛舌骨肌与颈血管鞘交点到静脉角距离为3.4-5.0cm。结论 颈段胸导管从颈血管鞘后外侧到注入静脉的行程为斜型、无弓,均包含在颈静脉角三角区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线静脉置管对行静脉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11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静脉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针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形式):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39~75岁;中线组(采用中线静脉置管形式):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36~72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情况、留置时间、穿刺次数、并发症情况、使用成本、患者满意度。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次数、使用成本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均数比较,并发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患者满意度用率(%)表示,使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留置针组比较,中线组一次性成功率[91.52%(54/59)]较高(χ2=5.081,P<0.05),导管/留置针滑脱[5.09%(3/59)]、意外拔管率[1.70%(1/59)]均较低(χ2=4.236、11.670,均P<0.05);中线组留置时间长于留置针组,穿刺次数短于留置针组(t=133.261、50.935,均P<0.05);中线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9%(2/59),低于留置针组[20.34%(12/59)],患者满意度为96.61%(57/59),高于留置针组[79.66%(47/59)];使用成本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5,P>0.05)。结论 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相比,中线静脉置管可增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增加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EVLA)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所致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EVLA治疗的25例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共33个活动性溃疡,溃疡发生部位以小腿内踝处最为多见.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下肢溃疡未见复发,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激光闭合膝下段及溃疡床周围浅静脉反流治疗静脉性溃疡效果确切,为了防止溃疡复发必须同时纠正已存在的深静脉回流障碍和倒流.  相似文献   

17.
1. The effects of isoprenaline on the pressure-flow relationships in the peripheral circulation were studied in five anaesthetized dogs during right heart bypass procedures. 2. Isoprenaline (1 mug/kg per min) produced a significant drop in arterial pressure and arterial resistance.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resistance to venous return which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venous return. 4.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e in cardiac output produced by isoprenaline results in large part from dilatation of venous resistance vessels.  相似文献   

18.
通过Meta分析评价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比较对择期髋或膝置换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年至2010年3月)、PubMed(1966年至2010年3月)、EMBASE(1966年至2010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至2010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年至2010年3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0年3月)中关于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比较预防择期髋或膝置换术后VTE发生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查阅所有检出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文献,截止到2010年3月。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伐沙班组与依诺肝素组总静脉血栓栓塞症、重大静脉血栓栓塞症、出血事件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优势比评价。结果 共纳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依诺肝素组比较利伐沙班能够降低择期髋或膝置换患者总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优势比0.38,95%置信区间[0.23,0.61],P<0.001)和重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优势比0.25,95%置信区间[0.11,0.56],P<0.001),而出血事件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利伐沙班能够减少择期髋或膝置换术后VTE的发生率,不增加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确诊乳腺癌需行静脉化疗的老年患者85例,分为VAP组(39例)和PICC组(4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AP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7.2%(34/39),低于PICC组的93.5%(43/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1%(2/39),低于PICC组的21.7%(1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略低于PICC,但其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痛苦少,耐受性好,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使用VAP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的理想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